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端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科门诊及住院 CSA 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 CSA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麝香保心丸。2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并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无差异(P >0.05);对照组有3例头痛,2例面色潮红;治疗组1例轻度恶心。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与硝酸酯制剂类似的抗心绞痛作用,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常规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亮;顾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划分为腔镜辅助组以及传统手术组,其中腔镜辅助组患者为40例,传统手术组6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镜辅助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但是腔镜辅助组患者的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比传统手术组要短,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辅助组患者术后切口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创伤程度较轻,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尤其适用于病灶≤4cm 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信洪强;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全身骨显像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11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心态也较为优良。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全面整体化的观点对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其心理起到较好的抚慰作用。患者信心有所增强,心态放松乐观,能够以合作的态度进行检查,护理效果及水平得以增强提升。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反复发作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属于中医腹痛,肠结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气血淤阻,燥屎内结等多种因素,导致肠道通降功能障碍,滞塞不通而引起。随着对肠梗阻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提高,约大部分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而治愈。近年来,笔者根据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杨东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总结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急救、常规、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10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观察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婴幼儿烧、烫伤多发生于1~3岁,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康复慢、并发症多,常危及患儿生命,而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是救治的关键。由于婴幼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嫩疏松,渗出较多,早期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加之婴幼儿血管细小、部分烧烫伤婴幼儿(以下简称"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造成静脉穿刺易失败、渗漏,从而不得不进行重复穿刺,使其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再加上患儿年龄的特殊性,不能自主表达、操作时不配合,家长期望值高等因素,给护理工作者加重了心理负担。
作者:银亭;黄运红;赵玲霞;李瑞华;唐世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满意度等指标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前等待时间减少、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快,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能提高治愈率、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锦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32例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深入了解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引起负性情绪的原因,并观察治疗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对6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并分析。结论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6周后复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产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缓解自杀观念也有一定的改善,对预防自杀行为有重要作用。结果:产后抑郁患者经头皮针及音乐干预治疗症状改善,有助于改善产后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立江;邱旭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在整体护理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简称 CPN),另一组为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简称 NCPN)各50例,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患儿及家属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 CPN 使家属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天数,并减少住费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韩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以及药膳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及药膳疗法)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以及药膳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8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发生肺部感染,无低血糖休克病例,1例伤口感染,后经换药治疗后伤口愈合出院。6例伤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军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COPD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94.00%)(P <0.05);(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aO2及 PaCO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FEV1、FEV1%、FVC、6MW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 <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质量,部分教师开始应用相关多媒体技术,旨在有机联系护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与基础课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能为业内人士带来参考,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从而不断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水平。
作者:何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失误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寻找并分析护理失误的相关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薛剑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 SARS 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作者:鲍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4周和8周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厄贝沙坦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熊明;陈晓晓;陈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月”于2014.07.22入院。既往体检。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较多白色泡沫样痰,无臭味,伴发热,体温高大40℃,吴胸痛、咯血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 CT 检测后诊断考虑“肺脓肿”,予抗炎及胸腔穿刺引流后咳嗽、咳痰症状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查体:T 36。2℃,R 20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胸廓无畸形,右下肺叩诊呈浊音,余肺叩清,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腹及四肢无特殊。胸部 CT:右肺肺脓肿伴感染,不除外支气管胸膜瘘,左肺上叶肺大泡形成;血沉38mm /小时;血生化:谷草转氨酶44U /L,碱性磷酸酶156U /L,C 反应蛋白44.6mg/L;血常规:白细胞8.28×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8%。血肿标在正常范围。患者考虑球菌感染可能性大,外院经治疗后脓腔仍明显,要警惕耐药菌及非典型病原菌感染,故选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后多次痰培养均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再介入下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脓性胸水。胸水常规:黄色,蛋白阳性,有核细胞数5650×10^6/L,有核细胞单叶核40%,有核细胞单叶核60%;胸水生化:氯110.8mmol /L,乳酸脱氢酶8210U /L,腺苷脱氨酶92.1U /L,总蛋白44.4g/L;胸水肿标:癌胚抗原8.54ug/L。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果:右下叶背段可见新生物阻塞管腔,表面可见白色坏死组织,组织脆易出血,右下叶支气管外压性狭窄,余气管通畅。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未查见癌细胞。治疗一周后查胸部增强 CT:对比右肺肺脓肿伴感染,脓肿较前明显缩小,脓腔内积液较前减少,左肺上叶肺大泡。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新生物)纤维素渗出物及坏死物凝块中见小团异性细胞,疑为肿瘤,组织太少,建议复查。
作者:吴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剥离术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月经恢复时间等情况并无明显(P >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剥离术治疗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是一种微创、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我国人口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质发生变化,由于跌倒摔跤或其他外力作用造成的股骨胫骨受损时有发生,因此高龄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是比较常见的,该手术操作复杂、创面大、失血多。再加上老年患者多数伴随其他并发症,在给高龄患者手术时进行麻醉处理的难度较大,手术耐受性及麻醉耐受性都相对较差。然而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因此在进行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要慎重麻醉。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