华伟;米新陵;李凡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全血锌的变化以及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1258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和1263例健康儿童分别进行全血锌检测,并随机将1258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成常规组626例和治疗组632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低于同期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锌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常规治疗组为72.3%,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低于同期健康儿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锌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晓玲;高庆双;王振荣;杜潘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1年12月56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56例手烧伤患者经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手伸缩功能完全恢复48例,基本恢复5例,3例手部瘢痕挛缩,治愈率为85.71%,有效率为94.64%.结论:手烧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手部瘢痕形成,促进手功能恢复.
作者:丁庆华;马秀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健康需求内容,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100%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在静脉输液时进行健康教育,对健康宣教的需求多样化.结论: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不仅要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知识宣传,还要加强采取对患者健康需求的措施.
作者:梁金仙;华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转基因MSC在体内外表达荧光是否存在差异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用转基因MSC输注到受射线照射的雌性BALB/C小鼠体内,输注后1、7、14、21、28、35天处死小鼠留取胸腺左叶,制作快速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同时对比观察体外培养转基因MSC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小鼠体内的转基因MSC在输注后1天开始出现荧光,第7天达高峰,第35天消失;体外培养的MSC制备后10h可见绿色荧光表达,第7天后表达率高,第28天基本消失.结论:转基因MSC体内荧光表达优于体外,其机制与微环境及培养方式有关.
作者:宁昌;胡锴勋;余长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在胎方位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 0月~ 2012年5月共20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在首次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待宫口开大5~ 8cm、胎先露在S+1 ~S+2时进行手转胎头;对照组100例,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的时间、新生儿窒息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改变体位(产妇向胎儿背反方向侧卧)与徒手旋转胎头可使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并可使产程进展时间缩短,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作者:王菲菲;马小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0±7.5)min,术中出血平均(45±3.5)ml.对照组26例患者中,3例复发,给予二次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0±10.5)min,术中出血平均(122±5.6)ml.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结论:电凝刮切法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小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宫颈妊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0年2月~ 2012年8月收治的宫颈妊娠孕妇12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12例孕妇均治疗成功,宫腔镜手术1例,子宫切除2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3例,药物治疗6例.结论:应早期诊治宫颈妊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宫颈妊娠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利,不仅能使创伤发生率降低,还可保留生育、月经功能.
作者:倪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宫颈机能不全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1],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其治疗方法是在妊娠14周以后行宫颈环扎术[2],可以延长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作者:李懿蔚;孙爱青;许卫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及时纠正贫血,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2 3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采取产前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给予相应铁剂的补充等措施.结果:第1组有效1 45例,有效率90%;第2组有效42例,有效率70%.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经过饮食调节及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轻度贫血的患者比中度贫血患者HB指数提高得更快.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使绝大多数贫血孕妇安全度过了整个孕产期,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喜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在面部铒激光治疗后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用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铒激光治疗后患者7天.观察治疗后创面修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使用胶原贴敷料,患者创面红肿、渗出及脱痂时间明显缩短,肿痛、紧绷感减少.结论:胶原贴敷料对面部铒激光治疗后创面修复有安全、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华伟;米新陵;李凡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固位方式主要包括螺丝固位和粘结固位,这两种方式在临床选择上有无相对适应症及其不良反应,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卢丽先;史东晔;李海峰;卢文;朱曚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006年1月~ 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和75例同期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结果: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组的癌胚抗原水平(59.21±11.84) ng/mL和CA19-9水平(72.16±13.81)U/mL明显高于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组(P<0.05);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癌胚抗原水平及CA19-9水平越高,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腹水与CEA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r=14.394,P<0.05).结论: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可作为识别Ⅳ期胃癌有无腹膜转移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对Ⅳ期胃癌的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配合在全麻困难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参与麻醉医师做全身麻醉时所遇到的困难插管护理配合,术前做心理护理并查看患者,评估插管有无困难与麻醉医师沟通,协助麻醉医师准备困难插管处理设备,术中插管时协助观察心血管变化及SpO2.结果: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AS测定P<0.05,患者能够密切配合,麻醉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100%.结论:在困难插管中护理配合减少麻醉医师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困难插管的平稳处理.
作者:乌兰;包勇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 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具有胆囊疾患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出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有无可见疤痕等.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成功,对照组3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2.1h(1.75~ 2.67h),术中平均出血量5ml(2~ 8ml),术后无出血,术后1~3天出院,均未有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月(1.5~3月),未有腹壁可见疤痕;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小时(0.5~ 1.5h),术中平均出血量4ml(2 ~6ml),术后1~3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月(1.5~3月),上腹部腹壁有明显疤痕.结论:针对有胆囊疾患的患者实施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无可见疤痕.
作者:孟红波;宋振顺;龚健;钱明平;吴帆;周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 2012年9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新生儿抚触,15min/次,2次/天,连续6天,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观察组8例(5.3 3%)显著少于对照组31例(20.67%),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日排便次数观察组(5.88±2.13)次,显著多于对照组(3.26±1.73)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胎便初排时间观察组(6.76±1.46)h显著少于对照组(9.23±2.16)h,有统计学差异(P<0.05);黄疸指数观察组(64.81±14.18)mg/L,显著少于对照组(93.53±22.14)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胎便转黄的时间观察组(32.83±4.14)h,显著少于对照组(60.26±4.72)h,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肖佩霞;左媛;戴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赖氨酰氧化酶(LOX)是一个具有铜结合部位的单胺氧化酶,通过氧化胶原和弹性蛋白的赖氨酸残基来起始这些纤维蛋白的共价交联,从而稳定细胞外基质(ECM),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修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LOX能促进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本文就LOX在肿瘤中的这种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绪良;田夫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部位及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1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骨折的原因很多,如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病房环境设施不完善、不均衡的饮食等.常发生在卫生间、餐厅.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计划组织患者的户外活动,给予合理的饮食,改善病房环境,减少不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红梅;李会;徐冬梅;张景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新护士规范化管理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严格准入关,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培训关,提高新护士自身素质和基本技能;严格带教教师关,提高带教质量;严格考核关,加强护理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作者:付春华;陈立英;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剖宫产为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计划性剖宫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翠云;闫俊辉;朱小红;赖兰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258例急诊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以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30日接诊的258例急诊患者,经心理咨询师和急诊高年资护师依据急诊患者典型的行为、语言和表情进行心理状态分型,并分析其心理特征.结果:25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征以焦虑、惧怕;急躁、愤怒和抑郁、绝望3种心理为主.结论:根据心理特征分型并采取相应心理干预对不同急诊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作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凤;朱红令;孙利群;刘晶;王云宁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