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风;张亚军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在保护人体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入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地,皮肤屏障从结构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屏障.其中,广义的皮肤屏障主要包括与皮肤各层结构相关的屏障;狭义的皮肤屏障主要涉及皮肤角质层(SC)结构相关的屏障.现就皮肤角质层的相关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年6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围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面部黄褐斑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8~22岁6例,23~35岁56例,35岁以上38例.面部皮损较重者40例,轻度皮损60例,病程短半年,长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皮损表现等方面基本相当,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诊断标准[1].面部淡褐色或淡黑色界线清楚的斑片,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日晒后颜色加深,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作者:王丽莉;姚庆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畸形为人体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患之一,以面颈部、四肢为好发部位,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尽管为一种良性病变,但它能破坏组织形态或影响功能,严重者因疼痛影响四肢功能甚至致残,位于外露部位的病灶还可造成外观的缺陷并影响容貌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1-2].临床表现为受累皮肤或粘膜呈蓝色、皮温不高、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无搏动感.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方法的选择:①口腔粘膜及浅表部位的静脉畸形可选用Nd:YAG激光、平阳霉素病变内注射等治疗;②深部、局限、低回流型静脉畸形,硬化剂治疗(平阳霉素注射)可获得良好疗效;③深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推荐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翻瓣激光、手术等综合治疗,电化学治疗也是可选的治疗方法之一;④对于大范围静脉畸形,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只能采用分阶段治疗和综合治疗,可选用的方法很多,例如手术+硬化剂注射、病变内结扎+硬化剂治疗、激光+手术治疗等[3].临床上硬化剂的种类很多: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无水乙醇、40%尿素、消痔灵、明矾、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四环素或强力霉素、OK-432、博莱霉素、十四烷基硫酸钠、乙醇胺、醇溶蛋白、喹啉、Ethibloc等[4].本文就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柳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面部浅表皮损(如瘢痕、色素痣、囊肿等)切除术为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以往多采用不可吸收及可吸收带针缝合线作为缝合材料,从2010年1月开始,笔者应用Dermabond进行切口闭合1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进行面部浅表皮损切除术共2376例,年龄4个月~68岁.根据入选标准,其中采用Dermabond切口粘合113例(瘢痕35例、色素痣21例、文身2例、表皮样囊肿11例、皮样囊肿7例、脂肪瘤23例、皮脂腺囊肿14例),其余采用吸收或不可吸收缝线缝合.
作者:郭佳;毕胜;胡晓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老年性血管瘤(senile angioma)是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良性血管瘤,好发于30岁以后,部分出现在青春期或大于60岁的老年人.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改变有关.皮疹早期为针尖至针头大瘀点,后逐渐发展成鲜红色、圆顶状或息肉样丘疹,多分布在躯干及上肢,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多[1].以往,主要靠临床医师主观判断,随着皮肤镜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皮肤镜能对其提供有效且客观的诊断[2].老年性血管瘤平时无症状,外伤时可能出血,患者常因影响美观而就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电烧、冷冻及激光等.以往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时会有疼痛、伤口恢复期、凹陷性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等不良反应发生[1,3].2011年1月~2011年9月,笔者科室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老年性血管瘤52例(共156处),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患者分为三组不同能量或光斑,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孟盈;胡倩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的唇部皮疹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 752nm的调Q Alexandrite激光PhotGenica HT10治疗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面部皮疹患者40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显效率 达100%,治愈率达52.5%,治疗3次后大部分病例能获得痊愈.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结论:752nm 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面部皮疹有明显的效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
作者:童晓荣;李延;刘凌;谭志建;郭小红;崔曙光;涂亚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美容整形手术的人数日益增多.整形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门诊手术,例如隆鼻、重睑、提眉、去眼袋、痣切除等等.对患者来说,门诊手术虽然相对简单,术后又不用住院,患者乐意接受,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医护沟通短,对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得机体创伤,甚至生命安全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甚至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我科自2007年7月~2011年3月实施门诊美容整形手术3 5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国晶;王聪敏;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SCC标 本中,P10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01).在低 分化SCC标本中,P1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中分化组(P均<0.001);P105蛋 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在SCC组织标本中,P105强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这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的信号,也是肿瘤具有侵袭性的标志.
作者:方木平;易海英;刘汉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其发生率位居表皮恶性肿瘤第二位.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1].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科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鳞癌患者34例,行手术扩大切除及局部皮瓣转移或全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术,经过精心护理,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竹君;姚建军;曹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高分子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使干细胞技术运用于临床成为可能,再生医学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将干细胞发育成组织并应用这种潜能进行组织替代疗法,从而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再生医学的研究,都是围绕干细胞而展开的,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分离培养简便,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等优点,受到了多的关注.早在1966年,Friedenstein[2]首次描述了使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进行培养.之后Caplan[3]发现这种细胞在各间质谱系中具有分化潜能,并将这类细胞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血液、骨、软骨、脂肪、肌肉、表皮、上皮、神经等组织的潜能,在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再生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4].在干细胞研究中,细胞体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细胞微环境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培养所需的适氧张力被认为是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氧张力在不同的组织中各不市相同,在血液中约为12%,而在深部的软骨组织低至1%[5],在骨髓中氧的张力被认为在4%~7%[6]之间或者低至1%~2%[7 8].
作者:尚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PS e.max新型热压铸造陶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IPS新型热压铸造陶 瓷e.max制作贴面修复前牙间隙83例,并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并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制作完成 的317件瓷贴面修复体色泽自然生动,边缘密合,牙龈组织健康.随访一年半后成功308件,失败11件,成功率为96.4%,其中8 件为崩瓷,3件为粘结脱落.结论:IPS e.max热压铸陶瓷具有良好的临床美容修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梁学进;柴红波;张敬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1].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医院全面推开创优质示范科室,我科针对住院患者多,周转快,年龄层次跨度大,病情复杂的特点,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特色温馨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阴道后壁膨出是已育妇女的常见疾病,造成患者反复感染阴道炎、阴道松驰、性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尿失禁、排便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仅切除阴道后壁部分粘膜后再予以缝合,复发率高.我科在进行阴道后壁修补术的同时行阴道缩紧并重建会阴体,可以同时治疗合并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陈旧性会阴裂伤、阴道口松弛,对部分阴道顺应性下降有意愿达到更好的性生活质量的患者更具针对性.
作者:单晶;陈玉红;王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采用切口瘢痕小化综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行甲 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采用新方法(切口瘢痕小化综合技术),96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早期(1周)、晚期(3月和12月)瘢 痕评分,以及患者本人对切口瘢痕的满意度.结果:新方法组和常规方法组的早期瘢痕评分分别为4.91±0.66和4.08±0.90(P<0.05) ;术后3月切口评分各为8.71±0.66和6.08±0.90(P<0.05),术后12月切口评分各为9.32±0.66和7.24±0.90(P<0.05);新方法 组和常规方法组对切口瘢痕表示满意的分别有62例和48例(P<0.05).结论: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采用切口瘢痕 小化综合技术能有效减轻术后瘢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檀谊洪;肖玉根;严国标;王昆;谭东兴;杜国能;李玺;邱万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自体脂 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女性患者的X线钼靶片的异常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40侧乳房,多见的表现为典型的有纤维包膜的脂性囊肿(25/40); 其次为伴有包膜钙化的脂性囊肿(22/40);乳内条带状异常分布的低密度脂肪团块(13/40);胸大肌内条状低密度影(11/40);乳 内粗、圆、不规则钙化灶(8/40);脂性囊肿周围晕征(6/40).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X线钼靶表现具有多样性,正确 认识其X线表现,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谢毓芝;林涛;李开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kB在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 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V/V)人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1h后采用MTT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UVECs损伤 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HUVECs胞核NF-kB-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诱导了HUVECs损伤和凋亡,胞核NF-kB-p65蛋白表达增多.相对于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HUVECs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核因子kB参与烧伤血清致内皮细胞损伤,阻断核因子kB可能对防治严重烧伤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作者:杨喜明;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外耳再造术术后早期体位对患者康复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外耳 再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早期采取半卧位,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半卧位较 平卧位舒适;②早期半卧位较平卧位有利于引流,改善呼吸循环状况.结论:早期半卧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康复.
作者:孟庆芳;于晓波;李二冉;刘学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痤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特别是中重度痤疮,影响容貌,给患者在社会、心理、情绪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口服和外用抗生素及维A酸类药物为主,但由于治疗时间长,且疗效不确定,副作用较大,造成许多患者对药物产生抵触心理而放弃治疗,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为了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使用高频电场皮肤治疗仪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包皮环扎和传统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包皮环扎术、传统包皮环切术,并对其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比 较.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除价格相对较贵外,其它方面都优于包皮环扎术和传统包皮环切术.结论:一次性包皮环 切吻合器环切术简单、安全、无需缝合、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友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皱纹的效果并探讨其除皱机制.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子果酸治疗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子果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选择4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 组,光老化组,果酸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10只,联合治疗组子果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并比较不同组大鼠皮肤组织学 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达80%,而果酸治疗组达60%.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01,P<0.05); 联合治疗组高于果酸治疗组.造模光老化大鼠真皮胶原变性、断裂、减少、排列紊乱,经激光及果酸治疗后得到改善,联合治疗 改善更明显.结论:1319nmNd:YAG激光联合羟基乙酸面部除皱疗效优于单纯羟基乙酸治疗.
作者:李雪莉;黄玉成;杨莉;李天举;李付广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