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秀丽;赵春青
目的:通过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性肾炎检查的患者36例,分二组进行对比试验和对比观察。对于其中一组队病人进行常规性的治疗,这组为对照组。而另一组慢性肾炎的病人对他们进行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这组为治疗组。在两组病人进行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的检查,通过对比数据得出结论。结果:本次通过调查的36例慢性肾炎的病人,其中通过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成功率高达88.9%,经过常规治疗的小组成功率仅为72.2%;在治疗结束后两个小组的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均为治疗小组的高,(P<0.05)通过统计学的意义此对比均有意义。结论:通过对两组病人分别治疗管理可以明显的看出经过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慢性肾炎的病人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在临床疗效中值得使用。
作者:罗显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分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以便于为相关手术临床麻醉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6月到我院选择无痛人流的74例案例,并随即将其分配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患者手术麻醉时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比组37例手术麻醉时则只给予丙泊酚。手术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麻醉镇痛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麻醉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相关手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克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100例老年无牙颌修复患者,实验组50例,修复前、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照组50例,调查患者修复的全口义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复诊时情绪方面表现出乐观、积极、自信,对义齿的评价满意以上占绝大多数;两组全口义齿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全口义齿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了解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各方面满意度间的关系,可寻求临床医患较好地合作,有助提高临床修复水平。
作者:侯林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204例患者面部的皱纹和凹陷应用玻尿酸注射,探讨玻尿酸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玻尿酸注射,剂量在0.2-1.5毫升之间,对注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疗效时间做好观察和记录。结果:204例患者的面部皱纹、凹陷等在玻尿酸注射后均得到改善,随访结果显示,改善效果持续时间为1个月的有322例(97.87%),效果维持2个月的有300例(91.19%),效果维持3个月的有276例(83.89%),效果维持时间在半年到一年的有247例(75.08%),效果维持时间为一年到一年班的有83例(25.23%)。204例患者注射中并未有血管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玻尿酸注射美容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能高。(1.量词使用是矛盾的,比如204例研究对象中有322例改善,改善的例数比研究的例数还多,这不矛盾吗?2.时间调整一下:课题设置的观察时间是治疗后一年半,2013年6月距离现在太近了,建议2011年12月)
作者:黄剑美;刘艳华;蒲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心理护理在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护理焦虑度、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或P<0.05。结论:在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8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曲肽,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10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膜刺激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2.44±0.16)d,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66±2.17)d,住院时间(12.34±2.08)d ,治疗总有效率82.98%,死亡率4.26%,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使各监测指标更快恢复正常,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修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20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病史追踪,分析原因及发病特点。结果青年人发病急骤,与其伴随的相关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结论中青年发病急骤,吸烟、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心脏外并发症少且不严重,预后较老年人好。
作者:刘辉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研究组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花;明丽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此种心脏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治疗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脏的血液流通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善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综合各心脏指标效果时,实验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症状,对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8~56岁,为挤压伤、撕脱伤及瘢痕挛缩松解术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3例伴有示指或中指近节指背的伸肌腱缺损,分别应用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或肌腱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伤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是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如杰;周超;李菁;刘伏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尿碘水平现已成为国家防治IDD重要的监测指标,它能更为直观反映出地方居民碘营养状况,因此尿碘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当地碘缺乏病防控政策[1]。近两年,我市加大尿碘监测力度,采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法测定了5万余份尿样标本(孕妇儿童为主)。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有些尿碘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部分尿碘结果不是很理想,返工率高达11.7%。通过实验过程得到一些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作者:张慧东;余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牙周治疗的具体应用、注意事项及意义。方法:通过在牙周治疗中常用的超声波刮治技术中四手操作的应用,详述了四手操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讨论四手操作在超声波刮治技术中带来的积极意义。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就诊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亚莉;邱莹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于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7例,其中皮质病灶患者38例,皮下病灶患者49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皮下)组和对照(皮下)组治疗后 HAMD、NIHSS分数差异显著;实验(皮质)组和对照(皮质)组治疗后 HAMD、NIHSS分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心理干预虽然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改善作用,但对于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对皮下病灶患者的效果比皮质病灶患者更好。
作者:罗澍;王淳;刘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38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施行临床护理管理,包括健康宣传、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研究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依从性得到改善。复查 M RI以及C T 检查显示肿瘤病灶体积显著缩小,AFP检查结果下降。结论:周密细致的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病情好转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向世兰;高万春;石虹;桂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研究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氯沙坦治疗)各4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高血压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出现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肝功能,较常规氯沙坦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可加强应用。
作者:汪桂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对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150例患者分为两组,共计185颗患牙,治疗组分为75例患者,共计93颗患牙,治疗组牙冠过短和冠缺损达龈下1.5 mm~4 mm ,松动度≤I度、冠根比例协调的患牙,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4周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常规修复,随访1年。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不同阶段的患牙的松动度、牙龈出血指数。对照组分为75例患者,共计92颗患牙,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拔除患牙,义齿修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因术后个别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且与术前患牙的缺损深浅有关,故选择适应症时应慎重。
作者:王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士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圆满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去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要,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特点,采用护患沟通流程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培养护理人员沟通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谌华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 ),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频数、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1]。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ARDS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但不是病理过程仅限于肺的独立疾病,而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在肺的严重表现。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为急性肺损伤(ALI),重度 ALI即 ARDS。 ARDS 晚期多诱发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作者:陈伟;周璇;朱永祥;曾莉;李淸林;周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了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顺利走向临床实习,保证实习质量。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加强带教规范化管理是临床护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作者:曾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优缺点。方法:耳廓背部取与耳甲腔缺损相仿的带蒂肌皮瓣,切除耳甲腔部分软骨,皮瓣拉至耳甲腔间断缝合。结果:术后5天移植皮瓣均成活,10天拆线,术后观察6-12月,外形满意。结论: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手术简单,易生活,无色差,满足美观要求。
作者:孙玉琴;田树昌;刘健;徐辉;刘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