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怡帆;瓦庆彪;何梅;陆洁;谢洪霞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手部感觉功能、活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手部感觉功能、活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手部感觉功能、活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持续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预后恢复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德斌;栗鹏程;邱勋永;林崇正;吴开丘;陈鹏;王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敏感性皮肤是指对于通常不会引起不适感觉的刺激,出现不适症状(包括:刺痛、烧灼感、疼痛、瘙痒和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针对敏感性皮肤的诱因进行健康教育,可应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拮抗剂、μ阿片样受体激动剂以降低升高的神经敏感性,从而改善烧灼和刺痛感.应用医学护肤品、益生菌可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而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低强度激光及光疗等均有助于减轻敏感性皮肤的炎症反应,本文就敏感性皮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丛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空气污染物中各种颗粒物及其他物质对多种疾病患病率、致死率均有影响,其中对于皮肤的影响亦日趋受重视.本文就空气污染物与相关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方法的基础、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王小燕;Juliandri;马仁燕;周炳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红蓝光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收集所有红蓝光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1篇文献,104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口服药物相比,红蓝光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座疮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7.31,P<0.0000l,合并后的OR=3.25,95%的可信区间为:2.37~4.46.结论:红蓝光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于丽源;张瑶;刘坚;方险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对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科室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骨骨折患者160例,均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骨骨折外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合并下鼻骨骨折外移术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外貌美观及鼻腔通气功能,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托槽粘结剂的种类以及喷砂、漂白对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以期为牙面美容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笔者科室因正畸治疗需求而拔除的前磨牙50颗,并将其分成A组(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B组(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C组(空白对照组)16颗,依次进行托槽拆除去粘结、染色、去色处理后,比较三组粗糙程度及颜色参数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去色处理后的效果.结果:三组托槽去粘结后的表面粗糙程度结果:A组>B组>C组;染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减小(P<0.05),a*、b*值均明显增大(P<0.05),且A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喷砂、漂白后三组的粗糙程度结果:B组>A组>C组;三组着色牙不同去色处理后的牙面粗糙程度比较:喷砂>漂白>空白对照;去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升高(P<0.05),a*、b*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经漂白处理后各值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喷砂处理(P<0.05).结论:正畸托槽粘结材料可选用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对牙面的美容修复可采用漂白处理,同时辅以抛光技术,以巩固临床疗效.
作者:吴中华;梅国霆;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美容护理干预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5年8月-12月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2016年8月-12月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美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伤情评估时间、缝合准备时间、瘢痕增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美容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面部外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碧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中面部年轻化的12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透明质酸填充面部,观察组于骨膜表面注射,对照组于真皮内注射.对比两组就医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就医者注射1个月后,动态和静态中面部皱纹、皮肤软组织松弛状态均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疗效持续维持.术后6个月观察组就医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观察组就医者满意度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6,P<0.05).结论:与真皮注射相比,骨膜表面注射透明质酸用于面部年轻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袁智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材料学的发展促进口腔修复学的发展甚至飞跃,其中口腔传统修复材料影响口腔微生态的改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RPDs)基托树脂的改性做出了大量研究.纳米粒子因具有光、磁、催化以及润滑等独特性质,作为填充材料有望提高材料的韧性、刚性及硬度,并同时具备抗菌性.因此,出现了许多改性RPDs基托树脂,其中之一是在树脂基托中加入纳米粒子添加剂以增强其抗菌性及机械性能,而良好的机械性能是RPDs发挥功能作用的前提保障.本文就加入纳米粒子添加剂后的RPDs基托树脂修复材料机械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口腔临床医生口腔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翟羽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矫治成功的19例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直接关闭缺牙间隙,6例患者开大间隙配合修复,1例患者拔除对侧第二前磨牙关闭间隙,7例患者拔除对侧第一前磨牙或侧切牙(畸形)和下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关闭间隙.矫治后牙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对齐,磨牙中性或完全远中关系.结论:对于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根据缺失牙数量、缺牙间隙和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设计,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晔;马文盛;卢海燕;侯彦;葛晓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随着对增生性瘢痕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揭示其部分发病机制,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实践中也未见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标准,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西药及一些辅助治疗为主,但因其有创性、复发率高等原因,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增生性瘢痕做了大量的关于中医药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就当前中医药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明;柯友辉;柯晨;赖敏;苏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颌阻生智齿对邻牙健康的影响,并探讨智齿拔除术后邻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门诊部接受治疗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85例,共227颗智齿,评估智齿拔除前邻牙健康状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智齿对邻牙的健康损害程度较深,牙体、牙髓及牙周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累及,牙周累及程度轻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早期智齿拔除是预防或减少邻牙损害好的方法.
作者:韩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表缺损及瘢痕的整复手段也越来越成熟.皮瓣手术,无论是修复体表缺损或是瘢痕整形,带来的创伤都较大,且操作技术要求高,存在术后创面外观臃肿.人工真皮的诞生给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带来了新的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的弊端,而且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外观令人满意.随着人们对外观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真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将人工真皮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宋德恒;刘继松;郝擎宇;陈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96例行隆乳术的成年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诱导开始时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就医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术毕时(T3)、苏醒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记录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就医者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T3时点MAP、HR均明显低于T0,对照组T1、T2、T3、T4时点MAP、HR均明显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1、T2、T3、T4时点MAP、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就医者诱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就医者头晕头痛、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隆乳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效果显著,有助于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杨德利;翟培明;李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数字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上下颌前牙区需要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DSD美学修复,对照组使用常规美学修复,修复完成后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让两组患者对修复体的形态、色泽、舒适度、边缘密合性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美学修复效果比较,实验组的修复体形态、色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舒适度和边缘密合性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SD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在前牙美学修复的应用中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美学修复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条件和途径.
作者:沈琳;彭国光;夏炜;吴美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的临床效疗.方法:选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末次治疗后3个月,82%患者皮损改善率超过60%,有效率为100%.结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安全且疗效确切.
作者:邹平志;刘斌;姜任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本组共65例就医者,于大腿根部内侧获取自体脂肪并纯化,静脉采血经处理获得PRP,PRP与自体脂肪按1:3比例混合后注射于面部凹陷处.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64例对术后效果满意,1例自觉改善不明显术后半年行二次填充,所有就医者均未出现脂肪液化、感染、坏死、血肿、结节等并发症.结论:PRP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面部凹陷填充疗效确切,并发症可控,脂肪存活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盖红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以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凋亡破坏为特点,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白癜风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关联很大,其中自身免疫反应过度激活是其重要因素.在机体免疫系统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s)发挥着调节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和皮损处的Tregs存在数量减少和功能减弱的现象.Tregs分泌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插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4(CTLA-4)以及趋化因子CCL22均表达不良.因此,通过靶向恢复Tregs表达异常基因的治疗是当前白癜风研究的热点领域,此外,过继转移Tregs疗法已在白癜风动物模型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进一步阐明Tregs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探索Tregs靶向治疗方法,将为白癜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魏伟;何奕德;李萌;夏宇;隋秉东;高琳;李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瓣转位修复对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骨折内固定术,根据缺损类型选择不同的皮瓣转位修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d,有2例出现皮瓣水肿,1例出现局部张力性水疱,治疗后痊愈,皮瓣存活率为100%.术后10d,皮瓣肿胀Ⅰ度者91例,肿胀Ⅱ度者19例,肿胀Ⅲ度者10例,无肿胀Ⅳ度者.患者术后10d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皮瓣均全部存活,色泽、外形较好,患者对皮瓣美容修复效果均较满意,总体满意率为82.50%(99/12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46±5.27)d;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转位修复治疗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显著,皮瓣存活率高,术后恢复较快,创面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张军;陈万军;刘晓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嗨体?,北京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治疗颈部横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14例就医者使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注射填充治疗颈部横纹,共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3次后,后一次治疗后3个月拍照并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根据Allergan颈部横纹评分(Allergan Transverse Neck Lines Scale)、GAIS(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评价颈部横纹改善情况.结果:14例就医者的颈部横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3次后Allergan颈部横纹评分从治疗前的(2.50±0.85)分降至(1.71±0.83)分,研究者和就医者的GAIS评价结果显示治疗3次后的有效率高达86%,3个月后有效率为71%.治疗后出现少量针点出血及短暂的红斑、水肿、瘀青,均在短期内消退,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嗨体?)治疗颈部横纹安全、有效.
作者:阮柱仁;梁虹;戴杏;陆玲;董荔;胡英姿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