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莉;姜玉新;孙强;周炜洵
目的探讨半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法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SPECT/PET)双时相显像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病变性质不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PE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FDG后1 h进行,延迟显像(2组)分别在注药后3.5和4.5 h,结果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对双时相显像结果采用阅片目测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计算2次显像每个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或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摄取率之比(T/NT)及滞留指数(RI).应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和RI的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29个病灶为真阳性,15个病灶为真阴性,3个假阳性和1个假阴性.定性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7%,特异性83.3%,准确率91.7%,阳性预测值(PPV)90.6%,阴性预测值(NPV)93.8%.SPECT/PET早期显像和CT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PPV、NPV分别为93.3%、72.2%、85.4%、84.8%、86.7%与76.9%、57.1%、70%、76.9%、57.1%.所有恶性病变(除l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071,P<0.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无显著性差异(t=0.398,P=0.695).ROC曲线结果表明,RI明显优于早期显像及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和CT相比,双时相显像结合RI分析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96.7%、88.9%、93.8%、93.5%、94.1%.结论 18F-FDGSPECT/PET双时相显像结果分析判断结合半定量和ROC曲线法分析有助于提高良、恶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王荣福;邵武国;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AO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对11例CAOA患者进行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血流方向、性质、时相和速度,观察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5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疑诊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1例,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2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发出1例.其中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卵圆孔未闭1例,二尖瓣前叶夹层动脉瘤形成伴破裂1例,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超声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手术结果符合.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提供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血流状态等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春燕;唐力;任卫东;李玉宏;陈昕;李楠;贾大林;章志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22岁,自觉右侧睾丸肿大伴不适2个月就诊.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均正常,右侧睾丸略增大,偏下方可探及多个实性低回声互相融合,范围44 mm×21mm,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伴有不规则强回声及多处较小的无回声区,周围伴有低回声晕环(图1).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流速22 cm/s,RI值0.85.双侧附睾头、体、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右侧睾丸实性占位.术后病理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部分性胚胎癌.
作者:赵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的CTU三维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U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8.3%、38.3%、3.3%.单纯轴位像与轴位像结合CTU对各种输尿管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和95%(χ2=10.38,P<0.01).结论应用CTU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可得到比单纯轴位像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输尿管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程姚儿;贺文;何青;张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CT和MRI功能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在形态学发生变化前早期发现缺血病变,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坤成;卢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估脂肪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检出结直肠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6例患者常规肠道准备和肌注山莨菪碱后,经直肠导管注入脂肪对比剂,采用3D FSPGR with IR(LAVA)序列加脂肪抑制,行MR增强前后冠状位扫描,一次屏气(28 s)包括全部结直肠.观察MR结肠成像质量和患者对脂肪对比剂的耐受性,并与结肠镜和病理进行对照,计算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MR结肠成像检查.原始冠状位,多平面重建及MR仿真内镜成像质量良好.共有198个(95.2%)肠段扩张佳,增强后结直肠肿瘤的平均对比噪声比为16.2.大于10 mm病变的敏感性是95.8%.结论脂肪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是能够检出结直肠肿瘤的有前景的方法,并且能评估结直肠腔外的腹部器官.
作者:张帅;彭卫军;唐峰;毛健;钱敏;师英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的延迟保护.方法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和硝酸甘油组(B组),缺血及再灌注阶段检测室壁增厚率(WT)及心动周期变异幅度(CVIB),图像平均强度(AⅡ)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束后对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缺血时两组相应区域心肌CVIB和WT明显减低,曲线形态不规则.再灌注后有逐渐恢复趋势.CVIB的动态变化与WT相似,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再灌注120 min时B组收缩功能抑制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34%,30%.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两组相应区域心肌运动增强.AⅡ,标化AⅡ在不同观测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背向散射积分技术中的CVIB可用于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可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储备,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具有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宏;唐力;任卫东;佟玉章;杨军;陈昕;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氟显实时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5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显,应用实时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记录心尖四腔观6个心肌节段的心肌显影效果,并监测患者造影前后的心电图、呼吸、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50例患者左室壁心肌组织均获得了满意的显影效果,造影前后的心电图、呼吸、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显行实时心肌灌注显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郑智超;王新房;吕清;谢明星;卢晓芳;贺林;杨亚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女,20岁.左侧鼻阻伴流脓涕半年余.鼻镜下左侧鼻腔可见一不规则的土黄色肿块,质硬,术后病理为蓝染的钙化物.
作者:李兵;吴新淮;冀玉杰;何茂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40岁,头晕无力10余天,远期记忆力明显减退.大量饮酒史10余年,每天平均7~8两酒,渴了以酒代水,无高血压及中毒病史.CT示胼胝体压部密度减低,脑沟增宽,脑室无扩张.MRI示胼胝体呈T1低,T2高信号改变(图1、2),膝部、体部局限性萎缩,其余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灶(图3).
作者:刘长春;赵瑞华;马长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提高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准确性的价值.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自制氟碳白蛋白声学造影剂,对造影前后颈总动脉内膜进行视觉分析及对比IMT差异,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造影后动脉各壁内膜回声明显增强,动脉前壁内膜识别较造影前显著改善.IMT不规则增厚,造影前常规超声测量前壁IMT(0.37±0.05)mm,较造影后测值(0.43±0.04)mm低估近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病理结果一致,动脉后壁造影前后IMT无显著差异.结论声学造影可提高内膜分辨率及IMT测量准确性,对评价早期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娜;任卫东;杨欣;杨军;李玉宏;马春燕;李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多胎妊娠要求减胎的孕妇6例(孕8~13周).术前超声检查确定减灭对象.3例采用经腹途径,3例采用经阴道途径.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胚胎心血管搏动处,快速注入2~3 ml生理盐水,超声监视下可见胚胎膨胀、正常形态消失,心搏停止,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抽出等量羊水,观察保留胚胎的胎心搏动良好,减胎术完成.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减胎成功,5例为3胎减至2胎,1例为5胎减至2胎.孕妇减胎术后均无子宫收缩,无阴道出血或流水.减胎后,妊娠期间活胎继续生长,1例于孕37周分娩,另5例尚在妊娠中.结论超声引导下胚胎心腔部位生理盐水快速注射减胎术操作简便,机械性创伤小,使手术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少,大程度地保持存活胚胎的微环境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庆莉;姜玉新;邓成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收缩期应变率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高血压患者(LVN组25例,LVR组30例)和30例健康人,分别测量每例患者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射血分数及校正的Q-V峰值间期.结果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和r=-0.86,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校正的Q-V峰值间期和射血分数仅在高血压LVR组与其他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o.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作者:蒋文莉;郭瑞强;周青;郝力丹;周立明;陈金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例1:女,16岁.因右肾区疼痛2天,查体发现面部多发紫红色皮疹,鼻翼口角之间大.B超提示考虑错构瘤.肾脏CT表现:双肾多发大小不等、密度不一的占位病变,大者,有明显坏死液化,未坏死区强化非常明显,瘤内未见脂肪成分,较小病灶强化不明显.头颅CT扫描,发现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诊断:双肾多发错构瘤伴脑结节性硬化.
作者:唐光才;邱丽华;吴永娟;孙贞超;尹华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中仅1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光宇;滕皋军;郭金和;邓钢;何仕诚;方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作者:王晓华;马大庆;周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mA)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预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孕妇1383例,孕周20~42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产前检测胎儿UmA、MCA的Vs、Vd、Vm、S/D、PI和RI,计算UmAPI/MCAPI值,确定上述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另选择77例晚期妊娠孕妇产前检测UmA和MCA的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1~3周内行剖腹产,根据临床和CT检查结果诊断HIE,将之分成两组即HIE组(20例)和非HIE组(57例).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①1383例不同孕周胎儿MCA和UmA其Vs、Vd、Vm、S/D、PI和RI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②HIE组和非HIE组其产前MCA、UmA血流参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UmA:Vd(P<0.01)、PI(P<0.001);MCA:Vs(P<0.05)、Vd(P <0.001)、Vm(P<0.01)、PI(P<0.01)、UmAPI/MCAPI(P<0.001);③若以(-x)±2s作为正常值范围预测新生儿HIE,其UmAPI、MCAPI、UmAPI/MCAPI、UmAPI联合MCAP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100%,30%、100%,45%、91.2%,50%、100%.结论UmAPI联合MCAPI及其比值对预测新生儿HIE有一定价值.对于具有明显IUGR、羊水过少或混浊、脐带绕颈并伴有异常UmAPI、MCAPI的孕妇,建议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监测随访.
作者:吕国荣;王振华;苏瑞娟;刘彦英;何韶铮;李伯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女,7天,反复呕吐4天,伴有全身多处皮肤疱症.患者出生后第3天开始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查体:上腹部饱胀,见有胃型及其蠕动波,但触不到包块,四肢及腹部皮肤多处散在性红色丘疹及疱疹,部分已破溃,底部红肿,脐部溃疡.X线检查:卧位平片见上腹部胃内积气,余腹部未见肠气存在;经胃管注入38%泛影葡胺30 ml后左前斜卧位见造影剂在幽门区完全受阻,受阻盲端圆钝,胃逆蠕动显著,呈葫芦样改变(图1),X线提示为幽门闭锁.化验检查:HSV-DNA阴性.皮肤水疱液病理检查: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未见吞噬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外科手术:全腹探察,腹腔内少许渗出液,胃明显扩张,胃幽门交界处呈实性条状增厚,长2~3 cm,全小肠细小,行空肠与胃侧侧吻合.后诊断:①先天性幽门闭锁(盲端型);②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③脐炎.
作者:黄映宏;吴桂丽;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在血流介导性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0条.冠状动脉内注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以抑制EDHF的作用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内径的变化以及心肌内冠状动脉(IMCA)血流的变化.测量LAD内径、IMCA的峰值血流速度(Vmax)及流速时间积分(VTI),并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百分变化率.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TEA前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LAD内径百分变化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29±2.61)%vs(10.31±2.89)%,P=0.123].冠状动脉内注射TEA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IMCA的Vmax、VTI的百分变化率却较注射TEA前明显减低[分别为(38.91±17.32)%vs(80.18±11.03)%及(26.50±12.61)%vs(75.86±21.77)%,P均<0.001].结论应用TEA抑制EDHF的作用对血流介导性正常犬心外膜冠状动脉扩张反应无明显影响,而使IMCA反应性充血程度减小,提示EDHF在大、小冠状动脉的作用不同,EDHF在IMCA内皮血流依赖性扩张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天亮;邓又斌;王林;杨好意;毕小军;潘敏;白姣;常青;黎春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99Tcm-C50和67Ga在病理状态下对各主要器官和全身的内照射剂量.方法应用SPECT进行平面配对显像,以自行设计软件计算*99Tcm-C50和67Ga在直肠癌和淋巴瘤病人各组织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结果发现99Tcm-C50主要累积在肝、肾中,肝、肾、肺和心的辐射吸收剂量较高;67Ga主要累积在肠道、肝脏、肾脏和骨骼内,肠、肝、骨骼、肾脏和心脏内辐射吸收剂量较高.结论本研究与ICRP第53号出版物公布的结论相近,且检测及计算方法简单、可靠,为临床合理应用上述两种放射性药物提供了实验性依据.
作者:吕中伟;管梁;蔡海东;侯敏;余飞;郭万华;朱承谟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