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箭;尹化斌
患者女,70岁.因发作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无糖尿病病史,有大量吸烟史.入院查体:血压170/105 mmHg,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血化验:胆固醇6.5 mmol/L,甘油三酯2.4 mmol/L,血糖5.5 mmol/L,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前壁V4~V6 ST段上斜性压低0.1~0.2 mV.心脏二维超声示:室壁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 51%.核素心肌显像心尖部灌注减低.
作者:陈少伯;陈士金;赵季红;梁国庆;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测量35例高度怀疑OCS患者的小腿前室横切面积并计算横切面积扩大率,针刺法测量小腿前室压力,将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及其扩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小腿前室横切面积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扩大,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呈直线相关(r=0.607,P<0.001),以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为自变量,前室压力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Y=0.906X+39.139(r2 =0.368,P<0.001).结论小腿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判定小腿OCS临床分期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作者:梁峭嵘;刘照宏;石星;傅强;吴征杰;陈君洁;汤书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45岁,平素身体健康,偶感右上腹不适.体检时B超发现第一肝门区、门静脉主干旁一大小24 mm×24 m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后方有增强效应,多切面观察未见其与门静脉相通.超声诊断:肝内门静脉旁囊性病变声像,建议彩超检查.彩超所见: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分支不宽.肝内近第一肝门区见一大小同上述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形态不规则.CDFI:门静脉内血流为入肝血流,未见逆流,上述无回声内可见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图1),可测得静脉频谱,速度为 8 cm/s.并可见其与门静脉主干血流相通.彩超诊断:门静脉瘤形成.后经血管造影证实.
作者:葛贻珑;叶军;陈卫华;任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同时有治疗前鼻咽部的增强螺旋CT与MRI资料的初诊鼻咽癌283例.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CT与MRI的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CT与MRI检测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结果 MRI显示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95.1%和74.6%,均明显高于CT的90.5%和65.0%(P分别为0.035和0.013).MRI上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9.6%, 均明显高于CT的29.0%和18.7%(P值均小于0.001).MRI上颅内及海绵窦的侵犯率为17.3%,明显高于CT的5.7%(P<0.001).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侵犯、海绵窦及颅内侵犯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明显优于CT.
作者:孙颖;沈君;马骏;卢泰祥;梁碧玲;陈健宇;黄莹;丁忠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26岁,孕22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整个右肺增大,大于1/2的胸腔面积,且回声增强,呈类实性改变.心脏移至胸腔左下角,左肺明显变小,未见胎儿腹水及水肿(图1、2).膈肌稍下移,近水平状.超声诊断为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Ⅲ型).引产后经病理证实.
作者:张爱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数字图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新兴的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医学数字图像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IDL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对医学数字图像的快捷高效读写和处理能力、简洁的编程风格等优点,使之非常适用于医学影像的研究人员和医生.IDL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我们在医学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内的科研水平.
作者:赵志强;郑小林;王星;王炼;吴旭东;杨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体外标记人肺腺癌(SPC-A-1)进行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6 h,分别取所培养的细胞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和磁共振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对培养6 h的细胞群成像.结果同一条件下培养6 h,见有多量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肺腺癌细胞SPC-A-1的细胞质内,而WI38人胚肺细胞未见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对培养6 h的细胞群磁共振成像中,标记后的肺腺癌细胞在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中均可显示SPIO信号,其中FGR/30°序列信号强度变化率大.结论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可以标记SPC-A-1人肺腺癌细胞,应用磁共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
作者:李康安;马勇杰;张贵祥;古宏晨;张锋;胡运胜;赵京龙;李玉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肝硬化性及胰源性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的价值.方法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各19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重建显示二者侧支循环.结果胰源性门脉高压常引起胃网膜右静脉(18/19)和胃冠状静脉曲张(15/19),较少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19),无脐静脉开放;而肝硬化门脉高压较常见胃冠状静脉(19/19)、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5/19)和脐静脉开放(9/19),无胃网膜右静脉曲张.结论 MSCTA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刘文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动脉门脉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与动脉门脉瘘 (APF)的关系,评价MSCT在诊断AP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癌患者的MSCT和DSA表现.结果①86例肝癌患者MSCT检查发现APF 36处,DSA检查发现33处.与DSA相比,MSCT检查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8.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4%;②肝癌合并APF的几率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相关性,与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MSCT对肝癌合并APF的正确诊断很有价值,可作为肝癌治疗前进行综合评估的检查方法.
作者:姚宏亮;胡道予;张玉琴;黄艳蓉;王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MSCT)结肠成像与电子结肠镜、钡灌肠在结肠癌中的应用,探讨64层MS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6例结肠癌病人结肠充气后进行64层MSCT扫描,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利用工作站进行VR、CTVE、SSD及MPR-CTVE融合图像等图像重建.56例同时行钡灌肠检查,36例同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重建的VR图像、SSD图像与钡灌肠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评分;同时将重建的CTVE图像、MPR-CTVE融合图像与电子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64层MSCT对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钡灌肠的诊断准确率为73.21%(41/56),电子结肠镜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30/36).结论 64层MS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结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柳澄;张安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颌面部VX2肿瘤DCE-MRI动态曲线与肿瘤乏氧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肿瘤乏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单侧颌面部咬肌内接种VX2肿瘤细胞0.5 ml,接种后10天开始,每隔2天取一只荷瘤兔行DCE-MRI检查,绘制肿瘤动态增强曲线,计算大强化率(MER)和强化率斜率(SLE)值.对处死的荷瘤兔,取对应层面病理标本行HE染色、乏氧染色和VEGF染色分析.结果 8只实验兔成瘤率达100%,肿瘤位于单侧咬肌内,呈实质性,边缘较清晰;肿瘤MER值与乏氧程度行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肿瘤SLE值与VEGF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对肿瘤乏氧染色及VEGF表达行连续切片对照研究,发现乏氧染色阳性的区域,VEGF表达也相对较高;但VEGF表达阳性区并不完全与肿瘤乏氧区表达一致.结论肿瘤乏氧与VEGF表达关系密切,乏氧可诱导VEGF表达的增高,而VEGF表达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DCE-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肿瘤乏氧程度和VEGF表达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玉洁;张贵祥;赵国旗;胡运胜;赵京龙;周根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37岁,胸部闷痛半年加重10天.患者为电焊工,经常湿地作业,时常遭遇电损伤.查体: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崔文姬;李超;贾国英;刘桂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57岁.发现左中上腹部包块一周.查体:左中上腹部扪及一包块,约15 cm×12 cm大小,质硬,动度差,无压痛、反跳痛.CT:左侧腹膜后见一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边界较清,大小13.35 cm×11.05 cm×15.0 cm.腹腔干被包绕,肠系膜上动脉被推挤.平扫密度均匀(图1),CT值为26.45 Hu,增强后病变被逐渐轻中度强化,强化不均(图2).左肾上极可见一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滑无强化.
作者:唐光才;孙贞超;邱丽华;吴永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基础是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水、无机盐、离子和碳水化合物或有机小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和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机体内直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分为三种:局部化学介质、激素和神经递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三大要素为分子探针、信号放大和高灵敏探测仪.分子影像学利用分子探针→插入人体细胞内→遇到特定基因产物或特定分子时→发射信号→PET、MRI、CT、光学成像仪或红外线记录其信号→显示其分子图像、代谢图像、基因转变图像.
作者:张贵祥;赵京龙;李玉洁;李康安;张峰;周根泉;张悦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肝移植已逐渐成为部分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肝血管的术前影像学评价和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CT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方便、快速的特点,在肝移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盛箭;尹化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后处理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B超图像进行多分辨分析,对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变换系数的均值和方差参数,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对40幅正常肝和40幅脂肪肝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特征参数,训练后的网络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8%和85%.结论采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出来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图像区分开来,医生根据量化特征参数进行诊断,提高了脂肪肝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亚丽;李芬华;张瑞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不同序列成像对兔VX2肝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分别在种植肿瘤后7天、14天行MR SE T1WI、FSE T2WI、GRE T2*WI、GRE T1WI平扫和SPIO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检查序列所显示的肿瘤数目,比较显示率,确定SPIO增强MRI佳扫描参数.结果 15只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后共有15个肿瘤生长,成功率100%.种植后7天肿瘤<5 mm,SPIO增强序列GRE T2*WI、GRE T1WI可显示所有的肿瘤病灶,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MRI平扫,SPIO增强SE T1WI及FSE T2WI序列,GRE T2*WI序列有更好的肿瘤-肝实质信号对比.14天后,肿瘤生长到1~2 cm, 除GRE T2*WI序列平扫显示率增加外,其他各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SPIO增强MRI的GRE T2*WI、GRE T1WI序列对兔肝脏VX2微小肿瘤具有同样的高检出率,进行SPIO肝脏增强MRI检查时,GRE T2*WI序列是首选序列.
作者:张峰;国贵臣;徐宏;李康安;赵京龙;李玉洁;张贵祥;古宏晨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65岁.因前列腺手术前常规B超检查偶然发现左中下腹一包块而行彩超检查.所用仪器:ALOKA SSD-1700 Ⅱ型,探头频率3.5 MHz.
作者:牟明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加标记的心脏磁共振影像(tagged MRI)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标记线的引入,为使用非介入方式研究心肌运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如何有效地获取和使用tagged MRI提供的信息成为当前医学影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者结合近年来在tagged MRI所做的研究工作,从信息处理角度,对tag线跟踪、心脏MRI分割方法、左心室的形状恢复与运动重建、心肌形变应变研究和验证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并就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近;汤敏;孙越泓;夏德深;王平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全麻状态下开腹,对1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肾脏分别实施不同程度锐器及钝器损伤,应用常规超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观察肾脏变化,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判断肾损伤的准确性及不同损伤程度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能显著提高急性肾损伤的检出率,提高超声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林倩;唐杰;罗渝昆;李俊来;王月香;林静;梅兴国;赵应征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