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爱丽
本文通过对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结果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避免了自杀行为,解除了心理痛苦走出孤独,重建自尊、自信,重新适应社会,树立战胜生活难题的勇气。实践证明,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作者:李利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20~3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作者:朱亚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医护合作模式,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促进医护和谐,从而达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终目标。
作者:涂志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的差异,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保持会阴完整的分娩手法。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无保护会阴分娩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传统手法保护会阴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产妇的会阴裂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传统保护会阴分娩产妇II°裂伤率明显高于无保护会阴分娩,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会阴裂伤及 I°裂伤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对产妇会阴的损伤较小,促进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体健康快速恢复。
作者:燕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2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34%)、E峰(73.24±6.51)cm/s、LVEDD(53.28±5.31)mm、LVEF(66.47±6.89)%明显高于对照组,A峰(53.32±5.42)cm/s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心慌、气短等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唐福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条是护理文件书写的一项内容,是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三查七对工作的重要体现。护士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机械性、重复性,使护理工作差错的发生增多,如果缺少查对或查对不及时,易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报道显示,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多的治疗环节。我院护理部为认真落实质量安全年的各项工作,于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开始在全院护理单元开展规范静脉输液条的书写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护理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实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由不习惯到逐渐适应直至认知落实,并体会到了此项环节操作的重要性及优越性。现结合笔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就如何加强环节管理,规范输液条书写的具体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周润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肺部炎性假瘤的C 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C T检查、分析并总结。结果:肺部炎性假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而光滑,肺窗及纵隔窗所显示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比较均匀,少数有钙化影及空洞,周围肺组织受压、肺血管纹理移位,有少许条索状影,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结论:CT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肺部炎症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而肺部炎性假瘤却较为罕见。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为困难,随着CT 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来,其诊断准确率逐渐提高。现将收集的C T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5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例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小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中医外科手术疗法中的痔瘘切除术、整形术、流术、肌腱缝合术、截肢术、肉芽组织修剪术治疗56例患者,对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得到采用痔瘘切除手共术患者6例,采用整形手术患者共8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的患者共8例,采用肌腱缝合手术患者共16例、采用截肢手术患者共10例,采用肉芽组织修剪术的患者共10例。并对他们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再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确定。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得到50例患者的具体结果如下:采用痔瘘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6例,共治愈5例;采用整形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了8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8例;采用肌腱缝合术治疗的患者共16例,共治愈16例;采用截肢术治疗的患者8例,共治愈7例;采用肉芽组织修剪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8例,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科手术疗法可以运用到现代的外科手术中,并且具有明显的疗效,所以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应更多地运用于临床应实践中。
作者:庞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引起患者剧烈腰痛。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输尿管结石可采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ESWL、内镜下腔内碎石术等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处理输尿管结石中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已逐渐取代了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标准手术。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云森;郭宇明;严文兵;吴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形臂X射线机在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中对于骨折远端旋转畸形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30例)。A组术中将骨折牢靠固定于前倾角度为15°位置,B组患者术中采用C形臂X射线机测量健侧股骨前倾角度,并据此对患肢进行旋转对位。结果:A组术后有11例(42.31%)患者的旋转移位在10°以下,11例(42.31%)在10~20°之间,4例(15.38%)在20°以上;B组患者的旋转移位角度均在10°以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过程中以C形臂X射线内测量 NH角可准确反映骨折旋转程度,以健侧 NH角作为参照对患侧股骨进行旋转对位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7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例的回顾分析,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过去10个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至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的 A 组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B组。结果:与单纯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的 A组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B组效果更佳,无论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 A组。其中,B组总有效率97.2%,仅一人无效,远远高于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手段的 A 组的83.3%,且患者上腹疼痛消失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结论:与传统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的 A组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B组效果更佳。采用该方法不仅治愈率、总有效率高,而且上腹疼痛消失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中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岗位、职责、责任三者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有了岗位才有职责,有了职责就要负起责任,其岗位是前提和基础,职责是约束和保证,责任是关键和体现。
作者:宁坤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旦出现上气道阻塞(UAO)容易造成病情反复、撤机困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气道阻塞是导致拔管后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IC U 的发生率为2%-16%。
作者:毛方菊;胡哲龙;李水平;王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此种心脏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治疗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脏的血液流通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善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综合各心脏指标效果时,实验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症状,对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范畴的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临床护理服务的价值,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充分挖掘蕴含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临床各病区实行护理人员按层次管理模式。现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作者:潘亚娜;谢国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问题。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对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以期为消化内科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共23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数15.3%,主要为联用药物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联合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以及重复用药等问题。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掌握药物药理,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3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以非种植体强支抗,观察组予以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观察组的 X 线头影测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能够提供理想的支抗,正畸治疗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稳定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绍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县市级医院年度致病菌及临床用药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12个月的致病菌、痰培养及分泌物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分析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的敏感药物、耐药药物。结论: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
作者:彭良清;赵丽影;赵小侠;辛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 )常用针灸的特定穴与归经。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5年来所有相关临床文献,选择治疗取穴部分,录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其中13个常用穴位的归经、特定穴再次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15例肠易激综合征(IBS )用以健脾和胃的穴位为主,疏肝理气的穴位为辅,13个常用取穴中以天枢(93.1%)、足三里(87.8%)和上巨虚(83.5%)出现次数为多,所属经脉以胃经和肝经穴位为主。结论:以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为治疗 IBS的首选取穴;选用肝经具有能祛风除湿,理气和胃的太冲、章门、期门穴是IBS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武林;刘海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6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对照组,采集空腹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及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等危险因素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两者比较,高胆固醇血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明显增高,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比明显降低。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被临床广泛重视。但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梁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