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还进行康复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自编病人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作者:崔航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38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施行临床护理管理,包括健康宣传、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研究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依从性得到改善。复查 M RI以及C T 检查显示肿瘤病灶体积显著缩小,AFP检查结果下降。结论:周密细致的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病情好转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向世兰;高万春;石虹;桂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结合临床表现,总结祷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
作者:葛翠平;胡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溶栓基础上加用丹参酮 IIA 磺酸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情况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A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 CK - MB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 MAD和SOD水平的差异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h、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cTn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应用丹参酮 IIA磺酸钠治疗,可起到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梁安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常见病。本文通过对我院42例胆石症手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出术后加强 T 型管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曹晓红;张祖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短疗程放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能够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70%;保肛率为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进展期地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短疗程放化疗治疗,具有有效安全性,使肿瘤分期得到降低,促进保肛率提高,对患者生存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海洋;宋晓慧;杨萍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中国高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促进高中学生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一共调查1472名高中学生,采用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后,采用SPP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55.10%,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1.15%。西藏地区、睡眠时间不足、学习负担重、运动不足、上网、饮酒、偏食是躯体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排除高中学生躯体亚健康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学生躯体亚健康,维护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志荣;张晋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观察分析,寻找出血的原因,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救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结果:通过认真观察,并能针对原因,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发病急、病情重,要严密观察,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积极抢救,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同时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定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剖析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心理状态的可能因素,并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较多的四所学校进行分层抽样,选取艾滋病致孤儿童60例,及与其年龄、性别、班级相同的正常家庭学生60例,分别进行生活状况调查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未成年人版)的评价,对结果进行配对的 t检验,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致孤儿童组的生活状态与正常家庭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认为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状况比相同地区的正常儿童要差;人格问卷的结果显示,致孤儿童组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致孤儿童与正常儿童亦存在差异,正常对照组的儿童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异,有理由认为致孤儿童较同地区正常儿童要内倾、保守,而不同性别的致孤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同,男孤儿的心理问题较女孤儿严重。结论:我市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状况较正常儿童差,且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男孤儿的心理健康较女孤儿更需要得到重视,在日后的工作中应给予区别对待。
作者:张宇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分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以便于为相关手术临床麻醉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6月到我院选择无痛人流的74例案例,并随即将其分配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患者手术麻醉时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比组37例手术麻醉时则只给予丙泊酚。手术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麻醉镇痛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麻醉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相关手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克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及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针对我院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实习生给予特定的带教管理方法,为实习和带教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通过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电话回访,本院护生在实习后期及新的工作岗位上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本院的带教方法得到了护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从认可。我院共培养出优秀实习生120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902份,撰写论文9篇。结论:集中带教及一对一带教模式的开展,培养了技术水平过硬、理论知识牢固的护理人员,为实习护理人员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畅;薛冰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病机,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明目汤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疏肝健脾明目汤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个月一个疗程,可用3个疗程。观察视力,眼底变化。结果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均有所改变,全身症状有好转,心情愉悦,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患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几率,更好地为预防上述疾病服务,同时为未成年人的低脂血症的化检结果寻找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4-8月份2247名住院病人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病率的统计,比较不同年龄的患病情况。结果:血脂在20岁前偏低率高(特别是5岁前的男童更为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转为正常,25岁后高脂血症明显增多,而20岁前高脂血症为偶发病例。从甘油三脂看出,男性>20-45岁增高较女性明显,女性>60岁增高较男性明显。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都在45岁后发病率方高,且高血压病和冠心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增高,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则无明显增长病例。结论:低脂血症在患儿中比例较高;高脂血症、糖尿病属中老年多发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属中老年多发疾病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的高发病率较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延缓20年。
作者:王志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心理护理在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护理焦虑度、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或P<0.05。结论:在根尖周脓肿反复发作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2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对所有患儿采取抗惊厥等对症处理,观察统计患儿的发病原因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7个月-6岁的小儿群体,且年龄越小,复发次数越多。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有8例患者有复发症状,其中有1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因素很多,常常发生突然且反复发作,极易引发癫痫、智力不全等后遗症,预防是治疗小儿惊厥的主要措施,小儿高热患儿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
作者:李经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8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曲肽,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10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膜刺激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2.44±0.16)d,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66±2.17)d,住院时间(12.34±2.08)d ,治疗总有效率82.98%,死亡率4.26%,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使各监测指标更快恢复正常,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修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硝化应激重要硝化剂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肝原代细胞的体外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ONOO-供体SIN-1作用于肝原代细胞24h ,探索SIN-1的有效作用剂量,同时加入ONOO-清除剂FeTMPyP 处理确认是否是 ONOO-对肝原代细胞产生影响。将肝原代细胞分为Control 组,SIN-1作用组和ONOO-清除剂组,用MTT 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细胞存活率,LDH 检测细胞坏死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内ONOO-生成印记蛋白---3-硝基酪氨酸(3-NT 或NT )表达情况。结果:200μM 的SIN-1刺激24h 使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同时检测该浓度下的肝细胞培养基中LDH 的活性发现也明显升高。WB 结果显示 SIN-1组细胞NT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ONOO-能够介导肝细胞硝化应激,造成原代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张海峰;李小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和内涵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张志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颈内静脉是目前采用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之一,因其体表标志相对明显、容易穿刺、操作简单、血流量充足、活动不受限制以及留置时间长且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道广泛使用。对于因自体内瘘未成熟、急性肾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等急需透析病人,采用双腔导管插入颈内静脉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1]。
作者:刘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对策。方法:案例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毒物清洗、洗胃、吸氧、保持呼吸顺畅以及应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处理,血液透析共进行三次,每日一次,透析时间为两小时,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毒症状均在第二日血液透析之时有所缓解,且胆碱酯酶活性在进行血液透析四日后逐步恢复。经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与透析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2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均治愈症状,且未出现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症状,且促进患者体内胆碱酯酶活性的迅速恢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故而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