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许兵;陈诚;姚天华;程政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阴道裂伤的原因及改良埋线法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在笔者医院分娩的2200例产妇的诊疗情况.统计2200例产妇按照年龄、产次、是否手术助产、新生儿体重等的分组标准下的阴道裂伤的发生情况.2200例产妇中有240例发生阴道裂伤,按照术后缝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埋线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阴道裂伤患者缝合后的疼痛程度、阴道裂伤愈合情况和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高年龄组阴道裂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初产妇组阴道裂伤发生率明显高于经产妇组,巨大儿组的阴道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与助产组的阴道裂伤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合后的0级和Ⅰ级疼痛程度的患者所占比例、甲级愈合率及美容效果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阴道裂伤的原因包括产妇年龄较高、初次分娩、新生儿体重较大等,改良埋线法应用于缝合手术,伤口愈合率高,美容效果好,可减少产妇疼痛,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娟;周艳;赵井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双眼轮匝肌瓣法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中配合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整形科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95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双眼轮匝肌瓣法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24.84±2.84)分、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7±2.72)分、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双眼轮匝肌瓣法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培霞;金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组:40例;对照1组(短波理疗组):40例;对照2组(强脉冲光组):40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并随访1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7.20%、60.0%、66.7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复发率分别为3.33%、6.67%、13.33%,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波理疗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文丽萍;周书帆;邓映;何国慧;杨洪秋;杜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A)对大鼠牙移动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解损毁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分别行CeA单侧(15只)及双侧损毁(15只)记为模型组,对照组行假损毁手术(30只),术后恢复3d,建立实验性牙移动模型,记录牙移动痛觉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灌流动物,取脑组织,切片染色,对毁损部位进行定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痛觉行为学指标-面部修整行为(Face-grooming)明显降低,尤其在加力1d后减少为显著,且双侧损毁CeA对大鼠痛觉行为学指标的影响,即降低程度大于单侧损毁CeA组.结论:CeA在大鼠牙移动疼痛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损毁CeA可一定程度地改善牙移动疼痛症状.
作者:乔虎;黄倩倩;周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辅助局部注射修复眼睑炎性肉芽肿的美容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5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眼睑炎性肉芽肿患者50例的诊疗情况.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庆大霉素局部注射修复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肉芽肿硬度及大小、患者对美观状况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肉芽肿硬度及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肉芽肿硬度及大小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患者肉芽肿硬度及大小分别为(1.14±0.11)分、(0.22±0.12)cm2,明显小于对照组(1.32±0.25)分、(0.45±0.17)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炎性肉芽肿患者采用庆大霉素辅助局部注射修复,可取得较好的美容效果,保证患者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在急诊面部外伤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于笔者科室行整形美容清创缝合术的急诊面部外伤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通过微信沟通,给予延续性护理,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瘢痕防治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的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瘢痕防治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性护理用于急诊面部外伤患者的院外护理中,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瘢痕防治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行倩倩;郭媛;马艳梅;陈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法在女复男易性病患者阴囊成形术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5例完成阴茎成形术的易性病患者,对其行自体脂肪填充移植阴囊成形术,其中10例前期尿道延长术阶段采用小阴唇皮瓣法;10例采用阴道黏膜瓣法;5例采用大阴唇皮瓣法.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冲洗、纯化后注射移植于会阴部两侧皮下,每个部位每次移植颗粒脂肪50~80ml,移植2~3次.结果:21例患者效果满意,成形阴囊形态逼真,位于再造阴茎腹侧根部下方;另4例患者术后阴囊外形不佳.其中10例采用小阴唇皮瓣法尿道延长术和10例采用阴道黏膜瓣法尿道延长术的患者成形阴囊效果均满意;4例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尿道延长术均采用大阴唇皮瓣法.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法在女复男易性病患者阴囊成形术中可取得满意效果,阴囊位置和外形较为逼真;但要取得理想效果,须在前期手术时提前规划,为阴囊成形创造条件.
作者:唐乙;赵烨德;张连杰;周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24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仅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至结痂脱落,观察组在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微等离子束治疗,治疗3次为1个疗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或完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ECCA权重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瘢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进行治疗前后组内、治疗后组间比较,计算疗效指数,综合评定治疗方案对患者瘢痕皮肤的美容效果.结果: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完成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1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瘢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指数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有较好疗效,可提升皮肤美容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高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玲;王立云;王永霞;王帆帆;康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对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经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对照组,49例)及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观察组,49例)的行择期颌面头颈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容貌负面评价[相貌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ale,NPSS)]、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差异.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瘢痕情况指标(各维度VS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维度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容貌负面评价(NP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自尊水平(SES评分)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均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可有效改善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状况,还能促进创口愈合,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瘢痕产生的负性情绪.
作者:刘迪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针对阴道松弛的阴道紧缩治疗手段尚未完全成熟,阴道口以及阴道壁松弛是各种因素使阴道壁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底肌改后产生的结果,影响了女性群体性活动的满意程度.阴道松弛发病率高治疗率低.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射频治疗、激光治疗及盆底肌康复治疗是现阶段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射频治疗快速发展成为了现今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保留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在整形外科中应用广泛.本文就阴道松弛综合征以解剖组织学、发病机制、诊断为基础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进行探讨,为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提参考.
作者:石秀;谭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与红蓝光分别联合果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8月笔者科室就诊的4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给予红蓝光联合果酸治疗;研究组:20例,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皮损减退、色素沉着、并发症及血清中IL-8、IL-17水平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35.00%,显著高于常规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48);治疗6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55.00%,显著高于常规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22);治疗8周后,研究组皮损减退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常规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3,P=0.008).治疗2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40.00%,显著高于常规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9);治疗6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6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P=0.025);治疗8周后,研究组色素沉着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常规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18).治疗8周后,研究组IL-8水平(8.76±1.26)显著低于常规组(10.96±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4,P<0.05);研究组IL-17水平(13.69±2.63)显著低于常规组(17.6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7843,P=0.3758).结论:寻常性痤疮患者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万焰;房慧;姚琴;刘婷婷;于春水;蒋亚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种以双蒂皮瓣加强覆盖尿道吻合口以降低再造阴茎尿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女复男性别重赋手术患者,在掀起预置尿道的皮瓣形成阴茎体时,尿道口近端保留2cm皮肤,一期尿道旷置.二期尿道吻接时将此皮肤掀起形成双蒂皮瓣,覆盖在尿道吻接口上.结果:3例患者吻合口均一期愈合,排尿通畅,无尿瘘及狭窄发生.结论:预置尿道的阴茎再造术尿道口吻接采用本技术改进可以较好地避免尿瘘或狭窄问题的出现.
作者:朱晓海;江华;胡哲源;汪汇;张文俊;刘安堂;朱鴷;周峰;赵耀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薇诺娜保湿霜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观察组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薇诺娜保湿霜,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表皮组织的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兜甲蛋白(loricrin,Lor)、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K14)、细胞角蛋白17(eytokeratin 17,K17)、客观体征(红斑、表皮剥脱、苔癣样变)评分、皮肤美观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表皮组织中Flg、Lor、K14、K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表皮组织中Flg、Lor表达均上调,K14、K17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表皮组织中Flg、Lor表达高于同期对照组,K14、K17表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红斑评分、表皮剥脱评分、苔癣样变评分、美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斑评分、表皮剥脱评分、苔癣样变评分、美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薇诺娜保湿霜治疗特应性皮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客观体征消退,提高皮肤美观度,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孙之中;刘朝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愈合情况和增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植皮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和观察组(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瘢痕指数和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和瘢痕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片成活率和瘢痕增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雄婉玲;高桂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具有甲真菌病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对患甲进行激光治疗后,再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对照组:对病甲进行锉甲处理后直接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真菌学检查,并做临床疗效评分,比较两组的真菌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评分差.结果:疗程结束4个月后观察疗效,激光组痊愈率70.58%,有效率85.29%,真菌清除率为55.88%;对照组痊愈率、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分别为47.05%,61.76%,44.11%.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激光组与对照组的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甲真菌病运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有肝肾疾病等无法口服药物的特殊人群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作者:景文文;梁永辉;周永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对四环素牙的美白效果.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笔者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四环素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美白,对照组接受美白胶美白,治疗后随访1年,对两组美白效果、色阶及预后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美白效果满意度92.5%、色阶提升≤4个3%、5~8个62.5%、9~12个27.5%、≥13个5%、复发率2.5%,同期对照组美白效果满意度82.5%、色阶提升≤4个35%、5~8个50%、9~12个15%、≥13个0%、复发率10%,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美白胶,半导体激光结合美白胶对四环素牙的美白效果更佳,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慧;杨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线粒体作为能量的提供者,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创面修复过程中,从线粒体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临床治疗创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线粒体作为细胞有氧代谢的重要部位,在创面修复早期,其损伤会影响炎症反应,在后期线粒体能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以及多潜能干细胞分化,同时提供能量.本文在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线粒体在创面修复的炎症期、增殖期及塑形期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吉琳;刘沐琳;李红枚;林飞阳;陈港军;邢琴;杨旭龙;岳育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3种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小阴唇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根据小阴唇增生程度以及患者对小阴唇术后外观及形态的美学要求选择直线切除缝合术、楔形切除术及中央去上皮缝合术行小阴唇缩小整形.结果:5例行小阴唇直线切除缝合术;15例行楔形切除术;2例行中央去上皮缝合术;1例患者右侧小阴唇行中央去上皮缝合术,左侧小阴唇行楔形切除术.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对小阴唇外观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3种小阴唇缩小技术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都有较好效果,术中应根据患者的肥大程度和美学目标来选择佳手术方式.
作者:葛华强;林樾;燕辛;许澎;郑东风;吴杰;谭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术中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CGF)同期植入种植体其骨整合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缺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2~8.7mm(平均5.8mm)的46例患者,共计58颗种植体,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CGF组):23例(31颗),在上颌窦内提升后植入CGF,同期植入种植体;对照组(Bio-oss组):23例(27颗),上颌窦内提升后植入骨材料Bio-oss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6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种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以及种植体顶部骨整合情况和影像学变化.结果:仅有1例缺牙区牙槽嵴顶黏膜有窦道,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出现骨吸收,去除植体,6个月后重新补种并完成种植义齿修复.1例鼻涕中带血丝,3d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其余种植体愈合良好,均能够行使咀嚼功能,影像学检查种植体顶部新骨形成,且密度均匀,种植体周围骨整合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CGF与植入骨材料可以取得同样的骨增量效果,同时避免因颗粒状骨材料导致上颌窦黏膜穿孔的发生,并能减少种植修复的费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晓玮;段子文;陈晨;尼加提·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Rat gingival fibroblasts,RGFs)的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周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7只,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组、普通正畸组、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每组18只;剩余3只为空白对照组.按照相应设计构建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分别于第10、20、30天处死大鼠,提取RGFs并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各组RGFs蛋白及RNA,通过Western blot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一时间点(10d,20d,30d),普通正畸组、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RGFs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骨皮质切开+普通正畸组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显著升高(P<0.05).结论:正畸治疗时采用骨皮质切开术可能诱导免疫细胞的浸润、转移并促使牙周组织炎症发生.因此,在使用骨皮质切开术进行正畸治疗时,口腔牙周卫生维护更加重要.
作者:张喆;李大旭;李英杰;张丹妮;任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