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华;漆剑频;王承缘
子宫峡部妊娠是危险而罕见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本病的发生有所增多.本文收集11例峡部妊娠,对峡部妊娠的超声特点、超声监测刮宫等作一分析.
作者:罗红;杨太珠;郭文琪;杨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经病理及临床复查证实的脑脓肿9例.行常规MR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脓肿及周围水肿区的ADC、FA值.结果在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腔表现为高信号,水肿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水肿区呈高信号;在FA图上,脓肿与水肿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作者:史瑞华;漆剑频;王承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5例,实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结果实验组术后EF值、3个月及6个月时WMSI和LVEDV、LVESV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更加有效阻止左室重构的进程.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观测、评价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段云燕;张军;周晓东;李军;李红玲;刘丽文;朱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62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5天.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触痛,右肋缘下可扪及肿大胆囊,Morphy征(+).B超检查:胆囊增大,壁稍厚0.6 cm,胆囊颈内见一直径约3.4 cm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内径0.6 cm.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图1).CT检查:胆囊颈内直径约1.5 cm的钙化影,伴胆囊扩大.诊断:胆囊颈结石,伴胆囊炎(图2).ERCP检查:肝总管上段外侧弧形压迹,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胆囊未显影.诊断:Mirizzi综合征(图3).
作者:欧阳祖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肝移植手术标本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边缘部CT征象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42例经肝移植手术证实的HCC,术前全肝平扫后,分别于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 s、60 s行全肝螺旋CT动、门脉双期扫描.观察新鲜手术标本后,常规HE染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边缘部的CT表现及各种病理改变.结果 CT平扫病灶边缘清楚,病理上肿瘤多有包膜;而边缘不清的病理上肿瘤浸润性生长多见;动态增强后肿瘤边缘不清或呈高密度者,边缘多可见丰富的新生血管,肿瘤分化较低,而呈低密度者新生血管较少,分化程度较高;肿瘤边缘微血管密度(MVD)>30时,发生肝内子灶的几率要高.结论 HCC边缘部的CT形态分类,能较好地反映肿瘤包膜的完整程度,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及评价癌细胞的分级;CT动、门脉双期扫描,癌灶边缘强化特征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预后.
作者:蒋涛;刘光华;李慎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头晕、视力下降、视物旋转伴枕部疼痛7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2个月前右侧小脑梗死,本次发病前45天复发脑梗死,头部MRI显示有右侧小脑大面积梗死灶及右侧丘脑梗死.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认知功能下降;双眼视物光感,双瞳孔等大等圆,左眼外展露白,轻度垂直眼震,鼻唇沟对称,右耳骨导大于气导,Weber居中,悬雍垂偏右,左侧咽反射弱,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5-级,右手指鼻不稳,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Hoffmann征(+),双侧Rossolimo征(+),余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龚涛;陈海波;蔡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GELightSpeed 16 MSCT对10例超急性脑缺血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和复查CT.采用两种方法判定半暗带,一种是计算半暗带阈值以判定半暗带(对比法),另一种是将CBV与CBF图上变化不一致的区域判断为半暗带(不匹配法).结果半暗带阈值(CBF%)为0.20~0.66,两种方法间一致性系数Kappa(K)为0.7877.ROC曲线显示对比法的诊断效能高于不匹配法.结论 CT灌注成像判定半暗带的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陈唯唯;漆剑频;肖明;宋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然组织谐波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人肠套叠的实用价值.方法使用3.5 MHz和8.0MHz探头对22例因腹部疼痛或包块的患者,做二维基波、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套叠类型及病因.结果 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全部资料超声图像典型,超声定位符合率为95.5%(21/22),超声对病因的发现率为90.9%(20/22).其中小肠-小肠型7例,回肠-结肠型8例,结肠-结肠型7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肠道脂肪瘤4例,小肠间质瘤1例,肠道血管瘤2例,炎性纤维样息肉2例,Peutz-Jeghers型错构瘤性息肉2例,肠道淋巴瘤2例,肠癌6例,盲肠炎症1例,血友病肠壁血肿1例,Meckel's憩室1例.结论自然组织谐波较基波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有重要帮助,超声在发现肿瘤等病因上有较高敏感性.
作者:张万蕾;李建国;刘月洁;薛利芳;单诗山;张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50岁,1年前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此次来我院行异体移植肾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显示:移植肾质地良好,色泽红润,动脉搏动明显,大约1 min后输尿管有尿液排出.术后一周,尿量偏少,给予利尿治疗,效果不佳,24 h尿量2000 ml.复查肾功能:BUN 20.2 mmol/L、Cr 230μmol/L.二维超声显示:移植肾大小9.9 cm×5.4 cm×5.5 cm,实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无肾积水及肾周围血肿.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移植肾上部未见血流充盈,无血流信号;移植肾下部血管充盈完整,血流连续性好.超声意见考虑为移植肾上极动脉血栓形成(见图1).本例病人通过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性好转;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肾血供恢复正常,经治疗性诊断,说明超声诊断正确.
作者:张越;蔡江涛;孙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房颤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方法 36例心脏病病人,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16例,7例合并房颤.扩张性心肌病20例,合并房颤者9例;对照组38例,其中孤立性房颤者8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将多普勒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瓣口,距二尖瓣瓣口1 cm、2 cm、3 cm处,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流速,计算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的离散.结果正常人及孤立性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保持不变.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和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合并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随传播距离的加大而递减,不合并房颤者,甚至具有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模式者,这种递减现象仍然存在.结论左室舒张功能早期血流速度的离散是评价房颤及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方法之一.
作者:吴长君;杨敬源;范春艳;孙琪玮;刘露阳;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活检确诊的35例壶腹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5例均发现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本身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其中16例经图像后处理,35例均清晰显示肿瘤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结论 MSCT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壶腹部肿瘤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坚;杨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NPC)的UICC/AJCC(2002,6th)分期和我国1992年福州分期的影响.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前1周内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 CT不能显示咽颅底筋膜,MRI显示清楚;MRI显示茎突后间隙肿块和鼻窦肿块性质较CT明确;MRI显示颅底骨质肿瘤侵犯较CT敏感.根据UICC/AJCC分期标准,28.2%(11/39)的病例发生分期改变,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35.9%(14/39)发生改变.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的侵犯途径和范围,特别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建议NPC临床分期应考虑以MRI为标准.
作者:胡国清;唐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正常兔肾的不同结构.方法 20只正常兔进行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正常兔肾不同结构区域的背向散射积分值,比较肾皮质、髓质、肾窦三者之间的背向散射积分测定值.结果正常兔肾脏皮质、髓质、肾窦系统IBS测定值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二维回声情况一致.结论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可以对正常兔肾的皮质、髓质、肾窦不同组织结构实现量化描述.
作者:刘利平;刘望彭;康春松;路喜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螺旋CT测量眼眶容积,探讨正常眼眶容积的发育规律.方法应用CT扫描及重建技术测量123例正常眼眶容积,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眼球体积、颧骨间距及眶深的关系.结果眼眶容积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14岁以下男女眼眶容积差异无显著性(r=0.817,P>0.05),14岁后男性眶容积大于女性(P<0.05).眼眶容积与外眶距正相关(P<0.05).眼球/眼眶比率随年龄增长由0.4降至0.26.结论眼眶发育呈线性增长,球/眶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作者:陈哲;郑晓华;谢宝君;袁家骥;喻汉华;李守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32例,其中霍奇金病(HD)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6例.在增强多层螺旋CT图像上,观察受累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优势解剖分布.结果 83.3%HD和80.8%NHL淋巴结增大呈普遍均匀强化密度,16.7%HD和19.2%NHL呈均匀强化合并坏死密度.HD和NHL均主要累及小网膜(60.9%)、胰腺周围(59.4%)、腹主动脉周围上部(93.8%)及下部(78.1%)淋巴结.HD和NHI常同时累及2个部位以上的淋巴结.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特征可揭示恶性淋巴瘤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病理改变.
作者:李媛;杨志刚;闵鹏秋;郭应坤;余建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前扣带回代谢的改变,探讨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18例心理性ED患者和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前扣带回的多体素氢质子(1H-MRS)波谱特点,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代谢物浓度.结果 NAA在心理性ED组两侧前扣带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两侧Cho,Cr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前扣带回参与了心理性ED的病理生理过程;前扣带回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心理性ED潜在的病因之一.
作者:杨波;周义成;王涛;刘继红;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诸多无创性评估心室功能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中,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正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改变对心室功能的提示意义也逐渐受到重视.房室瓣环的运动代表了心肌纤维由基底部向心尖的运动,瓣环运动速度的测定可提供心室收缩期到舒张早期运动状态的信息.DTI获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波形可反映心梗缺血壁段引起的左室壁不协调性,并可用这些参数评价左室的整体收缩功能.三尖瓣环的DTI运动速度可以用于评价与下壁心梗相关的右室功能.因受前负荷变化的影响小,二尖瓣环DTI有助于鉴别二尖瓣的假阴性血流频谱,有助于无创性评估左室充盈压.一些影响房室瓣环DTI运动速度测定的因素目前难以消除,需结合其他多普勒参数和临床表现来分析.
作者:贺声;段云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35岁,1年前无诱因发现左侧肩背部有一肿块,未做治疗;近1个月来,左侧肩背部疼痛较前加重.专科检查:左侧肩背部触一椭圆形肿物,质地硬,无活动,周围皮肤无红肿及溃破,皮温较高,左侧肩关节活动受限.体温38.3℃.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作者:李兵;吴新淮;李思源;王智琴;冀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20例,与病理对照,分析各类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恶性肿瘤8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物,其中骨肉瘤3例,明显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肿物内均有瘤骨形成;软骨肉瘤3例,局部有骨质破坏,肿物内有钙化灶者2例,有瘤骨及瘤软骨形成者1例;尤文氏肉瘤1例,内见钙化;良性肿瘤及类肿瘤病变7例,为边缘规则肿物,未见钙化、瘤骨及骨膜反应.成釉细胞瘤5例,为边缘规则的分房状肿物、骨质膨胀性破坏4例,广泛侵犯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均为多骨膨胀性改变,其内骨结构紊乱,正常骨小梁消失.结论各类颌面部骨源性肿瘤与类肿瘤病变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CT扫描对颌面部骨源性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定性诊断及侵犯范围的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燕风;罗德红;吴宁;罗斗强;赵心明;黄遥;蒋力明;蒋玲霞;李静;李琳;周纯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所引起的肝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对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在其接种VX2肿瘤前、后不同时间行肝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肝血流量(HBF)、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的变化规律.结果肿瘤边缘区与非肿瘤区比较:除MTT值降低以外(P<0.01),其他各灌注值如HBF、HBV、HAI、PS均增高(P<0.01).这些变化在接种后5~9天开始产生,随肿瘤生长,各灌注值均有改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肝VX2瘤移植前后可引起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理学特性.
作者:姜慧杰;徐克;刘瑞宝;张慧博;王强;郭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