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 )是1984年 Jaffe等首先描述,PNET是具有区域性的分叶状生长和数量不等 Homer -Wright 菊形团排列的未分化小细胞组成的骨神经外胚层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T)阳性[1]。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PNET )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三联征:腰腹部疼痛(85%),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37%),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位置浅表且体积较大的肿块(60%)。平均年龄20岁,以男性居多。而发生在肾脏的PNET 目前报道不足100例[2]。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201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收治1例 rPNET 患者,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立燕;郑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昌江县城区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探讨集体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昌江县城区2036名学龄前集体儿童乳牙龋齿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患龋率达56.35%,龋均2.7颗,其中男童患龋率为60.96%,女童患龋率为48.13%。龋损程度以浅龋多见,其次为中龋和深龋,龋齿发生原因与乳牙自身解剖结构,睡前饮奶后不刷牙,平素喜好酸奶、甜食等因素有关。结论:注意儿童膳食习惯,家长指导监督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定期口腔卫生检查,实施氟保护是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它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发生护患纠纷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尽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将输液过程中常见纠纷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杜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8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月一1年,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治愈29例,占76.3%,好转6例,占15.8%,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为92.1%(35/38)。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组织创伤少,对鼻腔和鼻窦的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雪梅;廖云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一例断肢再植患者通过术后严格观察再植肢体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择好术后体位以及患者疼痛、用药、饮食护理,患者现住院,恢复良好。
作者:胡颖;龚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复苏方法是否正确和及时,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存亡和生命质量。本文对近三年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作者:黄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慢性宫颈炎在妇科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生殖道常见的炎症之一。慢性宫颈炎常由急性宫颈炎由于没有完全治愈而转化而来,在这种类型的慢性宫颈炎中,病原体通常藏匿在宫颈的粘膜内,从而形成了慢性的炎症;也有一部分慢性宫颈炎并没有急性宫颈炎的症状而直接发生的。慢性宫颈炎的病原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另外还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有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慢性官颈炎的分类有宫颈息肉、宫颈内膜外移伴感染、宫颈腺囊肿、宫颈黏膜炎以及宫颈肥大等类型。本文着重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作者:杨清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从而造成部分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脑血栓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失语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脑血栓形成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的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所以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心得总结如下。目的:探讨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院脑病康复科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42例患者通过我院医护人员精心护理,肢体功能得到了相对的改善,语言障碍得以缓解,9例65岁以上患者,语言障碍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精心的康复护理指导,脑血栓康复期患者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肢体及语言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于伟;臧焕;于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1-02到2013-06,我科诊治小儿重症哮喘74例,随机将74例小儿重症哮喘者分组:1内科组(37例)和2内科组(37例)。对1内科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对2内科组经布地奈德+舒喘灵(雾化吸入)诊治。结果:1内科组的疗效比2内科组的好,P<0.05。结论:用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小儿持续哮喘重症极为有效,应予以推广。
作者:刘跃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本病历史久远,我国古代医家隋·巢元方(公元610年)就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面及颈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1]目前本病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有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及遗传学说,其中以自身免疫学说为主[2]。现代皮肤病理研究发现特别是活动期白斑的边缘有单核细胞聚集,主要是淋巴细胞,侵及真表皮交界,使基底膜破坏进入表皮,该处黑素细胞及黑素缺如,说明本病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人临床观察发现,门诊就诊白癜风患者伴有划痕症阳性者约占60%,而这些患者在以往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理想,导师吴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在治疗此类白癜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磊;王鹏;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只针对II、III度骨性偏曲及鼻外伤后不规则弯曲的病例进行研究,包括筛骨垂直板、犁骨、腭骨鼻突等。结果:本研究资料中75例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对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方法灵活、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可获得确切手术效果。
作者:王志富;王永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病历中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记录病情并发症的变化。结果: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超声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的效果大大高于微波治疗组。而且通过超声波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低于微波治疗的几率。结论:聚焦超声对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十分的安全可靠,不会形成不良后遗症和疤痕。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疼痛良好率高达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并能加快分娩过程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主要采用“术前诱导化疗-手术(±缺损立即修复)-放疗-生物治疗”综合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放化疗不同程度的存在创伤、毒副作用较大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探索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治疗口腔鳞癌的课题之一。随着癌周毛细淋巴管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学、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目前一些国内外学者将大分子物质载负抗癌药物,制备成具有淋巴靶向性的抗癌纳米缓释制剂,通过靶动脉灌注和癌周局部注射的方式,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通过淋巴液的引流至淋巴结转移灶内,通过药物的缓释特性达到对癌巢长效靶向化疗,实现原发灶和淋巴结化疗的目的。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口腔鳞癌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治疗模式。本文对口腔鳞癌淋巴化疗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作了总结。
作者:张立刚(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检中疑有宫颈病变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08例,宫颈湿疣21例,CIN1级~2级42例,CIN3级6例,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4例,宫颈湿疣19例,CIN1级~2级36例,CIN3级7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1%,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100%。结论: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能及早发现,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可达95%,其中病程1-14d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病程15-40d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肢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综合性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6月治疗断指患者临床效果及采取缓解患者焦虑状态、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护理,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治愈患者44例,有4例患者因损伤严重行截指术;3例患者活动功能受限,经功能锻炼后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密观病情及局部变化,是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潘瑛;陈义璇;吴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产妇配合状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4、16。观察组的孕产妇配合定期孕检,并且这部分患者在子痫前期采取了入院积极处理。对照组的孕产妇不进行定期孕检,患者在子痫前期也没有配合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4位患者产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占11.76%。其中1位早产,3位产后出血。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占31.25%。其中1例早产,1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1例孕妇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孕产妇死亡。结论:对孕产妇加强孕期管理,通过定期孕检等积极有效的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人工流产综合征(简称人流综合征)是受术者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中,因扩张子宫颈及吸宫时机械性刺激和精神紧张而引起的迷走精神兴奋所致的症候群,其表现为部分受术者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和抽搐、血压及脉搏测不到、呼吸停止等。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人流患者1586例,都是避孕措施失败后自愿要求做人工流产手术,出现人流综合症患者37例,通过对37例人流综合症患者的观察治疗和护理,病人愈合均较好,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