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振盛;郭薇
目的 比较及评价二维和三维超声在测量胎儿额上颌(FMF)角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方法在颜面正中矢状面测量11~13周正常胎儿的FMF角,比较两种测量方法所得测值的差异及可重复性,分析三维测量的FMF角与胎儿头臀长(CRL)的关系.结果 共37名胎儿测得FMF角.随CRL增大,测量例数增加,而FMF角减小.其中18名(48.65%)得到符合要求的二维测量平面,30名(81.08%)胎儿获得符合要求的三维重建平面.对同一胎儿,二维测量平面两次测值间的平均差异为2.78°±1.95°,明显大于三维重建平面两次测值间的平均差异(1.68°±1.01°,P<0.01).11名胎儿同时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所得FMF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重建平面测得的FMF角随CRL的增加而减小,二者明显相关(r=-0.540,P<0.01).结论 在 11~13周正常胎儿中,与二维超声相比,应用三维超声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测量FMF角.
作者:欧阳云淑;张一休;孟华;姜玉新;戴晴;徐钟慧;杨萌;袁岩;楼海亚;李鹏;杨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淋巴管肌瘤病(LAM)胸部及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方法 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LAM胸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以肺内表现首发,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他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气胸、胸闷、咯血、咳嗽、乳糜胸等;病程中均未出现肺外表现,仅1例无意中发现腹部巨大肿物,但无肺内表现.胸部CT表现为两肺散在或弥漫分布囊腔影,大小2~20 mm,囊壁薄而清晰,并且大多数囊腔间肺实质正常;4例合并肺大泡形成;2例出现胸腔积液.10例行腹部CT检查,7例有异常表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其中1例并腹膜后多发淋巴管肌瘤、腹膜后及腹腔积液,1例并肝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脾脏增大;余4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腹腔积液1例,腹膜后肿块并脾脏增大1例. 结论 LAM胸腹部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强军;宋海乔;高万勤;赵可;李云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时间段大鼠C6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30只荷瘤大鼠按种植周数分成1、2、3周组,分别行对比剂稳态磁化率对比MR成像,测量肿瘤周边区、中央区及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区的BV和VSI_(MRI)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随种植周数增加,肿瘤中心区的BV先升后降,与组织学上肿瘤中央区宿主血管退缩、血管密度下降及出现明显坏死区有关;周边区BV持续上升,与周边区具有活跃的血管生成有关;肿瘤中心区及周边区的VSIMRI值均逐渐增大,以中心区增大更为明显,且同时间段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时间段、相同ROI内MR与组织学测量的VSI均明显相关(P<0.01).结论 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所测量的BV和VSI_(MRI)值能准确地反映胶质瘤生长、发展过程中微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
作者:牛洪涛;张文丽;郭启勇;于兵;马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DCM心衰患者与27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及中间段水平各节段室壁达收缩期大位移时间,计算各短轴水平经心率校正的室壁达收缩期大位移时间(Tc)的大差值(Tc-dif)及标准差(Tc-SD)、间隔-左心室后壁延迟时间(SPWMD)、间隔-左心室前壁延迟时间(SAWMD)、间隔-左心室侧壁延迟时间(SLWMD)、间隔-左心室下壁延迟时间(SIWMD)、前壁-下壁延迟时间(AIWMD).结果 在二尖瓣水平,DCM组的Tc-dif、Tc-SD、SLWMD、SPWMD、SIWMD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乳头肌水平DCM组的Tc-dif、Tc-SD、SAWMD、SPWMD、SIWMD、AIWMD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能够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的同步性.
作者:叶振盛;郭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兔VX2射频消融后残余肿瘤模型不同时间段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48只新西兰白兔接种VX2肿瘤,并开腹射频消融制作残余肿瘤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于射频消融术(RFA)之前、术后1天、3天、1周、2周及3周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残余肿瘤组织射频消融术后MVD、VEGF及PCNA表达即明显减低,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至射频消融后2周;RFA后2周至第3周,MVD、VEGF及PCNA表达再次增加.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后残余肿瘤短期内受到抑制,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作者:何东风;徐克;蒋宝国;王悦;邵海波;曹智刚;戴旭;郭敏;姜惠杰;刘瑞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布、超声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 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中,11例(91.67%)为单发,直径0.9~8.0 cm;分布在躯干66.67(8/12)、四肢近端16.67%(2/12)、头颈部16.67%(2/12);83.33%(10/12)肿瘤出现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肤下层.91.67%(11/12)肿瘤呈不均匀弱回声,66.67%(8/12)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瘤内部无液化或钙化且不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91.67%(11/12)肿瘤内彩色多普勒显示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患者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下层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呈不均匀弱回声、内部血流较丰富、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敬基刚;彭玉兰;罗燕;李永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 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3 min的动态图像,通过时间-强度曲线(TIC)软件分别计算肾动脉结扎前后肾皮质TIC的加速时间(AT)、峰值背向散射强度(A)、峰值减半时间(T)、峰值基础视频强度差(PBD)、TIC斜率(β)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实时观察发现肾动脉结扎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各级肾动脉-皮质-锥体.结扎后AT明显延长(P<0.001),A显著减小(P<0.001), T明显缩短(P<0.001), PBD明显减低(P<0.001),β明显下降(P<0.002), A·β值显著降低(P<0.001).肾动脉狭窄程度与AT、PBD及A·β呈明显的相关;肾动脉狭窄率在31%~69%之间组与70%~93%之间组比较,后者较前者AT延长(P<0.001),A减小(P<0.029), PBD减低(P<0.001), A·β值降低(P<0.02). 结论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在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银龙;初银珠;吴长君;岳殿强;王坤坤;张锋;李云娟;刘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生长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测量14~39周正常胎儿左心房(LA)、右心房(RA)、左心室(LV)、右心室(RV)、主动脉(AO)和肺动脉(PA)内径及卵圆孔大小(FO)、心脏面积(HA)、胸腔面积(TA)、心脏周长(HC)、胸廓周长(TC),分析孕周与测量值的关系. 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胎儿时期心脏各腔室大小、AO、PA及室间隔(IVS)厚度随孕龄增加而增大,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左心房与右心房内径比值(LA/RA)、左心室与右心室内径比值(LV/RV)、心脏周长与相应胸廓周长比值(HC/TC)、心脏面积与相应胸廓面积比值(HA/TA)与不同孕周比较各比值变化不明显. 结论胎儿心脏随孕龄增加而增大,其中心脏面积与孕周具相关性.
作者:常红梅;邓学东;唐亚奇;冯鸿;梁泓;夏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41岁,因左腕部外伤后疼痛2周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史并伴有雷诺现象.体检见手部呈鹰爪样改变,指骨末端甲粗隆部分消失,皮肤受累严重.X线片及CT提示左舟骨骨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并可见囊状低密度影,腕背侧及掌侧簇状高密度钙化影,指骨末端骨质吸收,全手普遍骨质疏松,指间关节间隙正常(图1~3).行左腕病灶清除术.术中见腕背侧及掌侧钙质沉着病灶有包膜,同时发现舟、月骨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桡腕关节间隙尚正常,钙化灶清除后,左腕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术后X线片示左腕舟月骨死(Ⅱ期),病理检查提示病灶为钙盐沉积,其内未见有骨组织.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访3个月,患者未诉左腕活动疼痛,患腕屈、伸均可.
作者:孟琳;李新志;郑之和;曾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比较不同肾功能的移植肾的灌注状况.方法 根据血清肌酐(SCr)值将60例移植肾患者分为SCr正常组和SCr异常组.二维超声观测移植肾结构及主肾动脉内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段动脉、叶间动脉、皮质及锥体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绝对强度(△I)及上升斜率(Increase);分别比较采用每种检查方法所测得的两组患者指标间差异.结果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弓形动脉EDV除外)所测得的两组患者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检查SCr正常移植肾的灌注指标大部分优于SCr异常的移植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功能正常移植肾的超声造影定量指标明显优于肾功能异常的移植肾,超声造影能够检测出肾功能异常移植肾的微循环灌注改变.
作者:何颖倩;杜联芳;邢晋放;周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型猪正常胰腺的MRI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8头健康小型猪行MR扫描,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及信号强度.然后开腹观察所有猪的胰腺形态、位置和毗邻,同时术中探查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术后处死2头,完整取出胰腺供解剖研究.结果 小型猪正常胰腺分左、中、右三叶,在MRI上均能清晰显示.整个胰腺T1加权像信号强度高于肝、脾,T2加权像信号强度低于肝、脾.MR胰胆管水成像未见胰管显影,但胆总管能清晰辨认.解剖发现胆总管开口在胃幽门稍下方的十二指肠上部,而胰管开口于胰右叶对应十二指肠内壁乳头.结论 小型猪正常胰腺MR成像显示良好;解剖上小型猪胰腺形态和胰胆管汇入方式与人类有所不同.
作者:肖波;张小明;曾南林;蒲宇;唐伟;周立绥;左友波;庞君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MRI和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研究食蟹猴糖尿病模型不同脑区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100 mg/kg 体质量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5只青年食蟹猴制作成1型糖尿病模型,经长期血糖监测和静脉糖耐量实验来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造模3年后,通过MRI和~1H-MRS技术分别对糖尿病模型猴的海马、颞叶和枕叶的形态、大小、信号及其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醇(mI)与肌酸(Cr)的比值进行测定,并通过放免法检测血清皮质醇的含量.选取5只健康成年猴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MRI和~1H-MRS检测.结果 ①静脉注射100 mg/kg 体质量STZ可长期诱导稳定的食蟹猴1型糖尿病模型;②1型糖尿病3年的食蟹猴海马mI/C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糖尿病3年的食蟹猴血清皮质醇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1H-MRS分析可检测到糖尿病食蟹猴海马早期病变中一些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有可能为今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脑病提供帮助.
作者:宋英儒;叶伟;黄仲奎;滕夏虹;张愚;邹春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左心室壁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检测60例CHF患者及对照组30名正常人的心肌运动,应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_s)、持续时间(T_s)及PSS峰值速度(V_(pss))、持续时间(T_(pss)). 结果 CHF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均为34.44%,其中病理性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4%、29.72%.对照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0.56%,未发生病理性PSS.与对照组的生理性PSS相比,CHF组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增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 结论 CHF患者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高、持续时间长,可能是导致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运动的原因之一.
作者:温江田;张军;刘丽文;张海滨;沈敏;戴杨;崔明亮;李金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ApoE-/-小鼠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模型,探讨超高场强7.0T MR检测ApoE-/-小鼠腹主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 10月龄ApoE-/-小鼠饲以高脂饮食10周后,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Ang Ⅱ分为1000 ng/(kg·min)和500 ng/(kg·min)组,对照组埋置生理盐水,装泵前及装泵后14天内行MR活体扫描,扫描后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Ang Ⅱ灌注高剂量组第6或第7天即形成夹层动脉瘤,T2WI示一侧管壁周可见新月形超高信号,病理证实为中膜与外膜间出血;低剂量组第13、14天后也见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MR示管壁信号于T2WI及PDWI均明显增加,并可见斑点状高信号向腔外突出,与病理内膜断裂血流冲击中膜形成主动脉夹层一致. 结论用2种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灌注2周内均可成功建立ApoE-/-小鼠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模型,前组可在更短时间内建模成功.超高场强MR可成功用于活体检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
作者:赵瑞;邓钢;姚玉宇;居胜红;王中娟;文颂;陈骏;金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甲状腺多发结节中鉴别癌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术后病理证实的83例甲状腺癌合并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3例甲状腺癌中,恶性结节89个.甲状腺多发结节中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征象纵横比≥1,实性低回声、边缘模糊、微钙化的检出及后方回声衰减等方面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恶性结节内Ⅱ级、Ⅲ级血流显示较良性结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89个癌结节中,直径≤1 cm的微小甲状腺癌结节占52.81%(47/89),超声对癌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达67.42%(60/89).结论 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有助于在甲状腺多发结节中鉴别癌结节: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边缘模糊、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及内部血供丰富;尤其不能忽视微小甲状腺癌存在的可能.
作者:邹霞;李泉水;张家庭;粟辉;陈胜华;郭国强;姜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SSS)临床并不少见.本文对6例SSS患者行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TRICKS)技术检查,探讨TRICKS技术诊断SSS的价值.
作者:黄松涛;韩景奇;董益国;盛鸿颖;李京龙;刘兰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植入式水冷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脏消融实验中的消融范围及热场特性.方法 根据频率不同分两组实验.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天线沿特制支架插入活体猪肝脏后,平行天线裂隙旁开5 mm、10 mm、15 mm、20 mm 间距的A(5,0)、B(10,0)、C(15,0)、D(20,0)四点分别放置测温针,均以60 W、600 s条件辐射,计算机采集测温数据,消融后测量消融区范围并比较两组消融范围的大小,分析温升曲线并比较两组的温升速率及所达高温度.结果 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消融中可获得更大的消融横径和纵径;915 MHz微波和2450 MHz微波两者距离天线越近的位点温升速率越快,所达高温度亦越高;对应B、C、D点上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具有更快的温升速率及更高的温度.结论 915 MHz微波与2450 MHz微波相比,915MHz微波可获得更大的消融范围,具有更高的热效率.
作者:刘方义;于晓玲;梁萍;王旸;程志刚;于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空洞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多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鉴别诊断困难.周围型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并发空洞.本文就空洞的定义及其病理基础、周围型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在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邦国;马大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尿毒症腹膜透析(PD)患者、尿毒症非PD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PD对尿毒症患者SM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Philips飞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尿毒症PD患者、尿毒症非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进行SMA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三组间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管径(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PD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及尿毒症非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毒症非PD组与对照组间RI、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PD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流速TAVM、血流量Q高于对照组及尿毒症非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毒症非PD组与对照组间EDV、TAVM、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尿毒症PD组RI、PI与PD龄呈负相关(r=-0.91, P<0.05;r=-0.66, 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无创地评价尿毒症PD患者SMA血流动力学情况,其中RI、PI的下降对于PD患者SMA血流动力学损害有重要提示意义.
作者:宣健媛;夏稻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均进行~(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摄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二者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 ~(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1.67%、66.67%(χ~2=4.54,P<0.05),特异性分别为100%、37.50%(χ~2=4.65,P<0.05),准确性分别为93.75%、59.38%(χ~2=10.54,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6.19%(χ~2=5.93,P<0.0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27.27%(χ~2=3.92,P<0.05).联合两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100%、96.88%、82.14%和47.06%. 结论 ~(99m)Tc-奥曲肽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何小江;黄劲雄;陈贵兵;俞浩;吴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