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吴锦玉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满意度等指标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前等待时间减少、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快,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能提高治愈率、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护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病的种类比较多,所以针对其诊疗方式也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必须要保证每个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在治疗中绝对不能疏忽。本文通过对中医医院外科护理潜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保证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皑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临床化验方法,主要针对人体中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细胞等进行进行检查,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血常规检查的水平也得到不断地发展与突破,在临床诊断方面的意义日益突出,对于百姓的全身体检以及发现身体疾病在血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早期征象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夏美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位脑干病变立体定向活检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脑干立体定向活检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1例低位脑干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护理过程中的利弊。结果:脑干病变围手术期护理中,关键在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随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病情,同时注意加强肢体被动运动、翻身排痰等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结论:通过与医生之间紧密沟通,加强护理措施,可以使低位脑干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王胜文;林伟娟;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变应性鼻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玉屏风散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有效率66.7%。结论: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高血压的中医食疗法

    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求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各种副作用。通过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了解,明确其症候分型,对高血压病人的膳食进行合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饮食结构来帮助患者降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玮;刘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 HIV/AIDS 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及皮肤性病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 HIV /AIDS 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以及皮肤性病特征进行主要的回顾分析,进而对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自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来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 HIV /AIDS 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 HIV /AIDS 的众多患者,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95:1.21,患者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20岁到50岁之间。而患者感染 HIV /AIDS 病的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其中有45.8%为异性间的性传播,有12.5%为同性间的性传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比较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主要包括肺孢子菌肺炎、口腔真菌感染、带状孢疹以及结核病等。结论:对于 HIV /AIDS 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并且患者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而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为性传播。临床医生需要对艾滋病加强筛查以及宣教工作,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艾滋病发生蔓延,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抑郁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深入了解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引起负性情绪的原因,并观察治疗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对6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并分析。结论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6周后复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产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缓解自杀观念也有一定的改善,对预防自杀行为有重要作用。结果:产后抑郁患者经头皮针及音乐干预治疗症状改善,有助于改善产后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立江;邱旭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何首乌现代药理作用

    根据近十年何首乌的药理研究的情况,归纳了何首乌现代药理作用。何首乌具有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硬化、心肌保护、保护神经系统、抗衰老、治疗糖尿病、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作者:梁飞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潜力探讨

    目的:探讨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99例,根据患者相关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患者在夜间的低血氧饱和度分度对患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打鼾人员39例,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脑血管血流情况,同时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血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恢复快慢。结果: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明显较高(P <0.05),但是夜间睡眠期间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的脑血流状况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体位变化时,实验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的综合征患者中其脑血管调节功能明显受损,主要是由于夜间的血氧浓度低、同时血中碳酸水平高,使得患者的血压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无创机械通气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呼吸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呼吸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7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辅以精心护理后治愈率为95.06%;病死率为4.94%。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呼吸重症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大幅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冯梦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及治疗过程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后,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术前比均有所降低,P <0.05。对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进行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下降更明显,P <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 <0.05。

    作者:李荣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孙玉杰;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手工一体化的合作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合作的体会。方法:从观念转变、建筑设计、设备和人员配备、制度完善、工作流程等方面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合作的管理模式。结果:达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提高效率、控制感染、保证器械质量。结论:手术室和供应室合作,体现了专业化管理,促使供应室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迈进,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护理质量的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本文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满意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患者满意度实现的基础;患者满意度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必要条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患者满意度来体现,患者满意度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就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利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提高。

    作者:胡美华;杨土保(校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分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49例常规组和49例优质组,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家属在对疾病、疾病相关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程度比常规组患儿家属高,优质组患儿预后优于常规组患儿,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予以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儿,且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贾凤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20例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2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20例患者气道湿化良好,均能有效排痰,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雾化前的充分评估、雾化液的量、雾化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氧流量的高低、病人的配合及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排痰等是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铁花;程文燕;曾娟;万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使用单一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试验组在使用替米沙坦的同时联合使用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后,患者的舒张压得到良好控制,显效例数为45例,对照组为30例,试验组的治愈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 <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5例,P <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支持对产妇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支持对产妇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产妇予以护理支持,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阴道分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 <0.05);实验组产后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围产期,对产妇予以护理支持,有利于自然分娩,缩短产程,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鼻饲管固定材料的改良与应用

    神经外科 ICU 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及昏迷患者,鼻饲营养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营养支持起重要的作用。现临床上多用普通胶布固定鼻饲管,但由于皮肤汗腺的分泌、患者躁动、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等原因常使固定效果不理想,鼻饲管极易受到外力牵拉而脱出,甚至有个别患者对胶布有过敏现象,使局部皮肤易红、肿甚至破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惠芳;陈玉珍;康丽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内科学教学上的效果研究

    本文以内科学中“糖尿病”章节内容作为此次论文研究内容,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章节的实际教学效果,为探究驱动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