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SHENTU Wei-hui;邓又斌;HUANG Run-qing;黎鹏;WEI xiang;杨好意;ZHANG Yun;熊莉;YU Fen;伍玉晗

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肌存活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灌注, 局部
摘要:目的 探讨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方法 18例准备进行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5天行RT-MCE检查,并于术后3个月再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分析采用18节段分析法,分为运动正常、运动减弱、无运动和反常运动.心肌存活定义为术后超声检查室壁运动明显改善.将造影结果分为3种情况:充盈缺损,造影剂充盈延迟、回声稀疏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回声均匀性增强.其中后两种情况定义为存活心肌.结果 在1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检出109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运动减弱为47个,无运动为56个,反常运动为6个.注射造影剂后回声均匀性增强的心肌节段中有2个节段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术后运动均改善;回声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14个,术前室壁无运动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20个;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1个节段,术后运动均未改善,术前室壁无运动32个,术后运动改善2个.RT-MC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7%、78.9%.结论 RT-MCE能比较准确的判断心肌梗死后心肌的存活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目的 探讨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方法 18例准备进行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5天行RT-MCE检查,并于术后3个月再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分析采用18节段分析法,分为运动正常、运动减弱、无运动和反常运动.心肌存活定义为术后超声检查室壁运动明显改善.将造影结果分为3种情况:充盈缺损,造影剂充盈延迟、回声稀疏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回声均匀性增强.其中后两种情况定义为存活心肌.结果 在1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检出109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运动减弱为47个,无运动为56个,反常运动为6个.注射造影剂后回声均匀性增强的心肌节段中有2个节段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术后运动均改善;回声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14个,术前室壁无运动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20个;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1个节段,术后运动均未改善,术前室壁无运动32个,术后运动改善2个.RT-MC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7%、78.9%.结论 RT-MCE能比较准确的判断心肌梗死后心肌的存活性.

    作者:SHENTU Wei-hui;邓又斌;HUANG Run-qing;黎鹏;WEI xiang;杨好意;ZHANG Yun;熊莉;YU Fen;伍玉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MR常规序列及弥散成像对肝癌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利用兔VX2肝癌模型不同时间在MR T1WI和T2WI 及DWI的表现,从而探讨DW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0只新西兰实验兔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瘤组织块注射法进行种植制作VX2肝癌模型.分别在种植后第4天、1、2、3周进行MR T1WI、T2WI、T2WI SIR 和DWI扫描.观察不同MR检查方法在肿瘤肿植后不同时间对肿瘤的检出率.结果 30个实验动物,肿瘤种植成功25例,成功率81.25%.种植后第四天各种检查方法即可显示肿瘤灶,DWI、T1WI、T2WI 和T2WI SPIR和的检出率为别为80%、 60%、 72%、 72%,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别.第1、2、3周MR各序列检出率均为100%,在种植4天和1周后各检查方法检查率的比较中,DWI没有显著差别,其它检查方法有显著差别.结论 DWI是检查肝癌比较敏感技术,受肿瘤血供的影响很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者:范义;LIU Jing-hua;胡卫东;XIANG Li;梁冰;ZHANG Xue-li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颞叶内侧癫痫全脑灰质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分析

    目的 应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分析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全脑灰质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23例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其中右侧病变11例,左侧病变12例),13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全脑扫描,应用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获取三维结构图像.数据分析采用以SPM 99 软件包为基础的全自动VBM技术进行处理.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显示了患侧和对侧海马,以及丘脑、扣带回等边缘系统结构灰质密度的减少.额叶及小脑皮层等结构也显示弥漫灰质密度的减少.结论 VBM法操作简单,不但可检测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结构的异常,还可显示海马结构以外弥漫脑灰质结构的异常.

    作者:于爱红;LI Kun-cheng;李琳;SHAN Bao-ci;王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WI技术在对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在3.0T MR成像系统上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 DWI)、MRA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11例同时行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7例行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1H MRS检查.SWI采用新的高分辨率3D-GRASS序列, 图像后处理采用GE公司Advantage workstations AW4.2工作站和小密度投影,获得脑静脉血管图.结果 18例脑梗死病变在DWI图像上均显示高信号,16例MRA可见脑内动脉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包括1例颈内动脉闭塞).11例PWI显示梗死区脑血流灌注异常,9例灌注减低,2例灌注增高.SWI见10例梗死区静脉血管减少,2例完全缺失,5例静脉血管分布正常,1例增多;其中3例合并出血,1例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内血栓,与MRA图像动脉阻断区位置一致.结论 磁共振SWI技术在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SWI在急性期脑出血检测和潜在的评价脑组织可存活性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GAO Ming-yong;谭湘萍;LU Rui-lia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肌作功指数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慢性肾衰竭患者51例,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3组:氮质血症组(Ⅰ)、肾衰竭组(Ⅱ)和尿毒症组(Ⅲ),对照组(Ⅳ)30例,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IVST、LVPWT),输入患者身高及体重计算心肌重量指数(LVMI);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以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并计算E/A比值,测量E峰减速时间(DT);测量二尖瓣口相邻两个频谱相距的时间(a)及左室射血时间(b),根据公式Tei=(a-b)/b计算Tei指数.结果 Ⅰ组IVST、LVPWT、LVEDd以及LVMI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Ⅱ组IVST、LVPWT较对照组增厚 (P<0.05),LVEDd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Ⅲ组IVST、LVPWT、LVEDd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Ⅱ组及Ⅲ组LVMI较对照组增加 (P<0.05).各组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Ⅰ组 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Ⅰ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相关分析显示:Tei指数与LVMI(r=0.72,P<0.05)及IRT+ICT(r=0.59,P<0.05)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左心重量指数增加;处于治疗状态的各阶段慢性肾衰竭主要以舒张功能减退为主.左心Tei指数有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该指数可作为评定左心整体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赵文莉;CUI Yuan-ping;徐晋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肺癌患者318例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目的 对不同病理类型老年肺癌患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318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表现为脊柱孤立性浓聚灶的35例加行断层显像.结果 ①318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74例,转移率23.3%.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为多见(58例),其次为中轴骨(46例),再者为骨盆、四肢骨、颅骨.胸部与中轴骨的转移率高于其他部位(P<0.05).②腺癌135例,鳞癌122例,其他61例,腺癌的骨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01).③112例行全身骨显像随访,随访期间19例出现骨转移.④病程1~3个月时发现骨转移的患者(52例)显著多于其他时间段(P<0.001).结论 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肺癌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疗效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袁瑛;顾兆祥;TANG Xi;姜建隽;ZHANG Rong;何薇;JIANG Mao-s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排螺旋CT纵轴分辨力和图像噪声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不同成像参数对图像噪声、纵(Z)轴分辨率或断层灵敏度曲线(SSP)的影响,确定多排螺旋CT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匹配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头部和腹部扫描条件,选取不同的重建层厚、准直器宽度、螺距、卷积重建算法对不同测试体模进行扫描,比较不同参数对断层灵敏度曲线和图像噪声的影响.结果 ①SSP测试结果:当螺距和重建层厚保持不变,使用三种卷积重建算法重建测量得到的SSP曲线的半高宽(FWHM),即有效层厚基本保持不变.对于相同的重建层厚,改变螺距时SSP的FWHM基本保持不变.②图像噪声测试结果:准直器宽度、螺距相同时,随着层厚的增大,图像噪声有明显降低;层厚、螺距相同时,准直器宽度减小,图像噪声降低(P<0.05).对于相同的准直器宽度,螺距改变时,图像噪声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对于多排螺旋CT,卷积重建算法、螺距和准直器宽度的变化对SSP的影响很小.螺距的变化对噪声的影响不大,而层厚和准直器宽度的选择对图像噪声影响明显.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图像质量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佳方案.

    作者:白玫;LIU Bin;郑钧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侧真性胸骨角伴颈肋、叉状肋变异1例

    患者男,43岁.单位常规体检来我科拍胸片,问诊无既往史、外伤史及现病史.胸部多体位X线透视及CR检查所见:胸廓及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右侧锁骨形态略粗大,胸骨柄上缘两侧各有一个骨性突起,均位于第1前肋和锁骨胸骨端之间,其内可见骨小梁结构,骨皮质与胸骨柄皮质延续,左侧突起横向走行,长约1.0 cm;右侧突起呈牛角状上翘,长约4.5 cm.

    作者:吕正飞;YU Bao-lin;姜东石;朱承斌;孟德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50例腹腔脏器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其中包括肝脏良恶性肿瘤196例,胆囊癌及胆囊良性病变39例,胰腺良恶性病变15例, 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 造影剂SonoVue 2.4 ml静脉注射后,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胆囊癌快速不均匀增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胆囊良性病变及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连续;胰腺癌造影剂快速进入,消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胰腺炎性肿块造影后回声与胰腺一致,或造影剂不进入.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ZHOU Qi;姜珏;LIU Bai-ling;雷小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脏寄生虫病误诊肝癌1例

    患者女,65岁,右上腹疼痛40余天.血常规:WBC 8.5×109/L,中性粒细胞 58.2%, 嗜酸性粒细胞21.9%,淋巴细胞14.2%.超声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实质回声尚可,于肝右前叶中部、第一肝门部及肝右前叶下段可见3.2 cm×2.8 cm、2.4 cm×1.5 cm、3.3 cm×1.7 cm偏低回声团块(图1),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CDFI示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

    作者:邱璇;ZHANG Yun-shan;贺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DWI与1H MRS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MRS)是目前较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二者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得的信息.DWI及MRS在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分级、肿瘤边界的界定、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本文就DWI及1H MR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SHEN Jin-dan;沈桂权;FAN Guang-m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频彩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高频超声测量甲状旁腺的数量、直径、周长、面积及其血流情况与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SHP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96例患者共检测到增生的甲状旁腺132枚,平均数量为(1.9±0.7)枚;平均直径为(0.63±0.43)cm,平均周长为(2.03±1.18)cm,平均面积为(0.46±0.36)cm2.增生的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中下极,呈实性低回声,形态多样,血流信号较丰富;增生甲状旁腺数量不同,其各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PTH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反映增生甲状旁腺大小的指标--直径、周长、面积与血钙、血PTH呈正相关性,与血磷无相关性.结论 高频彩超检测的甲状旁腺直径、周长、面积与血钙、血PTH呈正相关性,可间接反映SHP病情程度,在SHP的诊断与治疗中不失为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

    作者:LIU Hong-mei;夏琼;WU Feng-li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乳腺癌X线钼靶及高频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X线钼靶、高频超声检查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优缺点,探讨二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有X线钼靶与高频超声检查,病灶直径≤1.0 cm,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7例小乳腺癌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钼靶与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4%(19/27)、77.7%(21/27).X线钼靶对小乳腺癌的检出率略低于高频超声,对乳腺内微细钙化较高频超声更敏感,对合并微细钙化的乳腺小肿瘤及不伴肿瘤单纯钙化的诊断较高频超声更明确;对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及血管征的肿瘤能够诊断,对发生在致密性乳腺或小叶增生显著的乳腺内的小肿块难以做出性质判断.高频超声对肿块敏感,尤其对致密性乳腺中的病变,可清楚显示边缘是否规则,有无毛刺、分叶征象,对于缺少恶性征象的小肿瘤亦不能确诊;对于乳腺内密集钙化灶能够检出,但对于散在的小钙化诊断不明确.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1.0 cm的乳腺癌血流观察有重要意义,11例(52.38%)肿块观察到数量不等的血流信号,表现为点状、星状穿入性血流或环绕性血流,血流阻力指数(RI)>0.7或更高.钼靶、高频超声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2%(23/27).结论 X线钼靶与高频超声检查在小乳腺癌的诊断中可优势互补.

    作者:陈健;XU Hai-feng;牛广明;SU Bing-lia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频线阵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及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高频线阵探头经肛周和腔内探头经直肠检查肛瘘及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ATL超9及Philip HD 11XE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5~10 MHz 高频线阵探头经肛周结合5~9 MHz腔内探头,经直肠对43例肛瘘患者进行检查.其中2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43例肛瘘患者外口(位置、距肛门距离、数目)、走行(曲直、方向、长度)、内口(是否可见,内口距肛门口的距离)、主管和支管(数目、与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以及走行的方向)、肛周脓肿(有无、范围、位置、数目)等进行详细观测和描述.按照检查结果依据肛瘘诊断标准,超声诊断低位单纯型22例、低位复杂型8例、高位单纯型5例、高位复杂型8例.对26例手术患者诊断主管的敏感度92.3%,漏诊率7.7%;诊断支管的敏感度91.7%,漏诊率8.3%,特异度100%.结论 超声诊断能为肛瘘和肛周脓肿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ZHANG Xiao-rong;陈真;PENG Bo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管错构瘤的CT和MRI表现

    1 资料与方法搜集7例胆管错构瘤病人(男4例,女3例,年龄16~70岁,平均51岁)的CT和MR检查资料.其中,3例病人进行了CT、MRI和 MRCP检查,4例进行了MRI和 MRCP检查.这些患者中,3例病人无症状,因US体检发现肝脏多发低回声病灶就诊.4例因腹部疼痛行US检查,US提示胆总管扩张,要求CT或MR检查.影像检查拟诊本病后,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5例病人拒绝肝穿,接受了2~6年的临床随访,肝脏病灶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改变,临床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已排除感染与肿瘤性疾病.

    作者:靳二虎;LIANG Yu-ting;张澍田;吴晓华;李辉;贺文;马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HRCT定量评价哮喘和COPD患者气道壁厚度差异的研究

    目的 用HRCT测量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支气管管壁厚度,并评价两者的支气管壁厚度变化,初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气道重构的差异.方法 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壁横截面的外径D和内径L,通过公式计算出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管腔面积(Al)、气道壁面积(WA)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用统计软件SPSS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三组之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和COPD组的支气管壁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厚,T/D、WA、WA%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管腔较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狭窄(P>0.05),而COPD组支气管管腔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5).支气管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T/D、W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较支气管哮喘组管腔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患者气道管壁面积增大而管腔面积不减小,而COPD患者气道管壁面积增大且同时管腔面积减小.不同的重构模式可反映哮喘和COPD患者炎症发展进程的根本区别.

    作者:辛小燕;HE Wen;谭春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99mTc-MDP骨显像监测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前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表现特征和变化,探讨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和疗效评判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86例MM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并与X线摄片结果对比观察,治疗中动态监测全身骨显像变化.结果 86例患者用骨显像监测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阳性率为97.7%,共发现病灶447处,脊柱、肋骨易受累.其中87.7%骨显像异常表现为放射性浓集:肋骨多为多处点状放射性浓集,脊柱为多处条状放射性浓集.12.3%病灶为放射性减低.骨显像比X线摄片发现病灶多,其与X线摄片发现病灶的符合率为45.3%.治疗监测:缓解期患者有74.3%(26/35例次)可见原病灶放射性浓集程度减低,检查13例次进展期MM骨显像示病灶数增多.结论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对M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MM疗效的动态观察具有监测意义,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作为MM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者:白砚霞;YANG Fang;陆敏秋;PENG Jing-j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0T MRI评价周围型肺癌征象——与常规CT对照

    目的 通过与常规CT对照,评价3.0T MRI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周围型肺癌行3.0T MR 成像,通过与常规CT对照分析周围型肺癌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特征、肿瘤内部结构、瘤周改变及与支气管的关系等的检出及显示能力.结果 3.0T MRI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胸膜改变的显示能力与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0T MRI对显示周围型肺癌边缘特征及小支气管的改变方面与CT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0T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大部分征象,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WU Hua-wei;程杰军;XU Jian-rong;路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部位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人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情况.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反流发生率高,程度重;左室和二尖瓣装置重构方面,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功能更低,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更大;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瓣环面积、后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的增加更为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反流主要决定因素也不同.结论 下壁心肌梗死较前壁心肌梗死反流更严重,其原因主要在于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的不同.

    作者:熊文峰;ZHAO Bao-zhen;王尔松;JIANG Dong;蔡珠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胎儿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为标准切面,快速筛查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形态是否正常.出生后一周内全部进行新生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尸体解剖结果、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及随访结果与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在1200例胎儿中发现10例心脏结构异常,其中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确诊9例:单心室1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1例,三房心1例.另外1例心尖部室间隔缺损产前检查漏诊.显示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 以上述6个切面为标准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可排除心脏复杂畸形.建议在进行胎儿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时增加3~5分钟时间,以六个切面为标准快速进行胎儿心脏筛查,以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率.

    作者:常红梅;DENG Xue-dong;斯蓉华;WANG Pei-n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