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杨荣强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制备方法, 相容性, 临床应用
摘要: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新型生物材料,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去除动物(目前主要为猪)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以及真皮层内的细胞成分,保留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基底膜而制成.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快速血管化,低抗原性且性质较稳定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结肠和口腔黏膜在MRKH患者阴道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法在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综合征)患者阴道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RKH综合征患者共2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阴道再造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短缩或狭窄情况、内壁黏膜情况及阴道湿润程度评分.结果: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组11例,术后18个月阴道外口无狭窄,无缩短,内壁黏膜完整、红润,腹壁可见4处穿刺孔遗留的较小瘢痕,无明显增生样改变;口腔黏膜微粒移植组10例,术后3个月随访,再造阴道内30%无黏膜微粒覆盖,经换药后大部分区域在术后6个月可通过周围黏膜爬行覆盖,术后18个月8例患者再造阴道存在3~5cm的短缩.乙状结肠组手术时间(160±18)min大于口腔黏膜组(90±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状结肠组术中出血量(100±20)ml大于口腔黏膜组(5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造阴道狭窄和短缩程度方面,口腔黏膜组(4±1.1)cm较乙状结肠组(2±0.4)cm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组再造阴道湿润度评分(7.6±0.6)分优于口腔黏膜组(5.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比较,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阴道再造术功能重建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侯俊杰;马勇光;张洁;杨欣;袁炯;李健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上前牙间隙一例

    本文患者为成年男性,因牙周炎导致前牙呈扇形移位散开,出现间隙、伸长,严重影响美观及发音而要求矫治.笔者对患者进行牙周洁治、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采用正畸治疗方法压低并适度内收上前牙,预留间隙后再联合修复治疗的方法制作上前牙烤瓷联冠,获得了美观、稳定的效果.

    作者:孔祥伟;郭蔚;刘向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30例,一期手术行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的部分切除,皮下组织蒂皮瓣成形及耳垂的转位;并切取肋软骨行三维立体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成形.二期行颅耳角成形术.结果:本组共30例,一期耳廓成形术后,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及时修复后治愈,无感染及耳廓软骨支架吸收变形;二期颅耳角成形术后,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1年7个月~6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角度均与健耳相似,外形逼真,再造耳廓轮廓清晰,竖立稳定.结论: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作者:王江允;陈春丽;杨琳琳;司江勇;杨琼楠;张智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稀释成5U/0.1ml)进行干扰,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A型肉毒毒素.培养72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显示A型肉毒毒素作用后细胞增殖速度变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艳清;张洁;许其军;吴希晞;黄燕;高扬;江昌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激光联合表皮营养液及七叶树皂苷修护敷料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980nm长脉冲激光联合表皮营养液及七叶树皂苷修护敷料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分组治疗.A组:38例,应用980nm长脉冲激光治疗;B组:38例,应用980nm长脉冲激光联合表皮营养液及七叶树皂苷修护敷料治疗.根据患者皮损情况确定激光治疗参数,观察治疗前后血管消退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来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7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3~6次治疗,A组治疗有效率92.11%,6个月后复发率40%;B组治疗有效率94.74%,6个月后复发率16.67%.B组6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测试显示皮肤红斑指数和经皮水分流失显著降低,皮肤发红和屏障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使用表皮营养液和七叶树皂苷修护敷料联合980nm长脉冲激光治疗可有效改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及伴随的屏障损伤,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程春泉;徐佳洁;杨晓蕾;吴田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矫治上睑凹陷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治疗上睑凹陷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以来,对22例上睑凹陷患者采用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除1例上睑凹陷纠正不足行第二次脂肪移植注射外,其余患者自觉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眼轮匝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是治疗治疗上睑凹陷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帆;金宝玉;李旭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应用上睑提肌折叠术治疗52例上睑弱性肌力患者,评价术后即刻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手术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双眼上睑弱性肌力34例,左眼8例、右眼10例;52例患者术后改善效果显著,重睑外观自然,左右基本对称,患者满意;随访6个月,效果稳定,未见明显肌力下降现象.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外观良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O线联合透明质酸在中下面部老化整复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PDO(P-dioxanone)线与透明质酸联合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PDO线与透明质酸联合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患者76例,采用双盲法,对就医者治疗前后按鼻唇沟形态标准、下颌缘形态标准进行评分比较,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失访3例,其余就医者面部老化均得到改善,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就医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O线联合透明质酸治疗中下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明显,尤其是治疗因面部容量丢失和面部皮肤松垂所致的面部老化更为显著,患者术后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磊;朱玲;李俊岑;王娜;魏家宾;高亮;康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容效果研究

    目的:将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观察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医院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来自同期入院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咀嚼功能、稳固性、舒适感、美观度等评分情况、红白美学指数以及咬合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咀嚼功能(91.48±2.89)分、稳固性(94.52±2.46)分、舒适感(92.02±2.13)分、美观度(96.46±2.28)分、牙龈出血(4.92%)、修复体脱落(1.64%)、牙齿疼痛(3.28%)、PES指数(8.42±1.67)分、WES指数(8.58±1.79)分、ICP-HB肌电值(73.83±5.23)mV、ICP-MC肌电值(76.91±5.58)mV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咀嚼功能(76.38±2.73)分、稳固性(74.03±2.13)分、舒适感(81.24±2.52)分、美观度(78.14±2.56)分、牙龈出血(22.95%)、修复体脱落(13.11%)、牙齿疼痛(16.39%),PES指数(6.31±1.06)分、WES指数(7.17±1.26)分、ICP-HB肌电值(68.21±5.46)mV、ICP-MC肌电值(69.18±5.59)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进行修复,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更加舒适美观,临床应用及美容效果确切.

    作者:陈冲;冷春涛;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专科护理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科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术后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应用专科护理配合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作者:曾晓晓;刘维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配合晚间外涂复方氢醌霜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24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皮损积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积分及皮损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罗玳红;黄琼;吕细华;徐银银;张爱民;李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VSD技术联用表皮生长因子对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创面清洗完成后,采用VSD装置对创面进行封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炎症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炎症指标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d、1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愈合例数及感染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能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水激光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水激光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研究组采用水激光法进行冠延长,对照组采用常规刀片切除法进行冠延长,术后检测两组患者的龈缘顶点水平(GZL)、牙周袋深度(PD)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3%(其中满意12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0%(其中满意8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GZL达到I级14例,对照组患者GZL达到I级9例,研究组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P<0.05),研究组PD值1.45±0.37和SBI值0.9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0.35、1.25±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激光用于上颌前牙美学区冠延长,能够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及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对防治吸脂术中寒战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吸脂术中防治寒战的作用及适宜剂量.方法:将于本院行吸脂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D1组15例,D2组15例,D3组15例,C组(对照组)15例.吸脂术中,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在右美托咪啶用量上,D1组为1μg·kg-1·h-1,D2组为0.5μg·kg-1·h-1,D3组为0.3μg·kg-1·h-1,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4组患者麻醉期间寒战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监测各组患者入室后5min(T0)、静脉给药后15min(T1)、30min(T2)、40min(T3)及60min(T4)对各时刻点上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采用Ramsay评分标准对患者术中的麻醉镇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D1、D2、D3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T0时刻,T1~T4时刻,D2、D3、C组三组间患者的HR、BP、SpO2指标值均无明显波动(P>0.05);但T2~T4时刻,D1组患者的HR指标值较T0时刻下降(P<0.05),BP指标值较T0时刻下降(P<0.05).4组Ramsay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在吸脂术中不仅能发挥良好的寒战防治作用,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李永荣;程希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象皮生肌膏联合VSD对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术前伤口床准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3例下肢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象皮生肌膏治疗组和VSD治疗组.观察组用象皮生肌膏+VSD治疗,象皮生肌膏治疗组采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治疗,VSD治疗组单纯应用VSD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清创次数及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创面第一次清创后痛觉、创面异味、创周红肿逐渐消失,观察组创面疼痛感和创周红肿消失快,效果明显;观察组清创次数及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联合VSD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术前伤口床准备具有其独特优势,能快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提供良好创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奉水华;熊武;黄新灵;陈莹莹;蔡昫;杨双喜;兰宏伟;周忠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太田痣等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Q开关红宝石固体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206例(包括雀斑78例,黄褐斑60例,太田痣37例,颧部褐青色痣31例),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参数,疗程根据皮损的性质而定,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雀斑、黄褐斑、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总有效率分别是100.0%、86.7%、94.6%、84.2%,治疗后未出现色素脱失、瘢痕等严重副作用.结论:应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钟文闻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755 n 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门诊黄褐斑患者52例,使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7周治疗1次,1个疗程治疗3~4次,疗程结束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黄褐斑患者经2~4次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2例的改善率达到60%以上,32例达到50%以上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同时还有改善皮肤质地的作用,90%以上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慧;吴志波;倪小丽;黄斐然;王大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果酸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果酸(又称羟基乙酸,AHA)是指一系列α位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果酸通过使表皮重塑、脱落加速、促正常角化和抑制黑素形成等生物学效应而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果酸可用于痤疮、黄褐斑、光老化等疾病的治疗.果酸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可使患者依从性下降.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果酸治疗所需浓度及治疗持续时间,积极预防相关不良反应.本文就果酸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魏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烧伤健康量表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暴露部位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宋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8岁;舌鳞癌7例,口底鳞癌5例.结果:12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术后12个月随访,健侧及患侧颈部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健侧颏下岛状瓣是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辛江波;陈卫伶;李东振;郝晋;赵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