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明
目的:了解中国高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促进高中学生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一共调查1472名高中学生,采用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后,采用SPP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55.10%,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1.15%。西藏地区、睡眠时间不足、学习负担重、运动不足、上网、饮酒、偏食是躯体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排除高中学生躯体亚健康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学生躯体亚健康,维护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志荣;张晋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此种心脏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治疗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脏的血液流通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善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综合各心脏指标效果时,实验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症状,对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牙周治疗的具体应用、注意事项及意义。方法:通过在牙周治疗中常用的超声波刮治技术中四手操作的应用,详述了四手操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讨论四手操作在超声波刮治技术中带来的积极意义。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就诊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亚莉;邱莹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县市级医院年度致病菌及临床用药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12个月的致病菌、痰培养及分泌物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分析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的敏感药物、耐药药物。结论: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
作者:彭良清;赵丽影;赵小侠;辛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乌防止痛液外用实验研究,明确其外用消肿功效和安全性。方法:(1)消肿实验观察乌防止痛液外用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影响和对二甲苯致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2)观察乌防止痛液对皮肤刺激。结果:乌防止痛液能够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肿胀度和二甲苯所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3)乌防止痛液对皮肤未引起水泡红斑等过敏现象,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防止痛液能改善化学物质所导致的肿胀;并且未发现引起皮肤水泡红斑等过敏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何燕玲;秦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们将它视为“瘟神”。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条例、法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年加拨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传统的、粗放式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已与现实不相适应,作为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和责任单位,区、县级卫生疾控中心,如何优化使用,让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是县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作者:张晓英;胡海;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综合IC U 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探究,分析其原因,并对症做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60例医源性的皮肤损伤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探索目前发生皮肤损伤与下列因素相关:各种固定器具(16.6%)胶布25例(41.6%)、皮肤消毒剂10例(25.2%)、监护设备10例(16.6%)。结论:正确使用胶布、皮肤消毒剂、监护设备等,规范护理流程,可有效对医源性的皮肤损伤进行预防,也可避免产生并发症[1]。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研究组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花;明丽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我国也逐步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据2011年4月28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养老负担从2000年平均每9.1个劳动者赡养1位老人将会增长到2050年的平均每2个劳动者赡养一位老人,养老负担相当于2000年的4倍多[1]。目前我国老年褥疮患者需要得到照料的成本高、时间长、比例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社会经济负担,同时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问题尤为严峻,使我国老年人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创伤骨折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这些因素导致长期卧床不起而发生褥疮者与日俱增。褥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也增加负担,严重影响对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2],同时也给当今的医疗界及护理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自主能力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自身生理特征,导致老年患者极易发生褥疮,若一旦发生创面迁延难愈,治疗周期延长[3,4]。目前针对褥疮患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换药,中医中药外敷,植皮,各类皮瓣手术治疗,各有利弊及其适应症。为探讨老年褥疮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针对老年褥疮患者的治疗研究现状做一简述。
作者:杨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0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1.5mg/kg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操作手术。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具有无疼痛、减少人流综合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前认真宣讲,术中仔细观察,术后保健指导,是无痛人流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燕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拉莫三嗪片致皮肤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对策,为临床口服拉莫三嗪片服药指导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服用拉莫三嗪片的患者1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整理,同时对临床上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拉莫三嗪片可以致身体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皮肤各类型的过敏反应是主要不良反应,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皮疹、斑丘疹、单纯麻疹型、红斑型药疹等,严重者皮肤可以出现溃破、剥脱。这些不良反应各自的发生率不同,与在患者年龄、性别及服药情况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口服拉莫三嗪片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给予基本的对症治疗多可缓解,有些患者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临床医师在应用拉莫三嗪片治疗时,应重视药物带来的皮肤不良反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及服药情况,以求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士,一个伟大又光荣的职业,一个勇于奉献不计回报的职业,一个需要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做一名护士很简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却很难。不仅要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还需要有对职业的使命感。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病人充满爱心,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病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技术精益求精,认真“做学问”这一切才能预示护士之星的诞生,其中职业道德尤其重要。
作者:张士莲;郑瑞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方法:选一台性能佳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校准参考仪器,用其原装配套校准品进行校准,再以该仪器检测结果为溯源目标用健康人新鲜抗凝全血代替校准品校准其他多台仪器,并做仪器间比对试验。用新鲜血校准的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与校准参考仪器各检测指标间进行配对资料 t检验,均为 P>0.05,显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新鲜血代替校准品,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可取得满意结果。
作者:林曼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对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找出共有特点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结果: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宣教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卫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作用。方法:将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蓝光照射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并发症少,53例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蓝光照射治疗能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后,而蓝光照射治疗前的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卢炳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6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说明疗效显著。
作者:梁月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问题。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对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以期为消化内科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共23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数15.3%,主要为联用药物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联合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以及重复用药等问题。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掌握药物药理,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一套有效可行的收费质控方案减少收费投诉、规范临床收费,方法:从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收费质控方案,自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实施每月收费质控,统计比较每月所出现的问题数、每月多收的金额、每月少收的金额及患者对收费的投诉情况来评价方案的效果及实用性,结果:实施收费质控后,每月多收的金额、少收的金额及患者对收费的投诉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医疗收费质控持续改进和管理,找到了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了医疗服务收费的正确和合理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和谐了医患关系。
作者:李铁花;梁冬霞;周来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医护合作模式,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促进医护和谐,从而达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终目标。
作者:涂志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粘固后患者对于舒适度、语音以及外观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率为7.9%。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姸;段义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