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

王珏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颅颌面外科, 治疗对象, 整形外科, 学科专家, 密切配合, 颅颌面骨, 科学技术, 进展综述, 畸形, 后天因素, 疑难病, 医学史, 软组织, 诊治, 应用, 危害, 患者, 风险
摘要:颅颌面外科主要的治疗对象是各种先后天因素造成的颅颌面骨及相应软组织的严重畸形,这类畸形多数为医学史上公认的一类疑难病,对患者的危害极为严重而治疗的难度很高,风险也很大,其诊治必须以整形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专家的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现就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减张缝合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皮肤缺损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体征,而这些缺损因创缘张力过大,常常不能直接拉拢缝合.为了减少张力闭合创面,常常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皮肤移植,软组织扩张技术、超前缝合、皮肤伸展术、皮下过度减张等方法.皮肤移植、软组织扩张技术因存在操作复杂、恢复周期长、费用高等不足而常常被用于修复大面积的缺损;超前缝合、皮肤伸展术,较前两种方法而言,操作相对简便、疗程较短,可用于较大的皮肤缺损,但因皮肤回缩,效果有时并不理想;皮下过度减张法是皮肤伸展术的皮下应用,主要用于张力切口的闭合,因其主要用于创缘,所以可扩张的皮肤量有限;而推进性减张缝合(Progressive tension suture PTS)因其有“简易扩张器”功效,可在术中使用闭合较大创面,具有有效、简便、经济等优势,但临床应用较少,如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粗大瘢痕的形成.本文就减张缝合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巴桑拉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颌第一磨牙残冠美容修复一例

    上颌磨牙的根管系统解剖复杂,近中颊根往往狭窄弯曲,其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为50%~90%[1],为根管治疗增加了难度.解放军第323医院在临床上遇到1例上颌第一磨牙存在钙化的近颊第二根管病例,现进行报道.1临床资料某男,52岁,因左上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于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23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年前自觉左上后牙有洞,院外曾充填治疗,后补物脱落.

    作者:毕鹏;霍丽;刘宝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口服中药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选择促进色素生成的中药组成方剂,观察口服中药复方加免疫调节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门诊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7例,中药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每日2次,卡介菌多糖注射液2ml肌注,隔日1次;对照组85例,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每日2次,卡介菌多糖注射液2ml肌注,隔日1次.两组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5.1%,对照组显效率为4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94.1%,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及具有致色素作用的中药配合免疫调节剂治疗白癜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亚玲;张荣鑫;张宝祥;林茂;高玉雪;涂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研究进展

    鼻唇沟是颊部与鼻唇部分界的解剖标志,它随机体老化而逐渐变深,是中面部老化的显著特征.鼻唇沟皱纹的治疗仍然是面部老化综合征治疗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目前主要问题是如何用理想的技术得到长期持久的效果,并且能减少复发.本文就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美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病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牙病患儿来医院就诊时,由于陌生的环境和生疏的医务人员,使他们情绪过于紧张,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哭闹、烦躁、惊愕、恐惧、叫喊、躲避、拒绝治疗等牙科畏惧症状.儿童牙患病率高,发病年龄早,在发生机制上,乳牙牙齿硬组织较薄,钙化程度低,耐酸能力差,在口腔致龋因素作用下,极易患龋,且龋蚀在牙齿硬组织上发展很快,很容易引起牙髓神经的感染,多见于体弱、喜食甜食和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龋病也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口腔牙病诊治临床操作中,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及恐惧心理,应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粗浅归纳如下.

    作者:邓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过氧化物在牙齿冷光美白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在冷光作用下对牙齿的美白效果.方法:应用冷光美白仪治疗86例患者(四环素牙25例、氟斑牙20例、外源性着色41例),美白前后用Vita比色,照相存档,效果进行前后比较.结果:过氧化物使用冷光牙齿美白技术,其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1.9%;同时患者治疗后普遍反应漂白开始时有间断的酸痛感,治疗结束后酸痛感消失,个别疼痛的也会在24h后缓解.结论:此法美白效果显著,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

    作者:臧爱平;徐庆;张延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EGM-2培养基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诱导培养,动态地观察贴壁细胞的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至第2天,呈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大小相近的圆球体;第4天一些细胞开始出现尾状物,形态呈蝌蚪样改变,部分细胞聚集形成细胞簇;至第7天细胞形态变长,呈梭形改变,细胞间相互围绕呈环形,并有集落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3、CD34、VEGFR-2和Ⅷ因子表达均呈阳性.结论:运用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实现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

    作者:李文志;董勇;辛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美容医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美容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传统教学法为对照,比较案例教学法授课的满意度和专业知识考试成绩.结果:案例教学法授课的考试成绩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均高于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作者:夏萍;隋长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指导对预防面部除皱术就医者负性情绪影响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指导对预防面部除皱术就医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 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48名面部除皱术就医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特别实施心理指导.结果:经心理指导,实验组术后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心理指导可有效地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从而更为显著地提高面部除皱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池迎春;苏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合射频仪联合中药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好发年龄也逐渐由青春期后延,因影响容貌、心理和社交,故患者求治心切.近年来,笔者科室对80例重度痤疮患者采取复合射频仪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霜红;张万义;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唇松解联合软骨移植和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良好的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广泛地松解、大翼软骨悬吊和耳甲软骨移植技术来使错位组织复位,并加强发育不良鼻软骨的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结果:本组46例唇裂Ⅱ期鼻畸形患者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手术矫正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广泛彻底的松解、大翼软骨悬吊联合软骨移植加强大翼软骨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是确保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健.

    作者:谢义德;詹明坤;郭志辉;周亚宽;黄拔瑞;李铭;陈小松;江成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评价化妆品安全性

    目的:介绍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HRIPT,Human Repeated Insult Patch Test)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估中的作用,并用该方法对11种化妆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53名志愿者中对11种化妆品进行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诱导期在后背部同一部位重复9次斑贴试验;之后休息2周,在非斑贴部位皮肤进行激发试验,斑贴24h、48h和72h后进行评分.试验结果判读参考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评分标准.根据化妆品的性质分别选择封闭或半封闭斑试器,0.3%~ 0.5%SLS作为阳性对照,凡士林和空白斑试器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1种受试化妆品中有7种显示出轻度的刺激性,1名受试者在试验前已对其中1种化妆品呈致敏状态,11种测试产品均未出现诱导过敏反应.结论:人重复性损伤性斑贴试验敏感性高,能够明确区分刺激性、已致敏性和潜在致敏性,可以作为化妆品安全性的确证试验.

    作者:仲少敏;陈璨;弓月;张金燕;倪春雅;刘玲玲;吴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162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31例患者,共有PECL患牙162颗,使用牙周治疗配合根管治疗.分析治疗后的痊愈率、显效率及失败率,其中痊愈率及显效率合并为有效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有效的可能因素.结果:66颗患牙痊愈,63颗有效,33颗失败,总有效率为79.63%,原发牙患对疗效无影响;首次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的时长及复查次数是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牙周治疗配合根管治疗是治疗PECL的有效手段;及早就诊和规律复查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柯佩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随之提高,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对美的追求及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1].而且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实现的可能,因此,要求进行各器官整形美容的人日益增加.为了提高整形美容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使整形美容业健康发展[2],本院从2010年6月对前来进行整形美容的美容者进行个性化护理,从患者满意度及恢复时间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昇;黄芬;孙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下颌骨侧位X线影像对隆颏硅胶假体选择和雕刻的指导作用

    目的:数字化X线下颌骨侧位影像为隆颏术前硅胶假体的厚度选择提供评估依据.方法:32例隆颏患者术前拍摄线距离2米的数字化X线下颌骨侧位影像,分析软组织颏前点同鼻尖点和下唇中点连线之间关系.结果:软组织颏前点位于鼻尖高点和和下唇中点连线的后侧.结论:数字化X线下颌骨侧位影像评估软组织颏前点位置对硅胶假体厚度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曾光伟;杨明勇;李斌斌;祖红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SLC-VIIIC型LED光固化机在口腔正畸科的应用

    光固化灯是口腔科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粘结剂固化常用的光源,在正畸科主要用于粘结托槽,其性能对复合树脂及粘结剂的固化有重要影响[1].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卤光灯(Quartz Tungsten Halogen,QTH),发光二级管灯(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离子弧光灯(PlasmaArc,PAC),亚激光灯(argon ion laser)[2]等.本研究主要通过一种临床上常用的LED灯(SLC-ⅧC型光固化灯)与传统的卤素光固化灯(具体型号)相比较,为正畸科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提供参考.

    作者:赵坤;王海雪;毕惠贤;张静;黄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对创面胶原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透明质酸(HA)对兔耳创面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外源性透明质酸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创伤愈合模型后,随机分成2%HA治疗组(A组),1%HA治疗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观察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术后第3、7、10、14、18天取标本匀浆后测定羟脯氨酸(HPr)含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1),A、B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创面愈合相对C组延迟,形成瘢痕小于C组.结论:外源性HA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延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谭新东;李希军;叶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乳房注射材料术中冲洗的应用

    自2006年国家药监局禁止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射式隆胸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爱术者由于并发症或单纯因心理压力而行乳房注射材料取出术.在此手术中往往需要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传统的方法是由巡回护士将冲洗液倒入治疗碗内,再由手术医生将无菌碗内冲洗液倒入手术切口内进行冲洗.而我科将一次性输液器利用于术中冲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雷文学;汪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罂粟碱对任意皮瓣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盐酸罂粟碱对任意皮瓣微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设计大鼠背部3cm×10cm长方形任意皮瓣,蒂部皮下注射盐酸罂粟碱,观察术后变化.结果:存活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能够诱导任意皮瓣真皮下血管网血管生成;②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能够改善任意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皮瓣内多种细胞,从而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创愈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以中药传统方剂生肌散为基础的改良新药创愈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难愈创面经随机分组后给予外用创愈生肌散和rb-bFGF,以未作处理的创面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伤后第1、4、7、10、14和21天观察各组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情况,使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慢性难愈创面中VEGF、HIF-1 α以及Ang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模型中,创愈生肌散组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1.3±2.1)天,rb-bFGF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3.2±2.4)天,对照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6.8±2.8)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ea1 time PCR方法检测发现,创愈生肌散组的创面标本中的VEGF、HIF-1 α以及Ang1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创愈生肌散可明显缩短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时间,创愈生肌散可通过上调VEGF、HIF-1α以及Ang1等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而促进创面中的血管生成.

    作者:张子茜;蒯飞;郭树忠;彭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