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冷春涛;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1组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对照2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予以强脉冲光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1组有效率为46.0%,对照2组有效率为68.0%,治疗组有效率为84.0%.结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作用安全,是可靠且有效的治疗黄褐斑手段,比单独使用强脉冲光或中药内服疗效好.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应用上睑提肌折叠术治疗52例上睑弱性肌力患者,评价术后即刻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手术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双眼上睑弱性肌力34例,左眼8例、右眼10例;52例患者术后改善效果显著,重睑外观自然,左右基本对称,患者满意;随访6个月,效果稳定,未见明显肌力下降现象.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外观良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烧伤健康量表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暴露部位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宋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整复患儿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儿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34例患儿采用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修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一期愈合率、瘢痕增生以及感染等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患儿23例,总有效率高达97.06%;对照组显效患儿15例,总有效率为84.8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期愈合率高达94.12%,瘢痕增生明显患儿2例,无感染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采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高,患儿创面愈合质量较好,美观性与功能兼具,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广泛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宝;张丽芳;李开为;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配合晚间外涂复方氢醌霜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24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皮损积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积分及皮损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罗玳红;黄琼;吕细华;徐银银;张爱民;李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创面清洗完成后,采用VSD装置对创面进行封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炎症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炎症指标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d、1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愈合例数及感染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能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笔者科室治疗的103例Ⅲ、Ⅳ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清创消毒处理,对创面进行药物覆盖,随时清创,更换敷料.按外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敷料组(n=35)、凝胶组(n=30)和联合组(n=38),定期观察各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创面面积缩小率及深度缩小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创面面积缩小率及深度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8周时联合组明显优于敷料组及凝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组与凝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强;项安华;彭友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治疗上睑凹陷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以来,对22例上睑凹陷患者采用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除1例上睑凹陷纠正不足行第二次脂肪移植注射外,其余患者自觉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是治疗治疗上睑凹陷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帆;金宝玉;李旭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四种食源性肽口服暴露对SD大鼠光老化皮肤皱纹及屏障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12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肽样品组,每种肽分别设定低、中、高剂量组,配制浓度为0.3、0.9、1.5g/L的含肽水溶液进行口服,每日自由饮用;空白组不施行紫外辐照,模型组及肽样品组均行UVA+UVB联合辐照,连续辐照18周后进行皮肤表观皱纹评分,检测皮肤表皮水分含量和油脂含量,评价4种食源性肽对光老化大鼠皮肤皱纹和屏障功能的改善效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皱纹感官质量显著降低,肽口服干预后可不同程度改善皮肤皱纹状况,且总体呈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活性肽之间改善效果差异较大,以样品2高剂量组效果好;从屏障功能来看,模型组大鼠皮肤水分和油脂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4种活性肽口服干预后光老化皮肤水油屏障功能恢复良好,样品2和核桃肽中、高剂量时可显著提升表皮水分和油脂含量(P<0.05).结论:样品2能显著减少光老化大鼠皮肤深大皱纹量,改善受损皮肤屏障功能,是口服抗皱活性肽产品开发的首选基料.
作者:徐德峰;马忠华;赵谋明;张婷;苏国万;段军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PDO(P-dioxanone)线与透明质酸联合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PDO线与透明质酸联合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患者76例,采用双盲法,对就医者治疗前后按鼻唇沟形态标准、下颌缘形态标准进行评分比较,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失访3例,其余就医者面部老化均得到改善,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就医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O线联合透明质酸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明显,尤其是治疗因面部容量丢失和面部皮肤松垂所致的面部老化更为显著,患者术后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磊;朱玲;李俊岑;王娜;魏家宾;高亮;康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患者为成年男性,因牙周炎导致前牙呈扇形移位散开,出现间隙、伸长,严重影响美观及发音而要求矫治.笔者对患者进行牙周洁治、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采用正畸治疗方法压低并适度内收上前牙,预留间隙后再联合修复治疗的方法制作上前牙烤瓷联冠,获得了美观、稳定的效果.
作者:孔祥伟;郭蔚;刘向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水激光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研究组采用水激光法进行冠延长,对照组采用常规刀片切除法进行冠延长,术后检测两组患者的龈缘顶点水平(GZL)、牙周袋深度(PD)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3%(其中满意12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0%(其中满意8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GZL达到I级14例,对照组患者GZL达到I级9例,研究组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P<0.05),研究组PD值1.45±0.37和SBI值0.9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0.35、1.25±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激光用于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能够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及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门诊黄褐斑患者52例,使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7周治疗1次,1个疗程治疗3~4次,疗程结束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黄褐斑患者经2~4次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2例的改善率达到60%以上,32例达到50%以上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同时还有改善皮肤质地的作用,90%以上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慧;吴志波;倪小丽;黄斐然;王大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SD大鼠颏舌肌功能影响的中枢途径.方法:选取7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100nmol组、1μmol组、2μmol组.利用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第四脑室及舌下神经核团位置,通过第四脑室注射溶液建立不同水平的雌激素模型,使用玻璃微电极检测舌下神经核团放电特征,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SD大鼠颏舌肌肌电活性.结果:舌下神经核放电频率及幅值: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μmol组>1μmol组>100nmol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各组大鼠颏舌肌动作电位幅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电活性(平均频率、大频率、积分幅度、大幅值):空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μmol组>1μmol组>100nmol组>对照组,组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随着雌激素水平升高,舌下神经核自发放电水平增强,颏舌肌肌电活性增强,雌激素可通过中枢途径调节颏舌肌生物学功能.
作者:李环;孙炳丞;刘磊;巩旭燕;欧萨玛;侯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将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观察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医院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来自同期入院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咀嚼功能、稳固性、舒适感、美观度等评分情况、红白美学指数以及咬合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咀嚼功能(91.48±2.89)分、稳固性(94.52±2.46)分、舒适感(92.02±2.13)分、美观度(96.46±2.28)分、牙龈出血(4.92%)、修复体脱落(1.64%)、牙齿疼痛(3.28%)、PES指数(8.42±1.67)分、WES指数(8.58±1.79)分、ICP-HB肌电值(73.83±5.23)mV、ICP-MC肌电值(76.91±5.58)mV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咀嚼功能(76.38±2.73)分、稳固性(74.03±2.13)分、舒适感(81.24±2.52)分、美观度(78.14±2.56)分、牙龈出血(22.95%)、修复体脱落(13.11%)、牙齿疼痛(16.39%),PES指数(6.31±1.06)分、WES指数(7.17±1.26)分、ICP-HB肌电值(68.21±5.46)mV、ICP-MC肌电值(69.18±5.59)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进行修复,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更加舒适美观,临床应用及美容效果确切.
作者:陈冲;冷春涛;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O2点阵激光组41例,液氮冷冻组37例,治疗后3周和6个月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92.68%,总治愈率100%;液氮冷冻组一次治愈率56.76%,总治愈率94.59%,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显著高于液氮冷冻组(P<0.05).CO2点阵激光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5例,色素减退1例,0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液氮冷冻组19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7例,色素减退4例,0级瘢痕6例,+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两组色素沉着发生率及色素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点阵激光组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液氮冷冻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液氮冷冻疗法相比,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全林;李秋蕊;王伟;刘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刮吸器微创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的残留性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负压刮吸器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的腋臭患者55例,观察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结果:55例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4%,有效率100%,无感染及皮下积液,出现皮肤水疱3例,穿刺口皮肤坏死2例,瘢痕部分坏死1例,创面的愈合时间为(5.7±2.3)d.结论:自制负压刮吸器适用于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性腋臭的微创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郑锦标;张烨峰;袁巍巍;彭菊花;郑自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臂内侧皮瓣在外伤后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4月-2015年3月,对19例外伤后鼻缺损患者,采用上臂内侧带蒂皮瓣、上臂内侧皮管、上臂内侧预制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鼻修复后外形、鼻部皮肤颜色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经1~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移植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鼻外形满意.结论:上臂内侧皮瓣血运丰富,转移灵活,术后移植部位外形良好,厚度适中,自然美观.
作者:宋玫;刘毅;张鲜英;李世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30例,一期手术行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的部分切除,皮下组织蒂皮瓣成形及耳垂的转位;并切取肋软骨行三维立体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成形.二期行颅耳角成形术.结果:本组共30例,一期耳廓成形术后,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及时修复后治愈,无感染及耳廓软骨支架吸收变形;二期颅耳角成形术后,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1年7个月~6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角度均与健耳相似,外形逼真,再造耳廓轮廓清晰,竖立稳定.结论: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作者:王江允;陈春丽;杨琳琳;司江勇;杨琼楠;张智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专科护理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科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术后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应用专科护理配合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作者:曾晓晓;刘维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