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周义成;王涛;刘继红;夏黎明;王承缘
目的探讨全心尖切面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评价心肌缺血的可靠性.方法分析22例冠心病(CAD)患者和18例冠状动脉定量造影(QCA)正常患者的全心尖切面心肌所测左室16个节段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分别比较CAD组中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心肌、室壁运动正常节段心肌及对照组心肌的CVIB、CVIB%及AII%值.结果 CAD组中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心肌CVIB、CVIB%值均显著低于后二者,而AII%值则显著高于后二者.结论全心尖切面所测左室16个节段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能够敏感、客观并比较全面地反映心肌缺血情况.
作者:李东野;常超;高铭枢;夏勇;陈清枝;陈静;王晓萍;吴兰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神经纤维瘤病(NF)的分型及各型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R表现.结果根据NIH诊断标准,7例属NF-11型,表现为皮肤咖啡牛乳色斑,皮下结节,左大腿肿块,左足底病变及椎管内神经纤维瘤;2例属NF-2型,均患双侧听神经瘤.结论结合MRI表现及临床资料,MR能对神经纤维瘤病作出正确诊断.MR平扫对NF的检出和分型有很大的优势.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未见的小病灶.
作者:高晓龙;毛新清;王培军;赵江民;赵小虎;王金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经病理及临床复查证实的脑脓肿9例.行常规MR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脓肿及周围水肿区的ADC、FA值.结果在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腔表现为高信号,水肿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水肿区呈高信号;在FA图上,脓肿与水肿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作者:史瑞华;漆剑频;王承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峡部妊娠是危险而罕见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本病的发生有所增多.本文收集11例峡部妊娠,对峡部妊娠的超声特点、超声监测刮宫等作一分析.
作者:罗红;杨太珠;郭文琪;杨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交锁性膝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交锁性膝关节疾病,讨论其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高频超声提示正确率为81.6%(31/38),其中包括半月板损伤18例、关节内游离体7例及滑膜病变6例.漏诊5例半月板撕裂,误诊1例滑膜软骨瘤病和1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结论掌握不同交锁性膝关节疾病的高频超声特点对疾病的常规筛选和术前诊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国庆;王学梅;董宪普;欧国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50岁,1年前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此次来我院行异体移植肾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显示:移植肾质地良好,色泽红润,动脉搏动明显,大约1 min后输尿管有尿液排出.术后一周,尿量偏少,给予利尿治疗,效果不佳,24 h尿量2000 ml.复查肾功能:BUN 20.2 mmol/L、Cr 230μmol/L.二维超声显示:移植肾大小9.9 cm×5.4 cm×5.5 cm,实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无肾积水及肾周围血肿.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移植肾上部未见血流充盈,无血流信号;移植肾下部血管充盈完整,血流连续性好.超声意见考虑为移植肾上极动脉血栓形成(见图1).本例病人通过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性好转;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肾血供恢复正常,经治疗性诊断,说明超声诊断正确.
作者:张越;蔡江涛;孙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房间隔缺损封闭后右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5例成年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术后48~72 h及3个月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缺损、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瓣口血流多普勒及三尖瓣前叶瓣环运动的组织多普勒频谱.结果术前测量缺损平均直径约(2.2±0.6)cm,均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早期右心收缩期运动速度减低、时间缩短,血流峰值速度及压差降低、射血时间缩短;右房、室间压差降低.3个月后以上参数较术后早期无显著差异,但右室舒张时间延长.结论右心前负荷的降低短期内使右心肺循环高动力状态逆转,在新的前负荷水平达到新平衡.
作者:王炯;李治安;张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GELightSpeed 16 MSCT对10例超急性脑缺血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和复查CT.采用两种方法判定半暗带,一种是计算半暗带阈值以判定半暗带(对比法),另一种是将CBV与CBF图上变化不一致的区域判断为半暗带(不匹配法).结果半暗带阈值(CBF%)为0.20~0.66,两种方法间一致性系数Kappa(K)为0.7877.ROC曲线显示对比法的诊断效能高于不匹配法.结论 CT灌注成像判定半暗带的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陈唯唯;漆剑频;肖明;宋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围绕数字人体微观领域开展量子人体的纠缠态研究.主要内容有量子人体态,包括量子人体态的密度算符与密度矩阵和人体系统混合态的密度矩阵;量子人体纠缠态,包括量子人体自旋为1/2的二粒子的自旋纠缠态、Bell基,人体系统的光子偏振态与双光子纠缠态,人体系统的定域性与隐变量;量子人体纠缠态在人体系统信息中的应用和量子人体态的测量及Winger函数,为数字人体微观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声学造影测量左室容积的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诊断仪分别测量15只犬在无造影、造影状态下的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每搏量(SV).对RT3DE和二维所测LVEDV、SV值,分别与左室实际值、Doppler频谱法SV测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RT3DE造影法相关性高于单纯RT3DE、二维Simpson法和面积长度法(r分别为0.934、0.920、0.846和0.768).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能更准确地定量测量左室容积.
作者:谢明星;邓斌华;王新房;吕清;庄磊;王瑶;张跃力;方凌云;刘夏天;蒲朝霞;袁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咳嗽、咳血、发热来我院就诊,按肺结核治疗无明显好转,来院复诊.化验:血白细胞5.5×109/L,中性0.72,淋巴0.23,嗜酸性0.05.红细胞2.9×1012/L,血沉80 mm/h,血红蛋白115 g/L.痰培养及涂片检查有曲霉菌生长.X线胸部正位片示:右肺上野密度增高阴影,大小约3.3 cm×3.5 cm,其内侧似见弧形影,无钙化灶及卫星灶.肺门大小正常,余肺野未见异常,加摄斜位片见右肺上野见一约3 cm×3.5 cm的空洞影,壁薄,内见一密度增高的球形病灶,透视观察球形病灶在空洞内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图1).X线诊断:右肺曲菌病.
作者:张振良;吴春德;刘贵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显像的理想剂量.方法用本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7只开胸犬的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将造影剂稀释为10、20、30倍,分别对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其不同的显像效果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造影剂的剂量在稀释10倍至30倍之间时,均是在触发间歇为1:8个心动周期时心肌显像效果佳,此时造影剂在心肌组织内达到饱和状态.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心肌显像效果明显减弱,3级显像的比例明显减少,前壁、后壁心肌和心腔内声学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有不同的显像效果,本实验发现稀释20倍时心肌显像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景香香;王志刚;冉海涛;凌智瑜;李晓东;彭晓琼;杨春江;罗安果;张群霞;郑元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围绕数字人体多体系统运动学的力系研究,内容有人体系统的约束力和自由力;人体系统的力对点和线的力矩;数字人体多体系统的力系;数字人体多体系统的特殊力系与等效力系和数字人体多体系统的广义力等,为数字人体多体系统运动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肠管残余和异位组织演变而来,临床比较少见,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其发现与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本文介绍4例经CT、MRI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作者:关丽明;戚喜勋;孙文阁;朱玉森;李延亮;徐克;张强;段红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62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5天.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触痛,右肋缘下可扪及肿大胆囊,Morphy征(+).B超检查:胆囊增大,壁稍厚0.6 cm,胆囊颈内见一直径约3.4 cm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内径0.6 cm.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图1).CT检查:胆囊颈内直径约1.5 cm的钙化影,伴胆囊扩大.诊断:胆囊颈结石,伴胆囊炎(图2).ERCP检查:肝总管上段外侧弧形压迹,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胆囊未显影.诊断:Mirizzi综合征(图3).
作者:欧阳祖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脑梗死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TIA患者123人,采用二维及Doppler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14例患者完成观察,平均随访14.6个月,发生脑梗死12例,其中无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年发生率为1.9%,稳定性斑块组为4.7%,不稳定性斑块组为15.4%,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超声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者:白志勇;李敬府;杨玉杰;贾建文;王金锐;张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是世界上早开展超声诊断研究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取得过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成绩,处于国际水平的前沿.但因当时我国处于封闭状态,国外对我国当时的成绩了解甚少;另因时间长久,国内同志对早期国内超声的研究工作也渐渐淡忘.以史为镜,探索兴衰,让我们从中汲取教益,故有必要对四十多年来我国超声心动图工作者如何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开展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工作进行简略回顾.
作者:王新房;刘夏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NPC)的UICC/AJCC(2002,6th)分期和我国1992年福州分期的影响.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前1周内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 CT不能显示咽颅底筋膜,MRI显示清楚;MRI显示茎突后间隙肿块和鼻窦肿块性质较CT明确;MRI显示颅底骨质肿瘤侵犯较CT敏感.根据UICC/AJCC分期标准,28.2%(11/39)的病例发生分期改变,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35.9%(14/39)发生改变.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的侵犯途径和范围,特别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建议NPC临床分期应考虑以MRI为标准.
作者:胡国清;唐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20例,与病理对照,分析各类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恶性肿瘤8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物,其中骨肉瘤3例,明显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肿物内均有瘤骨形成;软骨肉瘤3例,局部有骨质破坏,肿物内有钙化灶者2例,有瘤骨及瘤软骨形成者1例;尤文氏肉瘤1例,内见钙化;良性肿瘤及类肿瘤病变7例,为边缘规则肿物,未见钙化、瘤骨及骨膜反应.成釉细胞瘤5例,为边缘规则的分房状肿物、骨质膨胀性破坏4例,广泛侵犯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均为多骨膨胀性改变,其内骨结构紊乱,正常骨小梁消失.结论各类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CT扫描对颌面部骨源性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定性诊断及侵犯范围的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燕风;罗德红;吴宁;罗斗强;赵心明;黄遥;蒋力明;蒋玲霞;李静;李琳;周纯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脾破裂后腹腔积血的超声表现及其优势解剖分布与脾周韧带解剖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超声资料完整且经手术证实的脾破裂并有腹腔积血病例38例,观察和分析其腹腔积血的解剖分布特点,并观察4例尸体横断面标本脾周韧带的组成、位置及与脾脏的附着关系.结果腹腔积血常累及右肝下间隙(92.1%)、脾周(86.8%)、右结肠旁沟(57.9%)及盆腔(63.2%),较少累及网膜囊(2.6%)及左结肠旁沟(21.1%).尸体横断面标本上,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分别为联系脾门与胃底、脾门与肾的腹膜反褶,并构成网膜囊的左壁,膈结肠韧带位于脾脏下方.结论脾破裂腹腔积血的优势解剖分布与脾周韧带解剖特点、腹腔压力分布及病人的体位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超声检查能够了解出血的分布、范围、量,对脾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红艳;张梅;杨开清;彭玉兰;罗燕;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