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
目的:观察意向再植术治疗1例严重病变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例男性47大面积缺损、根尖周脓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8垂直阻生的患者47拔除后微创拔除48,即刻再植入47牙槽窝并钢丝固定,48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术后3个月拆除钢丝.结果:术后拍摄X线片显示48复位良好;1个月后复查瘘道消失,牙齿无松动,X线片示根尖区新骨形成;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根尖区新骨进一步形成,密度接近周围骨组织,X线片显示牙周间隙存在,无牙根外吸收.结论:意向再植术是通过拔除智齿再植来治疗磨牙严重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鹏;李明勇;艾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的解剖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14例高度近视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上睑皮肤切口,高度近视患者上睑部眼轮匝肌更为肥厚,眶隔脂肪较深,眼轮匝肌去除较普通患者更多,去除部分深部眶隔脂肪,皮肤与睑板上缘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血肿、不对称等并发症,均对重睑外形满意.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重睑成形术,其上睑皮肤薄而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脂肪位置较深,注意这些解剖特点并仔细操作,可取得良好术后效果.
作者:朱梦杉;叶曼;周志春;尹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8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皮秒组:40例,接受755nm皮秒激光治疗;纳秒组:40例,接受755nm纳秒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经过4次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4次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皮秒组有效率100.0%,纳秒组有效率82.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秒组激光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周期短,患者满意度高;纳秒组术后色斑颜色加重发生概率高达60%,治疗周期长,患者满意度不高.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临床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志波;孙慧;周颖华;倪小丽;芦桂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临床使用自锁托槽和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32例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实验组,16例)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对照组,16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排齐、关闭间隙和总的治疗时间;测量两组患者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以及头影测量项目,并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总疗程平均(19.6±5.39)个月,短于对照组的(25.7±5.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后U1-SN角、U1-X(mm)、U1-Y(mm)、A-Y(mm)、UL-Y(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拔牙患者,能显著缩短拔牙间隙关闭的时间,缩短总疗程,前牙覆牙合覆盖的变化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且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无明显吸收.
作者:邱伟芳;江飞宇;何学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诊的154例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根据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功能临床恢复效果,手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TAM,相关手术指标及外貌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为9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吃饭、洗脸、梳头和穿衣活动评分及TAM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0%低于对照组的1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貌恢复总满意率为9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和护患共同参与模式的功能锻炼,可恢复手部功能,提高外貌恢复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赫英;褚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春月;廖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口腔科患者修复效果的主观与客观分析,建立一个有效、便捷的评定口腔患者修复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来笔者科室做修复治疗的患者102例,测定修复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并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进食困难指数(IED)、口腔修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判断,测定咀嚼效率进行客观评价,并分别采用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让患者对口腔修复疗效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口腔修复前后相互比较,患者实验室咀嚼效率值有明显上升,种植修复前咀嚼效率值为0.78,修复后为1.29;活动修复前值为0.68,修复后为1.98;固定修复前值为0.99,修复后为2.17.修复前后咀嚼效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测出的值相比修复前都有所下降.因此,实验室咀嚼效率测定出的值与IED、OIDP的值显著相关,IED值及OIDP值降低,伴随着实验室咀嚼效率测定值的升高.结论:IED和OIDP主观调查问卷能够客观反映出患者的咀嚼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将IED与OIPD作为测定口腔科患者修复效果的评估.
作者:张懿;唐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斑秃患者的皮肤镜征象并研究其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85例斑秃患者,45例健康对照者及40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斑秃的皮肤镜征象发生率依次为黄点征、短毳毛增多、断发、黑点征、感叹号发、毛细血管扩张、圈状发/螺旋状发、毛发尖端变细等,其中黄点征发生率高.黄点征、黑点征、断发、圈状发/螺旋状发、感叹号发、短毳毛增多、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发尖端变细的发生率在斑秃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毛干直径差异>20%、褐色毛周征、蜂窝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的发生率斑秃患者则低于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短毳毛增多的发生率与脱发面积呈负相关.白点征、黄点征、黑点征、毛发尖端变细的发生率与脱发面积呈正相关.结论:黄点征、断发、黑点征、短毳毛增多对斑秃诊断较敏感,感叹号发对斑秃具有一定特异性.各皮肤镜征象在不同分型的斑秃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小.短毳毛增多可用于判断疾病恢复.毛发尖端变细、黄点征、黑点征可作为观察斑秃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作者:柳佳;李丽;郭书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图章微针治疗敏感肌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笔者医院接诊的100例面部敏感肌肤患者,采用图章微针进行治疗,结合患者临床症状、VISIA检测和治疗前后照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敏感肌肤患者,99例采用图章微针治疗4次后,敏感肌肤明显改善;1例放弃治疗.结论:图章微针治疗面部敏感肌肤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敏感肌肤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作者:杜锡萍;肖锋;杨环;易守娟;禹晓娟;黄鹤;舒蓉;谢美娜;袁文华;赖杜舟;陈颖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Mohs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确诊为乳房外Paget病患者纳入治疗观察,术前皮疹部位用ALA封包,Wood灯下标记手术边界,运用Mohs手术切除病灶,伤口拆线后每隔10d光动力治疗1次,总计治疗4次,随访半年观察其疗效.结果:纳入治疗的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半年无复发,外阴部形态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就医满意度高.结论:Mohs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外阴部位乳房外Paget病效果较好,病灶切除干净,患者术后恢复快,肿瘤复发率低,可作为外阴部乳房外Paget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叶文正;李词娟;吴一文;王珊珊;王兰;方木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级耳廓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联合放射治疗与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Sawada量表对纳入的156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进行分级,随机分为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切除联合放疗组、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治疗后随访1年,依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放疗的有效率为90.4%,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的有效率为83.7%,单纯手术切除的有效率为59.6%;手术组疗效明显低于联合放疗组及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P<0.01);而联合放疗组与联合博来霉素注射组相比,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重度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经组间χ2检验,手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度的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经组间χ2检验,手术组疗效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在耳廓瘢痕疙瘩治疗中,单纯手术切除疗效较差,对于中度的耳廓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与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总体满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使用.
作者:王春贵;张宝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要求面部皮肤美容的患者200例,根据每位患者皮肤的不同表现分为色素沉着组,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采取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预后皮肤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好转,其中色素沉着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且色素沉着组预后满意度明显优于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色素沉着组明显低于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粗糙松弛组(P<0.05).结论:强脉冲光在面部美容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徐晶;张懿;沈悦;杨平安;刘武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CO2点阵激光和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55例,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29例,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26例.治疗前后使用ECCA权重评分表对治疗部位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结果:CO2点阵激光治疗组治疗前ECCA评分平均为(259.12±213.51)分,治疗后为(152.63±168.3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P=0.014),有效率为93.1%,治愈率为58.6%;2940nm铒激光点阵治疗组治疗前ECCA评分平均为(223.54±235.08)分,治疗后为(139.62±130.3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3,P=0.026),有效率为84.6%,治愈率为30.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点阵激光治疗组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大于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组.结论:两种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均安全、有效,CO2点阵激光更适合较粗大瘢痕的磨削,而2940nm点阵铒激光更适合精细的瘢痕磨削且热损伤更小.
作者:刘涛;李志武;丁街生;张万鹏;董秀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容缝合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创口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S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美容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VSS及VAS评分,减少瘢痕产生,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龚丽;刘丽娟;侯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27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均进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比较修复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皮瓣修复效果(切口愈合效果、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以及功能评分),同时对比患者修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修复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6.30%(26/27),修复后,皮肤色泽、美观度以及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物质各评分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满意度为96.30%(26/27),随访1年,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70%.结论: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皮瓣成功活率高,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明松;席庆春;李旋;曹林;赵玲玲;桑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术后医院感染措施,以期降低眼睑成形术后感染率,提升眼睑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眼睑成形术16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医疗费用、患者对术后眼睑美容效果满意率.比较患者个体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康复护理执行情况的不同水平患者并发术后医院感染的几率并比较,分析影响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防治对策.结果:感染组术后康复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且术后眼睑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相邻手术间隔时间、手术医师眼睑成形术台数、手术室洁净级别、术后康复遵医情况为影响眼睑成形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ostic分析显示,切开成形术、相邻手术间隔时间≤1h、手术医师眼睑成形术≤10台、手术时间≥2h、术后康复措施遵医率<30%(OR=4.239、3.459、3.695、4.026、4.437)为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眼睑成形术后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管理可避免大部分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感染率,提升手术安全性.
作者:贺玉兰;鲁灵;周小莉;杨刚;王茂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中不同疗程阶段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国产MBT传统托槽正畸矫治的140例成人患者.所有患者在正畸前(T0)、初始弓丝放入24h(T1),矫治1周(T2)、矫治1个月(T3)、矫治3个月(T4)、矫治6个月(T5)、矫治12个月(T6)这七个时间节点分别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的问卷调查.比较固定矫治不同时期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对在固定矫治不同时期OHIP-14量表总分值进行比较,与T0相比除了T6其他时间节点的分值均增高,T2和T3分值高,T2和T3、T1和T4、T0和T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OHIP-14总分增高,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不同的矫治疗程中OHIP-14得分不同,在治疗早期,OHIP-14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但随着治疗的进行,OHIP-14总分有所下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在不断降低.
作者:陈银妹;李淑华;张晓敏;徐建光;杨梓;王元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压电骨皮质切开术即Piezocision技术在解除下牙列拥挤病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需减数四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正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平均分为Piezocision组10例和传统正畸组10例,对两组下牙列拥挤的排齐时间、牙根吸收及术后的疼痛不适进行对比,使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iezocision组下牙列拥挤解除所需时间(93.10±10.20)d较传统矫正疗程(120.30±8.0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排齐前后两组牙根长度均无明显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ezocision组术后1周内患者诉疼痛不适和术区肿胀,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Piezocision技术能够加速解除下牙列拥挤,且不伴发牙根吸收发生的风险,患者对该技术在治疗中应用的接受度较高.
作者:艾琦;王银龙;徐建光;沈军;朱思姮;胡露露;杨梓;五味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术在大腿及臀部塑形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对笔者科室收治的16例要求行大腿及臀部塑形的女性就医者,采用Body-jet水动力吸脂术进行双侧大腿及臀部脂肪抽吸.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患者对臀部塑形效果不满意,自觉抽脂不足,术后半年行二次手术后达到满意效果,其余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吸脂部位凹凸不平、血肿、瘀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双侧大腿及臀部对称性好,局部轮廓自然,达到了良好的塑形效果.术前平均腿围值为(52.00±0.68)cm,术后6个月为(48.00±0.2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ody-jet水动力吸脂术行大腿及臀部塑形,塑形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脂塑形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璇;吴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