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姸;段义峰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的差异,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保持会阴完整的分娩手法。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无保护会阴分娩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传统手法保护会阴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产妇的会阴裂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传统保护会阴分娩产妇II°裂伤率明显高于无保护会阴分娩,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会阴裂伤及 I°裂伤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对产妇会阴的损伤较小,促进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体健康快速恢复。
作者:燕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研究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氯沙坦治疗)各4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高血压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出现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肝功能,较常规氯沙坦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可加强应用。
作者:汪桂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硝化应激重要硝化剂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肝原代细胞的体外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ONOO-供体SIN-1作用于肝原代细胞24h ,探索SIN-1的有效作用剂量,同时加入ONOO-清除剂FeTMPyP 处理确认是否是 ONOO-对肝原代细胞产生影响。将肝原代细胞分为Control 组,SIN-1作用组和ONOO-清除剂组,用MTT 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细胞存活率,LDH 检测细胞坏死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内ONOO-生成印记蛋白---3-硝基酪氨酸(3-NT 或NT )表达情况。结果:200μM 的SIN-1刺激24h 使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同时检测该浓度下的肝细胞培养基中LDH 的活性发现也明显升高。WB 结果显示 SIN-1组细胞NT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ONOO-能够介导肝细胞硝化应激,造成原代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张海峰;李小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96.5%)高于对照组(92.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钟昌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五年制医疗系临床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及教学情况,各类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临床实习完成后毕业考试前进行,调查后运用 Excel分析数据。结论:调查显示医学生在内科临床实习阶段学习方面对于知识积累认识不够,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而目前内科实习教学方面教学查房及带教老师是目前临床实习教学中主要的部分,诊断学的基本知识需要在内科实习进一步加强,实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实习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可以在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及评价,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以及职业辅导等方面着眼。
作者:蒲涛;康春丽;杨垒;颜晓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问题。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对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以期为消化内科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共23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数15.3%,主要为联用药物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联合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以及重复用药等问题。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掌握药物药理,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短疗程放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能够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70%;保肛率为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进展期地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短疗程放化疗治疗,具有有效安全性,使肿瘤分期得到降低,促进保肛率提高,对患者生存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海洋;宋晓慧;杨萍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患者频繁灌肠护理中既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的方法。方法:将频繁灌肠的37例重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9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药物灌肠治疗中使用自制三通管,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药物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减轻护理工作量和减少病床单元污染方面等方面,实验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三通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能减少护理工作时间和减少病床单元污染机会,从而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康秀华;何海燕;陈宏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结果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避免了自杀行为,解除了心理痛苦走出孤独,重建自尊、自信,重新适应社会,树立战胜生活难题的勇气。实践证明,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作者:李利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20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病史追踪,分析原因及发病特点。结果青年人发病急骤,与其伴随的相关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结论中青年发病急骤,吸烟、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心脏外并发症少且不严重,预后较老年人好。
作者:刘辉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口腔颌面手术因肿瘤切除或因外伤等原因常会造成软硬组织的缺损,如不能予以及时修复,将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所以,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赵宗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3年来接诊转县医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3例进行治疗及预防控制措施跟踪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控制,1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没有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结论:根据手足口病特点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后,能够预防其院内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
作者:黄荣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把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均观察患者症状及检测心脏B超。结果:两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症状及心脏B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胡高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3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以非种植体强支抗,观察组予以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观察组的 X 线头影测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能够提供理想的支抗,正畸治疗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稳定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绍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其出血的原因、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到我院分娩的3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发现,导致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为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炎,其他常见原因有子宫恢复不良、切口感染或溃疡、胎盘或蜕膜残留等。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多样,时间不等,且出血危险性大,要密切注意术后产妇的状况,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现的各项特征要特别重视,努力做到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
作者:莫琼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到我院接受贫血诊治的6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研究组B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了查查两者对象的血液检验情况,还需选择另外60例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验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项目以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RBC(红细胞)、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血红蛋白)以及 MCV/RBC(平均容积地贫/缺铁查指标)为主。结果:三组中,研究组 A组的RBC和MCV/RBC指标高,研究组B组RDW指数高,对照组的MCH和MCV指数高,不同组别不同项目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符合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均高于研究组 A 组和研究组B组。结论:血液检测中血细胞的多个项目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
作者:陈会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良好的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大限度的减少产妇死亡病例。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47例,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多为子宫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方面等,本次研究中42例产后出血产妇,其中18例由于子宫乏力的因素,17例由于胎盘因素,7例由于软产道损伤因素,在经过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均停止出血,效果显著。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产时状况,做好相应的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小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对策。方法:案例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毒物清洗、洗胃、吸氧、保持呼吸顺畅以及应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处理,血液透析共进行三次,每日一次,透析时间为两小时,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毒症状均在第二日血液透析之时有所缓解,且胆碱酯酶活性在进行血液透析四日后逐步恢复。经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与透析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2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均治愈症状,且未出现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症状,且促进患者体内胆碱酯酶活性的迅速恢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故而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及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针对我院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实习生给予特定的带教管理方法,为实习和带教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通过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电话回访,本院护生在实习后期及新的工作岗位上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本院的带教方法得到了护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从认可。我院共培养出优秀实习生120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902份,撰写论文9篇。结论:集中带教及一对一带教模式的开展,培养了技术水平过硬、理论知识牢固的护理人员,为实习护理人员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畅;薛冰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不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别可能发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病程、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尿酸和尿蛋白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高血压病、尿白蛋白、尿酸、C肽水平、BM I、血脂7个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病程、高血压病、尿白蛋白、尿酸、C肽水平、BM I、血脂等因素有关,预防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CHD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逊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