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明;吴立然;赵志强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中156例术中出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操作为胎盘娩出后擦拭宫腔,对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者给予垂体后叶素12单位+5%葡萄糖液250ml以25-30滴/分钟的速度持续滴入,术中常规加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结果: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对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结论: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方法简便、安全、价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且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针吸引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重症感染和耐药病例,选用莫西沙星是合理用药范畴.
作者:冯勇;余晓旭;何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艾灸穴位联合耳穴贴压对于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盐酸哌替啶肌注止痛,观察组60例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止痛,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止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估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止痛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副作用较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天群;范晓娟;谢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6例伴发抑郁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同时服用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行HAMD/HAMA 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AMD/HAMA 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钱宏阳;黄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农用杀虫剂,特别是有机磷,拟除虫菊类脂在农药生产使用广泛,大多数有意识服毒自杀的农民因有机磷农药易得性,而选择该农药,而对中毒的救治是基层医院重要工作之一.1 急救方法(1)急诊大量清水洗胃水温35-40°C,每次灌入量300-500ML反复抽洗,使吸出量接近或等于灌入量彻底清洗至无味,洗胃完毕注入20%甘露醇200ML,肾功能慎用(2)解磷定是胆碱酯酶的复能剂也早使用越好.
作者:周先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累及皮肤、关节、胃肠和肾脏.病因不明,各种感染、某些食物、药物、寒冷、虫咬伤、花粉等诱发.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腹痛、便血等症状出现在紫癜之前往往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6-2011住院期间初诊的误诊的6例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秧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见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发生骨折后,骨折明显移位或旋转,致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易引起骨折不愈合而长期卧床.因此如何使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中的重要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有手术适应证,也有一定的手术禁忌证,大多数都有高血压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所以手术前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经过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近一个月我科收治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的92岁,小的78岁,都康复出院.
作者:汪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上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反复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病人痛苦大且易感染,并且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院在2010-2011年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取代胸腔穿刺术20例,术后局部刺激小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病人痛苦小,移动方便便于随时留取标本送检.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等以上胸腔积液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大72岁,小18岁,其中结核性8例,癌性12例,置管时间48小时-21天.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及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作者:凌晨;李桂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搜集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阿托品过量的临床资料,从一般治疗、血液灌流、高热的救护、抽搐狂躁的救护、尿潴留的救护、尿潴留的救护、呼吸循环衰竭的救护、药物护理方面介绍了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阿托品过量的急救与护理.分析了导致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阿托品过量的原因,提出了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阿托品时,要从小剂量应用,要因人而宜,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谨防阿托品过量.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模式的进行,人性化的护患沟通制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寻求一种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友好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要.
作者:白爱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医生既要从成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要善于从失败中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本人回顾过去的临床工作中,包括耳闻目睹的一些情况,结合对文献的复习,对临床上常出现的误漏情况作出如下浅析,共同行参考.
作者:杨在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析.方法: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前提;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环境;加强护患沟通;重视健康教育.结论: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切实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是皮肤科常见病,病因复杂.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多使用抗组胺药、改善血管通透性药和糖皮质激素药等,激素药的诸多副作用令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为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0年开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医疗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有所弱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谢景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口服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6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收治黄褐斑患者396例,中医辨证后给予对症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3.3%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开始出现色斑减轻,12个月后,基本治愈率为47.5%,总有效率达97.7%.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口服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度高,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琼平;黄绮梨;王婷婷;肖薇;梁杰宝;邓颖珊;张粤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的的医护合作模式,使医护配合默契,适应责任制护理对护士提出的新要求.方法:医护合作,落实医护沟通制度,管床护士每天必须与本组医生交流患者情况,责任护士跟随主治医生查房,下班前要与本组医生再次交流,向医生汇报本组患者的当日情况,并听取医生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从医疗角度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改变以往医疗、护理分别查房的方式,规范医护联合查房的形式和内容.结果使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使护理科研得到提升.结论通过实施医护联合查房,能够提高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护理科研能力,使护士素质得到解决提高,推进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王秀常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咳嗽患者11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安儿宁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儿感冒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儿宁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咳嗽.
作者:瞿艳红;朱堂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ICU护理质量必须是由持续的并且是有效的质量控制来实现.方法:由ICU护士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ICU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全员、全程的持续督导监控.结论:质控小组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作者:陈兰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因儿童静脉表浅、细小,静脉抽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患儿对静脉穿刺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表现为极度的恐惧、哭闹、不配合.因此,通过一年多的抽血实践总结,对患儿的血标本采集,既要求护士有精湛的穿刺技术,还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0例足月妊娠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患者均在手术后3~7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陈琴;崔建男;吴才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