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秀玲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范畴的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临床护理服务的价值,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充分挖掘蕴含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临床各病区实行护理人员按层次管理模式。现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作者:潘亚娜;谢国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制定乐脉丸的薄层鉴别(TLC)方法。方法:对其五种主要成分采用 TLC法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无对应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该种方法可以作为乐脉丸的有效鉴别。
作者:王从敏;熊本立;徐小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拉莫三嗪片致皮肤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对策,为临床口服拉莫三嗪片服药指导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服用拉莫三嗪片的患者1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整理,同时对临床上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拉莫三嗪片可以致身体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皮肤各类型的过敏反应是主要不良反应,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皮疹、斑丘疹、单纯麻疹型、红斑型药疹等,严重者皮肤可以出现溃破、剥脱。这些不良反应各自的发生率不同,与在患者年龄、性别及服药情况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口服拉莫三嗪片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给予基本的对症治疗多可缓解,有些患者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临床医师在应用拉莫三嗪片治疗时,应重视药物带来的皮肤不良反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及服药情况,以求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氯丙嗪对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每天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0.5mg/h静脉泵入;同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1次/天,连续治疗8天。对照组(60例)给予麦角胺1mg ,口服,3次/天;并静脉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连续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8天后顽固性偏头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仍自述头痛。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联合氯丙嗪肌肉注射能明显缓解顽固性偏头痛。
作者:王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20108月至2013年8月我院2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其中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9例,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2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安全,较常规 LS手术更加微创,术后腹部不留伤口,良好的护理配合更有助于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左爱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的临床处理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152例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2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孕妇中总的 OCT 或 CST 阳性20例。剖宫产98例,其原因胎儿宫内窘迫27例,相对头盆不称34例,引产失败32例,其他不宜阴道分娩因素5例。产后回顾分析:胎儿宫内窘迫47例,羊水污染53例。但新生儿出生后 Apgar评分1min≤7分者6例,无无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危害较大,窒息率较高,对此类产妇要加强产前、产时监护,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及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结局。
作者:王巧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创伤失血性休克为外科工作中的危重急症,如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患者的死亡,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抢救与护理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我院自2012年1~12月共收治的1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了总结分析。
作者:马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用谷红注射液15ml/次,每日一次,静点,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次,每日一次,静点,均以14天为一疗程,静滴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梁辉;李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施行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成功完成手术,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胆汁漏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有症状的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方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女性在护理队伍中仍占主要地位,而且大多数为育龄女性。随着卫生改革和服务对象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服务理念已成为了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对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怀孕期间人文关怀支持的对策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环境和个体角度提出对基层护士怀孕期间实施人文关怀支持的对策。提醒医院护理管理人员重视孕期中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做好心理干预,促进孕期护士身心健康,保障母婴安全,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冠心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发病时患者胸闷胸痛,低血压,有濒死感,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生命。冠心病在我国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自1977年 Andreas Gruentzig首次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与传统外科手术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今已成为80%病人的标准治疗措施。但同时,也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相关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质量的护理对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素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提高护生素质,培养合格护理人才。方法:了解护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结果:护生综合素质大有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结论:加强对实习护生的管理和教育,重视与实习医院的联系与沟通,则能减少护生临床实习问题,达到培养护生的良好效果。
作者:罗中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多西环素、丹参酮治疗脓疱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82位脓疱性痤疮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有91位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脓疱性痤疮患者,采取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多西环素、丹参酮进行治疗,见效比较快,使用方法简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区洪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形臂X射线机在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中对于骨折远端旋转畸形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30例)。A组术中将骨折牢靠固定于前倾角度为15°位置,B组患者术中采用C形臂X射线机测量健侧股骨前倾角度,并据此对患肢进行旋转对位。结果:A组术后有11例(42.31%)患者的旋转移位在10°以下,11例(42.31%)在10~20°之间,4例(15.38%)在20°以上;B组患者的旋转移位角度均在10°以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过程中以C形臂X射线内测量 NH角可准确反映骨折旋转程度,以健侧 NH角作为参照对患侧股骨进行旋转对位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医技检查。方法笔者结合临床十多年工作实践,认为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来落实完成各项医技检查工作。结论做好精神科拒检病人的医技检查,医技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而心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余利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方法对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肝气犯胃证三个证型的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温中健脾,养阴益胃,疏肝健脾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6例经治疗后,治愈26例(38.2%),显效28例(41.4%),有效8例(11.7%),无效6例(8.8%),总有效率91.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愈合溃疡,改善状态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吴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还进行康复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自编病人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作者:崔航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早期妊娠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B超确诊宫内妊娠≤49天,孕囊直径<2.0cm ,且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症的各52例患者分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常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孕囊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早期妊娠与自然分娩后早期妊娠流产效果、孕囊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早期妊娠效果良好,解决了终止剖宫产后早期妊娠的难题。
作者:孙祥霞;张祖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肺部炎性假瘤的C 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C T检查、分析并总结。结果:肺部炎性假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而光滑,肺窗及纵隔窗所显示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比较均匀,少数有钙化影及空洞,周围肺组织受压、肺血管纹理移位,有少许条索状影,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结论:CT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肺部炎症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而肺部炎性假瘤却较为罕见。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为困难,随着CT 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来,其诊断准确率逐渐提高。现将收集的C T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5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例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小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慢性乙肝型肝炎,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观察其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 po qd ,疗程1年。回顾性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肝功能、HBeAg、HBV DNA 的差别。结果:抗病毒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推移,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逐渐恢复、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肝功能维持长期稳定。 HBV DNA 定量和ALT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LT 复常率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33.3%,60.0%,90.0%,96.7%;HBV DNA 阴转率为30.0%,51.7%,71.7%,83.3%;HBeAg转阴率近期无明显改善(P>0.05),HBeAg阴转率6月、1年为6.7%,21.7%。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春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