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莹;邵堂雷;郝燕;杨伟平;诸琦
目的评估脂肪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检出结直肠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6例患者常规肠道准备和肌注山莨菪碱后,经直肠导管注入脂肪对比剂,采用3D FSPGR with IR(LAVA)序列加脂肪抑制,行MR增强前后冠状位扫描,一次屏气(28 s)包括全部结直肠.观察MR结肠成像质量和患者对脂肪对比剂的耐受性,并与结肠镜和病理进行对照,计算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MR结肠成像检查.原始冠状位,多平面重建及MR仿真内镜成像质量良好.共有198个(95.2%)肠段扩张佳,增强后结直肠肿瘤的平均对比噪声比为16.2.大于10 mm病变的敏感性是95.8%.结论脂肪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是能够检出结直肠肿瘤的有前景的方法,并且能评估结直肠腔外的腹部器官.
作者:张帅;彭卫军;唐峰;毛健;钱敏;师英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优化肝脏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方案.方法采用单层2D FSPGR序列对40例无肝脏疾病和30例肝硬化行MR肝脏灌注扫描.将受检者随机分为4组.A、B组各含5例无肝脏病变受检者,快速团注对比剂(3.5 ml/s)后连续扫描100 s,A组采用经肝门单层横断面扫描,平静呼吸,B组采用单层斜冠状层面(同时包含门静脉主干、腹主动脉、肝实质),屏气状态扫描;C、D组各包含15例无肝脏病变受检者及15例肝硬化患者,均采用单层斜冠状层面扫描,平静呼吸,C组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扫描60 s;D组则连续扫描100 s.分析各组受检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和肝脏灌注指数.结果A、D组比较,采用单层斜冠位扫描方位可以避免呼吸运动导致的扫描层面的上下移动,并且避免腹主动脉的流入增强效应;B、D组比较,显示采用平静呼吸可以避免屏气后大幅度换气导致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大幅度波动.C、D两组正常肝脏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肝实质峰值的时间比较均无统计意义的组间差异(P>0.05);C组肝实质TIC未显示峰段.D组正常肝脏与硬化患者的TIC峰值时间和肝脏灌注指数之间均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层2D FSPGR行动态增强MR肝灌注成像时,选用斜冠状层面,平静呼吸,团注对比剂后连续扫描100s更有利于肝脏疾病患者MR灌注量化评估.
作者:张皓;顾爱华;缪竞陶;胡运胜;张贵祥;何之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针对传统模糊核聚类算法当数据类差别很大时,小数据类被误分或被大数据类吞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核聚类算法;通过定义一个新的目标函数,为每一个类分配了一个动态权值,可改善聚类效果.文中给出的MRI图像分割算例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作者:薛耿剑;王毅;赵海涛;魏梦琦;郝重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情况.结果术前超声发现1例门静脉主干异常;术中超声发现1例肝动脉栓塞;术后超声诊断1例肝静脉吻合口狭窄及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结论在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燕;周琛云;张梅;彭玉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中各种CT表现,分析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在诊断尿路结石中的价值.方法182例患者因临床疑为泌尿系结石而行螺旋CT检查,其中128例确诊为结石,25例被确认为结石排石后病例.另外29例确诊为非结石病例.CT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分别获得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图像.分析CT表现,并记录尿路结石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对于8种CT表现,两个观察者之间Kappa值分别为0.96、0.94、0.93、0.96、0.89、0.91、0.93和o.84,均显示有极高的判断一致性.在结石的诊断中,直接征象具有高的诊断准确性(85.2%)和敏感性(83.7%).但间接征象组织环征的特异性高于直接征象为96.6%.当用直接征象结合二个以上的间接征象为诊断结石的标准时,可以得到96.2%的准确性,99.3%敏感性.结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结石的直接征象结合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间接征象可明显提高结石的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并能诊断结石排出后的病例.
作者:王继琛;韩仁会;唐光健;侯振亚;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4例121个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分析血流特征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121个乳腺癌中周边型血流62个(51.2%),内部型血流31个(25.6%),穿入型血流23个(19.0%),5个(4.1%)无血流.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而低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以穿入和内部血流为主(P=0.010);特殊类型浸润癌以内部血流为主(P=0.009).肿瘤表现为内部血流者,多血流丰富(P=0.003).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部位是乳腺癌新生血管的一个重要特征.血流分布类型与乳腺癌生长、分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分化差的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癌则以穿人型和内部型血流为主.血流分布类型与血流数量有一定的关系,穿入型和内部型血流往往血流比较丰富.
作者:朱庆莉;姜玉新;孙强;周炜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例1:女,16岁.因右肾区疼痛2天,查体发现面部多发紫红色皮疹,鼻翼口角之间大.B超提示考虑错构瘤.肾脏CT表现:双肾多发大小不等、密度不一的占位病变,大者,有明显坏死液化,未坏死区强化非常明显,瘤内未见脂肪成分,较小病灶强化不明显.头颅CT扫描,发现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诊断:双肾多发错构瘤伴脑结节性硬化.
作者:唐光才;邱丽华;吴永娟;孙贞超;尹华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mA)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预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孕妇1383例,孕周20~42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产前检测胎儿UmA、MCA的Vs、Vd、Vm、S/D、PI和RI,计算UmAPI/MCAPI值,确定上述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另选择77例晚期妊娠孕妇产前检测UmA和MCA的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1~3周内行剖腹产,根据临床和CT检查结果诊断HIE,将之分成两组即HIE组(20例)和非HIE组(57例).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①1383例不同孕周胎儿MCA和UmA其Vs、Vd、Vm、S/D、PI和RI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②HIE组和非HIE组其产前MCA、UmA血流参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UmA:Vd(P<0.01)、PI(P<0.001);MCA:Vs(P<0.05)、Vd(P <0.001)、Vm(P<0.01)、PI(P<0.01)、UmAPI/MCAPI(P<0.001);③若以(-x)±2s作为正常值范围预测新生儿HIE,其UmAPI、MCAPI、UmAPI/MCAPI、UmAPI联合MCAP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100%,30%、100%,45%、91.2%,50%、100%.结论UmAPI联合MCAPI及其比值对预测新生儿HIE有一定价值.对于具有明显IUGR、羊水过少或混浊、脐带绕颈并伴有异常UmAPI、MCAPI的孕妇,建议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监测随访.
作者:吕国荣;王振华;苏瑞娟;刘彦英;何韶铮;李伯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与CT、SPECT或PET的对比研究,探讨PET/CT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经随访、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12例,CT检查12例,SPECT检查5例,PET检查7例,PET/CT检查12例,分别观察、记录病灶数目、位置、大小、核素分布、钙化等.结果12例共有病灶19个,CT显示病灶13个,SPECT静态显像发现病灶6个,灌注显像全部病灶血流灌注增加,PET发现放射性浓聚影9个,PET/CT见到异常高代谢区19个.结论CT图像能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密度;核医学图像可提供病灶代谢信息;PET/CT图像可同时观察病灶解剖与功能信息,提高了定位、定性诊断能力.
作者:文明;李少林;罗天友;彭云;蒋明东;彭志平;陈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XG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XGC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胆囊壁增厚8例,弥漫性胆囊壁增厚21例;增厚的胆囊壁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15例;伴发胆囊结石26例;肝-胆界面较清楚者24例,肝-胆界面不清者5例;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在动脉期仅有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影强化不明显,增强后显示密度较高的黏膜线9例.结论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延迟强化,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轮廓及黏膜线的存在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作者:徐雯;周林江;程红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的延迟保护.方法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和硝酸甘油组(B组),缺血及再灌注阶段检测室壁增厚率(WT)及心动周期变异幅度(CVIB),图像平均强度(AⅡ)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束后对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缺血时两组相应区域心肌CVIB和WT明显减低,曲线形态不规则.再灌注后有逐渐恢复趋势.CVIB的动态变化与WT相似,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再灌注120 min时B组收缩功能抑制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34%,30%.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两组相应区域心肌运动增强.AⅡ,标化AⅡ在不同观测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背向散射积分技术中的CVIB可用于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可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储备,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具有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宏;唐力;任卫东;佟玉章;杨军;陈昕;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乙酰唑胺负荷试验前后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评价其局部脑血管储备功能.方法以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成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检者的rCBF.在第一次检查后48 h,患者口服乙酰唑胺片2克,再行SPECT脑血流显像.结果抑郁症组患者双侧上、下部额叶,双侧前、后部颞叶,双侧顶叶、左侧基底节rCBF明显降低(P<0.01);同时,左侧顶叶rCBF灌注比对侧更低(P<0.01).服用乙酰唑胺后,原脑内低灌注区部位的rCBF均明显增高(P<0.01),但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不同部位和程度的rCBF灌注减低区,乙酰唑胺脑试验可使原来呈低灌注状态的rCBF明显提高.
作者:陈健;徐浩;徐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CT和MRI功能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在形态学发生变化前早期发现缺血病变,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坤成;卢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声诺维(SonoVue)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对小乳腺癌鉴别诊断的意义及评价小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的价值.方法增强能量多普勒研究39例乳腺小病灶(恶性21例,良性18例),图像定量计算病灶内彩色像素密度.与术后免疫组化所测微血管密度(MVD)对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增强前彩色像素密度恶性组与良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彩色像素密度与MVD无相关性.增强后能量多普勒恶性组彩色像素密度高于良性组,与MVD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声诺维有助于小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增强能量多普勒可有效评价小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
作者:王泓;曹铁生;乐桂容;段云友;袁丽君;杨一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探讨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35例正常健康人和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人肝血管的血流参数,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肝硬化分级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充血指数增高,肝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Child C级门静脉血流量显著减少,Child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的充血指数有关.结论测定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蒋莹;邵堂雷;郝燕;杨伟平;诸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的有关参数,无创性评价SLE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及血管弹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SLE1组、SLE2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并计算颈总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β)及大剪切率(SR).结果SLE1组、SLE2组内中膜复合体增厚,Ep指数、β指数增高,颈总动脉SR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在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方面即有反映,表现为内中膜复合体增厚,大剪切率减低,弹性减低.高频超声在SLE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红英;邓又斌;毕小军;杨好意;陈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作者:王晓华;马大庆;周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DOMV)的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进行常规心脏检查,重点观察二尖瓣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瓣口形态、瓣膜回声、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手术比较.结果7例患者完全型2例,不完全型5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2例,轻-中度反流3例,轻度狭窄伴轻度反流1例,无狭窄及反流1例.伴乳头肌发育异常1例,伴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1例.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并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力;马春燕;任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的CTU三维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U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8.3%、38.3%、3.3%.单纯轴位像与轴位像结合CTU对各种输尿管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和95%(χ2=10.38,P<0.01).结论应用CTU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可得到比单纯轴位像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输尿管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程姚儿;贺文;何青;张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从医学影像中准确地提取出可疑肿块区域.方法通过引入主动相关反馈的思想,提出一种部分监督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在肿块区域预检测的基础上,主动提供部分可疑区域由专家(或用户)标定正负样本,通过几次交互反馈,终得到待分析的肿块区域.结果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出肿块区域,有效的去除检测结果中的假阳性区域.结论方法准确性较好,有助于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进一步分析.
作者:王颖;高新波;董妍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