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振;单鸿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正常和异常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 健康自愿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统计,应用Philips iE33成像系统采集三维数据,使用Tomtec 4D LV-Analysis CAP2.5软件脱机测量左室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双平面Simpson's法测值比较.结果 ①正常组和冠心病组中,RT-3DE与Simpson's法所测EDV、ESV、SV和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一致性好(P>0.05).②两组中,两法所测EDV、ESV、SV和EF高度相关,但冠心病组相关系数均较正常组相应测值有所降低.③两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在正常组中均小,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有所增加,且冠心病组中Simpson's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增加更为明显,大于RT-3DE法的观察者间变异.结论 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袁莉;王新房;谢明星;吕清;贺林;刘夏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孕妇,28岁,孕17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颅骨光环,脑中线居中,胎儿双顶径32 mm,脊柱连续性好,排列整齐;胎心搏动好,四腔心可见;股骨长22 mm,胎儿腹腔内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4 cm×4.1 cm×7.1 cm,主要位于下腹部,边界清楚,内透声好,可见一直径约7 m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移动.
作者:罗朵朵;董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增强医学图像中的暗区信息和图像对比度,压缩医学图像的动态范围.方法 提出并改进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方法的医学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在3种标准偏差下,求得高斯环境函数;然后使用3种不同的误差函数对医学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将3种标准偏差尺度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后将输出灰度值进行修正,得到可用于显示的结果.结果 改进的MSR算法既可实现低对比度的医学图像增强,又能实现图像的动态范围压缩,能够显著提高暗区医学图像的信息.结论 改进MSR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暗区图像的信息量,其增强后的信息熵是原图像的2倍多,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医学增强方法的不足,能够满足医生临床诊断的要求.
作者:张甲杰;陈树越;刘瑞剑;杨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乳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代谢特征,判断其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结果的57例乳腺病变(恶性32例,良性25例)及12例正常腺体的1H-MRS的代谢特征. 结果 32例恶性病变中有15例于3.23 ppm处出现Cho峰(SNR≥2),12例Cho峰为阴性,有5例采集失败,不能确定有无Cho峰.25例良性病变中,有2例在3.23 ppm处出现Cho峰(SNR<2),3例采集失败,另外20例良性病变及12例正常腺体中均未探及Cho峰.以Cho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平均敏感性为55.6 %±7.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75.5%±6.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4.7%±6.8%.Kappa=0.529±0.104,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H-MRS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目前敏感性较低,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开颜;蒋涛;王钺;翟仁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超声表现及其价值.方法 通过高频超声观察10个正常对照组(20个正常髋关节)与不同Ficat分期ANFH病人(30例病人,48个患髋)的超声表现,并将ANFH病人超声表现、X线平片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FicatⅡ~Ⅳ期的ANFH病人在高频超声下有不同的表现,超声相对于X线平片在观察髋关节积液、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上有优势,但对股骨头骨质增生及囊性变没有帮助.结论 超声能观察FicatⅡ~Ⅳ期ANFH的病变,并提供一些X线平片不能提供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邱逦;苏白海;罗燕;彭玉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方法 分析158例(211个病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图表现,将图像分为0~Ⅳ级,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 良性病变组弹性分级80.3%(139/173)为0~Ⅱ级,而恶性病变中86.6%(33/38)为Ⅲ~Ⅳ级.两组病变的弹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不同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弹性图像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
作者:俞清;徐智章;王文平;毛枫;黄备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利用类点光源的同轴X射线位相衬度成像技术.方法 在北京同步光源4W1A光束线上,分别利用白光束X射线和14 keV单色X射线,采用同轴方式开展生物样品的位相衬度成像实验.结果 位相衬度图像比吸收衬度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衬度更好.结论 对于X射线吸收很弱的样品,位相衬度成像能够得到更好衬度和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利用类点源X射线同轴相位衬度成像技术相对比较容易地被用于临床.
作者:蒋诗平;陈阳;李妹芳;陈亮;熊壮;余永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1H-MRS在肌肉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中的价值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GE 1.5 T MR扫描机及正交birdcage动物线圈(50 mm),对28只成年Wistar大鼠左侧后肢比目鱼肌进行1H-MRS采集.采集到的波谱使用SAGE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细胞内脂肪和细胞外脂肪含量.使用电镜观察肌肉细胞内的脂滴含量.结果 全部大鼠均成功采集肌肉波谱.所有谱线均可以解析位于3.02~3.05 ppm处的总胆碱,1.3 ppm处的肌肉细胞内脂肪和1.5 ppm处的肌肉细胞外脂肪.大鼠肌肉细胞内脂肪含量/总胆碱比值为0.58~5.72,与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内脂肪的含量呈正比(r=0.952,P<0.001).结论 使用1H-MRS可以准确、无创测量肌肉细胞内的脂肪含量,且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作者:刘再毅;梁长虹;刘于宝;王秋实;郑君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利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32只SD大鼠,对其中20只进行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以确定针刺深度;另12只使用21 G 微量穿刺针对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行部分或全层针刺,术前及术后4周、8周行X线及MRI检查,然后行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测量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后,确定适用于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的深度分别为1.5 mm和2.3 mm.X线检查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唇缘样增生,脊柱生理弯曲异常等改变,其中以纤维环全层针刺组为明显;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等征象.MRI检查纤维环全层针刺4周、部分针刺8周后椎间盘信号在 T2WI 上信号强度不同程度的降低、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硬膜囊受压等征象,正常对照组的椎间盘未见信号改变及膨出或突出征象.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纤维环部分针刺组及全层针刺组椎间盘于术后4周时即发生退变,而全层针刺组退变较严重.结论 利用针刺纤维环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创伤小;影像学方法可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动态评估,评价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
作者:洪国斌;崔力扬;沈君;梁碧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不全(CCI)患者MSCT肺灌注成像(MSCT-PPI)与临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住院治疗的CCI患者24例为CCI组,其中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9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共28例.对所有对象的上下两个肺野行MDCT-PPI扫描,在胸膜下肺野12个区域设置兴趣区,获得兴趣区首过期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取强化峰值(PE)、强化增量(PEI)、强化起始时间(TTE)、达峰时间(TTP)、首过时间(TFP)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肺实质灌注量化参数PE、PEI在24例CCI组三个级别间及其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肺实质灌注时相参数TTE、TTP、TFP在CCI组三个级别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TTP在心功能不全组三个级别分别为(17.3±1.0)s、(20.6±2.0)s、(23.8±2.7)s,三个级别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正常组为(18.6±1.6) s,Ⅱ、Ⅲ级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Ⅰ级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时相参数数据均与CCI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24例行MSCT-PPI表明,肺实质血流灌注时相延迟与心功能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有助于心功能异常诊断及分级.肺血流灌注量变化对本研究中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判断无显著意义.
作者:宋建华;缪競陶;解学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多排螺旋CT征象的演变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MSCT基本征象的变化,并与44例中青年肺结核随访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老年组肺叶/肺段实变和腺泡实变融合的发生率72.2%和88.9%高于对照组(22.7%,45.5%)(P<0.05),吸收多发生在4~12个月,对照组吸收多发生在1~6个月.老年组树芽征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43.2%)(P<0.05),5个月吸收;对照组多在3~9个月吸收.老年组空洞性病变20%完全吸收,对照组50%完全吸收.②老年组治疗过程中矛盾反应发生率44.4%高于对照组的9.1%(P<0.05),可出现在治疗后1~9个月;对照组多出现在3个月以内. 结论 老年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征象吸收缓慢,并且容易发生治疗后矛盾反应,熟悉这些转归特征有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并且判断其疗效.
作者:关文华;韩铭钧;李坤炜;秦培鑫;刘小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利用CT良性征象校正FDG假阳性的PET/CT综合分析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胰腺原发良恶性疾患40例,其中胰腺癌27例(手术6例,临床随访21例),急、慢性胰腺炎13例(腹腔镜2例,临床随访11例).分别用单纯SUV测量法和PET与CT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SUV测量法以病灶SUVmax值大于2.5为恶性病变诊断指征,反之为良性.PET/CT综合分析法以PET为主导,CT具有否决权,利用PET/CT融合图像的精确对位,当浓聚热点相应CT表现为明显的良性病变征象时,无论FDG浓聚程度如何,均诊断为良性病变. 结果 综合分析法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是100%;单纯SUV测量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76.9%、90.0%. 结论 CT的良性征象,尤其是炎性渗出征象,对FDG假阳性有校正作用,通过这种校正能够提高PET/CT在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王欣;于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瘤体CT强化程度与其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42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定为30 s(胰腺实质期)、70 s(门脉期)和180 s(延迟期),以2.5~3.0 ml/s速度团注对比剂100 ml,观察胰腺癌胰实质期瘤体强化的程度和形式,结合胰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对胰腺癌胰腺实质期的CT强化情况和病理级别作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高分化腺癌14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为(9.64±2.84) Hu,中分化腺癌16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31.44±5.98) Hu,低分化腺癌12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44.08 ±5.33) Hu,胰腺实质期病灶基本呈等密度强化13例,稍低密度强化15例,低密度强化伴小囊样改变9例,低密度强化伴大片坏死5例.胰腺癌实质期强化程度和形式与其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其秩相关检验结果为r=0.664(P<0.001).结论 胰腺癌实质期可以得到肿瘤的大胰腺-瘤体密度差值,其瘤体强化程度和形式与其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胰腺癌恶性度与其瘤体强化程度成反比.
作者:朱玉春;周伟;张怀信;王建良;沈纪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胸部数字化影像(DR)细节对比功能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胸部外伤且放射科首诊怀疑肋骨骨折的病例,对胸部正位DR肋骨图像进行细节对比后处理,得到标准图像及高对比图像两组,由3名放射医师进行评价,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结果 标准组及高对比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076和0.844±0.059(P<0.05),与标准图像比,细节对比后处理图像诊断准确率更高、假阳性率更低.结论 DR正位肋骨图像经细节对比后处理能提高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姜荣;贺文;王克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产前超声筛查是干预胎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产科超声的发展和高清晰度彩色超声诊断仪的应用使得胎儿畸形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发达国家已制定了妊娠期的标准化检查方案和超声筛查指南,这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围产期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作者:李蔓;吴青青;王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男,45岁.劳累后心悸、气短9个月,近1周逐渐出现咳嗽、夜间不能平卧及颜面浮肿.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血压110/1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作者:曹殿波;杨思睿;孙明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男,17岁.发热、头痛2周,复视,呕吐1天.查体:体温38.7℃,左眼外展位,右眼内收受限,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手指鼻不准,脑膜刺激征阴性,胸部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
作者:陆朝晖;杜宝库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40例正常人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对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三个水平的前间隔和后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即S峰、E峰、A峰)分别进行采集和测量.并在组织多普勒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模式(QTVI)下,分别检测相应的峰值速度,比较两种技术在测量相同部位和时相峰值速度的差异及相关性.同时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短轴同一平面(乳头肌水平)各个节段局部心肌的三个时相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再由两个检测者应用此技术在双盲条件下,对乳头肌水平部分峰值速度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测值与组织多普勒测值较接近,但前者多数略高于后者.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正常组和DCM心衰组有部分数据两种技术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技术检测结果相关性好.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同一平面各个节段局部心肌运动速度进行比较,仅在小部分峰值速度略有差异.两个检测者的重复性检验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在评价心肌局部运动方面是一种可行的、有待开发完善的新技术.
作者:李蕾;李越;张筠;柴亮;赵双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本文总结了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肺静脉回流情况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中,无脾综合征159例,其中61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38.3%),多脾综合征31例,其中5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16.1%).66例患儿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诊断符合者17例(占25.7%),漏误诊49例(占74.3%);66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儿中,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者17例,超声诊断15例(占88.2%). 结论 无脾综合征患儿常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的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他类型肺静脉回流异常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沈蓉;张玉奇;蔡及明;朱俊学;张志芳;陈笋;姚莉萍;吴兰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PROSET序列对腰骶部神经根变异(LSNRA)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应影像表现.方法 采用常规MRI序列和3D PROSET序列扫描108例腰腿痛患者,所得PROSET序列图像均行3D 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3D MIP图像观察双侧腰骶神经根的分布情况.结果 该组病例中有105例的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图像优良率为97.22%;常规MRI序列和PROSET序列各发现LSNRA 3例和14例,显示率分别为2.86%、13.3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x2=6.367,P=0.007);在14例变异中,Ⅱ型变异为10例,占71.43%;其中Ⅱ-1型4例,占28.57%;Ⅱ-2、Ⅱ-3、Ⅱ-4型各2例,各占14.29%;Ⅲ型及Ⅵ型变异各2例,亦各占14.29%.结论 PROSET序列清晰、直观地显示硬膜囊外腰骶神经根的走行及形态;为硬膜外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作者:冉鹏程;柴晓明;李松柏;李琳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