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矫治个别牙反合引起下颌偏斜的临床研究

刘永召;李晓彦;刘志峰;徐娟

关键词:个别牙反合, 下颌偏斜
摘要:目的:探讨矫正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后,下颌骨对称性的变化.方法:混合牙列期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患者11名,对正畸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明显改善,但两侧CH高度差没有显著差异,髁突的偏斜系数减小(P<0.05)但仍大于6%.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伴有一定程度的骨性改变,正畸矫治能够改善下颌骨的不对称,但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变化,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烧伤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烧伤合并精神障碍原因分析、探讨老年人烧伤合并精神障碍防护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 2011年12月20例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老年人机体特点进行护理.结果:20例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原因及护理包括生理、精神心理、家庭社会、药物刺激、护理方法等各个方面.结论:了解导致老年烧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及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做好预防和精神障碍期的各项护理,对提高老年烧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纪玲;丁苏徽;乐惠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心电图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比较少见,本文收集近年来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月,再次发作1h就诊.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154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6月前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未见窦性心律,异位逆性P波连续快速出现,心房率200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图形,QRS间期0.14S,心室率150次/min,P-R间期不固定,V1呈R型,V3呈RS型,R-S间期120ms.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房室分离.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的居家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呼吸道梗阻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0年5月~ 2011年11月通过对城北社区共7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居家护理,无一例发生感染和死亡.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社区护理真正承担医疗等六位一体的任务成为社区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卢林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分析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间住院治疗,且通过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120例,对患者的B超检查进行分析,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的患者当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与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符的人数较大、诊断相符率也较大.结论:在对腹腔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应用

    目的: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乳腺彩色超声表现,提高对隆胸后乳腺变异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9年6月~ 2012年6月181例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来我院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结构及其充填物的形态,有无并发症.结果: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135例,异常46例,出现不适后取出28例(56个乳房).结论:乳腺彩色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媛;张彦;强剑颖;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内障手术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书媛;胡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48h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1例,感染发生率52.8%;共检出各类病原菌24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43株,占59.3%,革兰氏阳性球菌54株,占22.4%;真菌44株,占18.3%;发生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加强ICU全方位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桂霞;胡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

    作为与患者接触密切的护理工作者,其工作的诸多环节中均存在着危险因素.如何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细节管理,以人为本,以细节管理为中心;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督导当今医疗体系下至关重要.

    作者:吴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医嘱和护理常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游离皮瓣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23.81%(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9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游离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62%(41/42)和80.95%(3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00,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路径可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门诊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少部分为多发.一般认为与此激素作用活跃有关,多发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严香菊;赵冬梅;司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股静脉采血不同定位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痛苦,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60例1天~3岁的患儿,做殷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230例采用新的股静脉穿刘定位法,对照组230例采用扪及股动脉搏动的传统方法进行殷静脉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22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5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8 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24例.结论:新定位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扪及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

    作者:李蓉;黄代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隐形义齿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隐形义齿在青少年前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前来就诊的70位前牙缺失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活动义齿组和隐形义齿组,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结果:36例前牙隐形义齿修复体成功使用的有34例,成功率94.4%,失败2例,占总数的5.6%.结论:隐形义齿作为一种过渡修复完全可以满足青少年维持缺牙间隙到固定修复期间的美观要求.

    作者:李伟林;李金业;陈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 2012年1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情况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王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作者:史琼;童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短刺双侧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痛76例

    目的:观察短刺双侧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动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本法源于《灵枢终始篇》中:“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采用“短刺法”针刺双侧的手三里穴,并配合腰腿功能活动,1次/天,5次为1疗程.结果:共治疗急性疼痛患者76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章;芮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提高护理人才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提高护理人才管理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报名人才库的1 56名护士抽取132人,分成2组,其中入库的66名护士为观察组,没有入库的66名护士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护士在人才库中和人才库外综合素质、护理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培养效果的研究.结果:通过人才库的建立和其相应的竞争机制,观察组在护士在个人素质和护理管理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人才库的建立对护士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引导62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阴道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运用腹壁超声对宫腔镜电切术进行实时监测引导.结果:62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失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引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不仅成功率高,还可及时评判手术效果.

    作者:王琳;温伊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黛力新联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用黛力新联用西酞普兰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 ~ 2010年综合内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喜普妙治疗,观察组在服用喜普妙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8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减分率进行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在第1和2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症状均改善明显.结论:黛力新和西酞普兰的作用机理不同,优势互补,是价廉物美的优化组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变化在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脑脊液细胞动态变化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沉淀法制片收集脑脊液细胞,瑞-姬姆萨染色(MGG),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其CSF细胞检查以混合型细胞反应为主,占总标本数的95.83%,其中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占混合型细胞反应总标本数的52.17%,恢复期仍然以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的比率相对有所提高(34.6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作者:尚进;肖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各类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袖套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对临床随机选取的180名包皮过长、包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创口水肿、系带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中袖套术与环套术术后疼痛轻微、创伤较小、恢复时间短、包皮保留长度合适、外观美观,手术后随访比较满意.结论: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包皮手术,而袖套术和环套术具有组织切除少、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损伤轻、并发症少、美观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世伟;丁全明;王刚;张浩斌;陆阳;梁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