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梦
目的:探究与分析儿科病房的优质服务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病房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法下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基础护理组满意度为70.0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为92.5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较基础护理相比明显增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儿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可将其作为目前护理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胰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病人救治中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收治的16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治愈11例,3例死于重度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死于术后门静脉修补后仍无法控制再出血,1例死于术后拒绝治疗,2例死于术后败血症,1例死于术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结论:胰腺损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中根据损伤部位,合并伤,全身情况行控制性手术 DCS 可以优于传统手术,可提高胰腺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病人舒适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46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10.61±1.44) ml,功能缺损平均为(16.46±3.47)分,临床有效率为78.26%。乙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8.94±2.26)ml,功能缺损平均为(11.22±4.75)分,临床有效率为97.83%。乙组患者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临床效果较好,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孟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以内科学中“糖尿病”章节内容作为此次论文研究内容,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章节的实际教学效果,为探究驱动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20例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重症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治疗术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3%,相比较对照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 <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术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技术还不算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仪对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6月对综合 ICU30例肺部感染痰液阻塞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仪治疗。结果:患者排痰治疗效果为100%。结论:机械振动排痰仪可有效解决痰液集聚,改善通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郑建英;杨函;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助产士是医院从事特殊专业护理的群体,助产士的工作关系着母子的健康,致使助产士工作压力巨大,社会责任明显,且要每天面对物理、化学等有害刺激,使助产士成为当前医院的高危群体。因此,了解助产士的职业压力并进行有效防范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分娩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存在太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子痫病人的抽搐等病人的抢救;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产房陌生环境的恐惧,宫缩疼痛的焦虑情绪,和家属对即将诞生的新生命的期盼,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助产士的压力,所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于产程正确处理和对于难产的评估甚至超过一个年轻的产科医生,对于一个优秀的助产士应该是集产科病房护士、产科医生、精湛熟练的产房操作技术于一身的特殊群体。除外助产士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例母婴的平安。
作者:杨其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6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探析诊治经验。结果:本组26例患者良性23例,恶性3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有典型的 Whipple 三联征,所有患者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均可明确定位,手术切除肿瘤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综合 B 超、CT、MRI 等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明确定位诊断,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位置及良恶性。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短信息方式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实施院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4例初诊2型 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通过电话随访和短信息进行院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 DSES 评分为89.53±6.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9±7.16(P <0.05);观察组的 FBG、PBG -2h 和 HbAlc 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短信息方式实施院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对2型 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掌握神经外科实习的方法,提高神经外科实习的效果。神经外科属于临床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理论性很难、实践性很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到局部解剖、中枢神经解剖、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影像学等诸多内容。且颅脑疾病相对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要与其他疾病症状相鉴别。因此我们在见实习神经外科很短的时间里应当掌握更多的神经外科知识,提高见实习的效果!
作者:曾胜;杨转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进行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服药后各项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的变化,做好皮肤、口腔、心理护理。结果:瘤体消失及破损皮肤恢复或接近正常肤色的14例;瘤体及皮肤颜色消退的25例;瘤体明显缩小的3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妊娠瘙痒症又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因皮肤瘙痒和孕妇肝内胆汁瘀积相关而得名。临床上皮损常开始于腹部或手、足,逐渐泛发至全身,同时常伴肝功能异常、黄疸发生,患者常觉皮肤有蚁行感、烧灼感等不适,瘙痒常影响夜间睡眠,危及孕妇及胎儿健康。目前 ICP 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多因素诱发,如遗传易感个体、免疫及环境因素、雌、孕激素增加等。当前多数学者认为 ICP 发病机制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体内雌激素增高,影响了胆汁酸的转移过程而引起胆汁淤积。有研究表明胆汁酸对胎儿心脏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引起心脏收缩功能而导致胎死腹中[1]。高胆酸血症可引起胎盘绒毛表面的血管痉挛,血管阻力增加,使流经胎盘绒毛间隙的氧合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胎儿灌注及氧交换急剧减少引起胎儿宫内窘迫[2]。胆汁酸还可促使前列腺素释放、诱发分娩。
作者:石惠;贾敏;胡文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妇科盆腔炎中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妇科盆腔炎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4%、88.4%,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7.2%、11.6%,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不良反应少且轻,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仁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3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 C 肽、餐后2hC 肽、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肝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采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C 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先超;苟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比较30例青中年(45~60岁)和90例老年(60~89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估。结果老年组多种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青中年组患者(P <0.01)。但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与中青年患者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接受运动疗法,其有效性与中青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姜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的368例肿瘤化疗 PICC 置管患者进行归纳分析,分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生11例 PICC 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化疗患者中,10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为静脉壁损伤,采取适宜、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的发生。
作者:楚红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我科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1次/天,疗程7天。分别在治疗后24小时,3天,7天时比较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 APACHEⅡ评分没有差别。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没有差别。在治疗第24小时和第3天,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均值没有差别(18.63±5.53 VS 20.09±4.48 P >0.05)(18.43±4.71 VS 17.15±3.35 P >0.05),但在治疗第7天时,干预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6.17±4.36 VS 13.81±3.16 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95.27±121.04h vs 154.00±117.23 P >0.05)。治疗组患者住 ICU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60±6.58d vs 14.09±5.86d P <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雪莲;王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呼吸内科是进行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呼吸内镜技术则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呼吸内镜医生可以直观、准确、快速的了解患者的情况,与其他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作者:国立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医美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的药物、食膳、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手段治疗损美性疾病,对人体皮肤进行养护、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抗衰、驻颜的目的[1]。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美容仅指颜面五官或颈部以上的美化和修饰;广义美容则包括颜面、须发、躯体、四肢以及心灵等全身心的美化。
作者:李怡萱;韩晓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对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的影响,探寻治疗的新措施。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予中药及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蛋白尿、肾功能、胱抑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中医症候明显改善,尿蛋白、胱抑素-c、血肌酐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治疗能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症状,延缓肾病进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李庆珍;赵纪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