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映宏;吴桂丽;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中仅1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光宇;滕皋军;郭金和;邓钢;何仕诚;方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扇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6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对可疑前列腺癌的104例患者,扇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行双侧叶6点法穿刺活检术,对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及影响穿刺阳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检出前列腺癌24例,检出率23%,其余80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分析发现在tPSA≥10μg/L、fPSA≥2μg/L、fPSA/tPSA<0.16、PSAD≥0.2和前列腺体积<40 ml时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扇型超声引导下经阴会6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前列腺癌检出方法.
作者:高岩;闫冰;陈涛;刘流;李贵忠;罗飞;黄广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为小型磁共振成像装置设计专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方法采用高速模数转换器ADS 804对MRI复数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用静态存储器(SRAM)暂存这数字化信号数据.扫描完一幅图像数据后再把数据从SRAM读入计算机.对模数转换器ADC和静态存储器SRAM的所有逻辑控制信号包括写入ADC的地址均由现场可编程器件FPGA产生.对FPGA读、写和对AD的读出均使用并行总线,由PCI 9052总线控制器进行控制.结果用甚高速硬件描述语言Foundation 3.1软件对FPGA进行设计,并对其产生的控制逻辑电路进行了功能仿真模拟,得到了可行的结果.结论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FPGA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是很方便的,修改纠错也很容易.
作者:姜忠德;谷晓芳;俎栋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40岁,头晕无力10余天,远期记忆力明显减退.大量饮酒史10余年,每天平均7~8两酒,渴了以酒代水,无高血压及中毒病史.CT示胼胝体压部密度减低,脑沟增宽,脑室无扩张.MRI示胼胝体呈T1低,T2高信号改变(图1、2),膝部、体部局限性萎缩,其余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灶(图3).
作者:刘长春;赵瑞华;马长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氟显实时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5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显,应用实时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记录心尖四腔观6个心肌节段的心肌显影效果,并监测患者造影前后的心电图、呼吸、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50例患者左室壁心肌组织均获得了满意的显影效果,造影前后的心电图、呼吸、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显行实时心肌灌注显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郑智超;王新房;吕清;谢明星;卢晓芳;贺林;杨亚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4例121个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分析血流特征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121个乳腺癌中周边型血流62个(51.2%),内部型血流31个(25.6%),穿入型血流23个(19.0%),5个(4.1%)无血流.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而低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以穿入和内部血流为主(P=0.010);特殊类型浸润癌以内部血流为主(P=0.009).肿瘤表现为内部血流者,多血流丰富(P=0.003).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部位是乳腺癌新生血管的一个重要特征.血流分布类型与乳腺癌生长、分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分化差的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癌则以穿人型和内部型血流为主.血流分布类型与血流数量有一定的关系,穿入型和内部型血流往往血流比较丰富.
作者:朱庆莉;姜玉新;孙强;周炜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99Tcm-C50和67Ga在病理状态下对各主要器官和全身的内照射剂量.方法应用SPECT进行平面配对显像,以自行设计软件计算*99Tcm-C50和67Ga在直肠癌和淋巴瘤病人各组织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结果发现99Tcm-C50主要累积在肝、肾中,肝、肾、肺和心的辐射吸收剂量较高;67Ga主要累积在肠道、肝脏、肾脏和骨骼内,肠、肝、骨骼、肾脏和心脏内辐射吸收剂量较高.结论本研究与ICRP第53号出版物公布的结论相近,且检测及计算方法简单、可靠,为临床合理应用上述两种放射性药物提供了实验性依据.
作者:吕中伟;管梁;蔡海东;侯敏;余飞;郭万华;朱承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mA)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预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孕妇1383例,孕周20~42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产前检测胎儿UmA、MCA的Vs、Vd、Vm、S/D、PI和RI,计算UmAPI/MCAPI值,确定上述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另选择77例晚期妊娠孕妇产前检测UmA和MCA的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1~3周内行剖腹产,根据临床和CT检查结果诊断HIE,将之分成两组即HIE组(20例)和非HIE组(57例).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①1383例不同孕周胎儿MCA和UmA其Vs、Vd、Vm、S/D、PI和RI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②HIE组和非HIE组其产前MCA、UmA血流参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UmA:Vd(P<0.01)、PI(P<0.001);MCA:Vs(P<0.05)、Vd(P <0.001)、Vm(P<0.01)、PI(P<0.01)、UmAPI/MCAPI(P<0.001);③若以(-x)±2s作为正常值范围预测新生儿HIE,其UmAPI、MCAPI、UmAPI/MCAPI、UmAPI联合MCAP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100%,30%、100%,45%、91.2%,50%、100%.结论UmAPI联合MCAPI及其比值对预测新生儿HIE有一定价值.对于具有明显IUGR、羊水过少或混浊、脐带绕颈并伴有异常UmAPI、MCAPI的孕妇,建议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监测随访.
作者:吕国荣;王振华;苏瑞娟;刘彦英;何韶铮;李伯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探讨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35例正常健康人和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人肝血管的血流参数,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肝硬化分级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充血指数增高,肝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Child C级门静脉血流量显著减少,Child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的充血指数有关.结论测定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蒋莹;邵堂雷;郝燕;杨伟平;诸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22岁,自觉右侧睾丸肿大伴不适2个月就诊.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均正常,右侧睾丸略增大,偏下方可探及多个实性低回声互相融合,范围44 mm×21mm,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伴有不规则强回声及多处较小的无回声区,周围伴有低回声晕环(图1).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流速22 cm/s,RI值0.85.双侧附睾头、体、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右侧睾丸实性占位.术后病理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部分性胚胎癌.
作者:赵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测量心室容积与心肌重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应用RT-3PE采集15个双层橡胶水囊模型的超声图像,沿囊壁勾画并计算内、外囊的容积和囊间液体重量.同时在二维(2DE)超声心动图上采用Simpson's双平面法测定并计算内、外囊的容积和囊间液体重量.上述测值分别与实际注水量对照.结果RT-3PE可实时、直观、真实地显示心室模型的形态.2DE及RT-3PE上内囊容积及囊间液体重量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性良好(r为0.919~0.984).R-3PE测量的百分误差与系统偏倚均较2DE小.结论RT-3PE可准确定量测量心室容积和心肌重量,为临床简便、快速地评价心室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龚静吉;谢明星;王新房;吕清;龙莎;卢晓芳;王静;王瑶;张静;熊润青;郑智超;杨亚利;贺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CT和MRI功能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在形态学发生变化前早期发现缺血病变,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坤成;卢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中各种CT表现,分析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在诊断尿路结石中的价值.方法182例患者因临床疑为泌尿系结石而行螺旋CT检查,其中128例确诊为结石,25例被确认为结石排石后病例.另外29例确诊为非结石病例.CT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分别获得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图像.分析CT表现,并记录尿路结石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对于8种CT表现,两个观察者之间Kappa值分别为0.96、0.94、0.93、0.96、0.89、0.91、0.93和o.84,均显示有极高的判断一致性.在结石的诊断中,直接征象具有高的诊断准确性(85.2%)和敏感性(83.7%).但间接征象组织环征的特异性高于直接征象为96.6%.当用直接征象结合二个以上的间接征象为诊断结石的标准时,可以得到96.2%的准确性,99.3%敏感性.结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结石的直接征象结合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间接征象可明显提高结石的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并能诊断结石排出后的病例.
作者:王继琛;韩仁会;唐光健;侯振亚;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的CTU三维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U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8.3%、38.3%、3.3%.单纯轴位像与轴位像结合CTU对各种输尿管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和95%(χ2=10.38,P<0.01).结论应用CTU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可得到比单纯轴位像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输尿管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程姚儿;贺文;何青;张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女,61岁.临床无明显不适主诉,体检发现胸腹壁有浅表静脉曲张,肝脾肋下可及.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属正常.
作者:虞崚崴;程普选;刘明;李文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DOMV)的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进行常规心脏检查,重点观察二尖瓣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瓣口形态、瓣膜回声、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手术比较.结果7例患者完全型2例,不完全型5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2例,轻-中度反流3例,轻度狭窄伴轻度反流1例,无狭窄及反流1例.伴乳头肌发育异常1例,伴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1例.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并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力;马春燕;任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XG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XGC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胆囊壁增厚8例,弥漫性胆囊壁增厚21例;增厚的胆囊壁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15例;伴发胆囊结石26例;肝-胆界面较清楚者24例,肝-胆界面不清者5例;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在动脉期仅有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影强化不明显,增强后显示密度较高的黏膜线9例.结论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延迟强化,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轮廓及黏膜线的存在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作者:徐雯;周林江;程红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优化肝脏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方案.方法采用单层2D FSPGR序列对40例无肝脏疾病和30例肝硬化行MR肝脏灌注扫描.将受检者随机分为4组.A、B组各含5例无肝脏病变受检者,快速团注对比剂(3.5 ml/s)后连续扫描100 s,A组采用经肝门单层横断面扫描,平静呼吸,B组采用单层斜冠状层面(同时包含门静脉主干、腹主动脉、肝实质),屏气状态扫描;C、D组各包含15例无肝脏病变受检者及15例肝硬化患者,均采用单层斜冠状层面扫描,平静呼吸,C组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扫描60 s;D组则连续扫描100 s.分析各组受检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和肝脏灌注指数.结果A、D组比较,采用单层斜冠位扫描方位可以避免呼吸运动导致的扫描层面的上下移动,并且避免腹主动脉的流入增强效应;B、D组比较,显示采用平静呼吸可以避免屏气后大幅度换气导致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大幅度波动.C、D两组正常肝脏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肝实质峰值的时间比较均无统计意义的组间差异(P>0.05);C组肝实质TIC未显示峰段.D组正常肝脏与硬化患者的TIC峰值时间和肝脏灌注指数之间均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层2D FSPGR行动态增强MR肝灌注成像时,选用斜冠状层面,平静呼吸,团注对比剂后连续扫描100s更有利于肝脏疾病患者MR灌注量化评估.
作者:张皓;顾爱华;缪竞陶;胡运胜;张贵祥;何之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女,73岁.因头颈胸背部疼痛十余天收住神经内科.头颅MRI平扫见后颅凹双侧小脑半球硬膜下、天幕多处丘状隆起病灶,呈短T1长T2信号,小脑未见明显受压(图1).颈椎、胸椎、腰椎MRI平扫见颈胸腰段髓外硬膜下广泛环状或节段丘状病灶(图2),病灶在颈段厚度约4 mm,胸段厚度约8 mm,腰段厚度约9 mm,主要分布在脊髓腹侧及背侧,脊髓有受压表现,信号表现同颅内病灶.MRI首诊考虑为脑脊膜广泛增厚,炎症与脑脊膜癌均有可能.经输血小板悬液治疗,14天后复查MRI见病灶明显缩小,且T1WI上病灶信号更高.
作者:莫茵;田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影像表现为多发结节团块影10例,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单发结节2例,实变影3例.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区.经过治疗,短期内(2~6个月)结节病灶可快速进行性缩小,数目减少;随后病灶吸收消散较慢,约1~2年,部分长达5年.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影像表现多样,CT检查有助于PPC的诊断和随访.
作者:陈苓;曾庆思;钟淑卿;岑人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