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计数与心肌梗死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白英;史旭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部位, 白细胞计数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对66例AMI患者入院当日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观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部位与左、右冠状动脉的关系.结果:左冠相关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的WBC> 10.0×109/L的患者1 3例,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WBC> 10.0×109/L的患者8例,两组患者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与AMI的梗死部位有关,且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比右室/下壁梗死升高更明显.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在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高低频彩超在人工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39例予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为术前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后预防及治疗提供影像支持.结果:高低频彩超结合运用显示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比例为5/81例,发生率为6.2%;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术后发病比例为23/158例,发生率为14.6%.其中,先常规运用7.5 ~ 12MHz探头检查,阳性患者为16/239例,诊断率为6.6%;遇到下肢肿胀明显患者结合3~ 5MHz探头探查,阳性患者为28/239例,诊断率为11.7%.病并配合探头加压试验与乏氏试验,追踪阳性患者抗凝、溶栓效果.结论:高频与低频探头结合运用在静脉血栓诊断运用的价值更为鲜明.

    作者:郭志英;梁开愈;窦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对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对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 00例青壮年糖尿病患者(19~44岁)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进行强化自我管理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比较2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等的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后,健康教育达标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等的数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在青壮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患者在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李玉松;王景广;韩智华;李晓英;史翠英;陈雪莉;孙继东;张秀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新护士培训思想教育应先行

    目的:探讨新分配护士培训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连续3年对我院新分配护士进行岗前思想教育,入科后再进行爱岗教育,激发新护士从事护理专业的热情,热爱护理专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加强责任心.结果:新护士思想稳定,适应环境快,责任心增强,更加热爱护理专业,护士离职率由2009年前的12%下降到2011年的4%.结论:思想教育可提高新分配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激发新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爱心,使新护士更加热爱护理专业,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护士离职率降低,为提高护理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孟翠巧;刘春霞;许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眼内组织骨化症3例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及长期视网膜脱离后眼内组织骨化症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眼外伤后、1例视网膜脱离后眼内组织骨化症患者,行眼科检查及手术治疗,将摘除组织作病理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例均有20年以上眼穿孔性外伤史,1例有27年视网膜脱离史.患眼视功能逐渐减退,致失明及眼球萎缩.3例均进行眼球摘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内组织钙化、骨化.结论:眼内组织骨化症是严重的眼外伤及长期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

    作者:李大明;郭雨霞;苏玉芳;郭红林;李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组(K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K组手术切皮前15min缓慢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 (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ml),C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予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的RSS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镇静评分(Ramsay)、VAS评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K组的VAS评分、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拔管后5min的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或减少七氟烷全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乳腺癌术中放置输液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中放置输液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放置输液港,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状况.结果:46例放置输液港的癌症患者中,取出5例,注射座表面皮肤感染2例,输液港堵塞1例.结论:在乳腺癌术中完成输液港的放置,避免了患者遭受再次手术的痛苦,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首选的置管方法.

    作者:茅玲;孙爱军;黄选东;刘芳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连续应用舒普深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XXX,男,57岁,主因发热咳嗽咳痰三天于2011年12月9日收入院.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既往有老慢支病史,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患者主诉对舒普深敏感(病例记载),遵医嘱给予舒普深治疗.2治疗经过生理盐水100毫升内加入舒普深2g静点,8h一次,输液前皮试阴性.皮试方法:每毫升内含300μg,取0.1ml皮内注射,观察20min[1].用药后前4天未发现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症状明显减轻,但在第5天静点10min时,患者突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心慌、全身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触不清、血压降至40/20mmHg.立即停止舒普深液,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同时应用杜冷丁、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吸氧等.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四肢变暖,呼吸平稳,脉搏有力,80次/min,血压升至90/60mmHg.

    作者:徐伟;崔燕;付金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下肢骨折拔管后尿潴留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35例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3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162例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术后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拔出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而重新置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拔出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而重新置管发生率.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1次/周,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疗程3周,1、2、3周观察疗效;对照组40例,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10mg,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5,有效38,痊愈率87.5%,有效率97.5%;对照组总的痊愈15,有效31,痊愈率37.5%,有效率82.5%.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周后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x2=5.17,P<0.05及x2=21.3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涛;董秀芹;王红燕;肖洁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尼莫地平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于血管性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8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尼莫地平40mg,3次/天.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P300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增高.结论:尼莫地平可以使VCI患者P300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

    作者:闻红斌;张自艳;杨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膏治疗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用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用活络油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疗效较好,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化明;杨喜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手术并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3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病人均成功出院.结论:完善术前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是获得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国莉;赵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5月某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患者40例,本文所有患者都采用开胸食道癌根治术配合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在拔管期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的SCL-90总均分、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显著下降(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有效护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淑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联合检测血GDF-15与IL-1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IL-1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80例健康对照组,通过GDF-15与IL-1检测其正常低限,然后排除因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干扰,通过用SA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卡方检验x2,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ROC曲线数据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分别从血清GDF-15,IL-1及cTnI的0-3h和0-6h两个时间段的ROC曲线分析以(1-特异性)为横坐标,敏感性为纵坐标,3种标志物在0~ 3h和0~ 6h的曲线下面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论:GDF-15与IL-1在3和6h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nI,血清GDF-15,IL-1水平含量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特别是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毛旭龙;杨沙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例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完善的术前检查、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的关键.结果:本组8例患者由于护理措施到位、监测病情严密,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玉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联合鼻饲补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15例

    目的:提高急性脑卒中合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微量泵泵入胰岛素0.1U/Kg·h,同时经胃管鼻饲温开水200 ~300ml/1~2h,控制静脉输液量在1000ml以内.结果:治疗15例,治愈好转12例.结论:上述方法简便有效,既避免了大量输液加重患者心肾负担,又避免了血糖的大幅波动.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则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 3例,A组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种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记录开始出现肺部感染体征和肺部感染持续的天数.结果:B组出现肺部体征的时间延长,出现肺部感染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的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肺部感的染治疗效果,在老年卧床病人肺部感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实施.

    作者:张娟;付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16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Philips 16层螺旋CT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并与心脏超声检查比较.方法:对1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了术前CT造影检查;选择非离子型370碘造影剂,注射部位首选足背浅静脉,其次为右手背静脉,再次为左手背静脉或头皮静脉[1].结果:10例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肺动静脉畸形4例均合并其他复杂畸形;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合并ASD/VSD/PDA;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4例合并ASD,2例合并PDA,1例合并共同A干;法洛四联症3例,2例合并PDA,1例合并ASD/肺A-V畸形,1例合并右锁骨下A迷走/右位主A弓;主动脉缩窄1例合并PDA/肺A-V畸形.结论:对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伴有心外血管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层螺旋CT造影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此检查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为临床提供的信息量大.

    作者:张欣贤;马菲;李钱程;李炯;辛涛;李成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免洗消毒液组合洗手法对手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济、有效的使用免洗消毒液手消毒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健之素免洗消毒液、分别配合六部洗手法和非六部洗手法消毒洗手后,评价自然晾干时间,细菌计数变化.结果:2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与非六步洗手法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细菌数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与非六步洗手法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数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健之素免洗消毒液剂量配合六步洗手法间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数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消毒方法.

    作者:张海艳;焦桂梅;陈桂芝;张晓松;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在院外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2例院外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按时复诊检查、遵守健康行为依从性较差.影响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认知、健康信念、选择不同的抗病毒药物.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孙少梅;陶尊晓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