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
褥疮(又称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依其病理过程,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分为4期,1期淤血红润期.2期炎症寖润期.3期浅度溃疡期4期坏死溃疡期.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的骨突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褥疮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直至死亡.现将我院住院患者褥疮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跃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纵隔子宫的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两侧副中肾管汇合后纵隔未被吸收而形成,可分为完全及不完全性纵隔,是子宫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占子宫畸形的80 %~90 %[1].临床上不孕者多见,也是反复流产、早产等不良孕产史患者就诊的原因.患者经过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 )或宫腔镜检查可诊断子宫纵隔.本院收治的纵隔子宫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子宫纵隔电切术,现将其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从护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视觉出发,提出护生职业素养教育方法并分析其研究意义;回顾护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考与展望;通过护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分析,探索促进护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建设性策略.
作者:季东平;张鹏飞;孙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因儿童静脉表浅、细小,静脉抽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患儿对静脉穿刺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表现为极度的恐惧、哭闹、不配合.因此,通过一年多的抽血实践总结,对患儿的血标本采集,既要求护士有精湛的穿刺技术,还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严重烧伤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应用治疗,观察组以常规为基础,并对抗生素的适应证行严格把握,更新合理用药观念,加以针对性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脓毒症发生率、二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给予抗生素合理应用,可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全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多采用微创的方法,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是目前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碎石效率高、价廉、耐用、不产热对输尿管损伤小、容易操作、不会损伤内镜等优点,现将我科52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胜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是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现代电力系统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安全隐患和稳定问题.研究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电子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等新技术和方法,开发和生产各种稳定控制系统及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迫切要求.
作者:史志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见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发生骨折后,骨折明显移位或旋转,致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易引起骨折不愈合而长期卧床.因此如何使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中的重要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有手术适应证,也有一定的手术禁忌证,大多数都有高血压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所以手术前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经过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近一个月我科收治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的92岁,小的78岁,都康复出院.
作者:汪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28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纳入DCS理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DCS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泽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椅旁全瓷修复系统(CEREC3)制作全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EREC3完成56例患者的全瓷修复体62件,其中全冠4例、贴面2例、嵌体56例.修复后6个月、1年、2年按改良USPHS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修复体大多指标都达到A级,除2例破裂外,其余无破损、松动、脱落、继发龋等不良现象.结论:CEREC3全瓷修复体质量高临床效果好.
作者:任姝君;莫贞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艾灸穴位联合耳穴贴压对于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盐酸哌替啶肌注止痛,观察组60例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止痛,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止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估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止痛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副作用较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天群;范晓娟;谢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老年医学科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突出患者至上、真诚关怀和服务无小事,服务无止境的人文精神及情感服务为指导思想,为患者规避风险因素,杜绝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使护患关系更融洽,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整个病区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诠释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真正内涵.
作者:江继焕;杨丽芳;阮慧明;沈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中156例术中出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操作为胎盘娩出后擦拭宫腔,对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者给予垂体后叶素12单位+5%葡萄糖液250ml以25-30滴/分钟的速度持续滴入,术中常规加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结果: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对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结论: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方法简便、安全、价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且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高位硬膜外麻醉与靶控静脉麻醉下进行隆胸手术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等.方法:选择50例隆胸健康女青年,随机分为高位硬膜外麻醉组(G组),靶控静脉麻醉组(Q组),观察其中血压(SBP、DBP)、心律(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结果:G组,SBP、DBP稍有下降(P<0.05);Q组SBP,DBP亦稍下降(P<0.05);RR:G组2例减慢; Q组12例减慢,其中3例呼吸抑制(P<0.01).组间比较SBP,DB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RR、SP O2 差异非常显著(P<0.01);SP02<90%人数G组2例,Q组11例; RR<16次/分G组2例,Q组12例,其中呼吸抑制3例; 血压下降人数:SBP<12KPa者G组5例,Q组6例,DBP<8KPaG组5例,Q组6例.两组术中均鼻导管给O2或面罩给O2;麻醉效果(VAS评分)G组均辅用杜冷丁50mg,氟哌啶2.5mg,全部满意;Q组有1例手术结束时有疼痛感;术后呕吐:G组无,Q组22例有发生呕吐.结论:隆胸手术选择高位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对生理干扰小,效果完善,便于管理,麻醉过程平稳.只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其安全性及实用性良好且经济实惠,术后恢复快.
作者:柳仲华;田红;李遵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脾脏是腹部外伤中易受损的器官,脾破裂约占各类腹部外伤的40%以上,传统上对于脾破裂一般采用以脾切除为主的外科手术治疗[1].随着人们对脾脏重要功能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的改进,选择性的保守治疗脾破裂已经成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方法[2].我们认为单纯的CT平扫可对脾脏外伤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季正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凉山州彝族肺结核患者的CT资料,总结彝族肺结核患者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经确诊的81例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及病历资料.结果:彝族肺结核以继发型肺结核为主,63例(78%),主要为双肺发病,43例(53%),病变以增殖性病变为主,并常为一个病例同时有多种病变,影像表现为以结节影多见的多形性影像.结论:彝族是肺结核的高发族群,CT对肺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结核能进行定形定位定性的检测.
作者:兰小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6例伴发抑郁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同时服用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行HAMD/HAMA 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AMD/HAMA 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钱宏阳;黄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我院药库的采购、验收、出库、养护、盘点的管理,总结如何确保医院药品质量.结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使药库的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作者:梁武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上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反复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病人痛苦大且易感染,并且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院在2010-2011年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取代胸腔穿刺术20例,术后局部刺激小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病人痛苦小,移动方便便于随时留取标本送检.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等以上胸腔积液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大72岁,小18岁,其中结核性8例,癌性12例,置管时间48小时-21天.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及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作者:凌晨;李桂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越来越多,创伤性休克是外伤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要求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工作反应灵敏、快捷、准确判断、及时治疗.笔者就2009年2月~2011年3月手术室抢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成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