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鑫;程冬梅;熊小娇
随着一系列医院经济案件的层出不穷,医院在注重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的同时,更要重视退费管理,堵塞经济漏洞,防止医院收入流失,使医院经营活动合法、有序、规范地运行.
作者:熊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以及单独使用丙泊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9月来本院进行无痛人流的7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病患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所有病患实施无痛人流麻醉,在治疗组中采取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药来施行病患的无痛人流麻醉,在对照组中,采取单独使用丙泊酚的方法来施行病患的无痛人流麻醉,对比治疗前后的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丙泊酚的用量、病患苏醒以及出院时间、镇痛效果、不良症状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比对照组稍高,治疗组镇痛效果要比对照组好,但是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的差异;丙泊酚的用量、不良症状情况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组病患苏醒以及出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于无痛人流麻醉应用中效果良好,极具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忠华;彭雯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因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心肌梗死、脑水肿、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等并发症,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便可危及生命,因此正确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钟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使用,不良反应和临床使用的问题探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精神病患者大多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有的拒绝服药,有的受妄想、幻觉的支配拒绝进食.鼻饲是解决拒食、拒药的常用方法,但患者不合作,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稍有疏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作者:陈碧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力衰竭属于非常复杂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属于严重的心脏病阶段,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及心源性猝死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怎样才能使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治疗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率得到有效的减少,同时也使住院次数尽可能减少,使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属于当今迫切需求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老年患者心力衰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护理分析等知识.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轻度高血压患者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轻度高血压的患者,采取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进行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及压力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应用,可使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明显提高了健康水平.
作者:卢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对10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英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80名,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职的护理人员,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名划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回顾相关资料.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两组工作性自评及他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自评及他评非常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7.5%,医生满意度为67.5%;对照组分别为75%、70%.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5%,82.5%.实施护理管理前观察组工作成就满意度为67.5%,对照组为70%,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85%.各项护理管理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管理前各项指标无差异,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操作及理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理关系,推动医院工作有序进展.
作者:靳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涉及医院管理的诸多方面,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落实好预防措施始终贯穿于医疗、护理的全过程,能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丽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情况及体会.方法:对105例患者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专科护理.结果:105例患者通过专科护理,术前心理平稳,术中愉快接受手术,术后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的手术护理治关重要.
作者:伍冬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美容激光的问世为整形美容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治疗手段,也解决了以往治疗方法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大部分美容激光设备因其技术精密、价格昂贵,近几年才进入我国医疗行业,但发展迅速.本文将对激光美容的技术原理进行探讨
作者:杜昱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治疗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43.5±2.5)min,磷酸钙和自固化骨化泥在每个椎体间平均填充(5.7±0.5)ml.填充材料渗漏7例,但均未引发神经症状出现,同时无其它并发症发生.与手术前比较,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情况显著优于术前,疼痛得以缓解(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较强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及预后质量.
作者:蒋欢;张月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我院收治护理的11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护理的11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通过实验室医护人员的全面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展开治疗.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取得有效康复.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均极为相似、起病速度快、发展阶段不稳定,容易导致误诊.及时有效的诊疗是保障患者康复及提高治愈效果的首要条件.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在临床十分常见,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精神病人出现的进食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熊玉香;林美琴;林如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颜面部组织外伤的佳修复方法.方法:以美容整形外科技术,微创为原则,修复创伤伤口.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与微创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有助于面部器官移位和继发畸形的发生,达到美容修复的目地.
作者:李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病,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老化,免疫功能低下,在患糖尿病时,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远端感觉障碍、缺血,常易出现皮肤疾患.无论是糖尿病足还是外伤,皮肤一旦受到损害,就会发生溃烂、感染不愈、坏疽等.因此皮肤护理问题已成为糖尿病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肤科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16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就诊的患有慢性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进行检测,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现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样本616例中,至少有1项过敏的患者占82.8%;只有1项者占9.7%;有2项同时存在者占18.7%;3项同时存在者占17.1%;4项同时存在者占12.7%;5项同时存在者占40.5%.过敏原中,高阳性率的为屋尘螨,占51.9%;.粉尘螨排第2位,占48.4%;其次为虾,占18.7%,前两项与其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2种尘螨同时过敏的患者占39.9%;42.2%对两种尘螨都无过敏反应,均有尘螨过敏者占57.8%.与患者病史比较,阳性反应的过敏原项与其一致,临床症状与反应强度一致.患者有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时,与其它过敏原反应强度比较,尘螨的阳性反应较强,即多种过敏原存在过敏反应时,首要过敏原多是尘螨.本组研究试剂具有一定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发生.结论:皮肤点刺试验诊断作用较为明显,把握好试验的每个细节,均可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好体现,对过敏原有无真正过敏进行正确评估.且操作简便、疼痛性小、具体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需加强临床护理,以全面促进试验的成功完成.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30年来,肿瘤化学治疗已从辅助治疗地位发展成为一项主要治疗措施,它与放疗、手术并称为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抗肿瘤药物通过在体内直接与DNA结合,干扰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或改变机体的内分泌环境,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作者:邢颖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将探讨确定营养配餐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900名5-6岁学龄前儿童在进行营养配餐前后的身高、体重以及血液均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儿童身高、体重的合格情况,以及是否发生低体重、肥胖、发育迟缓以及贫血等营养性疾病,并将营养配餐前后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900例5-6岁儿童进行营养配餐后的身高合格率为89.89%、体重发育合格率为87.22%,明显高于进行营养配餐前的身高合格率79.22%、体重合格率77.89%,且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0例5-6岁儿童进行营养配餐后的低体重、肥胖、发育迟缓以及轻度贫血等营养性疾病患病情况均较进行营养配餐前有明显好转,且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以及降低营养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值得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推广应用.
作者:汪廓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