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皮肤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和HIF-1α的影响

丁佐国;冒进成;赵艳霞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 曲安奈德, 激光治疗,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的增殖期婴幼儿腹部表浅血管瘤3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为笔者医院儿科正常体检婴幼儿.各组婴幼儿的外周血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并进行浓度变化动态观察.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对照组婴幼儿血清VEGF浓度水平为(257.391±76.612)μg/L,HIF-1α为(2.975±1.045)mg/L;治疗组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VEGF浓度水平为(416.849±104.219)μ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285.402±122.457)μg/L(P<0.05),治疗12周浓度水平为(241.873±115.694)μ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下降明显;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IF-1α浓度水平为(12.347±1.463)m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7.425±0.877)mg/L(P<0.05),治疗12周后浓度水平为(2.414±1.948)m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后,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显著下降;VEGF及HIF-1α有望成为评判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效果的客观检测指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30例,一期手术行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的部分切除,皮下组织蒂皮瓣成形及耳垂的转位;并切取肋软骨行三维立体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成形.二期行颅耳角成形术.结果:本组共30例,一期耳廓成形术后,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及时修复后治愈,无感染及耳廓软骨支架吸收变形;二期颅耳角成形术后,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1年7个月~6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角度均与健耳相似,外形逼真,再造耳廓轮廓清晰,竖立稳定.结论: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作者:王江允;陈春丽;杨琳琳;司江勇;杨琼楠;张智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新型生物材料,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去除动物(目前主要为猪)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以及真皮层内的细胞成分,保留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基底膜而制成.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快速血管化,低抗原性且性质较稳定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制负压刮吸器微创治疗术后残留性腋臭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刮吸器微创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的残留性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负压刮吸器治疗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的腋臭患者55例,观察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结果:55例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4%,有效率100%,无感染及皮下积液,出现皮肤水疱3例,穿刺口皮肤坏死2例,瘢痕部分坏死1例,创面的愈合时间为(5.7±2.3)d.结论:自制负压刮吸器适用于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后残留性腋臭的微创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郑锦标;张烨峰;袁巍巍;彭菊花;郑自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整形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出院后6个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整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的健康感受、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能力和家庭支持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田玉琼;蔡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健侧颏下岛状瓣修复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8岁;舌鳞癌7例,口底鳞癌5例.结果:12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术后12个月随访,健侧及患侧颈部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健侧颏下岛状瓣是修复患侧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作者:辛江波;陈卫伶;李东振;郝晋;赵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疗癣卡西甫丸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疗癣卡西甫丸口服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每周2次外用酮康唑洗剂;治疗组:30例,外用酮康唑洗剂,同时联合口服疗癣卡西甫丸,每日2次,10g/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面积、丘疹、鳞屑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在瘙痒评分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疗癣卡西甫丸口服联合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高洁;姚宏艳;高以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太田痣等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Q开关红宝石固体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206例(包括雀斑78例,黄褐斑60例,太田痣37例,颧部褐青色痣31例),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参数,疗程根据皮损的性质而定,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雀斑、黄褐斑、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总有效率分别是100.0%、86.7%、94.6%、84.2%,治疗后未出现色素脱失、瘢痕等严重副作用.结论:应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钟文闻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755 n 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门诊黄褐斑患者52例,使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7周治疗1次,1个疗程治疗3~4次,疗程结束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黄褐斑患者经2~4次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2例的改善率达到60%以上,32例达到50%以上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同时还有改善皮肤质地的作用,90%以上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慧;吴志波;倪小丽;黄斐然;王大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纵向瘢痕的巨大乳房缩小术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易行,无纵向手术瘢痕的巨大乳房缩小术.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笔者科室共应用该法治疗9名巨乳患者,共18只乳房.该术式重新设计乳头乳晕位置,距乳头下方6.5cm设计新乳房下皱襞线,原乳头乳晕宽下蒂,去表皮,切除新乳房下皱襞与下蒂之间的乳房组织,原乳头乳晕通过上部皮瓣缝合至新的乳头乳晕位置.结果:术后乳头乳晕血供良好,手术瘢痕隐藏在乳房下皱襞,避免了纵向瘢痕.结论:本术式对于缩小重度巨乳或严重下垂的乳房,安全易行,并且手术瘢痕隐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晓江;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赵延庭;许杏君;苑庆日;孟祥宏;沈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容效果研究

    目的:将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观察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医院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来自同期入院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咀嚼功能、稳固性、舒适感、美观度等评分情况、红白美学指数以及咬合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咀嚼功能(91.48±2.89)分、稳固性(94.52±2.46)分、舒适感(92.02±2.13)分、美观度(96.46±2.28)分、牙龈出血(4.92%)、修复体脱落(1.64%)、牙齿疼痛(3.28%)、PES指数(8.42±1.67)分、WES指数(8.58±1.79)分、ICP-HB肌电值(73.83±5.23)mV、ICP-MC肌电值(76.91±5.58)mV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咀嚼功能(76.38±2.73)分、稳固性(74.03±2.13)分、舒适感(81.24±2.52)分、美观度(78.14±2.56)分、牙龈出血(22.95%)、修复体脱落(13.11%)、牙齿疼痛(16.39%),PES指数(6.31±1.06)分、WES指数(7.17±1.26)分、ICP-HB肌电值(68.21±5.46)mV、ICP-MC肌电值(69.18±5.59)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进行修复,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更加舒适美观,临床应用及美容效果确切.

    作者:陈冲;冷春涛;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象皮生肌膏联合VSD对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术前伤口床准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3例下肢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象皮生肌膏治疗组和VSD治疗组.观察组用象皮生肌膏+VSD治疗,象皮生肌膏治疗组采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治疗,VSD治疗组单纯应用VSD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清创次数及皮片/皮瓣术前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创面第一次清创后痛觉、创面异味、创周红肿逐渐消失,观察组创面疼痛感和创周红肿消失快,效果明显;观察组清创次数及伤口床准备所需时间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联合VSD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术前伤口床准备具有其独特优势,能快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提供良好创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奉水华;熊武;黄新灵;陈莹莹;蔡昫;杨双喜;兰宏伟;周忠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O2点阵激光组41例,液氮冷冻组37例,治疗后3周和6个月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92.68%,总治愈率100%;液氮冷冻组一次治愈率56.76%,总治愈率94.59%,CO2点阵激光组一次治愈率显著高于液氮冷冻组(P<0.05).CO2点阵激光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5例,色素减退1例,0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液氮冷冻组19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色素沉着7例,色素减退4例,0级瘢痕6例,+级瘢痕1例,++级瘢痕1例.两组色素沉着发生率及色素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点阵激光组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液氮冷冻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液氮冷冻疗法相比,CO2点阵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全林;李秋蕊;王伟;刘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应用上睑提肌折叠术治疗52例上睑弱性肌力患者,评价术后即刻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手术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双眼上睑弱性肌力34例,左眼8例、右眼10例;52例患者术后改善效果显著,重睑外观自然,左右基本对称,患者满意;随访6个月,效果稳定,未见明显肌力下降现象.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用于矫治上睑弱性肌力,外观良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形外科技术在患儿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整复患儿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儿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34例患儿采用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修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一期愈合率、瘢痕增生以及感染等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患儿23例,总有效率高达97.06%;对照组显效患儿15例,总有效率为84.8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期愈合率高达94.12%,瘢痕增生明显患儿2例,无感染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采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高,患儿创面愈合质量较好,美观性与功能兼具,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广泛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宝;张丽芳;李开为;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1组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对照2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予以强脉冲光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1组有效率为46.0%,对照2组有效率为68.0%,治疗组有效率为84.0%.结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作用安全,是可靠且有效的治疗黄褐斑手段,比单独使用强脉冲光或中药内服疗效好.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需行阴道癌切除手术的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部位,采用肌皮瓣肌肉组织进行填充,行创面修复和阴道再造.结果:4例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肌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为甲级,再造外阴丰满,阴道清洁,阴道腔可容纳3指,柔韧有弹性.随访1~2年,无阴道挛缩,阴道色泽红润,修复的外阴、阴道外观正常,性生活正常.结论:采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阴道癌切除术后缺损部位,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治疗,且修复后机能较为正常,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皮肤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和HIF-1α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的增殖期婴幼儿腹部表浅血管瘤3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为笔者医院儿科正常体检婴幼儿.各组婴幼儿的外周血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并进行浓度变化动态观察.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对照组婴幼儿血清VEGF浓度水平为(257.391±76.612)μg/L,HIF-1α为(2.975±1.045)mg/L;治疗组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VEGF浓度水平为(416.849±104.219)μ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285.402±122.457)μg/L(P<0.05),治疗12周浓度水平为(241.873±115.694)μ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下降明显;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IF-1α浓度水平为(12.347±1.463)m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7.425±0.877)mg/L(P<0.05),治疗12周后浓度水平为(2.414±1.948)m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后,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显著下降;VEGF及HIF-1α有望成为评判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效果的客观检测指标.

    作者:丁佐国;冒进成;赵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Q开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人类黑素形成功能紊乱导致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由于疗效不确切且容易复发,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综合治疗的方法.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它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抑制黑色素形成.Q开关激光是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基础上,将极强的能量瞬间发射于靶组织中,选择性破坏黑素颗粒.研究显示,Q开关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较单纯激光更有效.

    作者:曾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攻型微螺钉支抗远移下颌牙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仅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或缺失、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弓的成年患者,在下颌磨牙后区或颊棚区植入自攻型微螺钉,以其为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弓.通过临床评价、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下颌第一磨牙、中切牙矢状向以及牙合平面、下颌平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均达到预期效果,达到正常前牙覆牙合、覆盖及良好后牙尖窝关系.微螺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稳定.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及中切牙分别平均远中移动(3.55±0.25)mm、(3.45±0.11)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中切牙舌向倾斜以及牙合平面、下颌平面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能发挥强支抗作用,可有效地同步远中移动下颌牙弓.

    作者:罗小安;郑晓丹;王智军;史建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果酸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果酸(又称羟基乙酸,AHA)是指一系列α位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果酸通过使表皮重塑、脱落加速、促正常角化和抑制黑素形成等生物学效应而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果酸可用于痤疮、黄褐斑、光老化等疾病的治疗.果酸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可使患者依从性下降.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果酸治疗所需浓度及治疗持续时间,积极预防相关不良反应.本文就果酸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魏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