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梁峭嵘;刘照宏;石星;傅强;吴征杰;陈君洁;汤书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腿前室
摘要:目的研究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测量35例高度怀疑OCS患者的小腿前室横切面积并计算横切面积扩大率,针刺法测量小腿前室压力,将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及其扩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小腿前室横切面积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扩大,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呈直线相关(r=0.607,P<0.001),以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为自变量,前室压力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Y=0.906X+39.139(r2 =0.368,P<0.001).结论小腿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判定小腿OCS临床分期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母细胞瘤1例

    患者男,56岁.右侧胸痛3月余,自认为结石性胆囊炎,服用消炎药等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4天入院.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脑动脉瘤虚拟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初探

    目的建立脑动脉瘤的虚拟三维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正常脑血管和216例脑动脉瘤的DSA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DSA资料作为蓝本,利用三维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 R3创建虚拟的脑动脉系统和动脉瘤模型,并由多名医生评价该模型与DSA图像的相似性,后考察虚拟模型在临床教学和造影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虚拟脑动脉系统与DSA图像相比,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在视觉上更容易理解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②虚拟动脉瘤与DSA图像相比,能正确表现动脉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向和形态特点;③在临床教学上能帮助学习者建立并加强血管和动脉瘤的三维空间概念;④通过模拟瘤体和瘤颈的佳的显示角度,指导血管造影工作角度的选择.结论由软件方法建立的脑动脉瘤虚拟三维模型对于形态学研究和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魏欣;谢晓东;王朝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正常成年人膝关节的MR测量及其成像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人膝关节MRI的半月板及韧带的测量,为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值.方法 53例正常对照组成人膝关节MRI检查资料,选择矢状位及冠状位PDWI成像序列,分别测量正常成年人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的有关数据,并与解剖文献的大体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3例同时做了矢状位及冠状位的T2WI及PDWI压脂序列扫描,分析、比较压脂序列对显示半月板及韧带的优势.结果半月板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大,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半月板的其余部分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呈线性相关.前交叉韧带与Blumensaat线的夹角小于15°,后交叉韧带的角度约为(120.89±5.63)°.结论膝关节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更能反映活体的真实情况,为临床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参考值,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前角及内侧半月板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间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体重对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的作用稍大于胫骨平台的作用;MR特别是T2WI及PDWI压脂序列对显示膝关节结构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马立恒;刘斯润;陈汉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鼻咽癌局部侵犯的CT与MRI对比研究:附283例分析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同时有治疗前鼻咽部的增强螺旋CT与MRI资料的初诊鼻咽癌283例.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CT与MRI的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CT与MRI检测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结果 MRI显示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95.1%和74.6%,均明显高于CT的90.5%和65.0%(P分别为0.035和0.013).MRI上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9.6%, 均明显高于CT的29.0%和18.7%(P值均小于0.001).MRI上颅内及海绵窦的侵犯率为17.3%,明显高于CT的5.7%(P<0.001).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侵犯、海绵窦及颅内侵犯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明显优于CT.

    作者:孙颖;沈君;马骏;卢泰祥;梁碧玲;陈健宇;黄莹;丁忠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多肢畸形CT血管造影1例

    患者女,1.5岁,体重10 kg.出生后发现多肢畸形,拟行矫正手术.查体:下肢多肢畸形.CT表现:于正常双下肢之间可见一异常肢体(图1),自后向前伸出,多肢的根部发现一块发育不完全的髋骨和一块外形类似肩胛骨的骨头,骨盆骨对位异常(图2),异肢远端六指畸形.CTA显示,下肢动脉显影良好,异肢由右侧髂内动脉供血.

    作者:杨建立;李景雨;赵倩;裴蕾;刘更怀;胡刚;陈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胰源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肝硬化性及胰源性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的价值.方法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各19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重建显示二者侧支循环.结果胰源性门脉高压常引起胃网膜右静脉(18/19)和胃冠状静脉曲张(15/19),较少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19),无脐静脉开放;而肝硬化门脉高压较常见胃冠状静脉(19/19)、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5/19)和脐静脉开放(9/19),无胃网膜右静脉曲张.结论 MSCTA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刘文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分子影像学的研究范畴及其进展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基础是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水、无机盐、离子和碳水化合物或有机小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和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机体内直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分为三种:局部化学介质、激素和神经递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三大要素为分子探针、信号放大和高灵敏探测仪.分子影像学利用分子探针→插入人体细胞内→遇到特定基因产物或特定分子时→发射信号→PET、MRI、CT、光学成像仪或红外线记录其信号→显示其分子图像、代谢图像、基因转变图像.

    作者:张贵祥;赵京龙;李玉洁;李康安;张峰;周根泉;张悦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置入技术及影像学评估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置入、定位技术并观察封堵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15条健康杂种犬,自制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规格为(12~15 mm)×6 cm、人工血管长度为4 cm.随机封堵左或右侧肾动脉.术后1、4、8、12、16周,复查主动脉造影及增强CT.结果 15条犬均成功地置入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分别封堵7条右肾动脉及8条左肾动脉.复查显示支架无移位,封堵肾动脉无血供.结论自制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高且封堵效果良好.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具有应用于临床病例的可能性.

    作者:肖亮;徐克;邵海波;王少雷;于世平;王强;卢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颌面部VX2肿瘤DCE-MRI与乏氧程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颌面部VX2肿瘤DCE-MRI动态曲线与肿瘤乏氧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肿瘤乏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单侧颌面部咬肌内接种VX2肿瘤细胞0.5 ml,接种后10天开始,每隔2天取一只荷瘤兔行DCE-MRI检查,绘制肿瘤动态增强曲线,计算大强化率(MER)和强化率斜率(SLE)值.对处死的荷瘤兔,取对应层面病理标本行HE染色、乏氧染色和VEGF染色分析.结果 8只实验兔成瘤率达100%,肿瘤位于单侧咬肌内,呈实质性,边缘较清晰;肿瘤MER值与乏氧程度行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肿瘤SLE值与VEGF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对肿瘤乏氧染色及VEGF表达行连续切片对照研究,发现乏氧染色阳性的区域,VEGF表达也相对较高;但VEGF表达阳性区并不完全与肿瘤乏氧区表达一致.结论肿瘤乏氧与VEGF表达关系密切,乏氧可诱导VEGF表达的增高,而VEGF表达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DCE-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肿瘤乏氧程度和VEGF表达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玉洁;张贵祥;赵国旗;胡运胜;赵京龙;周根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加标记的心脏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加标记的心脏磁共振影像(tagged MRI)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标记线的引入,为使用非介入方式研究心肌运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如何有效地获取和使用tagged MRI提供的信息成为当前医学影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者结合近年来在tagged MRI所做的研究工作,从信息处理角度,对tag线跟踪、心脏MRI分割方法、左心室的形状恢复与运动重建、心肌形变应变研究和验证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并就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近;汤敏;孙越泓;夏德深;王平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磁共振对SPIO标记人肺腺癌细胞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体外标记人肺腺癌(SPC-A-1)进行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6 h,分别取所培养的细胞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和磁共振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对培养6 h的细胞群成像.结果同一条件下培养6 h,见有多量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肺腺癌细胞SPC-A-1的细胞质内,而WI38人胚肺细胞未见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进入.对培养6 h的细胞群磁共振成像中,标记后的肺腺癌细胞在T1WI、T2WI和FGR/30°三个序列中均可显示SPIO信号,其中FGR/30°序列信号强度变化率大.结论氨基硅烷Fe3O4纳米颗粒可以标记SPC-A-1人肺腺癌细胞,应用磁共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

    作者:李康安;马勇杰;张贵祥;古宏晨;张锋;胡运胜;赵京龙;李玉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表面线圈接受信号对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成像分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面线圈接受信号对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含有0.1% Gd-DTPA(0.5 mmol/ml)的500 ml 生理盐水模型:一是将其直接放置在柔性线圈表面上,横断面、冠状面T1加权成像,然后对中心层面图像Profile测定;MR检查后对同一模型进行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二是将同一模型包绕在线圈内,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另对1例人体肩背部脂肪瘤进行活体多体素化学位移成像氢波谱检查,柔性表面线圈贴近肩背部病灶部位进行信号采集.结果水模型直接放在表面线圈上,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显示中心明显低于左右两侧,远离线圈侧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波谱亦显示感兴趣区内远离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低于靠近线圈侧.水模型包绕在线圈内,等中心层面横断面图像Profile在左右、前后方向基本均匀分布;MRS波谱信号幅度大小分布与距离线圈远近无关.水模型冠状面Profile显示靠近线圈中心明显高于两侧.人体脂肪瘤波谱图像示感兴趣区内靠近表面线圈侧波谱信号幅度明显高于远离线圈侧.结论表面线圈接受信号不均匀性会对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产生直接影响;将检查对象放置在线圈中心并包绕在柔性线圈内可以基本排除其对波谱定量分析的影响.

    作者:范明霞;田建明;李建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脉冲组织多普勒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定量分析并比较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左室壁不同节段心肌长轴方向舒张运动速度和时相变化,评价TDI速度和时间参数检测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组16例、前壁心梗组21例,对照组16例.记录左室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运动频谱.检测指标: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心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a比值、e波开始时间(QE)、e波峰值时间(Te)和局部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冠心病两组各节段e和e/a均显著降低;前壁心梗组梗死较非梗死节段a和e降低、e/a显著增大.冠心病两组QE、Te和IVRT均显著延长;但前壁心梗组与心绞痛组比较,仅IVRT显著延长.结论 TDI所测e、e/a、QE、Te和IVRT均可敏感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异常;IVRT还可反映心肌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莉;伍卫;王景峰;张小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99Tcm-GH肾显像诊断单侧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

    目的评价B超、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IVU)、99Tcm-葡庚糖酸盐(99Tcm-GH)肾皮质显像等成像方式对体积细小、功能较差的女性患儿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伴隐匿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1例出生后长期反常性尿失禁,疑患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伴隐匿性输尿管异位开口女性患儿的临床及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1例行腹部B超检查,仅1例显示单侧发育不良的肾脏,阳性率9.09%(1/11),9例行IVU检查,均未能显示发育不良的肾脏.3例行腹部CT检查,结果阴性.后全部患儿行99Tcm-GH肾皮质显像,均能检出单侧发育不良肾脏,阳性率达100%(11/11),6例手术患儿术中确诊为单侧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开口位于阴道.结论结合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伴隐匿性输尿管异位开口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99Tcm-GH肾皮质显像对此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健;徐浩;罗劲祥;张爱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测量35例高度怀疑OCS患者的小腿前室横切面积并计算横切面积扩大率,针刺法测量小腿前室压力,将小腿前室压力与横切面积及其扩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小腿前室横切面积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扩大,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呈直线相关(r=0.607,P<0.001),以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为自变量,前室压力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Y=0.906X+39.139(r2 =0.368,P<0.001).结论小腿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与前室压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判定小腿OCS临床分期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作者:梁峭嵘;刘照宏;石星;傅强;吴征杰;陈君洁;汤书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脂肪肝B超图像识别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后处理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B超图像进行多分辨分析,对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变换系数的均值和方差参数,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对40幅正常肝和40幅脂肪肝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特征参数,训练后的网络对脂肪肝和正常肝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8%和85%.结论采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出来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图像区分开来,医生根据量化特征参数进行诊断,提高了脂肪肝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亚丽;李芬华;张瑞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肝移植已逐渐成为部分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肝血管的术前影像学评价和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CT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方便、快速的特点,在肝移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盛箭;尹化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1212例,年龄20~44岁,孕周为16~38周.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上纵隔横切面,即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 121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均获得满意的3V+T切面,共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47例,其中心室发育不良11例(8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3例右心发育不良),年龄23~42岁,平均(29.8±5.7)岁,孕周20~39周,平均(26.7±5.6)周.10例心室发育不良均已引产并有5例尸检,尸检结论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1例胎死宫内.结论胎儿3V+T切面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筛查方法,能提高我们对涉及大动脉异常胎儿先心病的理解,是诊断胎儿心室发育不良的又一个重要切面.

    作者:王慧芳;熊奕;吴瑛;佘志红;梁海南;林琳华;任景慧;王晓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载VEGF-ASODN PLGA纳米粒抑制大鼠肝癌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研究VEGF-ASODN PLGA纳米粒对大鼠肝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肝动脉插管方法注射药物.A组生理盐水组,B组PLGA组,C组单纯反义ODN组,D组VEGF-ASODN PLGA纳米粒组.每组3只大鼠于治疗后1周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以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记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常规病理检查,A、B组组织形态学相似,C组癌细胞巢减小,部分癌细胞核固缩,出现小片坏死灶,而D组癌细胞核固缩和核碎裂现象明显增多、核染色质浓缩、细胞体积缩小,并出现多个片状和灶性坏死;MVD测定显示:D组MVD值为(18.1±6.1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载VEGF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能更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

    作者:徐爱民;张树辉;林川;李国栋;程红岩;吴孟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女,60岁.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向左腹股沟放射,伴腹胀、厌食2月余.体检:脾大肋下一指.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未见异常.CT扫描:脾脏明显增大,形态异常,脾内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1 cm×7cm×14 cm,密度不均,病灶与正常脾组织界限不清,增大的脾脏压迫左肾向下向前移位(图1、2).超声检查:脾脏体积增大,厚径8.3 cm,脾内混杂回声肿物,边界不清.手术所见:脾脏大小约20 cm×10 cm×16 cm,质地中等,内见大小约10 cm×6 cm×15 cm实质性肿块,切面呈暗红色,无包膜,边界不清,与胰尾部轻度粘连,脾脏后外侧与后腹膜粘连.

    作者:牡丹;刘白鹭;薛玉华;尚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