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林启勇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1],对于重症病房护理管理尤其重要.如何应用管理策略对重症病房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积极性,是每位护士长值得深思的问题.心内监护室(CCU)主要收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并对其实施严密监护及集中治疗,开通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绿色通道.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急危重症多、急诊、抢救多,周转快,工作风险高.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心血管疾病理论知识、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及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笔者现将如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效率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通过制定疼痛护理流程,规范护士的疼痛护理行为,能否起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提升专科护理内涵的作用.方法:拟行择期乳房肿块切除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n=25).实验组制定并执行疼痛护理流程,对照组不作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镇痛药物使用及其副作用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镇痛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士通过执行术后疼痛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升专科护理内涵的目的.
作者:沈霖;唐金凤;徐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1年9月联合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推进皮瓣,修复3例血管瘤术后所形成的上唇缺损创面.结果:3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局部平整,瘢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皮瓣复合推进,是修复上唇缺损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光军;於国军;程宏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腮腺区肿瘤术后发生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48例腮腺区肿瘤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各种因素下发生面神经损伤的概率.结果:21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发生率43.75%.若腮腺区肿瘤为恶性肿瘤、病程较长、肿瘤位置靠近面神经以及多次手术者发生术后面神经损伤概率较高.结论:手术解剖方式、肿瘤病理病程以及多次手术等因素都与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胡超;王建华;张纲;谭颖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确诊T2DM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正常对照组(NC),观察UAER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前两组BMI、WHR、SBP、TC、TG、LDL-C、HbAl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B组UAER、LDL-C、HbAl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是新诊断T2DM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UAER升高是促使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秉涛;刘宝江;齐新研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 2012年我科行后腹腔镜手术的1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患者顺利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出血量20ml;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40min,平均出血量120ml;肾周血肿清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0min;例出现腹膜损伤,但未影响手术.结论:后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应用中有巨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钢;张扬;刘中文;陈智勇;陈强;胡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笔者于2010~ 2011年临床教学中对312名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教学中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并提出相关教学方法.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实习需求,发现临床护理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以便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袁小萍;陈芳;沈玫玉;张锐;王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骨折CT诊断的优势.方法:对63例隐匿性骨折CT、X线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T诊断出X线所不能显示的隐匿性骨折.结论:CT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选择方法.
作者:王正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8例SIRS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观察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轻SIRS患者细胞免疫抑制程度,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柏刚;包海波;刘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索一种比传统半固体动力法更快速、现象易于观察、易于操作的动力试验方法.方法:配制浓菌悬液加入到含少量肉汤的微柱凝胶上端、利用细菌的趋性运动作用、加入刃天青试剂显示细菌的运动轨迹.结果:微柱凝胶中呈均匀红色絮状沉淀者为阳性、微柱凝胶中无红色絮状沉淀者或仅在侧壁上有一条红线者为阴性.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细菌动力与传统方法更快捷、更方便操作.
作者:田红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ICU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首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培训人员实施.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吸氧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提高了吸氧效果.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指导ICU护士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静;王军力;白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大大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方向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趋向整体化、社会化;服务趋向自动化、多元化.当今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好坏己不再视其藏书多少、人员多少、设备多少、馆舍大小、经费多少,而是看其服务方式和手段.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大力开展主动服务和多元化服务,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作者:韩苏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方法:将我院2010年剖宫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喂养技巧的指导,饮食、乳房护理等,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乳汁充足率86.7%,纯母乳喂养率91.1%,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作者:徐海宁;李敏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72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指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的方法以及心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结果: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知程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症状复发.
作者:齐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酒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调查显示:在国外,酒依赖是列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后占第三位的严重的三个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酒依赖能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涉及家庭稳定、社会安全、暴力犯罪等.
作者:冯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薄膜敷料过敏患者应用美皮康有边型做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敷料,预防和治疗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时薄膜敷料过敏患者,采用美皮康有边型换药,观察过敏缓解情况,对出现皮疹和皮肤破损者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美皮康有边型作中心静脉置管换药敷料,过敏发生少,皮疹和皮肤破损修复快.结论:对薄膜敷料过敏患者,改用美皮康有边型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换药,破损皮肤愈合快,患者舒适度好,满意度高.
作者:刘春霞;侯改英;张玉英;马杏云;侯胜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增加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20例初产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304例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利用分娩球、坐便椅子、坐式马桶、软枕等工具,帮助与支持产妇采取站、坐、跪、前倾、摇摆、曼舞等自由体位.对照组316例初产妇采用常规卧位方式分娩.对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会阴侧切、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剖宫产、阴道助产率明显下降,自然分娩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初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大大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及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黎小玲;余桂珍;谢桂芳;曾柳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实验组按指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张利平;陈燕;张婵;卢小丽;高老师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对骨科手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体血液回收组(A组)和异体输血组(B组),每组20例.回收组术中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两组均手输血前(T1)、输血后1h(T2)、4h (T3)、8h (T4)四个时点测定血浆TNF-α、IL-6、IL-10浓度.记录患者术中回收血量,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结果:手术开始至术后24h内回收组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TNF-α、IL-6、IL-10较输血前显著均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NF-α、IL-6在输血后各时点显著增高,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技术,可明显减轻的TNF-α、IL-6、IL-10等炎性因子表达程度的改变.
作者:甘秋枝;胡惠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创面给氧加外敷人胎膜治疗Ⅲ、Ⅳ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Ⅲ、Ⅳ溃疡期压疮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创面给氧加外敷人胎膜治疗,对照组采用碘伏及常规处理或人工生物膜治疗压疮.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愈合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治疗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76%,u=2.3328,P=0.0098(P:<0.01).治愈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压疮患者治愈19例,治愈时间为(15±2.86)天,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时间为(25±5.77)天,实验组压疮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5.5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面给氧加外敷人胎膜治疗Ⅲ、Ⅳ溃疡期压疮优于常规Ⅲ、Ⅳ压疮的处理,且经济、方便、实用,便于操作,可广泛应用于Ⅲ、Ⅳ溃疡期压疮的治疗.
作者:顾芝梅;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