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问题。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对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以期为消化内科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共23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数15.3%,主要为联用药物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联合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以及重复用药等问题。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掌握药物药理,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慢性乙肝型肝炎,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观察其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 po qd ,疗程1年。回顾性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肝功能、HBeAg、HBV DNA 的差别。结果:抗病毒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推移,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逐渐恢复、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肝功能维持长期稳定。 HBV DNA 定量和ALT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LT 复常率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33.3%,60.0%,90.0%,96.7%;HBV DNA 阴转率为30.0%,51.7%,71.7%,83.3%;HBeAg转阴率近期无明显改善(P>0.05),HBeAg阴转率6月、1年为6.7%,21.7%。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春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剖析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心理状态的可能因素,并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较多的四所学校进行分层抽样,选取艾滋病致孤儿童60例,及与其年龄、性别、班级相同的正常家庭学生60例,分别进行生活状况调查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未成年人版)的评价,对结果进行配对的 t检验,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致孤儿童组的生活状态与正常家庭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认为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状况比相同地区的正常儿童要差;人格问卷的结果显示,致孤儿童组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致孤儿童与正常儿童亦存在差异,正常对照组的儿童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异,有理由认为致孤儿童较同地区正常儿童要内倾、保守,而不同性别的致孤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同,男孤儿的心理问题较女孤儿严重。结论: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状况较正常儿童差,且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男孤儿的心理健康较女孤儿更需要得到重视,在日后的工作中应给予区别对待。
作者:张宇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整形美容外科受术者体像障碍的患病率,观察整形美容外科受术者的体像特点以及美容整形手术对其体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230例被术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对23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26例受术者为BDD患病者,患病率为11.3%;26例BDD患者术前体相影响度明显高于230例受术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30例全部受术者术后 SSBI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6例BDD患者术后SSBI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被术者的心理综合症中大都有体相障碍,大部分患者术前自我意识较为缺乏,非常关注他人对自身的体相评价,患者接受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后体相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对受术者地病态体相有良好的纠正作用。
作者:邝靖(通讯作者);邱晓东;郭丹凤;张冠军;娄焕民;张谊;宫昔愿;孙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2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对所有患儿采取抗惊厥等对症处理,观察统计患儿的发病原因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7个月-6岁的小儿群体,且年龄越小,复发次数越多。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有8例患者有复发症状,其中有1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因素很多,常常发生突然且反复发作,极易引发癫痫、智力不全等后遗症,预防是治疗小儿惊厥的主要措施,小儿高热患儿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
作者:李经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结果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避免了自杀行为,解除了心理痛苦走出孤独,重建自尊、自信,重新适应社会,树立战胜生活难题的勇气。实践证明,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作者:李利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疤痕处理和手外观恢复度高、功能恢复满意度高。结论:手部烧伤遗留的疤痕导致手畸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矫正,手术后疤痕不明显,手部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黄振;冉国文;韩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报告一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经激素治疗后在恢复期服药不当,导致病情反复并对激素耐药,转入我院后经静脉行大剂量CTX冲击治疗的护理。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心理和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观察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冲击治疗期间尤其注意观察有无血尿产生。由于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得当和精心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作者:胡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60例易发习惯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伤心悲伤、担心再流产、担心身体、自责、睡眠障碍、担心不孕、紧张焦虑的发生人数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伤心悲伤、担心再流产、担心身体、自责、睡眠障碍、担心不孕、紧张焦虑的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减少伤心悲伤、担心再流产、担心身体、自责、睡眠障碍、担心不孕、紧张焦虑的发生人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优缺点。方法:耳廓背部取与耳甲腔缺损相仿的带蒂肌皮瓣,切除耳甲腔部分软骨,皮瓣拉至耳甲腔间断缝合。结果:术后5天移植皮瓣均成活,10天拆线,术后观察6-12月,外形满意。结论: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手术简单,易生活,无色差,满足美观要求。
作者:孙玉琴;田树昌;刘健;徐辉;刘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青龙汤治疗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小青龙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的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变化(P>0.05),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谢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大程度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诊治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定期进行孕检,并在子痫前期配合镇静、解痉及降血压等住院治疗措施)和对照组(未进行定期孕检,子痫前期也并未配合相关的住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产妇均未发现有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但对照组患者早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孕产妇的孕期管理,定期孕检及早诊断高危妊娠孕产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作者:黄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超声检查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2月份至2013年2月份期间,在院进行诊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合计205例,以其在院期间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基本数据。按照自愿选择诊断方式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共有130例患者,在检查中分别采用了心电图和超声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共有75例患者,在检查中也采用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通过对上述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进行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130例患者中,心电图诊断准确122例(86.15%),超声心动图准确104例(80%);陈旧性心肌梗死组:75例患者中,心电图准确性52例(69.33%),超声心动图准确69例(92%)。结论:在心肌梗死诊断检查过程中,超声检查既能够保证与心电图Q波的一致性,而且在评价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心室功能方面要明显好于心电图诊断,因此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曹剑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3年来接诊转县医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3例进行治疗及预防控制措施跟踪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控制,1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没有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结论:根据手足口病特点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后,能够预防其院内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
作者:黄荣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继发不孕、黄体破裂等共76例,对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论: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妇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已经被认为是现代妇科治疗的一个标志,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认识到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是现代妇科手术演变的一种必然趋势。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点,是目前好的妇科微创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手术遇到困难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开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一套有效可行的收费质控方案减少收费投诉、规范临床收费,方法:从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收费质控方案,自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实施每月收费质控,统计比较每月所出现的问题数、每月多收的金额、每月少收的金额及患者对收费的投诉情况来评价方案的效果及实用性,结果:实施收费质控后,每月多收的金额、少收的金额及患者对收费的投诉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医疗收费质控持续改进和管理,找到了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了医疗服务收费的正确和合理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和谐了医患关系。
作者:李铁花;梁冬霞;周来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和复苏后的护理,预防了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通过恰当的护理可预防避免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吴昌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影响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确定干式生化分析仪对 ALT 检测结果的有效区间。方法:利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 ALT 不同定值血清进行检测,对检测数值进行统计,对CV%值进行分析。结果:干式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值在35以下的可以采血;检测值在35-37之间时可以重复检测后再确定是否采血;检测值在37以上时要谨慎,建议献血者过一两天再来检测,合格后再献血。结论:通过对CV%值的分析,确定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上下限,在上限范围内采血可以避免血液浪费。
作者:张占生;刘玥;冯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患者频繁灌肠护理中既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的方法。方法:将频繁灌肠的37例重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9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药物灌肠治疗中使用自制三通管,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药物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减轻护理工作量和减少病床单元污染方面等方面,实验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三通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能减少护理工作时间和减少病床单元污染机会,从而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康秀华;何海燕;陈宏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