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郑楚发;邓婷婷;吴泽勇
目的:建立小型猪下颌骨骨性隧道内植皮的有限元模型,以了解骨性隧道内植皮后挛缩的生物力学基础和形变规律.方法:将小型猪下颌骨钻孔形成骨性隧道并移植全厚皮片,通过CT获取移植即刻及移植后2周、4周、6周、8周的骨性隧道内植皮数据,利用MIMICS 10.1和ANSYS 12.0软件建立猪下颌骨钻孔形成骨性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骨性隧道内植皮后的挛缩过程,计算节点位移及施加应力,获取骨性隧道内植皮挛缩的生物力学基础和形变规律.结果:通过小型猪下颌骨骨性隧道内植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直观有效模拟节点位移及施加应力,其仿真分析结果与动物实验几何外形相似程度高,细节损失小;经静力分析发现0周到4周的挛缩过程所受应力的大小约为4周到8周的挛缩过程所受应力大小的6倍,所受应力的方向都是指向隧道中心.结论: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骨性隧道内植皮的挛缩过程,分析骨性隧道内植皮后挛缩局部区域的应力分布及大小,协助临床设计挛缩对抗方案.
作者:赵穆欣;蒋海越;黎胜;郭明慧;刘媛媛;许砾思;冯隽;王维新;杨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矫治儿童颈部重度瘢痕挛缩植皮术中应用颈深筋膜组织瓣重塑颏突、颌颈角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和全麻下,充分松解颈部瘢痕挛缩,设计应用颈深筋膜组织瓣重塑颏突、颌颈角,然后移植中厚皮矫治儿童颈部重度瘢痕挛缩.结果:本组11例患儿术后下颏外形良好,颌颈角明显.结论:矫治儿童颈部重度瘢痕挛缩植皮术中应用颈深筋膜组织瓣重塑颏突颌颈角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刘建云;薛晓东;杨国虎;司小强;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方法对黄褐斑合并色减退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初步探讨对黄褐斑合并色减退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纳米微针、调Q 1 064nm激光大光斑、低能量配合口服妥塞敏、外用金因肽治疗14例黄褐斑合并色减退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合并色减退有效率达92.85%,14例患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合并色减退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荣;高峰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13年5月间,应用2~4个扩张器联合扩张的方法修复缺损面积为50 ~ 350cm2的头皮瘢痕性秃.手术分两期:Ⅰ期根据秃发面积的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当大小、形状及数量的扩张器,并在瘢痕周围置入扩张器注水扩张;Ⅱ期根据瘢痕切除术后的缺损情况进行滑行推进或旋转皮瓣修复.结果:80例头皮瘢痕性秃发,74例取得良好效果;3例秃发面积过大,一次扩张未能完全修复,经二次扩张修复后效果良好;1例出现切口感染而取出扩张器;2例出现Ⅱ期术后头皮血肿,经处理后愈合良好.随访5个月~5年,头皮头发生长良好,缝线处无明显瘢痕增生,头部外观有明显改善,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性秃发,可以彻底切除瘢痕,使秃发部位有毛发覆盖,头部整体外观得到明显改善,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作者:黄绍丽;王继华;张景波;朱礼昆;杨云;何永静;郭群;肖鸿;汤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薇提取物去除面部皮肤皱纹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20名面部有明显皱纹、肌肤松弛的健康受试者.两侧眼外眦和鼻唇沟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产品侧和对照侧,分别使用产品或对照品.于使用前、使用后28天和56天对受试部位皮肤进行皮肤弹性测量,同时对受试者眼外眦部位的皱纹进行临床评分.结果:使用56天后,受试者眼外眦、鼻唇沟部位产品侧受试者皮肤弹性度较对照侧出现明显改善(P<0.05).使用28和56天,受试者产品侧鱼尾纹评分与对照侧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紫薇提取物对面部皱纹具有一定的去皱作用,安全性好.
作者:张云青;尹颂超;关蕾;张赛;李欢;赖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全鼻缺失在临床上较难见到.一般由于车祸、意外爆炸、动物咬伤导致全鼻缺失[1].儿童的全鼻缺失,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与周围入的正常交往.本文报道一例全鼻再造儿童患者,通过特殊的术前护理干预、术后心理护理,使患儿成功地配合手术,减轻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和心理健康.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1.1一般资料:患儿,女,10岁,在1岁时因被老鼠啃咬,致全鼻缺损,从未至医院进行治疗.于2011年10月在我科行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1.2手术方法:手术分3期进行[2-3],为期两年.Ⅰ期行额部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并定期注入无菌生理盐水,Ⅱ期行额部扩张器取出并行额部皮瓣带蒂转移全鼻再造术,Ⅲ期行鼻部瘢痕修整术.
作者:周蓓;高艳丽;李倩;杨涛;李景云;李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面部凹陷、面部畸形、外伤性缺损、鼻梁低平、鼻唇沟加深、乳房发育不良、萎缩均存在软组织量不足或深层软组织结构松弛下垂,肌肉及其附着区结构进行性萎缩,使人显得衰老.要改变关键是恢复容积,而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达到丰满塑形效果.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因其取材简单,损伤小,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代替品、异体或异体胶原等材料,不存在排斥反应[1],现已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
作者:司义湘;曾诏群;梁晓媚;梁子乔;聂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2周治疗1次,共4次;对照组35例,予米诺环素胶囊,首次剂量为0.2g,以后每12h服用0.1g,共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治疗组复发率为18.52%,对照组复发率为4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痤疮疗效安全,有效,复发率相对较低,患者依从性较高.
作者:梁俊琴;屈圆圆;伊力努尔;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除脂生发片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男性早期雄激素性秃发(AGA)的疗效.方法:将60例男性早期AG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以5%的米诺地尔液每天涂患处2次,治疗组同时口服除脂生发片和甘草锌颗粒,对照组同时口服胱氨酸和VitB6,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除脂生发片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男性早期AGA安全,近期效果好.
作者:董佳辉;张国平;黄小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硬腭黏骨膜瓣翻转衬里修复腭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瘘口两侧的邻近瓣,将一侧硬腭黏骨膜瓣翻转作衬里褥式缝合修复18例腭瘘患者.结果:18例腭部瘘孔均获得关闭,无感染、复裂等并发症.结论:硬腭黏骨膜瓣翻转衬里修复腭瘘临床效果良好,为腭瘘的修补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郑先雨;何家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1],烧伤患者由于多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或合并其它疾病非常需要超声雾化吸入,而迷走神经反射时有是发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雾化吸入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关键.现就我科2010~2012年2个典型案例具体探讨.
作者:骆艳杰;周异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微针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激光组、微针组、对照组.联合组31例,采用微针联合激光的方式治疗;激光组39例,采用单一激光治疗;微针组2 3例,采用单一微针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维生素C治疗,观察患者面部皮损的消退情况.有效率以基本治愈和显效两项统计.结果:联合组:3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5例,显效1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48.39%;激光组:39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2例,好转1 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35.9%;微针组:23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39.13%;对照组:29例,临床治愈0例,显效1例,好转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3.45%;与激光组、微针组、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微针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较传统单一方法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洁;何梅;谢洪霞;苏怡帆;张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增生性瘢痕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为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量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主要为胶原纤维)[1],且增生性瘢痕增生期伴有过度和延长的血管增生.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激素注射、放射治疗和冷冻治疗等疗效均不理想[2],且这些方法会诱导细胞坏死或形成新的损伤,从而诱导新一轮修复增殖效应,甚至愈演愈烈,所以,瘢痕形成的过程并未阻止,而仅仅是被推迟,且愈演愈烈.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防止早期瘢痕增生、无创、简便且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一直是瘢痕研究领域的热点.PDT为治疗肿瘤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3].1999年,美国FDA批准20% ALA (Levulan)局部溶液介导PDT可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4].
作者:常梦玲;马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光纤溶脂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松垂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颧面部、下睑袋、面颊区及下颌区采用光纤溶脂提升收紧,同期行颞区、睑眶沟及鼻唇沟脂肪填充以改善凹陷.结果:本组患者11例,术后随访3~6个月,面部容貌老化现象改善效果佳.结论:光纤溶脂结合脂肪组织填充应用于面部老化的治疗,创伤小、效果明显、维持时间长.
作者:郭晓光;贺洁;田晓青;贺焕焕;李功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蒂部分段结扎法缩短皮瓣断蒂时间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带蒂皮瓣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采用蒂部分段结扎法逐步减少蒂部血流,分别在3天、6天、9天、12天完全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天、6天、9天断蒂的大鼠皮瓣,其皮瓣外观、存活率及血管密度均存在差异(P<0.05),即随着断蒂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密度增高,皮瓣存活率提高,而9天组与12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蒂部分段结扎法能缩短皮瓣断蒂时间,9天为该方法断蒂的较好时机,既有利于皮瓣血流循环的充分建立,又能保证皮瓣存活.
作者:李小芳;郑楚发;邓婷婷;吴泽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因面部小缺陷求美者逐渐增多,门诊局部麻醉下整形手术成为该类型患者的首选.文献报道大部分患者术前会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1],有的患者对术后效果要求不切实际,少数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易导致纠纷发生[3].我科针对局麻面部整形病例特点,对其采取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1 面部局麻整形手术患者心理特点1.1焦虑、抑郁:局麻整形手术往往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但麻药注射时不可避免产生疼痛,疼痛作为应激源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程度不同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作者:陆雪飞;游传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腿前外侧皮瓣在颌面部组织缺损临床整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应用大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27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在Ⅰ期和Ⅱ期愈合,且效果较好.1例大腿肌皮瓣因动脉栓塞而失败,1例出现静脉栓塞,经抢救后好转成功,2例出现感染,其它无并发症出现,其余23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等现象,成功率为96.3%,随访恢复效果均较好.结论:应用大腿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瓮洁;林泉;汪菲;孙梦茹;郭晶东;张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黄褐斑(chloasma)中医称之为“肝斑”或“蝴蝶斑”,是发生在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斑.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淡褐色或黄褐色斑,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感,因影响美观,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1].临床认为,黄褐斑病因复杂,主要与化妆品的长期刺激、紫外线的照射、过度洗脸等有害刺激损伤了表皮角质层,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有关.还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过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口服精神类、避孕类药物等因素有关.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已经被临床上确定为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2].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中医疗法[3],近年来,采用激光治疗黄褐斑也取得满意疗效[4-5],为了探索新的治疗黄褐斑的方法,笔者尝试借鉴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有效地将激光疗法和中医疗法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钟世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光暴露以及光保护皮肤中弹性纤维的变化,研究皮肤弹性纤维在紫外线作用下的改变.方法:收集30例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年龄为9~78岁)正常皮肤标本,观察弹性纤维在醛品红法染色后的结果.结果:在光暴露部位,中老年与青少年人相比,真皮层弹性纤维明显增多、增粗,同时出现扭曲、排列紊乱的现象,真皮上层与表皮之间出现不染区;反之,在光保护部位,两个年龄阶段患者皮肤的弹性纤维均减少.结论:在紫外线的长时间作用下,皮肤弹性纤维会出现增多变性,其变化的特征及程度与日晒时间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郑瑞;张嘉;董志姗;李灵敏;郝艳春;冯艳;白春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下蒂瓣矫正特别巨大乳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环乳晕切口,以部分去表皮的下蒂瓣为基础,切除乳头乳晕上方、外侧大部分腺体皮肤及内侧部分腺体皮肤组织,上提下蒂瓣,固定重塑乳房腺体形态,再将下蒂两侧的皮肤均匀拉拢,覆盖下蒂瓣,切除多余皮肤,使之形成不超过乳房下皱襞的斜形短切口,乳晕及周围的皮肤真皮层辐射状环缩缝合,缝合皮肤.结果:10例20只乳房,单侧乳房组织平均切除量为1 050g,大2 200g.随访6~12个月,无乳头坏死、感觉良好,外形饱满.患者对乳房形态、对称性、乳晕大小形状、乳头乳晕感觉及切口瘢痕的满意率分别为100%.结论:环乳晕切口下蒂瓣的巨大乳房缩小整形术,组织切除量大,瘢痕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巨大乳房缩小术式.
作者:刘慧民;杨萍;白海亚;龚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