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汪霞;苏丹;马胜林
背景与目的肺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分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和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本文主要讨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从1964年4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5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5例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22~70岁;以咳嗽、咳血丝痰为主要症状,次为胸闷、胸痛;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单发实性肿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均没有发现肿瘤细胞.3例行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肺楔形切除术并行术后化疗.到随访结束,3例死亡,2例生存,生存期短6个月,长11年.结论肺母细胞瘤术前难明确诊断.治疗以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别较大.
作者:姚广裕;杨名添;王思愚;何萍;王军业;陈捷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用国产长春瑞滨(NVB,连云港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盖诺)、顺铂(DDP,山东齐鲁制药厂)组成NP方案(NVB+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洪林;敖睿;贺盛光;叶乃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lung,ASC)是肺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在原发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0.4%~4%[1],是一种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的肺部恶性肿瘤.本文总结了39例经手术切除的肺腺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诊治对策.
作者:缐胤生;党诚学;陈武科;王作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资料 1987~2002年间我院收治肺癌患者1802例,其中年龄小于20岁者5例,占0.3%.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2~19岁,平均年龄15岁,发病时间从1个月~3年不等,其中2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大于1年.患者均无吸烟史及肿瘤家族史.
作者:郑智;潘铁成;李军;汤应雄;潘友民;陈涛;宋定伟;胡敏;张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病因,对肺癌采用传统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方法总的生存率不到15%[1];另外,化疗、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明显的毒性,这就需要我们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来达到治疗目的.自2004年1月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正式在我国上市以来,肿瘤基因治疗引起全世界高度瞩目.本文就近年来重组腺病毒p53基因(Ad-p53)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朝霞;束永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参与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代谢酶细胞色素2D6酶(CYP2D6)基因多态性在四川汉族正常人群和肺癌患者中的分布,以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2例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YP2D6ch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YP2D6ch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CYP2D6ch基因的C和T等位基因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39.5%和60.5%,而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6.3%和53.7%;两组间C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9).(2)CYP2D6ch等位基因型C/C、C/T、T/T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8.4%、42.1%和39.5%,而在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2.7%、47.3%和30.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15).(3)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个体患肺鳞癌风险是携带T/T等位基因型的2.084倍(95%CI 1.024~4.244,P=0.043).(4)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轻度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携带CYP2D6ch T/T等位基因型轻度吸烟者的2.92倍(95%CI 1.087~7.828,P=0.033).结论 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鳞癌风险升高相关,在轻度吸烟人群中,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癌风险升高相关.
作者:郭占林;周清华;朱文;李代蓉;袁天柱;王艳萍;陈晓禾;刘伦旭;伍伫;杨俊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 (OR=2.969, 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051倍;④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作者:袁天柱;周清华;朱文;郭占林;李代蓉;王艳萍;陈晓禾;刘伦旭;杨俊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 KAI1基因是新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它在多种肿瘤中有表达.该研究通过分析KAI1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癌前组织、原发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肺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结果 KAI1蛋白在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12例癌前病变组织中为66.7%,而在89例肺原发癌组织中表达仅为24.7%,在淋巴结转移肺癌病灶中更是显著下调(0)(P<0.05);原发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以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KAI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恶性进展,它的表达降低促进了肿瘤的浸润转移,检测肺癌组织中KAI1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婷;王新允;朱丛中;李艳;孙翠云;王爱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42~70岁),其中鳞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Ⅲ期3例,Ⅳ期1例.卡氏评分为80~90分.2例患者有发热,其中1例持续发热38.5~40℃,1例低热37.4~38.3℃,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及体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10天无效,血培养未见菌血症,使用消炎痛和激素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但停用后又升高.胸部CT检查示3例鳞癌患者均有明显的低密度液化病灶,骨扫描检查均未发现骨转移灶.
作者:李明焕;张品良;孔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气管、支气管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自2003年开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腔内中央型肺癌28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忠;胡成平;杨华平;陈琼;瞿素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雌激素能通过促进靶细胞增殖,使致癌物易于发挥作用,或促进在起始阶段的致癌过程.在乳腺和子宫内膜的癌变中,雌激素的促癌作用已得到证明[1].
作者:李高峰;王昆;张灿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大量新血管的生成,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高效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anstatin基因在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canstatin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转染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canstatin在转染组A549细胞和ECC细胞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canstatin基因转染组ECC的凋亡率(16.04%)显著高于空载体组(0.43%)和亲代细胞组(2.92%)(P<0.01),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抑(P<0.01).而转染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0.19%)与空载体组(0.13%)及亲代细胞组(0.0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生长也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canstatin能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陆卫忠;黄桂君;钱桂生;李玉英;余时沧;李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且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拟探讨肺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6例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中COX-2及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患者生存时间等关系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COX-2阳性表达86例(68.25%).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疾病临床分期等具有密切关系(P<0.05).VEGF同样在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98/126,77.78%),且与COX-2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正相关(χ2=6.72,P<0.05).COX-2和VEGF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COX-2与VEGF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两者能分别作为患者生存时间预测的单因素影响因子,且同是外科手术切除后的肺癌病例预后较差的标志.
作者:李小飞;李灿;张伟;高坤祥;朱以芳;卢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目前基层医院肺癌的误诊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外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的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7~2004年收治的31例以肺外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病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诊情况.误诊的原因系医源性和患者的疏忽约各占一半(15例/16例,48%/52%);医源性因素包括医务工作者对肿瘤知识掌握不足以及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患者因素主要是未及时就诊.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认识及专业水平,加强肺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有望明显下降.
作者:孙昌明;尉继伟;刘治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49岁,因咳嗽、痰血2周于2004年9月11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野纵隔旁、右上肺前段见密度均匀升高、边界清晰块影.
作者:王瑞松;李加佳;田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肺癌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但外科在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拟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近15年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到2003年12月外科治疗肺癌1574例生存结果,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比较A组(1999~2003年)和B组(1989~1998年)生存率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并发症分别为11.2%和19.2%,死亡率分别为1.06%和1.93%,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和B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6.07%和42.35%,5年生存率分别为38.99%和28.46%,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Ⅰ期、Ⅱ期、ⅢA期生存率较B组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而ⅢB期、Ⅳ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肺叶切除生存率提高明显,而开胸探查、局部肺切除、全肺切除及支气管袖状切除生存率差别不大.结论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方式;肿瘤切除后辅以铂类/第三代化疗药物综合治疗模式,初步证实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志庸;郭峰;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戈烽;郭惠琴;李泽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因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4月入院.患者于20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及头痛,无畏寒、发热、眼睛红肿疼痛及其它不适.
作者:李玉新;刑力刚;黎功;张健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