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英;褚英
目的:探讨光电协同技术(ELOS)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片0.25g/次,2次/d,口服、维胺酯胶囊50mg/次,2次/d,口服、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晚,外涂于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ELOS治疗,每月治疗2次,每次间隔15d,共治疗4次.观察患者皮损消退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丘疹、红斑、脓疱、结节及皮损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ELOS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詹明峰;于均峰;尚佩生;张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乳腺下硅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应用及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笔者医院接受乳腺下硅胶假体隆乳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变化及术后美观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美观效果为92.6%(50/54)优于对照组的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5/54)低于对照组的25.9%(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乳腺下硅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美观效果,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下颌角顶点对下面部软组织的支撑,来设计手术去骨量,保留下颌角自然形态的下颌角整形术的安全性和美学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对126例下颌角肥大就医者,根据术前正侧面外观、下颌角顶点体表位置、三维CT设计去骨量,采用口内入路,少量多次去骨,保留下颌角支撑点与自然形态行下颌角整形术,术后分析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就医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下颌神经管损伤、双角畸形等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暂时性单侧下唇感觉减退,3个月内恢复.随访1~3年,就医者下面部宽度明显变窄,下颌角轮廓清晰,面部轮廓流畅自然,效果满意.结论:保留下颌角支撑点及自然形态的下颌角整形术能安全、有效地矫正下颌角肥大,术后形态与生理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高占巍;陈波;吉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8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皮秒组:40例,接受755nm皮秒激光治疗;纳秒组:40例,接受755nm纳秒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经过4次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4次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皮秒组有效率100.0%,纳秒组有效率82.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秒组激光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周期短,患者满意度高;纳秒组术后色斑颜色加重发生概率高达60%,治疗周期长,患者满意度不高.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临床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志波;孙慧;周颖华;倪小丽;芦桂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压电骨皮质切开术即Piezocision技术在解除下牙列拥挤病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需减数四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正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平均分为Piezocision组10例和传统正畸组10例,对两组下牙列拥挤的排齐时间、牙根吸收及术后的疼痛不适进行对比,使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iezocision组下牙列拥挤解除所需时间(93.10±10.20)d较传统矫正疗程(120.30±8.0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排齐前后两组牙根长度均无明显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ezocision组术后1周内患者诉疼痛不适和术区肿胀,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Piezocision技术能够加速解除下牙列拥挤,且不伴发牙根吸收发生的风险,患者对该技术在治疗中应用的接受度较高.
作者:艾琦;王银龙;徐建光;沈军;朱思姮;胡露露;杨梓;五味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意向再植术治疗1例严重病变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例男性47大面积缺损、根尖周脓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8垂直阻生的患者47拔除后微创拔除48,即刻再植入47牙槽窝并钢丝固定,48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术后3个月拆除钢丝.结果:术后拍摄X线片显示48复位良好;1个月后复查瘘道消失,牙齿无松动,X线片示根尖区新骨形成;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根尖区新骨进一步形成,密度接近周围骨组织,X线片显示牙周间隙存在,无牙根外吸收.结论:意向再植术是通过拔除智齿再植来治疗磨牙严重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鹏;李明勇;艾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要求面部皮肤美容的患者200例,根据每位患者皮肤的不同表现分为色素沉着组,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采取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预后皮肤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好转,其中色素沉着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且色素沉着组预后满意度明显优于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色素沉着组明显低于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P<0.05).结论:强脉冲光在面部美容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徐晶;张懿;沈悦;杨平安;刘武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整形原则修复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提高撕脱组织存活率、减少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患者17例,共19处损伤.在急诊根据撕脱皮瓣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撕脱皮瓣面积相对较小、组织无明显碾挫伤者,清创后行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撕脱皮瓣末端血供障碍者,将其远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全厚皮片原位回植,予以打包包扎,并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18处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处皮瓣发生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急诊外伤处理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及技术,可使局部创伤在大限度上获得功能及美学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江波;裴蛟淼;姚文德;魏思明;马显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临床使用自锁托槽和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32例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实验组,16例)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对照组,16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排齐、关闭间隙和总的治疗时间;测量两组患者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以及头影测量项目,并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总疗程平均(19.6±5.39)个月,短于对照组的(25.7±5.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后U1-SN角、U1-X(mm)、U1-Y(mm)、A-Y(mm)、UL-Y(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拔牙患者,能显著缩短拔牙间隙关闭的时间,缩短总疗程,前牙覆牙合覆盖的变化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且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无明显吸收.
作者:邱伟芳;江飞宇;何学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术后医院感染措施,以期降低眼睑成形术后感染率,提升眼睑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眼睑成形术16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医疗费用、患者对术后眼睑美容效果满意率.比较患者个体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康复护理执行情况的不同水平患者并发术后医院感染的几率并比较,分析影响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防治对策.结果:感染组术后康复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且术后眼睑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相邻手术间隔时间、手术医师眼睑成形术台数、手术室洁净级别、术后康复遵医情况为影响眼睑成形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ostic分析显示,切开成形术、相邻手术间隔时间≤1h、手术医师眼睑成形术≤10台、手术时间≥2h、术后康复措施遵医率<30%(OR=4.239、3.459、3.695、4.026、4.437)为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眼睑成形术后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管理可避免大部分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感染率,提升手术安全性.
作者:贺玉兰;鲁灵;周小莉;杨刚;王茂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ICU美容护理措施对重症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瘢痕产生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美容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瘢痕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准备缝合时间、伤口愈合评分以及伤情评估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满意度和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瘢痕发生率为1.49%低于对照组的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准备缝合时间、伤情评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满意率为88.06%高于对照组的5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9%低于对照组的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美容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重症外伤患者术后瘢痕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速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余珊;叶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上颌尖牙唇侧异位萌出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可能是因牙列拥挤导致.由于唇侧异位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传统固定矫治技术认为当尖牙低位严重时,矫治弓丝不可直接将其纳入,否则会导致邻牙压低局部开牙合,甚至出现牙合平面的切斜等.Damon系统则建议矫治早期尽量将错位牙纳入全牙列矫治,目前仅有文献报道尖牙异位的平均高度为(10.5±3.8)mm,而无唇侧异位萌出尖牙平均高度的研究,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能否将其直接纳入全牙列矫治,需要谨慎对待.本文综述了将低位尖牙纳入矫治系统后,尖牙及邻牙的应力释放情况,以期为临床矫治低位尖牙提供指导.
作者:李毕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精准医学是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3D生物打印技术得益于转化医学的兴起和迅速发展,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在临床实践中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3D生物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今在皮肤科及相关领域也倍受关注.本文将重点阐述3D生物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其在皮肤血管、干细胞、细胞外基质等方面的演变,以及在皮肤病模型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并探讨其目前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的解剖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14例高度近视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上睑皮肤切口,高度近视患者上睑部眼轮匝肌更为肥厚,眶隔脂肪较深,眼轮匝肌去除较普通患者更多,去除部分深部眶隔脂肪,皮肤与睑板上缘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血肿、不对称等并发症,均对重睑外形满意.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其上睑皮肤薄而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脂肪位置较深,注意这些解剖特点并仔细操作,可取得良好术后效果.
作者:朱梦杉;叶曼;周志春;尹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中不同疗程阶段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国产MBT传统托槽正畸矫治的140例成人患者.所有患者在正畸前(T0)、初始弓丝放入24h(T1),矫治1周(T2)、矫治1个月(T3)、矫治3个月(T4)、矫治6个月(T5)、矫治12个月(T6)这七个时间节点分别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的问卷调查.比较固定矫治不同时期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对在固定矫治不同时期OHIP-14量表总分值进行比较,与T0相比除了T6其他时间节点的分值均增高,T2和T3分值高,T2和T3、T1和T4、T0和T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OHIP-14总分增高,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不同的矫治疗程中OHIP-14得分不同,在治疗早期,OHIP-14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但随着治疗的进行,OHIP-14总分有所下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在不断降低.
作者:陈银妹;李淑华;张晓敏;徐建光;杨梓;王元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BL、CBL联合教学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实习的海南医学院10级、11级、12级口腔本科学生共120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名.A组:除了采用传统带教实习教学外,还采用PBL、CBL联合教学方法;B组:采用传统带教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理论、实践操作成绩及主观自我评估分析,对比两组同学教学效果.结果:A组主观题、病例分析题与实践操作得分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数更多,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CBL联合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能提高学生毕业理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分析临床病例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
作者:李鹏程;郑根建;何龙;云蔓;李慧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指数(constitutional index,BMI)、体脂占比(Body fat ratio,FAT)、血脂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FA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A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减肥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BMI、FAT,调节血脂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黄小珊;罗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洁类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方法:对3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自身对照临床研究.在前臂屈侧分别涂抹粉底液、睫毛膏及唇膏后用卸妆油进行清洁,在涂样前、涂样后及清洁后应用Corneometer?825、Primos和I-scope进行角质层含水量检测和图像采集.结果:用卸妆油进行清洁后,粉底液、睫毛膏和唇膏涂抹区域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涂样前显著升高;涂样前及清洁后Primos所有皱纹参数均较涂样后显著升高,清洁后Sa、Sq、V2和粉底液区域Sdr与涂样前存在显著性差异;I-scope图像分析显示涂样后皮肤表面纹理中化妆品填充面积显著增加,清洁后填充面积较涂样后显著减少.结论:Corneometer?825、Primos和I-scope三种无创检测仪器结合应用能初步对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进行评价.
作者:秦鸥;江文才;谈益妹;江长清;付琴;徐雅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春月;廖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级耳廓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联合放射治疗与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Sawada量表对纳入的156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进行分级,随机分为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切除联合放疗组、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治疗后随访1年,依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放疗的有效率为90.4%,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的有效率为83.7%,单纯手术切除的有效率为59.6%;手术组疗效明显低于联合放疗组及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P<0.01);而联合放疗组与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相比,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重度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经组间χ2检验,手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度的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经组间χ2检验,手术组疗效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在耳廓瘢痕疙瘩治疗中,单纯手术切除疗效较差,对于中度的耳廓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与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总体满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使用.
作者:王春贵;张宝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