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牙即刻种植中椅旁数字化即刻修复技术的应用

左胜元;徐莹

关键词:椅旁, 数字化技术, 单牙, 即刻, 种植, 修复
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科单牙即刻种植中椅旁数字化即刻修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40例(共298颗牙)即刻种植患者根据自愿选择的种植、修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120例(150颗牙),选择椅旁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与制作螺丝固位二硅酸锂修复体;B组:120例(148颗牙),传统加工方法制作螺丝固位树脂临时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6个月、1年复诊时进行修复效果评定和修复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修复6个月复诊率均为100%,A组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牙龈健康5项指标均达到A、B级,即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仅6例(4.00%)修复体外形为C级,两组外形、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牙龈健康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1年复诊率分别为93.33%、94.17%,A组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牙龈健康3项指标均仍达到A、B级,即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仅10例(7.09%)修复体外形、2例(1.42%)固位为C级,两组在修复体外形、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修复后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满意度(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椅旁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在外形、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牙龈健康等方面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压电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压电骨皮质切开术即Piezocision技术在解除下牙列拥挤病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需减数四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正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平均分为Piezocision组10例和传统正畸组10例,对两组下牙列拥挤的排齐时间、牙根吸收及术后的疼痛不适进行对比,使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iezocision组下牙列拥挤解除所需时间(93.10±10.20)d较传统矫正疗程(120.30±8.0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排齐前后两组牙根长度均无明显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ezocision组术后1周内患者诉疼痛不适和术区肿胀,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Piezocision技术能够加速解除下牙列拥挤,且不伴发牙根吸收发生的风险,患者对该技术在治疗中应用的接受度较高.

    作者:艾琦;王银龙;徐建光;沈军;朱思姮;胡露露;杨梓;五味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及点阵激光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点阵激光治疗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科室门诊确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130例,分析其年龄、职业、皮损情况等一般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女性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皮损多位于面颊部呈蝶形分布,易感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合并妇科疾病,口服避孕药,日晒及光辐射,精神紧张,不正当使用化妆品.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9.4±11.7)min,愈合时间为(3.2±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8.2±9.1)min,愈合时间为(2.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6%和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34,P<0.05).观察组半年后的复发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5).结论:该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与遗传、内分泌、物理及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点阵激光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朝卫;解翠林;石年;石娴;杨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主观与客观分析在口腔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口腔科患者修复效果的主观与客观分析,建立一个有效、便捷的评定口腔患者修复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来笔者科室做修复治疗的患者102例,测定修复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并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进食困难指数(IED)、口腔修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判断,测定咀嚼效率进行客观评价,并分别采用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让患者对口腔修复疗效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口腔修复前后相互比较,患者实验室咀嚼效率值有明显上升,种植修复前咀嚼效率值为0.78,修复后为1.29;活动修复前值为0.68,修复后为1.98;固定修复前值为0.99,修复后为2.17.修复前后咀嚼效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测出的值相比修复前都有所下降.因此,实验室咀嚼效率测定出的值与IED、OIDP的值显著相关,IED值及OIDP值降低,伴随着实验室咀嚼效率测定值的升高.结论: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能够客观反映出患者的咀嚼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将IED与OIPD作为测定口腔科患者修复效果的评估.

    作者:张懿;唐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的解剖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14例高度近视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上睑皮肤切口,高度近视患者上睑部眼轮匝肌更为肥厚,眶隔脂肪较深,眼轮匝肌去除较普通患者更多,去除部分深部眶隔脂肪,皮肤与睑板上缘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血肿、不对称等并发症,均对重睑外形满意.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其上睑皮肤薄而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脂肪位置较深,注意这些解剖特点并仔细操作,可取得良好术后效果.

    作者:朱梦杉;叶曼;周志春;尹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科室收治的轻中度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面部皮脂含量、皮肤血红素含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皮损数、非炎性皮损数及总皮损数均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前额、鼻、脸颊等部位皮脂含量及皮肤血红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不仅疗效佳,还可有效抑制皮脂分泌,降低皮肤血红素含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文博;沈立飞;赵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预防种植牙术后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预防种植牙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5年6月-2017年2月采用奥齿泰种植体种植牙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硝唑缓释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种植体周围使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7d后观察组患者的VAS总疼痛率为2.67%,对照组患者的总疼痛率为10.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4个月种植体菌斑指数、种植体周改良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有利于预防种植牙术后感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国廷;李伟;姚毅章;徐革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严重下肢皮肤或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照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联合常规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皮瓣移植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联合VSD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疗效好,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张军;刘晓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上颌低位尖牙矫治的应力释放

    上颌尖牙唇侧异位萌出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可能是因牙列拥挤导致.由于唇侧异位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传统固定矫治技术认为当尖牙低位严重时,矫治弓丝不可直接将其纳入,否则会导致邻牙压低局部开牙合,甚至出现牙合平面的切斜等.Damon系统则建议矫治早期尽量将错位牙纳入全牙列矫治,目前仅有文献报道尖牙异位的平均高度为(10.5±3.8)mm,而无唇侧异位萌出尖牙平均高度的研究,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能否将其直接纳入全牙列矫治,需要谨慎对待.本文综述了将低位尖牙纳入矫治系统后,尖牙及邻牙的应力释放情况,以期为临床矫治低位尖牙提供指导.

    作者:李毕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rhGM-CSF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TGF-β1和FGF-2表达的影响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春月;廖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保留下颌角自然形态的下颌角整形术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下颌角顶点对下面部软组织的支撑,来设计手术去骨量,保留下颌角自然形态的下颌角整形术的安全性和美学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对126例下颌角肥大就医者,根据术前正侧面外观、下颌角顶点体表位置、三维CT设计去骨量,采用口内入路,少量多次去骨,保留下颌角支撑点与自然形态行下颌角整形术,术后分析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就医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下颌神经管损伤、双角畸形等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暂时性单侧下唇感觉减退,3个月内恢复.随访1~3年,就医者下面部宽度明显变窄,下颌角轮廓清晰,面部轮廓流畅自然,效果满意.结论:保留下颌角支撑点及自然形态的下颌角整形术能安全、有效地矫正下颌角肥大,术后形态与生理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高占巍;陈波;吉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整形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整形原则修复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提高撕脱组织存活率、减少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患者17例,共19处损伤.在急诊根据撕脱皮瓣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撕脱皮瓣面积相对较小、组织无明显碾挫伤者,清创后行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撕脱皮瓣末端血供障碍者,将其远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全厚皮片原位回植,予以打包包扎,并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18处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处皮瓣发生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急诊外伤处理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及技术,可使局部创伤在大限度上获得功能及美学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江波;裴蛟淼;姚文德;魏思明;马显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A-T皮瓣在眼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眼周肿物手术切除后均行A-T皮瓣修复缺损.在肿物周围设计A-T皮瓣,切除肿物组织的同时将缺损创面修剪成等腰三角形,底边线向两侧延长,在延长线上至三角形尖端点面积分离皮瓣,将两侧皮瓣向中间推进游离闭合缺损,如果张力大可在延长线下两边各设计一个等边三角形切除.结果:全部患者A-T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瘢痕遗留,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简单可行,效果满意.

    作者:庄淑波;赵娜;及跃男;王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诊的154例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根据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功能临床恢复效果,手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TAM,相关手术指标及外貌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为9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吃饭、洗脸、梳头和穿衣活动评分及TAM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0%低于对照组的1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貌恢复总满意率为9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和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可恢复手部功能,提高外貌恢复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赫英;褚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rh-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容缝合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创口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S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美容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VSS及VAS评分,减少瘢痕产生,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龚丽;刘丽娟;侯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27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均进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比较修复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皮瓣修复效果(切口愈合效果、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以及功能评分),同时对比患者修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修复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6.30%(26/27),修复后,皮肤色泽、美观度以及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物质各评分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满意度为96.30%(26/27),随访1年,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70%.结论: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皮瓣成功活率高,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明松;席庆春;李旋;曹林;赵玲玲;桑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斑秃的皮肤镜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斑秃患者的皮肤镜征象并研究其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85例斑秃患者,45例健康对照者及40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斑秃的皮肤镜征象发生率依次为黄点征、短毳毛增多、断发、黑点征、感叹号发、毛细血管扩张、圈状发/螺旋状发、毛发尖端变细等,其中黄点征发生率高.黄点征、黑点征、断发、圈状发/螺旋状发、感叹号发、短毳毛增多、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发尖端变细的发生率在斑秃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毛干直径差异>20%、褐色毛周征、蜂窝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的发生率斑秃患者则低于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短毳毛增多的发生率与脱发面积呈负相关.白点征、黄点征、黑点征、毛发尖端变细的发生率与脱发面积呈正相关.结论:黄点征、断发、黑点征、短毳毛增多对斑秃诊断较敏感,感叹号发对斑秃具有一定特异性.各皮肤镜征象在不同分型的斑秃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小.短毳毛增多可用于判断疾病恢复.毛发尖端变细、黄点征、黑点征可作为观察斑秃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作者:柳佳;李丽;郭书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创面炎性反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的创面炎性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103例Ⅲ、Ⅳ期压力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清创消毒,用药物覆盖创面,及时清创换药.按外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银离子敷料组(n=35)、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组(n=30)和联合组(n=38),定期观察各组各时间点创面炎性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2周联合组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凝胶组和敷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联合组创面局部中重度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凝胶组和敷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能有效降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创面中重度炎性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强;彭友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成人正畸期间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中不同疗程阶段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国产MBT传统托槽正畸矫治的140例成人患者.所有患者在正畸前(T0)、初始弓丝放入24h(T1),矫治1周(T2)、矫治1个月(T3)、矫治3个月(T4)、矫治6个月(T5)、矫治12个月(T6)这七个时间节点分别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的问卷调查.比较固定矫治不同时期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对在固定矫治不同时期OHIP-14量表总分值进行比较,与T0相比除了T6其他时间节点的分值均增高,T2和T3分值高,T2和T3、T1和T4、T0和T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OHIP-14总分增高,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不同的矫治疗程中OHIP-14得分不同,在治疗早期,OHIP-14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但随着治疗的进行,OHIP-14总分有所下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在不断降低.

    作者:陈银妹;李淑华;张晓敏;徐建光;杨梓;王元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羊膜移植联合广泛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羊膜移植联合广泛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41眼,采用单纯广泛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43眼,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7%,而复发率(4.7%)显著低于对照组(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巩膜溶解软化、巩膜坏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广泛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可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美容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玉亮;张云;王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实验组切削痂植皮术后应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传统无菌凡士林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第7、14天创面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实验组感染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削痂植皮术后联合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创面,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效果较好.

    作者:刘虎;柯家祥;边曦;朱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