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脾梗死2例报告

敖萍萍;哈斯;房秀霞

关键词:脾梗死, 超声检查
摘要:病例1,男,63岁.因左上腹无诱因出现疼痛4天就诊,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平卧加剧,坐位缓解.超声检查(图1):脾厚58 mm,长150 mm,脾内中上部见48 mm×20 mm、56 mm×45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内部呈网状,周边呈不规则稍高回声;CDFI示:低回声区无彩色血流;肝、胆、胰未见异常回声.超声提示:脾大,脾内多发病灶,考虑脾梗死可能.外院CT检查提示:右髂动脉起始部血栓形成.本院CT检查提示:脾大,脾脏大面积梗死及右肾部分梗死,右髂总动脉狭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MRI在体观察单叶与双叶式人工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

    目的 应用MRI评价两种在体人工心脏瓣膜Medtronie-Hall(M-H)单叶和Sorin双叶机械人工心脏瓣膜功能.方法 对7例置换双叶机械瓣、6例单叶机械瓣的13例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进行MR血流速度测量,于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为人工瓣环直径的0.5、1.0及2.0(0.5 D、1.0 D、2.0 D)处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应用血流分析软件得到平均前向流量、平均反向流量、平均净前向流量、单位体表面积平均净前向流量、平均速度、峰值速度、平均净前向流量面积,采用MATLAB 6.5软件进行2 D及3 D血流图形重建.结果 M-H单叶瓣组和Sorin双叶瓣组的血流参数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MR血流速度剖面图两组显示不同:M-H瓣组3个层面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呈现右手螺旋血流模式,而Sorin瓣组仅2.0 D层面有右手螺旋的趋势.结论 M-H单叶瓣和Sorin双叶瓣都能保证生理需要的血流量,但M-H单叶瓣的血流模式可能更接近生理血流.

    作者:王永梅;张兆琪;曾文;吕飚;范占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

    患者,女,26岁.右肩关节胀痛,活动障碍5个月.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胀痛,活动障碍,右臂肿胀.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病史.无遗传史.体检:右肩关节宅虚,未扪及肱骨头,Dugas征阴性.无压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45°,右卜肢感慌较左上肢减弱,右桡动脉搏动可.

    作者:陈华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脾梗死2例报告

    病例1,男,63岁.因左上腹无诱因出现疼痛4天就诊,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平卧加剧,坐位缓解.超声检查(图1):脾厚58 mm,长150 mm,脾内中上部见48 mm×20 mm、56 mm×45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内部呈网状,周边呈不规则稍高回声;CDFI示:低回声区无彩色血流;肝、胆、胰未见异常回声.超声提示:脾大,脾内多发病灶,考虑脾梗死可能.外院CT检查提示:右髂动脉起始部血栓形成.本院CT检查提示:脾大,脾脏大面积梗死及右肾部分梗死,右髂总动脉狭窄.

    作者:敖萍萍;哈斯;房秀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中、重度三叉神经痛患者,在Hartel前入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抵达卵圆孔、触及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7 cm时停止穿刺,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重建影像的指导下穿刺.结果 所有穿刺均成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穿刺.结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穿刺和定位效果.

    作者:公维义;黄其健;陈华;王保国;金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显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冠状动脉

    目的 研究64层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技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冠状动脉(CA)的显示价值.方法 对31例复杂CHD患儿进行64层CT检查,其中20例患儿同时进行心电门控及非心电门控扫描,按5级评分法分别观察两种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成像质量.结果 与非心电门控扫描相比,所有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均优于非门控模式.除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远段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外,余各节段成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扫描模式对CA近段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远段的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门控扫描能较好地观察CA的开口及近段的走行,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术前诊断需要,可作为复杂CHD推荐扫描模式.该扫描模式下可疑CA异常开口、走行时需加扫心电门控模式,从而进一步显示CA的细节.对于临床高度关注CA位置的病例应常规进行心电门控扫描.

    作者:杨明;滕皋军;莫绪明;刘斌;吴旻;靳激扬;张新荣;唐文伟;高修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TPI与MELD评分对肝移植前肝功能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与MELD评分对肝移植前肝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22例CTP分级C级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及20例埘照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移植前HAP、HPP、TLP和HAI,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各项CT灌注参数与MEL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移植前肝硬化组HAP、HPP、TLP、HAI(%)分别为(38.85±4.09),(59.77±7.97)、(98.63±8.83)ml/(min·100 m1)和(39.55±4.31)%.慢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脏的灌注值与临床评价肝功能的MELD评分存在负相关的关系,MELD与HPP(r=-0.814,P=0.000)、MELD与TLP(r=-0.775,P=0.000).结论 CT灌注参数可反应肝移植前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其与MELD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寻航;黄仲奎;龙莉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光学分子影像学及其应用

    光学分子影像学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牛物医学影像技术,它可以利用生物自发光或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在分子和细胞层面上对在体的特定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光学分子影像学同磁共振、核素成像等技术相比,具有无创性、高敏感性、成像价格低、近红外荧光穿透力强等优点.光学对比剂,特别纳米颗粒、纳米壳和量子点发展迅速.近红外(NIR)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在转化到人类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当前光学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学、医学和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石立兴;张继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鼠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MR与病理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大鼠心搏骤停和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SD大鼠20只,分为心搏骤停复苏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心搏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行心室致颤和复苏,后者行手术操作,不致颤和复苏.复苏组在复苏前及后,对照组在术前及术后1 d、3 d、7 d、14 d,行MR T1wI及T2WI检查,观察脑组织信号强度变化,并测量脑组织与肌肉信号强度比及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复苏组MR表现为双侧海马及颞叶局灶性异常信号区,而对照组未见异常信号.1~7 d复苏组海马缺血损伤T1WI及T2WI信号强度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2、0.00~0.04<0.05).其改变在1~3 d达高峰,14 d逐渐恢复正常.颢叶缺血损伤T1WI信号强度比在1~3 d、T2WI信号强度比在1~7 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41、0.00~0.03<0.05),其改变在1~3 d达高峰,7 d逐渐恢复正常.脑缺血损伤后24 h海马CA1、CA3、DG区和颞叶皮层等部位即出现死亡细胞,7 d时达高峰.DG区死亡细胞相对于海马其他区及颞叶皮层较少,而海马CA1区则相对其他区为多.结论 大鼠脑复苏后颞叶及海马发生缺血损伤,海马部位较颞叶持续时间长,MR可动态反映复苏后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和损伤程度,可作为心搏骤停和复苏后全脑缺血损伤评价的有效手段.

    作者:成丽娜;沈君;符岳;段小慧;钟小梅;黄子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模拟心率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模拟心率对心电压过低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方法 对29例心电压过低患者,经呼吸训练,获取屏气后心率平稳期的时间和心率值,设置模拟心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 2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共计290段冠状动脉,其中129段冠状动脉显示为优,107段冠状动脉显示为良,优良率达到81.38%;屏气后扫描和屏气≥8 S后扫描2组图像质量的优等率分别为27.78%、52.00%,X2检验P<0.05,两组图像优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模拟心率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迎洪;刘红艳;王艳;任永芳;张林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血流灌注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经静脉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评价冠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CA)造影结果,按CA狭窄程度将其所供应的心肌节段分为A组、B组及C组,其中C组再按有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成有侧支循环形成的C1组及无侧支循环形成的C2组.对25例冠心病患者及1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RT-MCE,从MCE再灌注充盈曲线获得平台期峰值强度(A值)和曲线上升斜率(β值)分析心肌灌注.结果 定性分析:病例组中有271个心肌节段MCE表现为灌注良好,81个心肌节段MCE表现为低灌注.定量分析:①A组及C1组的A值、p值及A×β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及C2组的p值、A×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β值分别为0.67±0.57 vs 0.97±0.65,0.65±0.80 vs 0.97±0.65;A×β值分别为4.51±3.89 vs6.86±5.61,3.18±3.10 vs 6.86±5.61,P<0.05).③当无侧支循环开放时,β及A×β值均随着CA狭窄程度加重呈不同程度递减,侧支循环开放,可能会高估CA狭窄时的心肌血流灌注.结论 在静息状态下,RT-MCE可较好地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的心肌血流灌注异常.

    作者:李燕;吕清;王新房;王静;丁尚伟;陈明;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密度口服阳性对比剂对PET/CT图像质量及标准摄取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密度口服阳性对比剂对PET/C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 60例PET/CT显像患者,显像前常规口服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1000 ml,其中14例患者肠道内发现多处高密度残留钡剂.所有患者均同时采用CT及137Cs两种衰减校正方法,分别重建CT衰减校正(CTAC)、137Cs衰减校正(CsAC)图像.选择所有患者胃肠道内泛影葡胺充盈区、无对比剂充盈区、臀部软组织区以及14例患者高密度钡剂充盈区勾划感兴趣区(ROD.比较各感兴趣区CTAC和CsAC的平均SUV差异.以及CTAC、CsAC的图像差异.结果 在所有正常软组织区、无对比剂充盈区以及泛影葡胺充盈区,CTAC和CsAC的平均SUV无显著性差异.在高密度残留钡剂充盈区,CTAC的平均SUV明显高于CsAC(t=3.451,P=0.018).其差异与CT值成正相关(r=0.445,P=0.021).比较所有图像,正常软组织、无对比剂充盈区、泛影葡胺充盈区CTAC和CsAC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在高密度残留钡剂充盈区.CTAC图像上可见FDG高摄取伪影,而CsAC图像为正常摄取.结论 低密度口服泛影葡胺对PET/CT显像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无明显影响,高密度钡剂可使PET/CT的sUV明显高估,且可出现不同程度的FDG高摄取伪影.

    作者:黄克敏;冯彦林;贺小红;余丰文;刘德军;温广华;袁建伟;杨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脏组织的损伤效应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在换能器摆动模式下对离体猪肝脏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 离体猪肝脏组织分为换能器摆动组和换能器固定组,采用该装置在不同辐照时间和辐照深度下分别进行定点脉冲辐照,测量生物学焦域体积及其中心距组织表面距离,并取靶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间生物学焦域体积测值以及换能器摆动组生物学焦域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与预设辐照深度间的差异,并分析辐照深度及辐照时间对生物学焦域的影响.结果 辐照靶区形成凝固性坏死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在相同辐照剂量下,两组所产生的生物学焦域体积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学焦域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与预设辐照深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辐照参数下,生物学焦域体积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大,随辐照深度增加而减小.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在换能器摆动模式下对离体猪肝脏组织可产生有效、精确的损伤,生物学焦域与辐照时间和辐照深度有关.

    作者:龚静吉;谢明星;张静;范良志;罗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脂肪肝的磁共振检测与对照分析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和氢质子波谱分析对脂肪肝定量榆测的影像技术和临床廊用.方法 收集弥漫性脂肪肝病例27例,同期进行体重指数(BMI)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化验以及(CT、MR检查和氢质子波谱分析(1H-MRS).CT平扫计算肝/脾CT密度比值(L/S)MR检查包括T1WI快速梯度回波(TFE)序列同相位(IP)和反相位(OP)双扫描,T2WI采用快速自旋同波(TSE)序列和谱线衰减翻转恢复序列(SPAIR)脂肪抑制技术.应用图像分析软件MRIcro测定T1WI,T2WI各图像上的MR信号值.分别汁算肝脏脂肪含量.1H-MRS应用单体素PRESS序列,采用jMRUI软件包测定水峰和脂质峰峰值,计算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结果 MR T1WI IP/OP序列、T2WI TSE/SPAIR序列和1H-MRS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与CT测定的L/S比值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85(P<0.0001)、-0.71(P<0.0001)和-0.47(P=0.014).血清ALT与CT、MR检查和1H-MRS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MRI和氧质子波谱分析是脂肪肝定量诊断的有效检测办法;1H-MRS能够更精确地反映脂肪肝的严莺程度.

    作者:钟唬;陈洁;程杰军;王文晶;李磊;姚秋英;李岚;路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兔VX2种植性肝癌模型不同生长期的常规MR和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

    目的 初步探讨DWI对监测兔VX2种植性肝癌模型生长特点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4只,采用开腹下瘤组织块穿刺接种法.每只实验兔接种1个部位,将成功建立模型的3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14 d组和22 d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行常规MR序列和DWI检查(b=1000 s/mm2),分别获得不同时间点肿瘤的ADC图,并对全部肿瘤标本按扫描方向切层并行大体病理检查.结果 ①两组肿瘤在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与周围肝实质形成鲜明对比;②14 d组所有肿瘤的ADC图信号均匀,大体病理显示所有肿瘤质地均匀,无坏死囊变区,与ADC图表现一致;22 d组所有肿瘤中心部分在ADC图上均可见斑片状坏死囊变区的信号,且与大体病理所显示的范围基本一致,而在常规T2WI上仅有4例肿瘤中心可见斑片状高信号.结论 DWI检查的ADC图可敏感检出肿瘤的坏死囊变区,在动态追踪肿瘤发生、发展和生长特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作者:汪俊萍;白人驹;孙浩然;赵新;李亚军;杨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异位甲状腺并多发囊腺瘤1例

    患者,女,44岁,右颈部包块进行性长大20年余,气紧、吞咽梗阻5年余入院.查体:右颈部见一融合性包块,质硬、界清、无压痛,气管受压向左移位,甲状腺肿大,质中.CT示:右颈部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边界较清,密度不均,内见大小不等囊变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并见粗大引流血管回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右叶结构不清(图1).延迟2 min肿块强化消退,内见多发斑点及弧形高密度钙化(图2),考虑为血管瘤可能性大.DSA:右颈部见增多、粗细较规则的网状血管,呈多个大小不等团状分布,静脉回流无明显提前;甲状腺右叶明显增大,将气管向左推挤,考虑为右颈部多发血管瘤.需除外富血供良性肿瘤.

    作者:陈光祥;姜梁;黄新文;唐光才;漆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频超声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片包裹治疗犬梭形动脉瘤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HFUS)检测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包裹动脉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血流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超声技术在实验性动脉瘤包裹治疗术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HFUS检测e-PTFE包裹治疗犬颈部动脉瘤过程中不同时间于包裹动脉瘤腔、吻合口和载瘤动脉的内径、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并与未包裹侧动脉瘤模型相对照.结果 HFUS可清晰地显示包裹动脉瘤大小、前后壁、夹层以及吻合口、瘤腔、载瘤动脉之血流动力学改变.e-PTFE片包裹治疗成功率为(7/8)87.5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相互印证.结论 e-PTFE对实验性梭形动脉瘤包裹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HFUS可作为影像学动态检测的佳方法.

    作者:杨璇;龚渭冰;张雪林;张文清;李绍林;包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兔急性肺栓塞后左、右肺动脉流量差异变化

    目的 探讨兔急性肺栓塞(APE)后左、右肺动脉流量差异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兔APE模型,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APE模型前、后的左、右肺动脉流量差异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兔APE模型23只,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获结果显示APE后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血流速度、VTI、Flow均较栓塞前减低(P<0.05),△VTI/mean、△Flow/mean均较栓塞前增大(P<0.05),单侧为重肺栓塞显著.结论 APE后左、右肺动脉流量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左、右肺动脉流量差异变化率(△VTI/mean、△Flow/mean)增大,单侧为重肺栓塞显著.

    作者:丛志斌;任卫东;杨玉洁;李振华;姜镔;卫雪虹;熊文激;白玉洁;BAI Yu-jie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预后判断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常造成永久性痉挛运动障碍(脑麻痹),学龄期25%~50%的患儿表现出广泛的认知和学习障碍,是常见的早产儿脑损伤.影像学是白质病变的确诊依据.本文对WMD的MR诊断和预后判断做一综述.

    作者:祁英;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植入式微波消融猪离体乳腺

    目的 观察植人式微波在离体猪乳腺实质的消融形态和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通过不同时间及功率组合对离体猪乳腺组织进行消融,观察其消融范围及形态.结果 在功率20~60 W,时间3~10 min时微波消融离体猪乳腺组织的形态均为水滴形,可获得(1.65±0.06)cm~(3.78±0.10)cm的长径范围、(1.085±0.05)cm~(2.70±0.00)cm的横径范围和(1.27±0.70)cm3~(15.07±0.21)cm3的体积范围,形态规则.结论 应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对猪离体乳腺组织进行消融,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消融体积及消融形态.

    作者:鲁媛媛;李俊来;梁萍;孙丽萍;王俊玲;张勇峰;鲁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R-PROSET序列观察腰骶神经根(节)解剖

    目的 评价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在显示腰骶神经(节)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3DPROSET序列扫描健康受试者30例.所得原始图像行3D M1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节)的形态和走行,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结果 PROSET序列图像能清晰显示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神经节以及L1~S1水平的节外段神经;L1-2水平的节外段显示稍差.L1~L5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逐渐增加,而S1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较L5水平稍短.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直径、神经节长径、宽径以及面积均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神经根鞘倾斜角则自上二而下逐渐减小.结论 MR-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形态.

    作者:冉鹏程;柴晓明;李松柏;李琳;刘波;刘玉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