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娟
血清5'-核苷酸酶(5'-NT)测定对肝胆及多种疾病的诊断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目前,有多种检测5'-核苷酸酶的方法,其中以新椎出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5'-核苷酸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真实反映5'-核苷酸酶活性并能适用于临床.
作者:陈江伟;王晋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用AF钉复位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优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通过对以该方法治疗的29例腰椎滑脱症进行系统回顾和术后随访,考察其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术后体征变化及复查X片、CT的影像变化考察其疗效,优良率达93%.结论:应用AF椎弓根钉系统提拉复位短节段固定,结合广泛植骨融合治疗多种类型腰椎滑脱,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远期效果满意等优点,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涛;胡成栋;薛俊红;武瑞臣;陈怀志;周玉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针对院前急救过程接受指令,行车途中、现场急救与转运、到达医院、死亡通知单的填写等各个环节,制定科学、严谨、规范急救流程,提高了院前急救工作质量,防范了医疗纠纷、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者:赵春;李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财政部,卫生部于2010年12月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并于2011年7月至2011年7月1日起分别开始实行,新的医院财会制度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往医院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向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会计制度靠拢,其中,以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为突出.
作者:黄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除一般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外,12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6例有轻度下腹疼痛,9例术前得到确诊,7例误诊后刮宫致大出血;对于确诊的病人行经阴道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或联合应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大出血病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瘢痕组织切除术,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未经处理时禁止刮宫,经阴道孕囊穿刺注射法简单有效,刮宫后发生大出血时应积极地进行外科干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瘢痕组织切除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可避免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值得推广.
作者:易凤梅;龙爱娥;杨春燕;吴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康复治疗、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褥疮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疾病的恢复.近年来在治疗上探索了许多新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预防褥疮的发生更为重要,可从根本上避免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是: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有:运动能力减弱、感觉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及皮肤环境不佳等因素.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对褥疮的产生机理及防护措施进行探索.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含木瓜蛋白酶和马齿苋的护肤品辅助治疗面部粉刺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面部粉刺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每日两次将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均匀涂于面部有粉刺皮损处,共4周.对照组28例,每晚一次将0.025%迪维霜涂于面部有粉刺皮损处,共4周.于第7、14、28天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10.71%、11.11%;第14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54.54%;第28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7.27%.两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发生率为3.45%(1/29);对照组的不良发生率21.43%(6/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含木瓜蛋白酶和马齿苋的护肤品使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婷婷;甘小艳;段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便秘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干硬,不易排出.若患者用力排便,会造成腹内压增高,血压急剧上升而导致再出血,再出血后病情严重,常危及生命.因此,分析脑出血后引起便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盛婧;刘会;邓春林;王婷婷;周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原因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氟芬那酸丁酯和吡美莫司乳膏的疗效作出评价.结果:本病多见于年青女性,长期滥用或误用中、长效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是主要诱发因素,好发于面部和外阴部,采用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等综合治疗有效,氟芬那酸丁酯和吡美莫司乳膏的有效率分别为72.30%和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33 p>0.05).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与使用激素的时间及强度,适应症的掌握,剂型的选择,疗程等密切相关,医源性因素亦不容忽视,采取综合治疗有效.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美容外科技术在面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面部创伤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皮肤磨消术、局部皮瓣转移术以及激光治疗等等外科美容手术方法.从而大限度的修复患者的组织皮肤,并且强化手术后康瘢痕的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切口都在I期内愈合,并且面部没有粉尘着色,瘢痕增生也不明显,其中49例患者无需再次进行整容美容手术.结论:美容外科技术在对面部创伤的修复上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继发畸形的发生,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运用.
作者:顾月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的防治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输液渗漏的因素较多,比如物理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及血管因素等等,给予大面积烧伤患者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防治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透,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者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琛琳;李桂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辩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阴虚热盛证型62例与气阴两虚证型94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三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阴虚热盛证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0.84±0.21)mmol/L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气阴两虚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1.85±1.10)mmol/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阴虚热盛证型组与气阴两虚证型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P<0.05);结论:体重指数与三酰甘油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关系密切,可以作为糖尿病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或敏感性指标.
作者:任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我院收治护理的11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护理的11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通过实验室医护人员的全面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展开治疗.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取得有效康复.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均极为相似、起病速度快、发展阶段不稳定,容易导致误诊.及时有效的诊疗是保障患者康复及提高治愈效果的首要条件.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从医疗呼叫中心的产生、概念、系统功能、模式分析及队伍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旨在为医院管理及营销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朱敏;文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在临床十分常见,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精神病人出现的进食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熊玉香;林美琴;林如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诊科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多个专业临床独立学科[1],它具有应急性、综合性、风险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监护危重病症[2].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在此,结合我院急诊科的急诊模式及工作实践谈谈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李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人员应重视和患儿及其家长在治疗期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告诉患儿和家长治疗情况、费用情况和注意事项,让他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使患儿和家长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护患关系更融洽,使医患矛盾更少,使护理工作环境更加愉悦.
作者:艾周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用工形式的多元化.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显露.人事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掌握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开拓创新,真正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为医院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医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此,笔者就当前医疗卫生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供读者商讨.
作者:殷红娟;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虾子镇中心卫生院位于中国辣椒之城--虾子镇,是一家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临床教学为一体的一级甲等医院、中心镇卫生院和爱婴医院.服务半径约30公里,涵盖遵义县虾子、永乐、三渡,喇叭等镇和新蒲新区、汇川区、红花岗区、湄潭县的一些区域,总服务人口近25万余人.
作者:王平;郭远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肤科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16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就诊的患有慢性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进行检测,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现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样本616例中,至少有1项过敏的患者占82.8%;只有1项者占9.7%;有2项同时存在者占18.7%;3项同时存在者占17.1%;4项同时存在者占12.7%;5项同时存在者占40.5%.过敏原中,高阳性率的为屋尘螨,占51.9%;.粉尘螨排第2位,占48.4%;其次为虾,占18.7%,前两项与其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2种尘螨同时过敏的患者占39.9%;42.2%对两种尘螨都无过敏反应,均有尘螨过敏者占57.8%.与患者病史比较,阳性反应的过敏原项与其一致,临床症状与反应强度一致.患者有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时,与其它过敏原反应强度比较,尘螨的阳性反应较强,即多种过敏原存在过敏反应时,首要过敏原多是尘螨.本组研究试剂具有一定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发生.结论:皮肤点刺试验诊断作用较为明显,把握好试验的每个细节,均可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好体现,对过敏原有无真正过敏进行正确评估.且操作简便、疼痛性小、具体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需加强临床护理,以全面促进试验的成功完成.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