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西玲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缩短痔疮患者手术后创口的愈合的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还能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对痔疮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嘱咐患者进行肛门自我锻炼,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康慧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药药理为基础,经穴位给药,并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有着特殊的疗效.穴位注射在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的同时,又为药物注射提供了有效的经络途径,并且穴位给药用量小,疗效佳,安全性强,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长,药疗时效长,是临床治疗中的主要给药方式,也是中医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穴位注射的经验,本着促进护理业务的目的,现介绍几项应注意的技巧,仅供参考.
作者:王燕;陈倩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为有适应症患者软组织填充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30例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后,对手术疗效予以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填充效果不佳,经第2次移植后得以矫正;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脂肪液化坏死、皮下硬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体脂肪移植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并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与周围组织形态质感一致,值得推广.
作者:杨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结合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阐述了视神经炎的诊断要点.附典型案例2例,以资说明.
作者:王承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使用湿润烧伤膏(以下简称MEBO)纱布条填塞引流,观察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肛周脓肿患者行脓肿切开排脓后,采用MEBO纱布条填塞脓腔引流换药治疗.结果:35例患者经过换药5—6次后切开的创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复发及肛瘘发生.结论:MEBO纱布填塞引流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开崇;罗启军;肖远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的人出生于春天,有的人出生于冬天,有的人出生于高山之上,有的人出生于大海边.人们的身体健康、性格、命运会因地域,时间的不同而所差异吗?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统计发现,一个人刚出生时的时间和地域,可能对人的一生有终生的影响.
作者:张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常见于麻醉手术后,多由于麻醉术后过渡不平稳引起,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短暂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干扰药物治疗效果,延长其住院周期,进而妨碍早期康复,持久的损害会使其丧失工作能力,使老年患者丧失独立能力,甚至危及生命.POCD的易患因素包括高龄营养状况差,手术耐受性弱,术前颅脑损害,认知受损以及嗜好烟酒等等.许多研究表明极低的麻醉药残留可影响神经功能,故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此次为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床上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静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MMSE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顾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院9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的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2月到2011年12月来本院的91例采取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结果:91例腹股沟疝患者镜手术治疗后全部康复,经过3-12个月的回访,91例患者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愈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利用局部麻醉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复发率低以及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值得我们推广,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医院.
作者:唐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行全身热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医生对出现的各种病情变化进行处理,协助医生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作者:郭曼;黄颖;王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67例,基本治愈18例,显效21例,好转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55%,无效率为10.45%.结论:对于采取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对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以采取内科治疗.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矿山脊柱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0月期间在矿山中发生脊柱骨折的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个人情况、受伤原因、伤势以及救治措施等等.结果:在矿山中发生脊柱骨折的所有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脊柱骨折高发年龄段.88例脊柱骨折患者中,发生合并伤的有50例,比例为56.81%;分型显示屈曲压缩性骨折及爆裂型骨折的有82例,比例为93.18%.结论:在矿山工作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意外损伤,其脊柱骨折患者占很大的比例,其具有损伤严重、合并伤多等特点,作为救护人员,应根据伤员情况,包括个人情况,伤势特点等进行对应治疗和救护.
作者:史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C))其主要患病因素与感染、免疫有关,而现在主要的(UC)治疗是以抗炎和调节免疫反应为主,药物上多以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氨基水杨酸类为主,辅助以其他抗炎或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但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如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也参与了UC的产生和发展,所以生物制剂应用于UC的治疗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作者:徐西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优势.方法:通过对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成功治愈,持续性异位妊娠均未发生.术后能正常妊娠占42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身的微创技术,是目前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具有及时、直观、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优势.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对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术后应密切监视血β-hCG水平,术中术后及时给予甲氨喋呤预防治疗能有效避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文梢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全口义齿制作修复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从2008-2011年212例牙列缺失的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回顾性分析和实际效果的总结.结果:212例全口义齿修复中固位与稳定良好196例,9例自觉咬硬物稍差,6例因面容或咬合关系不对重做.1例因口干综合症而失败.结论:边缘封闭良好、印模精确度高、颌位记录准确、牙齿排列合理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占时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及纠正疾病的重要场所,有着节奏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等特点.随着各种有创治疗技术的应用,即形成了手术室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也使手术室成为隐患存在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士由于出入其中,常常受到各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冬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由于女性生理解剖的结构特殊性,阴道炎几乎是与女性朋友相伴一生.阴道炎发病轻,但病情却反反复复,给女性朋友的生理健康带来诸多不适和心理压力.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与预防.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康复治疗效果,以期促进患儿康复、回归社会.方法:选取6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给予康复治疗且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实施常规治疗的5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然后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两组患儿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分别与对照组患儿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方面相比,P<0.05.结论:综合性的康复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致残率,促使其康复,使其回归社会.
作者:张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产后母婴健康的重要作用.方法:妊娠后孕妇250例,分为实验组1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发放书籍资料、看录相、讲解、示范、医师指导等;对照组100例,仅做常规产后检查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婴儿健康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母亲负面情绪产生率和产妇产后患病情况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产后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新生儿健康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植神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浅析了中成药复方的起源到发展壮大,探讨当前中药复方的发展现况和前景.可以看出,中药彰显了中医的特点,要重视中成药复方的研究和开发;但是研发的过程当中不能忽视传承和创新的融合,在很多的临床经验中找到继承点,然后探求研发新药理论上的支持,要尽可能的避开那些低水平的简单式的重复.而且,已通过研发苏黄止咳胶囊更深层次的阐述了中成药复方研究开发的基本指向和思想.
作者:任翠莲;侯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了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清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监测及护理.结论为:术前应对内科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使颅内压达到正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血压和颅内压,尽快将脑内的积血引出,避免引流管堵塞.将引流出的血液量取并记录其颜色,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适宜立即将管夹紧拔出,避免造成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红;亓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