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发展简史:国内研究概况

王新房;刘夏天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国内, 诊断研究, 应用研究, 国际水平, 封闭状态, 成绩, 内超声, 工作者, 中国, 前沿, 临床, 经验, 国家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早开展超声诊断研究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取得过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成绩,处于国际水平的前沿.但因当时我国处于封闭状态,国外对我国当时的成绩了解甚少;另因时间长久,国内同志对早期国内超声的研究工作也渐渐淡忘.以史为镜,探索兴衰,让我们从中汲取教益,故有必要对四十多年来我国超声心动图工作者如何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开展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工作进行简略回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评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力超声探头估测肱动脉血流量评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对照组血流介导性舒张(FMD)与反应性充血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ISH组FMD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血流量的变化均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层后亦未见明显趋势.结论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血流量变化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方法可能不适宜作为评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晚期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作者:勇强;孙慧;李治安;黄葵;赵冬;厚磊;贾妍娜;刘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眼眶容积的螺旋CT测量

    目的应用螺旋CT测量眼眶容积,探讨正常眼眶容积的发育规律.方法应用CT扫描及重建技术测量123例正常眼眶容积,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眼球体积、颧骨间距及眶深的关系.结果眼眶容积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14岁以下男女眼眶容积差异无显著性(r=0.817,P>0.05),14岁后男性眶容积大于女性(P<0.05).眼眶容积与外眶距正相关(P<0.05).眼球/眼眶比率随年龄增长由0.4降至0.26.结论眼眶发育呈线性增长,球/眶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作者:陈哲;郑晓华;谢宝君;袁家骥;喻汉华;李守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曲霉菌病1例

    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咳嗽、咳血、发热来我院就诊,按肺结核治疗无明显好转,来院复诊.化验:血白细胞5.5×109/L,中性0.72,淋巴0.23,嗜酸性0.05.红细胞2.9×1012/L,血沉80 mm/h,血红蛋白115 g/L.痰培养及涂片检查有曲霉菌生长.X线胸部正位片示:右肺上野密度增高阴影,大小约3.3 cm×3.5 cm,其内侧似见弧形影,无钙化灶及卫星灶.肺门大小正常,余肺野未见异常,加摄斜位片见右肺上野见一约3 cm×3.5 cm的空洞影,壁薄,内见一密度增高的球形病灶,透视观察球形病灶在空洞内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图1).X线诊断:右肺曲菌病.

    作者:张振良;吴春德;刘贵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显像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显像的理想剂量.方法用本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7只开胸犬的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将造影剂稀释为10、20、30倍,分别对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其不同的显像效果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造影剂的剂量在稀释10倍至30倍之间时,均是在触发间歇为1:8个心动周期时心肌显像效果佳,此时造影剂在心肌组织内达到饱和状态.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心肌显像效果明显减弱,3级显像的比例明显减少,前壁、后壁心肌和心腔内声学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有不同的显像效果,本实验发现稀释20倍时心肌显像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景香香;王志刚;冉海涛;凌智瑜;李晓东;彭晓琼;杨春江;罗安果;张群霞;郑元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影像学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5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支管状阴影(5例).其中18例支气管肺囊肿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炎性浸润性肺囊肿影像学无特征性,以病灶实质无强化,临床上反复感染为特点;不规则团块影、实性球形影及分支管状支气管肺囊肿以病灶无强化,病灶周围肺野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条索为主要表现;分支管状肺囊肿以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为特征.结论反复发生的感染灶、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状、条索状影,病灶实质无强化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的管状病灶应考虑支气管肺囊肿.

    作者:赵泽钢;谢汝明;周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RI对鼻咽癌T、N分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NPC)的UICC/AJCC(2002,6th)分期和我国1992年福州分期的影响.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前1周内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 CT不能显示咽颅底筋膜,MRI显示清楚;MRI显示茎突后间隙肿块和鼻窦肿块性质较CT明确;MRI显示颅底骨质肿瘤侵犯较CT敏感.根据UICC/AJCC分期标准,28.2%(11/39)的病例发生分期改变,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35.9%(14/39)发生改变.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的侵犯途径和范围,特别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建议NPC临床分期应考虑以MRI为标准.

    作者:胡国清;唐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室间隔缺损三维超声诊断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室间隔缺损(VSD)的心内三维超声虚拟现实诊断.方法建立10个新鲜离体猪心VSD模型,采集三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建立心内三维超声VR系统.结果应用VR技术后,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数目和邻近解剖结构间的关系,均与与解剖后观察结果一致.测量三维重建并虚拟显示后的VSD面积、大径和小径,结果测得数据与实测值高度相关(r>0.95,P<0.01).结论 VR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三维超声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薛海虹;王君;孙锟;陈国珍;洪雯静;余建国;王威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兔移植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与血供

    目的探讨移植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及供血特征.方法将VX2瘤株颗粒(2~3粒)直接接种于兔门脉的不同分支内,于接种后2、3、4周分别行造影检查,将所得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结果种植后2周,ABS丙酮门脉铸型可见门脉分支(4~5级)内微小癌栓,表面见纡曲的微小门静脉;3~4周,癌栓向肝实质浸润,门脉主干癌栓形成,瘤体与癌栓表面有细小门脉供血.结论早期癌栓供血主要为门静脉,中、晚期为动脉与门脉双重供血.

    作者:万智勇;冯敢生;梁惠民;郑传胜;张贵祥;缪竟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血流动力学改变

    目的观察房间隔缺损封闭后右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5例成年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术后48~72 h及3个月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缺损、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瓣口血流多普勒及三尖瓣前叶瓣环运动的组织多普勒频谱.结果术前测量缺损平均直径约(2.2±0.6)cm,均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早期右心收缩期运动速度减低、时间缩短,血流峰值速度及压差降低、射血时间缩短;右房、室间压差降低.3个月后以上参数较术后早期无显著差异,但右室舒张时间延长.结论右心前负荷的降低短期内使右心肺循环高动力状态逆转,在新的前负荷水平达到新平衡.

    作者:王炯;李治安;张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脑梗死半暗带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GELightSpeed 16 MSCT对10例超急性脑缺血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和复查CT.采用两种方法判定半暗带,一种是计算半暗带阈值以判定半暗带(对比法),另一种是将CBV与CBF图上变化不一致的区域判断为半暗带(不匹配法).结果半暗带阈值(CBF%)为0.20~0.66,两种方法间一致性系数Kappa(K)为0.7877.ROC曲线显示对比法的诊断效能高于不匹配法.结论 CT灌注成像判定半暗带的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陈唯唯;漆剑频;肖明;宋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病人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房颤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方法 36例心脏病病人,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16例,7例合并房颤.扩张性心肌病20例,合并房颤者9例;对照组38例,其中孤立性房颤者8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将多普勒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瓣口,距二尖瓣瓣口1 cm、2 cm、3 cm处,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流速,计算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的离散.结果正常人及孤立性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保持不变.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和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合并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随传播距离的加大而递减,不合并房颤者,甚至具有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模式者,这种递减现象仍然存在.结论左室舒张功能早期血流速度的离散是评价房颤及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方法之一.

    作者:吴长君;杨敬源;范春艳;孙琪玮;刘露阳;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患者女,28岁.继往体健,妊娠末期发病,轻微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粘白痰,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顺产一女,产后上述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以心衰收入我院.查体:心界大,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双期杂音,心率80次/分.心电图:双房增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诊断:围产期心肌病,肺部感染.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①左房左室增大,左心室近心尖处可见无数增大的肌小梁向左室腔内突出,错综排列,其间可见大小不等的间隙,心内膜回声极不光滑,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图1);②二尖瓣回声增强,可见部分断裂腱索回声随心搏甩动;③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室短轴缩短率28%,左室射血分数41%.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室腔间隙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二尖瓣少到中量返流.超声诊断:①左室声像图符合心肌致密化不全表现;②二尖瓣部分小腱索断裂;③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吴晓岩;李丽娜;袁彬彬;王莎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RI和核素骨扫描对SARS患者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比较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RN)对SARS患者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诊断.方法对31例怀疑AVN的SARS患者的62个股骨头进行MRI和RN检查.由3位资深影像医师在不知道终结果的情况下分析所有MR及RN检查结果并按照5级法判断进行是否有AVN的诊断价值.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等分析MR及RN对早期AVN的诊断效能的区别.结果 62个股骨头经1年临床随访终确诊17例股骨头坏死,MRI和RN均诊断其中16例.45个正常股骨头,MRI诊断完全正常的股骨头24例.RN诊断完全正常的股骨头11例.MRI诊断AVN的ROC下面积(0.985)大于RN的ROC曲线下面积(0.926),但两者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较RN诊断SARS患者早期AVN更有优势.

    作者:陈雷;洪楠;杜湘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兔肝VX2瘤移植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多层CT灌注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所引起的肝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对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在其接种VX2肿瘤前、后不同时间行肝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肝血流量(HBF)、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的变化规律.结果肿瘤边缘区与非肿瘤区比较:除MTT值降低以外(P<0.01),其他各灌注值如HBF、HBV、HAI、PS均增高(P<0.01).这些变化在接种后5~9天开始产生,随肿瘤生长,各灌注值均有改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肝VX2瘤移植前后可引起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理学特性.

    作者:姜慧杰;徐克;刘瑞宝;张慧博;王强;郭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双重食管癌的综合诊断

    目的探讨综合诊断在双重食管癌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化.方法分析14例双重食管癌的食管造影、CT及内镜资料,研究各项检查的优、劣势以及各项检查综合应用的价值.结果联合应用文中所选的各项检查不仅可以降低漏诊率,而且可以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更为详细、可靠的资料.结论对有可能为双重食管癌的病例应该进行综合诊断,以求降低漏诊率,良好显示病变细节.

    作者:武志峰;朱捷;廖方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室功能评估中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的测定

    在诸多无创性评估心室功能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中,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正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改变对心室功能的提示意义也逐渐受到重视.房室瓣环的运动代表了心肌纤维由基底部向心尖的运动,瓣环运动速度的测定可提供心室收缩期到舒张早期运动状态的信息.DTI获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波形可反映心梗缺血壁段引起的左室壁不协调性,并可用这些参数评价左室的整体收缩功能.三尖瓣环的DTI运动速度可以用于评价与下壁心梗相关的右室功能.因受前负荷变化的影响小,二尖瓣环DTI有助于鉴别二尖瓣的假阴性血流频谱,有助于无创性评估左室充盈压.一些影响房室瓣环DTI运动速度测定的因素目前难以消除,需结合其他多普勒参数和临床表现来分析.

    作者:贺声;段云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

    目的分析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活检确诊的35例壶腹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5例均发现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本身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其中16例经图像后处理,35例均清晰显示肿瘤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结论 MSCT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壶腹部肿瘤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坚;杨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负荷DTI二尖瓣环舒张期波形改变对心肌缺血的提示意义

    目的了解负荷DTI二尖瓣环舒张期波形改变对心肌缺血的提示意义.方法利用DTI观测104例冠状动脉造影(CA)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期4个位点的e波与a波的比值在多巴酚丁胺应用前后的变化,并与C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础状态下DTI二尖瓣环4个取样点的e/a均<1.0时,冠心病的检出率较高,而二尖瓣环4个取样点的e/a均≥1.0时的冠脉病变率低(P<0.01);负荷条件下原本各点e/aann≥1.0的一些病例中出现部分取样点的e/aann<1.0改变,其冠脉病变率增高或有增高的趋势(P<0.05),而试验前后维持e/aann≥1.0波形的病例的冠脉病变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负荷剂量下不同位点的e/aann发生变化使得DTI以e/aannn<1.0为指标提示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和以e/aann≥1.0为指标排除冠心病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

    作者:贺声;朱智明;高连如;张宁坤;赵文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CT和MRI影像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肠管残余和异位组织演变而来,临床比较少见,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其发现与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本文介绍4例经CT、MRI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作者:关丽明;戚喜勋;孙文阁;朱玉森;李延亮;徐克;张强;段红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咽鼓管倾斜位磁共振成像改良方法的探讨

    目的提出一种改良咽鼓管倾斜位MR扫描方法.方法病变组4例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咽鼓管倾斜位MR扫描;正常组4例按照自行设计的改良法进行扫描.结果传统方法只能部分显示咽鼓管及周围解剖结构.改良法可以显示咽鼓管全长,而且适用于按传统方法无法确认的、解剖变异大的儿童咽鼓管扫描.结论改良法将耳鼻咽喉专科、影像学与数学相结合,简便易行,个体针对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悍军;马林;王荣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