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短轴方向运动改变

秦静;张军;张海滨;朱永胜;周晓东;汪奇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速度向量成像, 糖尿病血管病变, 心室功能, 左
摘要: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各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评价VVI技术检测T2DM患者左室室壁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44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以VVI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大径向运动速度(Vs)、大切向应变(Smax)及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心尖部各节段及前、后间隔中部Vs明显减低;B组Smax除侧壁、后壁的基底部无明显差异外,余节段较A组均明显减低;B组心尖各壁、后间隔基底段、后壁中段的SRmax明显减低.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评价室壁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初诊2型精尿病患者48例,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的运动轨迹.分别于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测晕血管收缩期大内径(Ds)、舒张期小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Ep)、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数项指标,评价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服用二甲双胍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s及Dd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p,PWVβ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AC测值明显增高(P<0.001).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较好地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莉君;吕清;马红;王新房;廖云飞;余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VA与LPE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评价聚乙烯醇颗粒(PVA)与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两种材料在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根据临床表现、超声及DSA造影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人应用PVA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B组14人应用PLE行栓塞术.28例患者均应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并注射栓塞材料.术后随访6~30个月观察病人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病灶的体积变化.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100%.A组8例、B组10例术后3月痛经消失;A组6例、B组4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5个月痛经消失.A、B组患者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1.83%,43.59%.术后6个月A组、B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51.63%,52.9%.结论 PVA与PLE两种材料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中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宏伟;邹英华;董燕;伉燕;陈彩珍;隋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源CT显示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与左心结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利用双源CT检测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及其导致的左心结构的改变.方法 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的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63例及正常对照组78例.根据图像测量和计算左心房、左心室壁的厚、相对厚度及相对容积,左心房、左心室腔的大小,主动脉根部和近段的管径及两者之间的比值(主动脉比).当钙化位于瓣膜的边缘、中央或两处均存在时分别定为1、2、3型,同时计算瓣膜钙化的面积及积分值.分析主动脉瓣钙化及其分级对于各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63例主动脉瓣钙化者中,同时合并瓣膜肥厚者7例.1、2、3型钙化的病例数分别为30-16%(19/63)、39.68%(25/63)、30.16%(19/63);钙化位于右、左、后半月瓣或累计两个瓣膜以上分别为9.52%(6/63)、20.63%(13/63)、33.33%(21/63)、36.51%(23/63);在主动脉瓣钙化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左心房壁厚度及相对容积、主动脉近段直径及主动脉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钙化位于瓣膜边缘、中央或两处都存在时,室间隔厚度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F=3.193);主动脉根部及近段直径均与瓣膜钙化面积、钙化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主动脉瓣肥厚未引起左心结构的改变.结论 双源CT可用于显示和评估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及其导致的左心结构变化.

    作者:于德新;马祥兴;王茜;王青;崔凤玉;李笃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胶质瘤PS值与MMP-2和MMP-9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运用CT灌注成像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MMP-2、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3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于接种后1 W、2 W、3 W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每次检查结束后留取鼠脑标本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组肿瘤区PS值均比对侧正常脑组织PS值增大(P<0.01),荷瘤2 W及3 W组肿瘤中心区PS值比相应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1),与荷瘤1 W组比较,荷瘤2 W和3 W组肿瘤中心、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5);肿瘤区MMP-2和MMP-9阳性表达随肿瘤生长而增加;肿瘤周边区PS值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x=0.540,P<0.05).结论 PS值可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肿瘤不同区域血管通透性的动态变化,肿瘤周边区域PS值变化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关丽明;徐克;戚喜勋;方长兴;刘树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早期新生儿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早期新生儿心功能并了解心动周期中各时间间期及其随心率的变化规律.方法 86例出生2天、3天、4天新生儿,采用TDI技术检测早期新生儿二、三尖瓣环运动,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比值(Ea/Aa),E与Ea比值(E/Ea),以及TDI频谱各时间间期.分别以日龄和性别分组,比较组间以及左右室之间上述各指标差异性,并进行时间间期与心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a、Ea/Aa及E/Ea在不同H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性新生儿与女性二尖瓣环左室侧Ea/Aa(0.89±0.31 vs 1.09±0.29,P=0.005)及E/Ea(10.98±2.24 vs 9.38±2.62,P=0.008)、三尖瓣环与二尖瓣环Sa(5.74±0.10 vs 4.30±0.93,P=0.000)、Ea/Aa(0.85±0.25 vs 1.00±0.32,P=0.003)及E/Ea(7.22±2.42 vs 10.09±2.57,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时间间期在不同口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男性新生儿与女性左室总舒张时间(207.14±34.70 vs 230.00±48.16,P=0.013)差异具有显著性;除外舒张后期时间,所有时间间期指标左右室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收缩时间与舒张时间之比约0.54/0.46.心率与舒张早期时间、舒张后期时间强负相关(r=-0.547,-0.687).与心房收缩时间无相关关系,而与等容收缩时间,射血时间均弱负柑关(r=-0.280,-0.374).结论 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日龄间无差异;女性新生儿的心室舒张功能优于男性,而收缩功能无性别差异.左室舒张时间男性新生儿短于女性;右室的收缩早于左室,并且右室的收缩时间比左室长.心率增快主要影响舒张后期时间和舒张早期时间,与心房收缩时间无相关关系.

    作者:张美琴;朱天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罕见幼儿硬膜下血肿骨化误诊1例报告

    患者,女,8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间断发作,见光时疼痛加重,发作时左额顶部钝痛,自行缓减.无明确外伤史.于2007年9-10月间无明显诱因癫痫发作两次,遂来就医.外院头颅CT片示:头颅左额顶部可见梭形等密度影,范围8 cm×8 cm×4 cm,周围钙化,中线明显向右侧移位.印象:脑膜瘤钙化或畸胎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我院核磁共振片头颅检查:左顶部可见一7.1 cm×3.5 cm×3.4 cm不均匀长T1混杂T2信号椭圆形占位病变,边缘为低信号,板障信号中断,左侧脑实质,脑室受压右移(图1、2).

    作者:云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佳期相及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对影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速(>100次/分)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佳期相,评价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对冠状动脉影像质鼍的影响.方法 47 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先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佳收缩期和佳舒张期的冠状动脉影像,再以R-R间期的5%为固定间隔行多期相重建获得多期相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使用多组等级资料的X2检验对总体及各支血管的多期相影像评分进行统计检验,并评价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7例患者平均心率(110.15±7.95)次/分.总体冠状动脉佳期相位于自动重建所选的佳收缩期(86%)、R-R间期的 45%(83%)和40%(83%),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冠状动脉(RCA)的佳期相为R-R间期的45%(95%),左前降支(LAD)为35%(85%),左回旋支(LCX)为40%(77%).平均心率与总体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无相关性,与LCX影像质量呈负相关(r=-0.420,P=0.003),与RCA和IAD无相关性(P>0.05);心率变异性与总体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无相关性,与LAD影像质量呈正相关(r=0.400,P=0.005).结论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舒张期难以获得满意的影像,冠状动脉佳重建期相为R-R间期的40%~45%及自动重建所获佳收缩期,各支冠状动脉的佳期相不同,集中于R-R间期的35%~45%.平均心率和心牢变异性对总体冠状动脉影像无影响,平均心率仅对LCX影像质量有影响,而心率变异性仅对LAD影像质量有影响.

    作者:柴学;张龙江;周长圣;赵艳娥;黄伟;卢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数字化双能量减影技术评价正常人肺纹理的价值

    目的 评价双能量减影和常规数字化摄影两种方法显示正常人肺纹理的价值,旨在为应用双能量减影技术进一步研究肺内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分别摄取常规数字化胸片、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共60张.4位高年资放射医师独立阅片后,评价上述方法显示相应区域肺纹理的优劣.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在双侧肺野的8个区域内,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纹理的显示优于常规数字化胸片(P值均<0.05).结论 在双侧肺野中软组织重叠少、伪影小的区域,胸部双能量减影软组织成像对肺纹理的显示优于常规数字化胸片.

    作者:王刚;陈卫国;郑晓林;蔡裕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MSCT表现,评价MSCT对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52例做回顾性分析,部分病例给予MSCT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23例,小肠18例,大肠5例,肠系膜4例,食管2例.恶性GIST 31例,主要CT表现:肿块直径≥5 cm 27例,29例瘤体内有低密度坏死,肿块边缘分叶状9例.良性21例,肿块直径<5 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CT检查的敏感性为100%,定位准确率为88.5%(46/52),定性准确率为86.5%(45/52).内生性生长23例,外生性生长18例,内外性生长11例.结论 CT可作为GIST的常规检查方法,对GIST的准确定位、定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业斌;王辉;黄建军;袁年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Ⅰ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阴性时,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否可以反映DTC的复发和转移以及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这些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临床随访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经手术和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的DTC患者随访发现11例患者(21.15%)的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40 IU/ml,范围为84.0~5450.0 IU/ml),但血清Tg<0.2 ng/ml;随访期间行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 Ⅰ全身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必要时行全身骨显像、X/CT、B超、MRI检查等.结果 11例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的患者中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Ⅰ全身显像共发现8例患者阳性病灶13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发现阳性病灶8个,其中纵膈转移2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6个,阴性病灶5个(假阴性),其中颈淋巴结转移3个,纵膈和肺转移各1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的灵敏度61.5%,特异性100%,阳性预期值100%;131Ⅰ全身显像发现阳性病灶10个,其中纵隔转移2个,肺转移1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7个,阴性病灶3个(假阴性),其中纵隔转移1个,颈淋巴结转移2个,131Ⅰ全身显像灵敏度76.92%,特异性lOO%,阳性预期值90.9%.结论 当DTC患者上血清Tg处于低水平状态时,如果TgAb水平持续升高,可以作为诊断DTC转移或复发的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DTC复发和转移较敏感,可用于血清TgAb浓度升高而Tg水平阴性时的DTC复发和转移的监测.

    作者:李少华;王自正;邵国强;王峰;张乐乐;蒋娥;孟庆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场动物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实验设计、准备、扫描和后处理的浅见

    近年来,fMR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和动物研究,尤其是日益完善的高场动物磁共振扫描仪及配套设施为动物fMRT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并获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国内已引进高场动物专用7T MRI,为进一步开展动物fMRI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在高场动物fMRI研究各方面仍存在明显的问题.

    作者:鲜军舫;王振常;Qian Yin;Xiping Liu;Chunming Xie;Gaohong Wu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手术或穿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将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螺旋CT判断胸膜侵犯准确率为86.6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8.2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1.2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3.34%,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VEGF的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侵犯和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还与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密切相关(P=0.035,r=0.533).结论 螺旋CT可清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对预后的判断.

    作者:郭华;岳松伟;高剑波;杨学华;周志刚;吴逸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应用型MR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成像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临床应用型MR设备进行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10 只健康Lewis大鼠麻醉后取仰卧位在固定装置内完成MR扫描.应用超导型3.0T MR扫描仪(Siemens Trio Tim)及小正交腕关节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2WI、T1WI和Gd-DTPA增强T1WI的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0.08 mm3.利用工作站专业软件获得脑和脊髓的多方向重组图像.结果 大鼠脑T2和T1加权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胼胝体、小脑、新皮质和脑室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脊髓的对比度较弱.多方向重组图像显示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细节更佳.结论 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及正交腕关节线圈可以获得大鼠脑和脊髓高质量MR图像.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短轴方向运动改变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各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评价VVI技术检测T2DM患者左室室壁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44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以VVI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大径向运动速度(Vs)、大切向应变(Smax)及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心尖部各节段及前、后间隔中部Vs明显减低;B组Smax除侧壁、后壁的基底部无明显差异外,余节段较A组均明显减低;B组心尖各壁、后间隔基底段、后壁中段的SRmax明显减低.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评价室壁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秦静;张军;张海滨;朱永胜;周晓东;汪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巨大十二指肠憩室1例

    患者,男,70岁.反复胸闷、胸痛5年余,再发伴全身乏力4天.查体: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3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轻压痛,左侧卧位明显.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既往有胆管扩张并结石、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陈旧性溃疡及胆囊切除史.

    作者:吕树文;赵兴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耳炎颞骨并发症影像诊断

    目的 分析中耳炎颢骨并发症的 HR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中耳炎颢骨并发症(35耳)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 迷路受侵19耳,其中骨迷路侵蚀8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迷路腔淋巴液受侵10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MRI显示淋巴液呈短T1等T2信号5耳,短T1短T2信号4耳,等T1等T2信号1耳,其中明显强化8耳,轻度强化2耳;迷路广泛骨质破坏1耳,HRCT显示软组织密度影、骨质破坏及死骨,MRI上呈长T1短T2信号及等T1长T2信号,不均匀强化;面神经受侵16耳,HRCT显示面神经管破坏12耳,增粗4耳,MRI显示面神经增粗、异常强化11耳;岩尖炎5耳,HRCT显示岩尖骨质破坏及软组织密度影,MRI呈长T1长T2信号,中心无强化而周边环形强化3耳,明显均匀强化2耳;骨膜下脓肿1耳,HRCT显示乳突外壁骨质破坏,耳周软组织增厚,MRI显示耳后骨膜下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颞颌关节受累1耳,HRCT显示颞颌关节上壁骨质破坏,MRI显示关节窝内长T1长T2信号,中度强化.伴颅外并发症2耳,颅内并发症28耳.结论 HRCT和MRI结合使用可明确中耳炎颞骨并发症类型、部位和范围,给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刘兆会;王振常;鲜军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瓦斯爆炸所致苍白球及海马病变的动态研究

    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不同时期苍白球及海马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对 49 例瓦斯爆炸伤患者脑部进行动态观察,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对照检查;测量苍白球及海马的ADC值,对正常对照组(A组)、患者爆炸后1~3天(B组)及爆炸后2个月(C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爆炸后1~3天内脑部MR检查显示,苍白球病变(12例23侧)及海马病变(7例13侧)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A组苍白球区域、B组病变苍白球、B组正常苍白球、C组病变苍白球以及C组正常苍白球ADC值(×10-4 mm2/s)分别为6.78±0.24、5.12±1.07、6.83±0.54、8.57±2.26、6.74±0.41;B组病变苍白球 ADC值明显低于A组ADC值(P<0.05),C组病变苍白球ADC值高于A组ADC值(P<0.05),B组正常苍白球、C组正常苍白球及A组苍白球三组之间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海马、B组病变海马、B组正常海马、C组病变海马以及C组正常海马ADC值(×10-4 mm2/s)分别为8.75±0.35、6.00±0.64、8.47±:0.57、8.95±2.23、8.72 ±0.69;B组病变海马ADC值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正常海马ADC值低于A组(P<0.05),C组病变海马、C组正常海马与A组ADC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苍白球及海马是瓦斯爆炸伤后易受累的脑区,海马损伤更为普遍.MRI是有效的诊断及评价手段,ADC值有助于定量评价脑损伤的程度.

    作者:赵瑞峰;李树峰;李海学;陈雁卉;晋记龙;李华兵;马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结合新时相划分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例FNH的超声造影资料,并与CT增强或MRI进行了比较.结果 CEUS能够优于CT或MRI连续观察病灶的动脉相、门脉相、实质相、延迟相的声像图变化,观察到FNH的典型表现动脉相由中心呈轮辐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延迟相持续增强,部分病例可有中央星状瘢痕.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新的时相划分对于FNH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路小军;黄道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个体间差异研究

    目的 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 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肺肿块的边缘、轮廓、分叶、棘状突起、毛刺、密度、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洞、钙化、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病变的良恶性共13项观察指标.观察者一敛性用Kappa值(K值)判定.结果 病灶的良恶性判定在任何两位观察者之间存在适中~较高的一致性(其中观察者1与观察者2对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79.59%(39/49,K=0.435,P=0.001);观察者2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5.71%(42/49,K=0.644,P=0.000);观察者1与观察者3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1.63%(40/49,K=0.422,P=0.002).其余12项CT征象中,肿块的轮廓识别一致性中等;棘状突起、毛刺、密度、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血管集束征识别一致性差;轮廓、分叶、空泡征、空洞、钙化、胸膜凹陷征的识别一致性在个体之间不同.结论 不同资历的影像科医师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征象的识别率存在差异.

    作者:王秋萍;张蕴;牛刚;强永乾;闫锐;李自成;郭佑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对前列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波谱代谢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初步评价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在前列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进行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检测,测量波谱代谢产物(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line+Creatine)/Citrate,Cho+Cre/Cit]的比值.结果 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征实BPH 32例,PCa 16例,BPH和PCa患者Cho+Cre/Cit比值分别为0.58±0.28、2.60±1.88(F=24.84,P=0.000).结论 BPH和PCa的波谱代谢物比值差异显著,单体素1H-MRS有助于前列腺病变的定性诊断.

    作者:刘金来;沈钧康;钱铭辉;王灌忠;杨晓春;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