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松;于情(通讯作者);刘宇
目的:研究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病历中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记录病情并发症的变化。结果: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超声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的效果大大高于微波治疗组。而且通过超声波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低于微波治疗的几率。结论:聚焦超声对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十分的安全可靠,不会形成不良后遗症和疤痕。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创面植皮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5㎜×5㎜刃厚皮片)混合移植(皮片间隔1-5mm)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大片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制成5㎜×5㎜大小,皮片间隔1-5㎜(平均2.5㎜)混合移植,皮片大可扩展倍数为1:4(平均1:2-3),一次修复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成活率>85-90%,7-10天皮片融合成片,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同时创面感染及高代谢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而且皮片易成活,排异不明显,同时也为皮源不足、经费困难的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救治途径。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0年-2011年的门诊处方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结论: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对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
作者:肖红梅;智琴(通讯作者);武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分析老年病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并探求治疗老年心衰的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衰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同时包括两种心脏病的有24例,占57.1%,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者28例,占66.7%。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咯血、乏力、夜尿增多、肺部啰音、心悸、胸闷、恶心厌食、神经精神症状等,血液白细胞增多,低钠或低钾。X线胸片显示心影增大,肺纹增多。心电图则为心跳过速、心律失常,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42例均诊断为左心衰,相应治疗后所有病例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多诱因、多病因、有多种并发症共存、症状不典型等临床特点,临床医生需要警惕加以重视老年心衰,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高运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尿潴留。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行根治术的9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各4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加尿潴留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有9名患者并发尿潴留,观察组则出现2例并发尿潴留,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护理干预,临床上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机率。
作者:殷姝;罗莉;谢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治盲性眼病,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减退为特征,起病急,视力减退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失明。在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完全治愈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仍是重要方法。手术的预期疗效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也与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围手术期手术相比,加强对青光眼病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愈率,有利于病人康复。本研究通过对56例(60眼)青光眼病人对于围手术期手术的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对照观察,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青光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玲;敬碧珍;杜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有些妇女,由于皮肤结构特殊、皮下脂肪疏松、胸部肌肉发育不良,在年轻时乳房谅已松垂。甚至一些没生过孩子的已婚女青年,如果不注意维持自己体重的稳定,也会发生这种变化。还有些多胎经产妇或哺乳时间较长的女性和突然消瘦者的女性容易造成乳房下垂。乳房下垂不仅影响美观,重者还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容易受损伤,因此必须通过乳房上提术来给予矫正。硅凝胶乳房假体植入隆胸术是将硅凝胶假体植入胸部的一种手术,硅凝胶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聚合体,为粘度极高的聚二甲基硅氧。硅凝胶假体植入隆胸因效果较好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实践证明,乳房上提术与假体置入联合应用矫正乳房下垂,可以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传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维CT 在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案例回顾法。对本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30例三维 CT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多发性复合性骨折有25例,其中较为典型Ⅰ型患者2例,Ⅱ型患者2例,Ⅲ型患者3例;不典型面中部复合骨折患者有5例;喙突骨折者2例;髁状骨折者2例。3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另外4例患者则采取保守治疗手段,所有进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均证实其术前三维 CT 诊断结果。结论:三维 CT 在面中部骨折诊断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成像可使得较为复杂的骨折移位状况较为近似的再现,对于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定有着巨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当中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唐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结果: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连续3年未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变色反应和输液并发症,10例静脉炎患者已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绿色财政是近几年兴起的全新理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对绿色财政的建设尤其需要重视。本文综合分析了绿色财政的作用及及体系构建思路与措施。
作者:康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片和碳酸钙 D3片口服,观察组则给予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2%,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并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产妇配合状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4、16。观察组的孕产妇配合定期孕检,并且这部分患者在子痫前期采取了入院积极处理。对照组的孕产妇不进行定期孕检,患者在子痫前期也没有配合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4位患者产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占11.76%。其中1位早产,3位产后出血。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占31.25%。其中1例早产,1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1例孕妇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孕产妇死亡。结论:对孕产妇加强孕期管理,通过定期孕检等积极有效的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复苏方法是否正确和及时,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存亡和生命质量。本文对近三年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作者:黄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科11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腹部皮瓣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患肢制动,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对症处理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宫内外早期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对198例处于怀孕早期孕妇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附件区包块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附件区包块及其血流情况,可宫外孕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226例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2个月,226例无一例近期复发,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6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5例。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慢性疼痛,给患者以后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正确的手术操作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恰当的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沈敏捷;苗乃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照组22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再次胆道手术患者手术中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为了食管癌三切口颈部吻合口瘘的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通过在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肠内营养及基础护理等环节,全面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经采用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吻合口瘘治愈后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是保证吻合口瘘尽快愈合重要条件。
作者:申屠妙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论述产房助产工作性质以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探讨新上岗助产士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新上岗助产士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措施,规范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了产科助产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IFN -γ、IL -4、Ig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10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21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81.0%,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红晕直径、瘙痒感、风团数量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的 IL -4、IgE水平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IFN -γ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通过升高血清中IFN -γ水平及降低IL -4、IgE水平以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