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泪腺脱垂1例

马国强;丰珈如

关键词:泪腺脱垂
摘要:患者女,23岁.以双上睑红肿8年为主诉就诊.双上睑间歇性红肿伴酸胀感,睑外侧肿胀明显,红肿消退后仍有酸胀感,且逐渐加重.检查:视力:右眼 1.2,左眼 1.5.双上眼睑对称性水肿,外侧睑皮下垂,且遮盖外上睑缘,皮肤呈粉红色,温度正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超声筛查,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和螺旋CT协同检查确诊,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方法,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 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手术矫正复位治愈.结论 彩超可作为本病的初查首选,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协同检查可确诊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作者:邹淑丽;刘佃成;杜海峰;刘禄明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意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CT薄层扫描加增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三种检查方法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腺体增生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尿毒症患者均行高频超声、CT薄层扫描加增强、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核医学检查,将所有增生腺体在B超定位下行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分别计算三种检查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任意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及三种方法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高频超声、CT薄层扫描加增强、99mTc-MIBI对增生甲状旁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74.07%,95.24%;75.93%,93.18%;90.74%,100%.B超联合CT、B超联合99mTc-MIBI、CT联合99mTc-MIBI、B超联合CT及99mTc-MIBI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88.89%,96.00%;92.60%,96.15%;98.15%,98.15%;100%,98.18%.结论 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核医学检查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的检测敏感性高于CT和B超,三种方法检查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任意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

    作者:平杰;孙安;孟刚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3.0T MR波谱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1H-MR波谱(1H-MRS)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3.0T MR 1H-MRS扫描成功的10例NAFLD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用Phillips Achieva 3.0T MRS分析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测量water和lip波峰、water和lip的波峰值之比、lip的波峰下测得的面积及脂水面积比的变化特征.结果 NAFLD组患者的water峰值、峰下面积与正常组的water的峰值、峰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组患者lip的波峰值、lip峰下面积、脂水峰值比和面积比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ip波峰值: (0.40±0.16)a.u.vs (0.06±0.05)a.u., P<0.05;脂水峰值比: (0.53±0.40) vs (0.05 ±0.03), P<0.05;lip峰下面积:(26.28±19.16) vs (2.31±2.00), P<0.05;脂水峰下面积比: (0.58±0.44) vs (0.04±0.03), P<0.05.结论 3.0T 1H-MRS是一种评价NAFLD脂质代谢的重要技术,对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的变化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麦林;曾庆玉;许惠敏;霍建伟;尹晓明;李宝平;刘建新;黄曼维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胃癌的MDCT诊断进展研究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薄层容积扫描的大信息量数据采集及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已成为胃癌的诊断必备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胃癌流行病学调查、口服对比剂的使用、CT扫描体位、技术参数、胃癌的病理分期、一般表现、术前TNM分期、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及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俞剑新;王继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弹簧圈栓塞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弥漫性出血1例

    患者男,40岁.因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行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第6天患者血总胆红素持续升高,至第9天血总胆红素高达498.12 μmol/L.超声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能;门静脉通畅.急诊行肝动脉造影.

    作者:李名安;姜在波;李华;杨扬;李征然;庞鹏飞;吴春;单鸿;黄明声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半椎体畸形1例

    患者女,13岁.腰痛1年,曾行X线平片检查可疑半椎体畸形引起脊柱向右侧弯曲,近日腰痛加重,遂来我院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机,120 kV,350 mAs,层厚0.625 mm,经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中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重建图像示腰3半椎体畸形(图1),上位椎体向右侧弯曲,腰2/3棘突融合(图2).诊断:腰3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弯.

    作者:王德韧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MSCT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MSCT影像学特点,以及hsCRP在预测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1月因不稳定心绞痛行CTA检查的254例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检测生化指标和hsCRP,比较CTA影像学上冠脉病变情况和钙化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hsCRP水平[(4.79±2.57)mg/L]高于非糖尿病组[(2.18±1.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比率为34.9%,钙化病变比率为64.2%,糖尿病组二者比率分别为14.5%和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CTA影像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弥漫,钙化更明显,血浆炎症介质水平hsCRP升高.

    作者:董军亚;姜铁民;林章超;柴小红;岳继华;李学文;赵季红;张梅;李晨;侯艳艳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初步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建立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参考值范围,为早期发现房室传导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100名中晚孕超声筛查结果正常的胎儿(15~40孕周),按检查时不同胎龄分为5组进行研究.获得TDI动态图像后脱机软件QLAB分析测定房室传导时间,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将AVCT与心率及孕周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研究的胎儿出生后尽量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范围为(123.9±10)ms;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心率成负相关(Y=190.261-0.467X, P<0.01),与孕周无明显相关(Y=0.045X,P=0.66).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为测量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良好方法;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孕周无相关,而与心率呈负相关;正常值的建立将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房室传导异常.

    作者:张玉娟;吴瑛;孙枫;彭启慧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CT诊断鼻结石1例

    患者女,44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鼻塞,伴流脓涕,有臭味,春秋季明显.严重时需张口呼吸.近期症状加重.无鼻痒及鼻出血.查体:左侧鼻腔通气不畅,嗅觉迟钝,外鼻无畸形、红肿.鼻前庭无狭窄,皮肤正常.双侧鼻腔黏膜红润,双侧下鼻甲肥大.左侧鼻腔可见大量息肉样新生物,左侧中鼻道内可见黑色结石样物及大量脓性分泌物.

    作者:刘东锋;朱友志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形态学研究

    目的 探讨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需口腔颌面部肌皮瓣修复患者,用64层螺旋CT进行颈横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横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 10例患者,双侧共20条颈横动脉均显示,其中15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甲状颈干,占75%;5条起自锁骨下动脉,占25%.颈横动脉颈段平均长度(48.86±1.65)mm,起始处管径(4.20±0.35)mm,背段平均长度(57.21±5.61)mm,起始处管径(3.31±0.22)mm.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颈横动脉的起始、走行等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颅颌面外科术前病例的筛选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郭若汨;沈君;钟小梅;成丽娜;段小慧;曾伟科;李洁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9例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采取穿刺抽吸、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脓液的抽吸、引流,以灭滴灵反复冲洗;同时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脓液后3天内体温逐步降至正常,脓腔缩小,穿刺后平均住院天数14.4天.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操作简便,疗效肯定,避免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顾新刚;王宇;夏寅娟;吴旸;刘晓雁;俞民吉;沈慧芳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成人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1例

    患者女,40岁.反复阵发性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1个月余入院就诊.体检:神清,左下肢肌力Ⅳ级.MR影像学表现:右侧岛叶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灶,T1WI及T2WI呈等信号,病灶上缘斑片状出血灶于T1WI上呈高信号,病灶内液化坏死区于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腔位于肿瘤一侧.

    作者:林丽萍;耿道颖;孟令平;尹化斌;庄玉忠;韩敏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STIC技术容积数据采集技巧与图像方位标准化

    目前,个人经验在容积数据的采集、存储及成像分析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本文就容积数据采集技巧与图像方位标准化作一综述.

    作者:倪志鹏;吴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胆总管阻塞的螺旋CT诊断

    胆总管阻塞是临床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胆总管及其周围的肿瘤、结石、炎症或结核、寄生虫等.其影像学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阻塞部位、明确阻塞原因、确定侵犯范围,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胡洪斌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从幼年到老年不同月龄的正常Wistar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方法 选用月龄分为1、2、5、12、20个月的正常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称重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随增龄各组大鼠左心室相对质量(LVRM)明显增加(P<0.01),于20个月增至重.超声所计算的LVRM与实体标本所测值呈正相关(r=0.780, P<0.001).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20月龄组与各低龄组相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大运动速度(Em)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大运动速度(Am)峰值呈上升趋势,Em/Am比值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Em/Am比值在1~5个月龄组>1,12个月龄和20个月龄组<1.组织病理学检测:20个月龄组心肌出现灶性纤维化.结论 DTI技术能够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观察其增龄性改变的规律,为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无创方法及依据.

    作者:曹丽;林美光;王佩显;周欣;陈兴;张丽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积累此疾病的CT诊断及减少其误诊的经验.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为: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周,形态多样,边缘见毛刺或棘状突起(桃尖征);病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或小空洞;病灶边缘可见尖角状粘连(尖角征)及刀切样改变;肺门及纵隔内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动态观察,病灶长时期无变化,少数病灶经治疗后可缩小.结论 掌握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并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罗永忠;罗超;崔凯;胡达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超声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1例

    患者女,37岁,因右下腹反复隐痛一年余,曾在外院诊断慢性阑尾炎治疗多次,又发隐痛来我院就诊.查体: 右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100 mm×40 mm 的肿块, 质中等, 活动度差, 周围边界欠清晰,余腹部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右下腹可探及一囊性包块,呈管状,大小约106 mm×36 mm,张力较高,囊壁不规则增厚,毛糙,腔内可见团絮状回声,囊肿后方回声增强,该包块一端为盲端,一端似与回盲部相连,加压探头可轻微上下移动.

    作者:任永凤;王洲;李建;陈飞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

    目的 探讨超声在腹主动脉瘤破裂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或CT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可以显示腹主动脉瘤(8/8,100%),并能发现后腹膜血肿(7/8,87.50%)和腹腔积血(5/7,71.43%).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

    作者:白志勇;李敬府;杨玉杰;陈明;赵军;赵博;贾建文;张武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肝囊肿的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b值肝囊肿弥散加权像(DWI)的信号特点,并测量ADC值,为DWI对其他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50例肝囊肿112个病灶进行磁共振DWI,分析b值为300、500、1000 s/mm2肝囊肿的DWI信号表现,并测量ADC值,分析b值为300、500 s/mm2时ADC值的分布情况.结果 肝囊肿在3种b值(300、500、1000 s/mm2)的DWI表现为低信号分别占79.5%、83.0%、92.0%,等信号分别占13.4%、11.6%、7.1%,高信号分别占7.1%、5.4%、0.9%;平均ADC值分别为(4.10±0.11)×10-3、(4.09±0.14)×10-3、(3.85±0.12)×10-3 mm2/s;b值=300、500 s/mm2时;ADC值=4.10×10-3 mm2/s分别为91例(占81.3%)、61例(占54.5%).结论 肝囊肿在D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且ADC值较稳定,选b=300、500 s/mm2时,ADC值接近一固定值4.10×10-3 mm2/s,结合DWI及ADC值可确诊肝囊肿.

    作者:吴永峻;林民辉;陈武标;田国强;郑桂英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9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肾和输尿管结石、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实质脏器挫裂伤、胆道蛔虫、肠梗阻、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4.2%、87.1%、88.2%、83.4%、100%、100%、92.1%.结论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急腹症的首选检查之一,在检查前应注意了解病情,操作中注意手法,结合病史及临床相关资料慎重诊断,检查后应进行病例随访,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陈洪艳;宗绍云;王丹 刊期: 2009年第z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