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8例临床疗效分析

钟昌盛

关键词:莫西沙星注射液,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96.5%)高于对照组(92.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等引起。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典型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水疱、大疱,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解坏死,易合并感染,形成烫伤样外观[1],触痛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伴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颊粘膜、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粘膜也可糜烂、溃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蛋白尿甚至氮质血症等而死亡。我科2012年12月收治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病人治愈。

    作者:靳秀丽;赵春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4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停循环策略对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到2013年9月间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47例。将病例分成停循环后有脑灌注组及无脑灌注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停循环时间小于20分钟及大于30分钟的近期转归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总结不同停循环策略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1.停循环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脑灌注组与无脑灌注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停循环时间大于30分钟的,有脑灌注组与无脑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有脑灌注组在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优于无脑灌注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停循环时间在20分钟内,有脑灌注与无脑灌注对患者的近期转归无统计学差异;停循环时间超过30分钟的有脑灌注组近期疗效优于无脑灌注组,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庞锋;赵文增;陈兴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临床报告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引起患者剧烈腰痛。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输尿管结石可采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ESWL、内镜下腔内碎石术等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处理输尿管结石中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已逐渐取代了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标准手术。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云森;郭宇明;严文兵;吴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38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施行临床护理管理,包括健康宣传、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研究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依从性得到改善。复查 M RI以及C T 检查显示肿瘤病灶体积显著缩小,AFP检查结果下降。结论:周密细致的介入术后护理管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病情好转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向世兰;高万春;石虹;桂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经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治愈率84.6%,有效率为100%。结论: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卢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用于难愈性创面修复前准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技术用于难愈性创面修复前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对我科室收治的34例患者40个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经创面经清创、放置VSD负压吸引装置,7~9天,放置1~3次,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用皮片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34个创面放置 VSD一次后,肉芽生长良好,血循环丰富;6个创面肉芽生长欠佳,放置 VSD2次~3次。结论:VSD负压引流技术能清除感染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手术修复提供良好的准备。

    作者:王璐;王继华(通讯作者);张颖佳;汤婷;张景波;朱礼昆;郭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观察抗支汤结合阿奇霉素间歇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中抗支汤结合阿奇霉素间歇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和阿奇霉素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抗支汤结合阿奇霉素间歇疗法,研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抗支汤结合阿奇霉素间歇疗法效果显著,且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向红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此种心脏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治疗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脏的血液流通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善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综合各心脏指标效果时,实验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症状,对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相关感染及护理

    颈内静脉是目前采用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之一,因其体表标志相对明显、容易穿刺、操作简单、血流量充足、活动不受限制以及留置时间长且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道广泛使用。对于因自体内瘘未成熟、急性肾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等急需透析病人,采用双腔导管插入颈内静脉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1]。

    作者:刘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种方法校准血液分析仪结果比较与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方法:选一台性能佳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校准参考仪器,用其原装配套校准品进行校准,再以该仪器检测结果为溯源目标用健康人新鲜抗凝全血代替校准品校准其他多台仪器,并做仪器间比对试验。用新鲜血校准的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与校准参考仪器各检测指标间进行配对资料 t检验,均为 P>0.05,显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新鲜血代替校准品,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可取得满意结果。

    作者:林曼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县市级)年度致病菌及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县市级医院年度致病菌及临床用药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12个月的致病菌、痰培养及分泌物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分析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的敏感药物、耐药药物。结论:常见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

    作者:彭良清;赵丽影;赵小侠;辛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0.05%地奈德乳膏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0.05%地奈德乳膏外用联合 NB -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糠疹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窄普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组同时配合外用0.05%地奈德乳膏,疗程2周,对两组玫瑰糠疹患者症状治疗情况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3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11],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P<0.05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0.05%地奈德乳膏外用联合 NB -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伟;陆晓君;朱东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县级医院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本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我院于2013年7月30日0:00--24:00对内外妇儿所有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患者、转科者,不包括当日入院者,进行了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宋爱华;王桂芳;宋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乙型肝炎防控模式探讨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危害性较大,HBV病毒可通过母婴、血液等途径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可抑制乙型肝炎传播,提高人们对乙肝的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此作为乙型肝炎预防工作参考资料。

    作者:左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国老年压疮患者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我国也逐步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据2011年4月28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养老负担从2000年平均每9.1个劳动者赡养1位老人将会增长到2050年的平均每2个劳动者赡养一位老人,养老负担相当于2000年的4倍多[1]。目前我国老年褥疮患者需要得到照料的成本高、时间长、比例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社会经济负担,同时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问题尤为严峻,使我国老年人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创伤骨折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这些因素导致长期卧床不起而发生褥疮者与日俱增。褥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也增加负担,严重影响对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2],同时也给当今的医疗界及护理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自主能力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自身生理特征,导致老年患者极易发生褥疮,若一旦发生创面迁延难愈,治疗周期延长[3,4]。目前针对褥疮患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换药,中医中药外敷,植皮,各类皮瓣手术治疗,各有利弊及其适应症。为探讨老年褥疮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针对老年褥疮患者的治疗研究现状做一简述。

    作者:杨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子宫颈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效果分析

    许多妇科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都需要扩张子宫颈,如诊断性刮宫术、子宫颈或子宫腔粘连分离术、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和放置等。从而产生了一些并发症如宫颈扩张困难,宫颈裂伤、疼痛、心脑综合症等。为了减少术中并发症、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们对2010年-2012年在本服务中心行人工流产的部分受术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是应用多、广的局麻药之一,具有起效快、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的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及组织的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

    作者:刘艳梅;丁丽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人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100例老年无牙颌修复患者,实验组50例,修复前、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照组50例,调查患者修复的全口义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复诊时情绪方面表现出乐观、积极、自信,对义齿的评价满意以上占绝大多数;两组全口义齿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全口义齿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了解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各方面满意度间的关系,可寻求临床医患较好地合作,有助提高临床修复水平。

    作者:侯林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高热惊厥2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2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对所有患儿采取抗惊厥等对症处理,观察统计患儿的发病原因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7个月-6岁的小儿群体,且年龄越小,复发次数越多。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有8例患者有复发症状,其中有1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因素很多,常常发生突然且反复发作,极易引发癫痫、智力不全等后遗症,预防是治疗小儿惊厥的主要措施,小儿高热患儿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

    作者:李经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6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说明疗效显著。

    作者:梁月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误诊为慢性胆囊炎48例分析

    慢性胆囊炎(Chronec chodlecystittiis )为临床上常见的胆囊疾病,过去医学家认为多数与胆石同时存在,无胆石的慢性胆囊炎非常少见,近年来根据国内文献资料分析,非结石性的病例为常见。发病因素同胆石病。本病有时常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但多数病例以往病无急性发作史,就医时即为慢性。由于本病发作时临床症状酷视慢性胃炎,常被误诊误治。笔者将1994-1999年6a同收治误诊慢性胆囊炎48例,现分析告知下。

    作者:刘丽华;彭良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