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因素

张占生;刘玥;冯震

关键词:不确定度, 定值血清, 变异系数CV%值, 标准差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影响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确定干式生化分析仪对 ALT 检测结果的有效区间。方法:利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 ALT 不同定值血清进行检测,对检测数值进行统计,对CV%值进行分析。结果:干式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值在35以下的可以采血;检测值在35-37之间时可以重复检测后再确定是否采血;检测值在37以上时要谨慎,建议献血者过一两天再来检测,合格后再献血。结论:通过对CV%值的分析,确定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上下限,在上限范围内采血可以避免血液浪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研究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是指与精神活性物质相关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物质依赖障碍和物质滥用),另一类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障碍,包括: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精神活性物质戒断反应,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谵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持久性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持久性遗忘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心境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性功能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睡眠障碍。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药房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式与发展,应逐渐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并提升药房人员的服务水平。对基层药房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武清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LE-DAI积分、补体C3水平、CRP及ESR较治疗前明显改变,且观察组改变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显著,可加快皮疹消退,减少激素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文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青龙汤加味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寒喘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寒型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风寒闭肺型喘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用二联抗菌素静滴+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用小青龙汤加味的中药汤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及胸闷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咳嗽、消除气喘及胸闷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运用小青龙汤加味的中药汤剂治疗咳喘痰多疗效更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斌;郭全;陈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8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曲肽,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10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膜刺激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2.44±0.16)d,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66±2.17)d,住院时间(12.34±2.08)d ,治疗总有效率82.98%,死亡率4.26%,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使各监测指标更快恢复正常,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修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急诊惊厥临床特点分析与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惊厥的常见原因并观察儿童发生惊厥时的相关症状及总结惊厥的临床表现。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治疗的110例出现惊厥的患儿按其年龄分为A、B、C三组,经积极治疗后,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结合脑电图的表现分析惊厥的发生原因及儿童的年龄与脑电图异常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小儿惊厥的相应临床表现。结果:高热导致儿科急诊惊厥的发病率高于其它,在结果上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三周岁以上)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B组(一周岁至三周岁之间)和A组(一周岁以下),三组结果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结论:高热是导致儿科急诊惊厥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癫痫和颅内感染等,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大且脑电图出现异常的概率越大,因此及时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惊厥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贤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12例体会

    目的:探讨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优缺点。方法:耳廓背部取与耳甲腔缺损相仿的带蒂肌皮瓣,切除耳甲腔部分软骨,皮瓣拉至耳甲腔间断缝合。结果:术后5天移植皮瓣均成活,10天拆线,术后观察6-12月,外形满意。结论:耳廓背部带蒂肌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手术简单,易生活,无色差,满足美观要求。

    作者:孙玉琴;田树昌;刘健;徐辉;刘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疤痕处理和手外观恢复度高、功能恢复满意度高。结论:手部烧伤遗留的疤痕导致手畸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矫正,手术后疤痕不明显,手部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黄振;冉国文;韩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 -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肠道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肠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急性肠道细菌感染患儿,45例病毒感染患儿及40例键康儿童。分析C-反应蛋白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相比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对急性肠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观察CRP值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变化。

    作者:梅鲜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大程度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 ,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用药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59味,使用频次2842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运用多,占总体用药的83.63%;其中药味以辛、甘、苦为主,累积频率达88.19%;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1.71%;归经以肝、脾为主,累积频率达45.73%。结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侵袭,瘀血阻滞为标。临床以补益药(当归、白芍、甘草、黄芪等)、活血化瘀药(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等)、解表药(葛根、桂枝、羌活、防风等)、祛风湿药(威灵仙、木瓜、秦艽等)运用多。

    作者:刘若实(通讯作者);朱宏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

    婴儿湿疹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湿热内蕴,外感风热所致,选二妙散加导赤散加减取的好的疗效,现叙述如下。

    作者:樊建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7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归纳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从而为早起发现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提供线索。方法:选择入住该院治疗的247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的79例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进行脱水、激素、静脉等治疗的所有患者都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未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其病情危险性较高、发病急其进展速度较快,一般早起进行治疗干预大多能治愈且无任何明显后遗症,但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需加强疾病认识及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魏南楠;徐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口服。比较2组治疗后2周、1个月便秘症状的情况和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 FBG、BUN 及 Cr、ALT 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并且对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改善功效。

    作者:李文华;李健(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孕期护士的人文关怀管理

    目前,女性在护理队伍中仍占主要地位,而且大多数为育龄女性。随着卫生改革和服务对象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服务理念已成为了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对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怀孕期间人文关怀支持的对策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环境和个体角度提出对基层护士怀孕期间实施人文关怀支持的对策。提醒医院护理管理人员重视孕期中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做好心理干预,促进孕期护士身心健康,保障母婴安全,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4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诊治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定期进行孕检,并在子痫前期配合镇静、解痉及降血压等住院治疗措施)和对照组(未进行定期孕检,子痫前期也并未配合相关的住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产妇均未发现有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但对照组患者早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孕产妇的孕期管理,定期孕检及早诊断高危妊娠孕产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作者:黄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高热惊厥2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2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对所有患儿采取抗惊厥等对症处理,观察统计患儿的发病原因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7个月-6岁的小儿群体,且年龄越小,复发次数越多。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有8例患者有复发症状,其中有1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因素很多,常常发生突然且反复发作,极易引发癫痫、智力不全等后遗症,预防是治疗小儿惊厥的主要措施,小儿高热患儿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

    作者:李经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患肿瘤的人数逐年增长,每年新增各种肿瘤患者约有数百万人,而化疗是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通常80%-9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白细胞降低、20%-30%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减少的情况[1]。随着粒/粒巨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得到了有效治疗。而血小板减少却难以有效缓解。因此,化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成为近年来限制肿瘤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对近年来CIT 的中西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梅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观察分析,寻找出血的原因,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救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结果:通过认真观察,并能针对原因,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发病急、病情重,要严密观察,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积极抢救,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同时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定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2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34%)、E峰(73.24±6.51)cm/s、LVEDD(53.28±5.31)mm、LVEF(66.47±6.89)%明显高于对照组,A峰(53.32±5.42)cm/s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心慌、气短等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唐福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