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

李方容;王淑君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预防和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0 ~ 2011年我科收治32例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期间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例严重呼吸道烧伤呼吸道、肺部出血,2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29例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拔管.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预防和护理直接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关系着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只有加强预防护理,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提高大面积烧伤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血液恶性肿瘤是以造血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其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我科于2008年6月~2012年9月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78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多模式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胃部手术中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镇痛药在腹腔镜胃部手术联合使用的使用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地佐辛行术后镇痛;B组使用地佐辛+氟比洛酚酯;C组使用氟比洛酚酯.记录术后4h、8h、12h、24h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VAS评分低于A、C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B组低于A、C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佐辛+氟比洛酚酯可安全应用于腹腔镜胃部手术,不良反应低.

    作者:张延钧;刘洁;由成铭;郑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安定中毒血清酶学测定观察

    目的:探讨安定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临床意义.方法:入院第1天检测了确诊安定中毒患者52例的心肌酶谱.结果: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心肌酶检测值明显高于轻症患者.CK-MB、CK、AST、LD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中毒可有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常海哲;王颖;王亚坤;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责任制床边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小组包干制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第四季度普外科全部住院病历为实验组,采用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法.方法:分别随机抽取150例,参照北京市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自制《普外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实行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危重患者、健康宣教合格率分别升高9.3%、8.0%、5.4%、6.0%(P(0.05).结论: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秀丽;高丽娟;王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心电图分析

    VVI起搏是一种心室按需型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因其价格相对较低、植入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起搏激动可诱发反复搏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本文收集近期4例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男性,64岁,因头昏、心悸2天就诊.2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植入VVI型起搏器,基础起搏间期为1000ms.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65次/min,心律呈二联律,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电图可见基础心律为窦性,心房率85次/min,P-R间期不固定,VVI起搏心率60次/min,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型QRS-T波群前无相关P波,起搏-早搏交替出现呈二联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二联律,起搏器功能未见异常.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电切术经尿道治疗90例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URP治疗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90例BPH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TURP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式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真性尿失禁的例数,同时观察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前后IPSS评分、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手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URP治疗BPH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方法方便、创伤小、愈合快,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冯世伟;丁全明;王刚;任宏亮;陆阳;梁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ICU单鼻塞吸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ICU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首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培训人员实施.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吸氧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提高了吸氧效果.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指导ICU护士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静;王军力;白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路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14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并发症以及术后的佳视力矫正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所花费用以及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苏丹;罗秀菊;庞哲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鼻塞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塞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鼻塞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中的护理,重点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以防感染的发生.结果:通过对26例鼻塞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中的精心护理,无一例并发症.结论:鼻塞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1次/周,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疗程3周,1、2、3周观察疗效;对照组40例,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10mg,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5,有效38,痊愈率87.5%,有效率97.5%;对照组总的痊愈15,有效31,痊愈率37.5%,有效率82.5%.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周后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x2=5.17,P<0.05及x2=21.3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涛;董秀芹;王红燕;肖洁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通腑汤配合中药足浴对妇科腹部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通腑汤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妇科腹部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80例妇科手术术后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应用通腑汤配合足浴治疗,B组应用通腑汤治疗,C组应用足浴治疗,D组应用西医标准治疗,比较各组疗效.结果:4组在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相比较,A组均明显早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腑汤配合足浴更能有效缩短妇科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从而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春青;段丽君;张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美皮康有边型用于薄膜敷料过敏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薄膜敷料过敏患者应用美皮康有边型做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敷料,预防和治疗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时薄膜敷料过敏患者,采用美皮康有边型换药,观察过敏缓解情况,对出现皮疹和皮肤破损者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美皮康有边型作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敷料,过敏发生少,皮疹和皮肤破损修复快.结论:对薄膜敷料过敏患者,改用美皮康有边型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换药,破损皮肤愈合快,患者舒适度好,满意度高.

    作者:刘春霞;侯改英;张玉英;马杏云;侯胜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住院分娩孕妇,其中正常孕妇56例,胎膜早破44例,取阴道内分泌物进行细菌检测、β-hCG测定、IL-6、IL-2、TNF-α测定,比较胎膜早破与正常孕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胎膜早破组共检出22种细菌,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乳酸杆菌(47.73%)>大肠埃希菌(40.91%)>表皮葡萄球菌(25%)>溶血葡萄球菌(22.73)>白假丝酵母菌(18.18%);其中乳酸杆菌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P<0.05),大肠埃希菌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β-hCG水平(18.43±7.56)ng/ml、IL-6(348.6±216.42)ng/ml、TNF-α (12.58±2.36) nmol/ml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增加了阴道局部炎症的发生,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综合性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研究

    目的:规范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质量,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从成都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病历中进行随机抽查500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份抽查病历中,甲级病历374份,占74.8%;乙级病历117份,占23.4%;丙级病历9份,占1.8%.

    作者:王涛;曾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50例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的并发DVT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采取防止静脉滤网、抗凝、溶栓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临床治愈,2例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结论:双下肢骨折术后易并发DVT,在应用深静脉滤网、溶栓及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妍;全伟;牛志霞;张延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谈江苏油田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与救助儿童会研究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人数已从1990年的460万降至2009年的330万,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中国的新生儿死亡危险降低一半.生命初的一周对于新生儿而言是危险的一周.产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施母婴同室,母亲新生儿混合管理,风险加大,责任加大,工作繁琐,必须同时保证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

    作者:蒋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内科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上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85例,将8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梗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哮鸣音等临床证上上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哮鸣音等症状,比单纯采用西医疗法更加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戴吉;李辉;周燕;陈凤玲;胡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在消化内科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实行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分组分管病床,责任到人,实施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比较分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药品完好率、护理文书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压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分组护理前,实施分组护理后护士往返病床平均次数、护理呼叫次数及护理文书返修率低于实施分组护理前.结论:开展分组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琰;刘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CRP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时变化,以探讨CRP检测在M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MP感染组82例,细菌感染组102例,对照组60例进行CRP检测然后比较.结果:MP感染组CRP的阳性率为45.1%,测定值为(12.7士8.5) mg/L,与对照组和细菌感染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MP感染组恢复期CRP测定值为(2.9士1.8) mg/L,与急性期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感染可引起CRP的升高,CRP是早期鉴别呼吸道Mp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重要的辅助指标,也是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蒋国英;蒋丽华;胡俊艳;徐天睿;金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在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80 ~ 10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1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肝功能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大多数好转或消失,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BIL、ALT及AST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周,主要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其它同类制剂.

    作者:王新军;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